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发泡型防火涂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发泡型防火涂料.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6734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3.07 CN 102367344 A *CN102367344A* (21)申请号 201110279901.5 (22)申请日 2011.09.21 C09D 127/12(2006.01) C09D 127/24(2006.01) C09D 165/00(2006.01) C09D 5/18(2006.01) (71)申请人 谢利荣 地址 21521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北厍镇厍 南路 698 号 (72)发明人 谢利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5。
2、4) 发明名称 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57) 摘要 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按质量份数组成为 : 氟碳 树脂 10 15 份, 过氯乙烯树脂 10 15 份, 磷酸 酯 5 10 份, 三氧化二锑 15 20 份, 炭黑 0.1 0.5 份, 滑石粉 5 15 份, 云母 15 30 份, 呋喃 树脂 10 15 份。本发明能有效阻止涂覆载体的 燃烧, 尤其适用于木质纤维材料。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CN 102367352 A1/1 页 2 1. 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组成为 : 氟。
3、碳树脂 10 15 份, 过氯乙烯 树脂 10 15 份, 磷酸酯 5 10 份, 三氧化二锑 15 20 份, 炭黑 0.1 0.5 份, 滑石粉 5 15 份, 云母 15 30 份, 呋喃树脂 10 15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碳树脂 12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二锑 15 份。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呋喃树脂 10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67344 A CN 102367352 A1/2 页 3 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0001 。
4、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火涂料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0002 背景技术 0003 防火涂料涂覆在基材表面, 除具有阻燃作用以外, 还具有防锈、 防水、 防腐、 耐磨、 耐热以及涂层坚韧性、 着色性、 黏附性、 易干性和一定的光泽等性能。 防火涂料的防火机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 (1)、 防火涂料本身具有难燃性或不燃性, 使被保护基材不直接与空气接触, 延迟物体 着火和减少燃烧的速度。 0004 (2)、 防火涂料除本身具有难燃性或不燃性外, 它还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 可以延 迟火焰温度向被保护基材的传递。 0005 (3)、 防火涂料受热分解出不燃惰性气体, 冲淡被保护。
5、物体受热分解出的可燃性气 体, 使之不易燃烧或燃烧速度减慢。 0006 (4)、 膨胀型防火涂料受热膨胀发泡, 形成碳质泡沫隔热层封闭被保护的物体, 延 迟热量与基材的传递, 阻止物体着火燃烧或因温度升高而造成的强度下降。 0007 发明内容 0008 解决的技术问题 : 本发明旨在提供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用于阻止、 防火涂料。 0009 技术方案 : 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按质量份数组成为 : 氟碳树脂 10 15 份, 过氯乙 烯树脂 10 15 份, 磷酸酯 5 10 份, 三氧化二锑 15 20 份, 炭黑 0.1 0.5 份, 滑石粉 5 15 份, 云母 15 30 份, 呋喃树脂 。
6、10 15 份。 0010 优选 : 所述氟碳树脂 12 份。所述三氧化二锑 15 份。所述呋喃树脂 10 份。 0011 有益效果 : 本发明能有效阻止涂覆载体的燃烧, 尤其适用于木质纤维材料。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 1 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组成为 : 氟碳树脂 15 份, 过氯乙烯树脂 15 份, 磷酸酯 5 份, 三氧化二锑 20 份, 炭黑 0.5 份, 滑石粉 5 份, 云母 15 份, 呋喃树脂 15 份。 0014 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即可得产品。 0015 对比实验 : 说 明 书 CN 102367344 A CN 102367352 A2/2 页 4 实施例 2 非发泡型防火涂料, 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组成为 : 氟碳树脂 10 15 份, 过氯乙烯树 脂 10 15 份, 磷酸酯 5 10 份, 三氧化二锑 15 20 份, 炭黑 0.1 0.5 份, 滑石粉 5 15 份, 云母 15 30 份, 呋喃树脂 10 15 份。 0016 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即可得产品。 0017 对比实验 : 文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以上所述便是本发明 的优选实施例, 但本发明也不局限于以上仅有的实施例, 在实施例上稍做改进也将视为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36734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