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录式光碟片及其母版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光碟片,特别是关于一种可录式光碟片及其母版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磁碟片的读写是采用角度等速(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方式,即磁碟机的转速保持恒定,而资料的读写速率则有快慢不同,且资料是段落性地分布,在磁碟片外缘部份的磁区密度较高。有别于磁性记录媒体采用角度等速的读写方式,可录式光碟和一般压铸光碟片则是采用线性等速(Constant Linear Velocity)方式录制或读取讯号,而无关乎讯号在光碟上的位置。亦即资料讯号在录制时是以相同的密度相邻而依序连贯,且光碟片的转速是依据读写头的位置而变动,当读写头越靠近光碟片外缘时,则光碟片转速渐缓。为达到此一目的,在光碟片上必须预先记录循轨(Tracking)及时间(Timing)资料,以引导光碟机的激光束循序向外前进,且正确地控制光碟机的转速。
公知光碟片的结构包括一基片,在基片上自其中心位置螺旋向外刻设有一浅浅的摆动沟轨(Wobble Groove),如图1所示,进而在基片上形成沟轨(Groove)10及平面(Land)12相间的态样。此预刻的摆动沟轨是为具有特定频率的周期性摆动者,以提供循轨及时间资料来导引光碟机中的激光束循序前进,且使可录式光碟机依据该特定频率保持恒定的烧录速率。在光碟片上除了必须设有循轨及时间资料之外,亦必须预先刻设(纪录)位址资料。公知预先记录位址资料地做法则是在平坦的平面12上的特定位置,以预刻方式蚀刻出许多小坑(Pit)14,以利用小坑14记录碟片的位址资料。
光碟片通常是以一母版进行射出压铸成型来大量复制生产,其母版则是以激光束刻出上述摆动沟轨。然而,由于预刻的小坑14是位于平面12上而与沟轨10有高低落差,不仅于刻制母版时,不易控制激光的聚焦位置及光束大小而导致小坑14的位置、大小及形状有所偏差,使得母版刻制制作过程不稳定:相对地,射出成型产出的光碟片,其位址讯号强度将因预刻小坑的误差而异,且光碟机于读取光碟片的沟轨资料时易造成干扰。
另外,先前技术亦有利用频率调变方式而变动沟轨的摆动频率或以固定摆动频率而调变相位,进而达成纪录位址资料的目的,然而该二做法因频率或相位调变而皆需精确控制激光的聚焦位置及光束大小,而仍具有母版制作不易且刻制制作过程不稳定的缺点。
因此,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的困扰,提出一种于预刻沟轨设置位址讯号区的可录式光碟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录式光碟片及其母版制作方法,通过由在摆动的螺旋沟轨配置复数瞬间偏摆区以作为位址资料的纪录区,以单一激光束即可完成光碟母版的刻制,以有效解决公知聚焦困难及位址资料位置偏移问题,进而大幅提升母版制作过程的稳定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录式光碟片的位址资料记录结构,通过由沟轨的瞬间偏摆区纪录位址资料,有效地降低光碟片资料错误率,以改善公知预刻小坑误差所造成的资料错误率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录式光碟片,其是包括一基片,在该基片上设有一螺旋状沟轨,且该沟轨是由复数摆动子轨连接组成而呈现固定周期摆动,该螺旋状沟轨设有复数非摆动周期的瞬间偏摆区,以作为位址资料的纪录区。
所述的可录式光碟片,其中,是以复数个该摆动子轨为单位而设有至少一该瞬间偏摆区。
所述的可录式光碟片,其中,是以16个该摆动子轨为单位而设有至少一该瞬间偏摆区。
所述的可录式光碟片,其中,是利用瞬间偏折该螺旋状沟轨的中心线的方式而形成该瞬间偏摆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录式光碟片的母版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基片;令一蚀刻源以固定周期摆动的方式自该基片的中心向外以螺旋状进行沟轨刻设,其中该蚀刻源的摆动方式是于复数个该周期之间穿插有一非周期的瞬间摆动,进而于该基片上形成一具有复数瞬间偏摆区的螺旋状沟轨,以使该基片作为后续复制光碟片所使用的母版。
所述的可录式光碟片的母版制作方法,其中,该蚀刻源为激光。
所述的可录式光碟片的母版制作方法,其中,是以单一激光束连续刻设形成该螺旋状沟轨。
所述的可录式光碟片的母版制作方法,其中,是利用瞬间偏折该激光束而形成该瞬间偏摆区。
所述的可录式光碟片的母版制作方法,其中,形成该瞬间偏摆区的方式是以瞬间偏折该螺旋状沟轨的中心线而形成。
所述的可录式光碟片的母版制作方法,该基片为玻璃材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可录式光碟片母版的制作方法,其是在母版上刻制螺旋状沟轨之际,同时于沟轨上制作出位址资料记录区,故具有母版良率高且容易制作的优点。
上述于摆动沟轨设置瞬间偏摆区以纪录位址资料的方式,由于仅需在沟轨需要位址记录的位置以瞬间偏摆的方式作记号,故以单一激光束即可在沟轨上进行连续刻设,进而在刻制该螺旋状沟轨之际,同时制作出位址资料记录区。故本发明使用单一激光束即可进行光碟母版的刻制,不仅可解决公知激光聚焦不易及位置偏移的问题,进而使刻版制作过程的稳定度大幅提升,更可使利用此母版复制出的光碟片具有较低的资料错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光碟片的结构;
图2为本发明的光碟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母版的制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在可录式光碟片上必须预先刻设循轨及时间资料,以引导光碟机的激光束由碟片中心循序向外前进,此一作用是通过由预刻的摆动沟轨来达成;另外,在光碟片上亦必须预先刻设位址资料。本发明即在通过由瞬间偏折该摆动沟轨的中心线,以产生具有瞬间偏摆区的摆动沟轨,进而以瞬间偏摆区纪录位址资料。
本发明的可录式光碟片如图2所示,是为一光碟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此光碟片包括一圆形基片20,在基片20上自其中心向外刻设有一浅的螺旋状沟轨,进而在基片20上形成沟轨(Groove)22及平面(Land)24相间的态样,且螺旋状沟轨是由复数个摆动子轨26相连组成,而使螺旋状沟轨呈现固定周期摆动的型态(沟轨22的摆动于图中未示出):其中,在这些摆动子轨26间是穿插设有复数非摆动周期的瞬间偏摆区28,其是以瞬间偏折沟轨22的中心线Gc来形成,以利用瞬间偏摆区28作为位址资料的纪录区。
螺旋状沟轨上的周期性摆动子轨26及瞬间偏摆区28的配置关系是可依设计需求而弹性设计,详言之,是可以数个摆动子轨26为单位而设置一瞬间偏摆区28,例如以DVD-R/RW而言,是以十六个摆动子轨26为单位而设置一至三个瞬间偏摆区28。亦即,每隔十六个摆动子轨26,即设置一至三个瞬间偏摆区28作为位址记录区。
上述光碟片通常是一母版进行射出压铸成型来大量复制生产,而母版则是利用激光刻版机进行刻制。请参图3所示,本发明的可录式光碟片的母版制作方法是包括下列二步骤:首先如步骤S10所示提供一基片,较佳者为玻璃基片:接着进行步骤S12,利用预先以程式设定的激光束在该基片表面蚀刻出一浅的螺旋状沟轨,此时激光束是以固定摆动周期的方式自该基片的中心向外以螺旋状进行沟轨的刻设,且激光束的摆动方式是于复数个摆动周期之间穿插有一非周期的瞬间摆动,换言之,利用程式设定使该激光束于周期性摆动行走之际,同时产生瞬间偏折,进而在基片上刻出一具有瞬间偏摆区的螺旋状沟轨,如此即完成一光碟母版的刻制。
其中,使激光瞬间偏折的方法是于激光刻版机外接一电晶体电晶体数字逻辑电路(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TTL),经由电光偏向器(Electronic Optical Denector,EOD)而达到使激光瞬间偏摆的作用。
当光碟母版制作完成,即可利用此母版大量复制光碟,一般是以众合碳酸盐物质为材料,且以射出压铸成型方式来生产光碟片。经过原料射出、压铸、冷却、硬化成型等步骤后,即可产出光碟片,此光碟片的显微结构则为如图2所示的态样。
为验证本发明的功效,以下特以本发明与公知位址预刻技术所制得的光碟进行位址讯号强度及资料错误率的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标准规格公知的平面预刻小坑本发明的瞬间摆动沟轨位址讯号强度0.18~0.280.18~0.28(依形状而定)0.18~0.28(依形状而定)资料错误率<1*10-30.2~3*10-3(不稳定)<1*10-4(稳定)
其中位址讯号强度为【位址位置讯号强度】/【反射率】,单位为mv/mv,因此没有单位。由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的位址讯号强度并未因更改刻版方式而变差。另,一般数字资料均有错误校正机制,资料错误率(PI error rate)是指于错误校正前的错误率,若其是在1*10-3内,则实际上最后读到的资料错误率将趋近于0;由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可将资料错误率由先前技术的10-3提升至10-4,故具有较稳定的资料读写。
以上所述是通过由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该技术的人能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而非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凡其他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修饰或修改,仍应包含在专利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