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造纸机的上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成品浆料悬浮液以供制造纸、纸板、薄页纸或其他纤维材料幅的方法,其中在纤维材料幅制造机的上浆系统(approach flowsystem)中,将至少一种由填料和新制备的纤维材料形成的高浓度浆料流与至少一种由白水形成的低浓度浆料流混合。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成品浆料悬浮液以供制造纸、纸板、薄页纸或其他纤维材料幅的装置,其中包括混合器,该混合器用来在纤维材料幅制造机的上浆系统中,将至少一种由填料和新制备的纤维材料形成的高浓度浆料流与至少一种由白水形成的低浓度浆料流混合。
背景技术
在造纸机的上浆系统中,将高浓度合格浆料用造纸机中所收集的白水稀释到介乎0.5%和2%之间的浆料浓度,再供入流浆箱。然而,在流浆箱之前,浆料悬浮液仍然须予脱气和净化。
这样做代价较高,而且需要许多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上浆系统的成本,并且也减少上浆系统所需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是,仅使低浓度浆料流在混合之前通过脱气装置;使一部分脱气后的低浓度浆料流和高浓度浆料流混合,致使高浓度浆料流中产生介乎2.1%和2.5%之间的浆料浓度;然后净化混合后的高浓度浆料流;并且在造纸机流浆箱之前及/或在流浆箱中,将净化后的高浓度浆料流以及还有剩余的低浓度浆料流加以混合。
因为脱气限于低浓度浆料流,所以费用就可大大减少。在那种情况下,成品浆料悬浮液中的空气含量低得足以用在许多应用场合,特别是制造不含磨木浆的纸幅(wood-free paper webs)。
另外,2.1%~2.5%的较高浆料浓度一方面仍然许可用常规滤网如EcoMizer(Voith公司产)来净化,但另一方面就在必需的通过量下伴有可察觉的减荷。
然后,可以在快到流浆箱之前及/或还未进入流浆箱之前,将高浓度浆料流稀释到流浆箱中所需的0.5%~2%的浆料浓度。
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在流浆箱之前使一部分低浓度浆料流与高浓度浆料流混合,也可以是有利的。
如果高浓度浆料流与一部分或所有剩余的净化后低浓度浆料流在流浆箱之前进行混合,则为将成本减到最少起见,如有可能,就不必在混合点和流浆箱之间设置其他装置。
关于这种设置,必要的是,只有低浓度浆料流在混合器之前流经脱气装置;一部分脱气后的低浓度浆料流和高浓度浆料流在混合器中混合,致使高浓度浆料流中产生介乎2.1%和2.5%之间的浆料浓度;混合后的高浓度浆料流流经至少一个净化装置;以及净化后的高浓度浆料流以及还有剩余的低浓度浆料流传送到造纸机的流浆箱。
由于高浓度浆料流不脱气,为获得成品浆料悬浮液中的合格空气含量,低浓度浆料流必须彻底脱气。为此,脱气装置应该将低浓度浆料流中的空气含量按体积降到小于0.6%。
同样,未与高浓度浆料流混合的剩余低浓度浆料流应该流经净化装置,并在这种情况下,在和净化后的高浓度浆料流混合之前,先予净化。
有利的是,净化后的高浓度浆料流与剩余低浓度浆料流的混合必须在流浆箱中进行。在为控制横向克重分布(cross-machine grammage profile)而混合不同浓度浆料流的特定流浆箱中,例如EP 1 645 684中所述的流浆箱,适用于此。
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浆料流,优选高浓度浆料流的供给应该加以调节,以调节纤维材料幅的横向克重分布。
为实现这种调节,至少一种浆料流,优选高浓度浆料流,应该经由调节泵来供给,以调节纤维材料幅的横向克重分布。
本发明改进了造纸机的工艺稳定性和运行性能(缩短空载时间),并因此提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实施方式中的两个示例来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造纸机上浆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另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造纸机上浆系统中,两种情况下的高浓度浆料流1都汇集在一起,并用与造纸厂技术规格相符的纤维状材料和填料,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也即在混合槽6中按预定混合比率,予以混合。
造纸机从流浆箱3以及邻接的、成形纤维材料幅9用的成形器11开始。在该过程中,成品浆料悬浮液经由流浆箱3的一个或多个喷嘴加到成形网10上。
在形成器11以及后续的造纸机单元中,白水被收集并回馈到上浆系统。使用白水来形成低浓度浆料流2,不仅与使用淡水相比有助于节省费用,而且还可再利用白水中所含的纤维原料和填料。
在上浆系统中,白水即低浓度浆料流2先在脱气装置4中脱气。其中,将白水在半真空下煮沸。这样做时,微小地杂质也可析出。这种类型的脱气装置4在EP 1 143 066中作了描述。
然而,利用离心力来机械分离空气和白水的脱气装置4同样是已知的。
一部分脱气后的低浓度浆料流2同高浓度浆料流1一起从混合槽6供到混合器5。
这种混合器5的结构例如可类似于DE 100 50 109中所述的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将所供低浓度浆料流的比例调高,致使高浓度浆料流1离开混合器5时的浆料浓度介乎2.1%和2.5%之间。
然后,使高浓度浆料流1流经多个净化装置8。那样,浆料浓度较高,由于通流较少,而大大降低净化的成本。
不进入混合器5的那部分低浓度浆料流2同样流经净化装置7。
在这种情况下,净化装置7、8可按需要形成,例如滤清器或多孔筛或长眼筛。
净化后,根据图1中举例说明的分析,将高浓度浆料流1和低浓度浆料流2供给流浆箱3。浆料流1、2都在流浆箱3中混合,以产生介乎0.5%和2%之间的浆料浓度。
与此相反,在图2中所述的实施方式中,高浓度浆料流1在净化装置8之后用一部分脱气后的低浓度浆料流2在混合器12中稀释。
剩余的脱气后低浓度浆料流2的其余部分然后在流浆箱3中混合。
在这种情况下,在两种情况下纤维材料幅9的横向克重分布都可简单而经济地借助调节泵调节供给,特别是调节高浓度浆料流1的供给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