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换气扇的接头结构.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5690284
  • 上传时间:2019-03-06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440.3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30174.1

    申请日:

    2010.03.17

    公开号:

    CN102192192A

    公开日:

    2011.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9/54申请日:20100317|||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54

    主分类号:

    F04D29/54

    申请人: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饶泽伟; 龙敏; 朱建荣

    地址:

    528306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高新区(容桂)朝桂南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陈桢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换气扇的接头结构,包括:导风结构和安装在导风结构内部的百叶窗,导风结构分为进风口和出风口两部分,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由侧壁平滑过渡连接,所述的进风口的形状与换气扇内装有风机的蜗牛壳的出风口形状相同,构成连接的直通型结构;所述的百叶窗为配合出风口形状的从中间向两侧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的百叶窗固定在出风口靠室内侧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空气流动更流畅,减少噪音,加强气密性的同时,还可以方便安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换气扇的接头结构,包括:导风结构和安装在导风结构内部的百叶窗,导风结构分为进风口和出风口两部分,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由侧壁平滑过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的形状与换气扇内装有风机的蜗牛壳的出风口形状相同,构成连接的直通型结构;所述的百叶窗为配合出风口形状的从中间向两侧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的百叶窗固定在出风口靠室内侧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扇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结构的出风口在上述导风结构的进风口的投影面内,为使其与上述进风口的一边相连接而偏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扇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结构的出风口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的导风结构的进风口的中心轴,偏向进风口的一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换气扇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结构由树脂一体注塑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扇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风结构的周围设置卡位,用于将该接头固定在金属接头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气扇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为在接头外周围设置复数个弹性的卡爪,卡爪的前端设有突块,在所述的金属接头的出风口壁上相应设有复数个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扇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叶窗为薄型结构,靠向室外侧的下表面和靠向室内侧的上表面设有片状的导风片。

    说明书

    换气扇的接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接头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换气扇的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图1为一种公知的换气扇的金属接头结构示意图。换气扇的金属接头结构100包括:导风结构110和安装在导风结构110内部的百叶窗120;导风结构110分为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两部分,进风口111和装有风机的蜗牛壳(图中未示)连接,出风口112和连接室外的管道(图中未示)连接;进风口111为方形,出风口112为圆形,方形的进风口111逐渐缩小向圆形的出风口112延伸,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之间由侧壁113平滑过渡连接,形成类似漏斗的结构。百叶窗120整体为平面121加折边122的形状,并通过胶套123、铆钉124、胶扣125等七个部件被安装在圆形的出风口112靠室外侧的地方。

    如上说述,公知技术的接头结构100由一个百叶窗120、一个导风结构110、二个胶套123、二个铆钉124和一个胶扣125组成。

    但上述公知技术的接头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进风口111的面积过大,不能和装有风机的蜗牛壳顺畅地连接。也就是说,风机的出风口在进风口111部分急剧扩大。这样的话,当风机产生的风吹向进风口111时,产生的风会和进风口的侧壁113发生碰撞而产生乱流,存在导致噪音产生的同时降低风量排出的问题;

    由于百叶窗120整体为平面加折边的形状,导致百叶窗120和圆形出风口112之间产生缝隙,存在气密性(风容易在室外通过管道反灌入室内)不良的问题;

    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百叶窗120被安装在圆形出风口112靠室外侧的地方,当安装者用螺丝130固定连接室外管道121与出风口时,螺丝130会碰到百叶窗120,存在百叶窗不120能打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扇的接头结构,使得风机产生的风吹向进风口时,更加流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气扇的接头结构,包括:导风结构和安装在导风结构内部的百叶窗,导风结构分为进风口和出风口两部分,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由侧壁平滑过渡连接,所述的进风口的形状与换气扇内装有风机的蜗牛壳的出风口形状相同,构成连接的直通型结构;所述的百叶窗为配合出风口形状的从中间向两侧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的百叶窗固定在出风口靠室内侧处。

    所述的导风结构的出风口在上述导风结构的进风口的投影面内,为使其与上述进风口的一边相连接而偏设。

    所述的导风结构的出风口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的导风结构的进风口的中心轴,偏向进风口的一边设置。

    所述的述导风结构由树脂一体注塑而成。

    所述的导风结构的周围设置卡位,用于将该接头固定在金属接头的内部。

    所述的卡位为在接头外周围设置复数个弹性的卡爪,卡爪的前端设有突块,在所述的金属接头的出风口壁上相应设有复数个开口。

    所述的百叶窗为薄型结构,靠向室外侧的下表面和靠向室内侧的上表面设有片状的导风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空气流动更流畅,减少噪音,加强气密性的同时,还可以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技术的导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是公知技术的错误安装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导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导风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百叶窗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百叶窗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A、7B是本发明的导风结构安装入公知的金属接头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为本发明导风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换气扇的接头结构200,包括:导风结构210和安装在导风结构210内部的百叶窗220,导风结构210分为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两部分,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之间由侧壁213平滑过渡连接。

    进风口211的形状与换气扇内装有风机的蜗牛壳(图中未示)的出风口形状相同,构成连接的直通型结构。所述的直通结构是指导风结构210的进风口211为方形,出风口212为圆形,进风口211的形状与送风机蜗牛壳的出风口形状设置成一样,这样就减小了蜗牛壳出风口与接头进风口之间的段差,蜗牛壳出风口吹出的风被顺畅地引导穿过接头进风口。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的结构,由于导风结构210设计成和装有风机的蜗牛壳能够顺畅连接的直通结构,所以,风机产生的风吹向导风结构210的进风口211时,不会和进风口211的侧壁213发生碰撞,也就不会产生乱流,降低了噪音的同时确保了风量。

    如图4所示,导风结构210的出风口212在上述导风结构210的进风口211的投影面内,为使其与上述进风口211的一边2110相连接而偏设。并且,还可以将导风结构210的出风口212的中心轴2121相对于进风口211的中心轴2111,偏向进风口211的一边2110设置。由于送风机吹出的风不均匀,通过使进风口211的一边2110与导风结构210出风口212的一边2120设置为一致,可以使出风口向圆形转换的抵抗变小。也就是说,将风机吹出的风束多的一侧与进风口211的一边2110相对准。因此,导风结构210可以设置为更短,维持公知技术的金属接头(图中未示)的同时,风机出风口的形状通过导风结构210向管道形状转换,与公知技术相比,出风口的开口端(室外侧)的百叶窗(图中未示)可以更向换气扇本体侧设置。

    而且,如图5所示,从把出风口212分为上和下的中心轴2122来看,通过将百叶窗的转轴221偏靠于进风口211的一边2110设置,在风束较多的进风口211的一边2110可以保证百叶窗的开度。在百叶窗转轴221附近的部分,由于打开百叶窗需要很大的风束,所以,和大风束吹向远离转轴221的百叶窗的前端部相比,吹向百叶窗转轴221附近的部分更加容易使打开的状态稳定。而且,还可以确保较大的开度。因此,不会因为百叶窗的重量而产生乱流。可以降低噪音和确保风量。

    再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导风结构210由树脂一体注塑而成,即相当于将公知技术接头结构中的一个导风结构110、二个胶套123、二个铆钉124和一个胶扣125一体组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接头结构200就只由一个百叶窗220和一个导风结构210构成了,不需要像公知技术中要通过二个胶套123、二个铆钉124和一个胶扣125等五个部件才能将百叶窗220固定在接头中。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减少了工时,也就是降低了成本;并且树脂的重量轻,有助于百叶窗220被顺利地打开,降低噪音和确保风量,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如图5为本发明的百叶窗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百叶窗220为配合出风口212形状的从中间向两侧弯曲的弧形结构,并固定在出风口212靠室内侧处。所述的弧形是指把百叶窗220从其中间向两侧弯曲设置,即将百叶窗220整体设置成乌龟壳形状。出风口212的室内侧是指靠近蜗牛壳出风口的一侧。

    同时,由于百叶窗220设计成配合导风结构210的出风口212形状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能和导风结构210的出风口212紧密配合,不会出现缝隙,也就不会出现气密性不良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百叶窗220设计成重量轻的薄型结构。由于将百叶窗220固定在导风结构210出风口212靠室内侧的地方,就是说百叶窗220离装有风机的蜗牛壳的距离近,这样会加大风压,而将百叶窗220设计成重量轻的薄型结构,由公知技术的1.2mm的厚度变更为0.8mm的厚度,外表面还设有格子形状的加强筋的话,在蜗牛壳吹出的风的作用下,百叶窗220更加容易被打开,也就是说,有利于降低噪音。

    图6是本发明的百叶窗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导风结构210上设有的百叶窗220靠向室外侧的下表面221和靠向室内侧的上表面222设有片状的导风片223。通过上述结构,从装有风机的蜗牛壳吹出的风,在百叶窗220上设有的导风片223的作用下,风能够在不产生乱流的情况下顺利地通过百叶窗220,确保风量,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图7A、7B为本发明的导风结构安装入公知技术金属接头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本发明还在导风结构210的周围设置复数个卡位214,卡位214包括在接头结构200外周围设置复数弹性的卡爪2141,卡爪2141的前端设有突块2142,在公知技术金属接头400的出风口壁上相应设有复数个开口401。当将接头结构200卡入金属接头400内时,复数个弹性卡爪2141的前端设有的突块2142具有引导作用,顺着突块2142沿着金属接头400的内壁,使接头结构200顺畅的卡入金属接头400内,当将接头结构200卡入到金属接头400的一定位置时,卡爪2141前端的突块2142卡入金属接头400出风口的开口401内,通过卡爪2141的弹性作用,接头结构200被确实地固定在金属接头400内。通过将本发明新设计的导风结构210固定在金属接头400内部,达到充分共用现有部品的目的,金属加树脂的双层接头结构,提高产品美观和品位。

    以上本发明的导风结构210,与公知技术的金属接头结构100相比,风机的出风口的形状可以在更短的距离内向管道的形状转换。也就是说,在维持公知技术金属接头结构100全长的同时,风机出风口的形状通过导风结构210向管道形状转换,与公知技术相比,位于导风结构210的出风口212的开口端(室外侧)的百叶窗220可以更偏向换气扇本体侧设置。因此,和公知技术一样安装管道时,如图7B所示,即使使用螺丝130,螺丝130也不会碰到百叶窗220。在本实施例中,百叶窗220的位置与公知技术相比,可以更靠向室内侧设置大约30mm。由此,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而且上述接头的长度L1小于公知技术金属接头的长度L2。当安装者用螺丝130把管道固定在金属接头400上时,即使因螺丝130较长而突出于金属接头400的壁时,螺丝130也不会与接头相干涉而使设置在其内的百叶窗220无法打开。可以避免因换气扇安装施工时打螺丝而导致百叶窗220不能开闭的情况发生,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以及施工性。

    关 键  词:
    换气扇 接头 结构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换气扇的接头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69028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