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发泡体片以及树脂发泡复合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脂发泡体片以及树脂发泡复合体.pdf(2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4241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04 CN 103842419 A (21)申请号 201280048434.8 (22)申请日 2012.09.10 2011-224026 2011.10.11 JP 2012-196779 2012.09.07 JP C08J 9/36(2006.01) B32B 5/18(2006.01) C08J 9/04(2006.01) (71)申请人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大阪府 (72)发明人 畑中逸大 斋藤诚 加藤和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7。
2、7 代理人 刘新宇 李茂家 (54) 发明名称 树脂发泡体片以及树脂发泡复合体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观密度低、 薄且柔软的、 卷 取时的稳定性 (卷取稳定性)优异的树脂发泡体 片。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片的特征在于, 表观密 度为 0.03 0.30g/cm3、 50% 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 5.0N/cm2以下、 厚度为 0.05mm 以上且 0.40mm 以 下、 长度为5m以上、 宽度为300mm以上。 优选的是, 上述树脂发泡体片由下述式 (1) 求出的值为 25% 以下。 (厚度公差) /(厚度的中心值) 100 (1) 。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
3、段日 2014.03.31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73071 2012.09.10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54620 JA 2013.04.18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7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7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42419 A CN 103842419 A 1/1 页 2 1. 一种树脂发泡体片, 其特征在于, 表观密度为 0.03 0.30g/cm3、 50% 压缩时的压缩 应力为5.0。
4、N/cm2以下、 厚度为0.05mm以上且0.40mm以下、 长度为5m以上、 宽度为300mm以 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树脂发泡体片, 其中, 由下述式 (1) 求出的值为 25% 以下, (厚度公差) /(厚度的中心值) 100 (1) 厚度公差是指如下得到的值 : 在长度方向的 1 点处, 沿宽度方向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 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进而在由所述长度方向的 1 点处沿长度方向移动 1m 的点处沿宽度方 向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所得的全部测定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 厚度的中心值是指如下得到的值 : 在长度方向的 1 点处, 沿宽度方向。
5、从一端部到另一 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进而在由所述长度方向的 1 点处沿长度方向移动 1m 的点处沿宽 度方向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将所得的全部测定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 序排列时处于中央位置的值。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树脂发泡体片, 其至少一个面的、 由下述式 (2) 所定义的 表面被覆率为 40% 以上, 表面被覆率 (%) = (表面的面积) -(表面存在的孔的面积) /(表面的面积) 100 (2) 。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发泡体片, 其通过使树脂组合物发泡、 进而 对表面进行加热熔融处理而形成。 5. 一种树脂发泡复合。
6、体, 其在权利要求 1 4 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发泡体片的至少一 面侧具有粘合剂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42419 A 2 1/17 页 3 树脂发泡体片以及树脂发泡复合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树脂发泡体片以及包含该树脂发泡体片的树脂发泡复合体。 背景技术 0002 树脂发泡体以运送时的缓冲材料、 绝热材料、 包装材料、 建筑材料为首, 作为电子 设备的密封材料、 缓冲材料来使用。 近年, 伴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画面的大型化, 作为密 封材料、 缓冲材料而使用的树脂发泡体的面积也变小, 对树脂发泡体要求即使面积小也能 发挥充分的密封性、 缓冲性的柔软性。另外, 电子。
7、设备也正在进行薄层化, 对上述树脂发泡 体也要求薄层化。 0003 作为薄的树脂发泡体, 已知通过在发泡中或后续工序中实施压缩处理、 拉伸处理 的方法、 在发泡后实施涂布处理的方法而得到的发泡片 (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2) 。但是, 上述发泡片存在难以降低发泡倍率的问题, 存在压缩了 25% 时的回弹力 (25% 压 缩时的回弹应力) 超过 3N/cm2等压缩时的回弹力大的问题。 0004 近年, 随着便携设备的薄型化, 使用树脂发泡体的设计间隙 (gap、 缝隙) 变得非常 狭窄 (例如, 0.1mm 的间隙) 、 考虑到设计公差等, 树脂发泡体被压缩到 50% 以上来使用。
8、也并 不稀奇。但是, 在这样的显示设备的非常狭窄的设计间隙中使用上述的压缩时的回弹力大 的树脂发泡体时, 由于高回弹力, 例如有时会在显示部的液晶中产生显示不均等, 引起显示 不良。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9-190195 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10-1407 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 树脂发泡体在市场上流通时, 大多被连续卷取而形成为 “连续性卷” 、“长条卷” 等 卷状形态。因此, 优选的是, 树脂发泡体在卷取时不产生皱褶等, 能够稳定地卷取。 0011 因此, 本发。
9、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观密度低、 薄且柔软的、 卷取时的稳定性 (卷 取稳定性) 优异的树脂发泡体片。 0012 近年, 由于在安装有触摸面板的智能手机 (smart phone) 这样的设备中层叠有许 多构件, 因而不仅要求薄层化, 而且要求各构件的厚度公差变小。因此, 对上述设备所使用 的树脂发泡体要求高的厚度精度。 0013 因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发泡体片, 其表观密度低、 薄且柔软、 卷取稳定性优异, 进而厚度精度优异。 0014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 本发明人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发现, 通过使树脂发泡体的 说 明 书 CN 1038424。
10、19 A 3 2/17 页 4 厚度方向的一部分熔融而恢复为块状 (bulk, 非发泡状态) , 可以保持树脂发泡体的强度、 抑 制柔软性之类的物性的降低, 并得到薄的树脂发泡体片。 进而发现, 通过使树脂发泡体的厚 度方向的一部分熔融而恢复为块状 (非发泡状态) , 可得到在上述的基础上厚度精度优异的 树脂发泡体片。本发明是基于这些见解而完成的。 0016 即,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发泡体片, 其特征在于, 表观密度为 0.03 0.30g/cm3、 50% 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 5.0N/cm2以下、 厚度为 0.05mm 以上且 0.40mm 以下、 长度为 5m 以 上、 宽度为 300m。
11、m 以上。 0017 上述树脂发泡体片优选的是, 由下述式 (1) 求出的值为 25% 以下。 0018 (厚度公差) /(厚度的中心值) 100 (1) 0019 厚度公差是指如下得到的值 : 在长度方向的 1 点处, 沿宽度方向从一端部到另一 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进而在由上述长度方向的 1 点处沿长度方向移动 1m 的点处沿宽 度方向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所得的全部测定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差 ; 0020 厚度的中心值是指如下得到的值 : 在长度方向的 1 点处, 沿宽度方向从一端部到 另一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进而在由上述长度方向的 1 点。
12、处沿长度方向移动 1m 的点处 沿宽度方向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将所得的全部测定值按照从小到大 的顺序排列时处于中央位置的值。 0021 上述树脂发泡体片优选的是, 至少一个面的、 由下述式 (2) 所定义的表面被覆率为 40% 以上。 0022 表面被覆率 (%) = (表面的面积) -(表面存在的孔的面积) /(表面的面积) 100 (2) 0023 上述树脂发泡体片优选的是, 通过使树脂组合物发泡、 进而对表面进行加热熔融 处理而形成。 0024 进而,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发泡复合体, 其在上述树脂发泡体片的至少一面侧具 有粘合剂层。 0025 发明的效果 002。
13、6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片由于具有上述构成, 因此表观密度低、 薄且柔软。 另外卷取 稳定性优异。进而能够得到高的厚度精度。 附图说明 0027 图 1 为连续切片装置的示意图。 0028 图 2 为具有加热辊的连续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树脂发泡体片 0030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片为树脂发泡体的片状物。 本发明的树脂发泡体片也可被卷 取而为卷状 (卷绕体)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 有时将 “表观密度为 0.03 0.30g/cm3、 50% 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 5.0N/cm2以下、 厚度为 0.05mm 以上且 0.40mm 以下、 长度为 5m 以 上、 宽度为。
14、 300mm 以上的树脂发泡体片” 称为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 。 说 明 书 CN 103842419 A 4 3/17 页 5 0031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的厚度为 0.05mm 以上且 0.40mm 以下、 优选为 0.07mm 以上且 0.30mm 以下、 更优选为 0.10mm 以上且 0.25mm 以下。由于上述厚度为 0.05mm 以上, 因而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 是优选的。另外, 由于上述厚度为 0.40mm 以下, 因而即使所应用 的间隙小也能够发挥树脂发泡体的功能, 是优选的。 0032 上述厚度是指如下的值 : 在树脂发泡体片的长度方向的 1 点处, 沿宽度。
15、方向从一 端部到另一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进而在由上述长度方向的 1 点处沿长度方向移动 1m 的点处沿宽度方向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所得的全部测定值的平均值。 0033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的宽度为 300mm 以上 (例如 300 1500mm) 、 优选为 400mm 以上 (例如 400 1200mm) 、 更优选为 500mm 以上 (例如 500 1000mm) 。由于上述宽 度为 300mm 以上, 因而能够进行高自由度的设计、 加工, 是优选的。 0034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的长度为 5m 以上 (例如 5 1000m) 、 优选为 。
16、30m 以上 (例如 30 500m) 、 更优选为 50m 以上 (例如 50 300m) 。 0035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的表观密度 (密度) 为 0.03 0.30g/cm3、 更优选为 0.040.25g/cm3、 进一步优选为0.050.20g/cm3。 由于上述表观密度为0.03g/cm3以上, 因而能够确保强度, 是优选的。由于上述表观密度为 0.30g/cm3以下, 因而能够获得良好的 柔软性, 是优选的。 0036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的 50% 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 5.0N/cm2以下、 更优选为 4.0N/cm2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3.0N/cm2以下。上述 。
17、50% 压缩时的压缩应力为 5.0N/cm2以下 时, 能够获得良好的柔软性、 降低被压缩时的回弹力, 是优选的。 0037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 50% 压缩时的压缩应力通过如下方法求出 : 基于 JISK6767, 测 定在树脂发泡体片的厚度方向上仅压缩了初始厚度的 50% 时的应力 (N) , 并将该应力换算 到每单位面积 (cm2) 。 0038 对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的拉伸强度没有特别的限定, 优选为 0.5MPa 以上 (例如0.515MPa) 、 更优选为0.7MPa以上 (例如0.710MPa) 。 若上述拉伸强度为0.5MPa 以上, 则强度优异, 另外, 在制作、 使用。
18、树脂发泡体片时, 即使在长度方向上施加力, 也可抑 制断裂、 破碎, 是优选的。 0039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拉伸强度为树脂发泡体片的长度方向的拉伸强度、 是基于 JIS K6767 求得的。 0040 另外,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的由下式 (1) 求出的值优选为 25% 以下, 更优选 为 15% 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 10% 以下。 0041 (厚度公差) /(厚度的中心值) 100 (1) 0042 厚度公差是指如下得到的值 : 在长度方向的 1 点处, 沿宽度方向从一端部到另一 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进而在由上述长度方向的 1 点处沿长度方向移动 1m 的点处沿宽 度方。
19、向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所得的全部测定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差 ; 0043 厚度的中心值是指如下得到的值 : 在长度方向的 1 点处, 沿宽度方向从一端部到 另一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进而在由上述长度方向的 1 点处沿长度方向移动 1m 的点处 沿宽度方向从一端部到另一端部每隔 10mm 测定厚度, 将所得的全部测定值按照从小到大 的顺序排列时处于中央位置的值。 说 明 书 CN 103842419 A 5 4/17 页 6 0044 若上述 “由式 (1) 求得的值” 为 25% 以内, 则能够抑制卷取时皱褶的产生、 特别是抑 制高速下卷取时皱褶的产生, 。
20、获得更良好的卷取稳定性, 是优选的。另外, 能够获得高的厚 度精度, 是优选的。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说明书中, 卷取时的高速是指例如 10 40m/ 分的 速度。 0045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根据抑制卷取时的皱褶的产生、 尤其是高速下卷取时 的皱褶的产生, 获得良好的卷取稳定性的观点, 以及获得高的厚度精度的观点, 优选至少一 个面为表面被覆率为 40% 以上的面。即,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优选具有表面被覆率 为 40% 以上的面。 0046 根据获得更良好的卷取稳定性的观点, 以及获得更高的厚度精度的观点, 上述表 面被覆率优选为 40% 以上、 更优选为 45% 以上、 进一步优。
21、选为 50% 以上。 0047 上述表面被覆率是表示表面存在的非孔部 (表面存在的不为孔的部分, 块状、 非发 泡状态的部分) 的比率的指标, 用下述式 (2) 定义。需要说明的是, 若表面被覆率为 100%, 则在该面上不存在孔部。 0048 表面被覆率 (%) = (表面的面积) -(表面存在的孔的面积) /(表面的面积) 100 (2) 0049 对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没有特别的限定, 优选通过使含有树脂的树脂组合 物发泡而形成。其中, 优选通过使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发泡而形成。 即,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优选为长条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片。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树 。
22、脂组合物中, 除树脂以外, 也可以包含其它成分、 添加剂。 另外, 上述树脂, 上述其他成分、 上 述添加剂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50 需要说明的是, 对上述树脂组合物中的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定, 相对于树脂 组合物总量 (100 重量 %) , 优选为 50 重量 % 以上, 更优选为 60 重量 % 以上。 0051 对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的气泡结构 (气孔结构) 没有特别的限定, 优选闭 孔结构、 半开孔半闭孔结构 (闭孔结构和开孔结构混杂的气泡结构, 对其比率没有特别的限 定) , 更优选半开孔半闭孔结构。对本发明的长树脂发泡体片的闭孔结构部分的比率没有。
23、特 别的限定, 从柔软性的方面出发, 相对于本发明的长树脂发泡体片的总体积 (100%) , 优选为 40%以下, 更优选为30%以下。 气泡结构例如可以在发泡成型时通过浸渗在树脂组合物中的 发泡剂的量、 压力来调节发泡倍率, 由此进行控制。 0052 对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的气泡结构中的平均气孔直径 (平均气泡直径) 没 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优选为 10 150m、 更优选为 30 120m。通过使发泡体的平均气 孔直径为 10m 以上, 冲击吸收性 (缓冲性) 提高。通过使发泡体的平均气孔直径为 150m 以下, 会成为具有微细的气孔的发泡体。 进而, 变得可用于微小的间隙, 防尘性进。
24、一步提高。 0053 作为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所包含的上述聚烯烃系树脂, 没有特别的限定, 优选为以 - 烯烃作为必要的单体成分而构成 (形成) 的聚合物, 即, 分子中 (1 分子中) 至少 具有来自 - 烯烃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上述聚烯烃系树脂例如既可以是仅由 - 烯烃构 成的聚合物, 也可以是由 - 烯烃与除 - 烯烃以外的单体成分构成的聚合物。 0054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可以是均聚物 (homopolymer) 、 也可以是包含 2 种以上单体的 共聚物 (copolymer) 。 另外,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是共聚物时, 也可以是无规共聚物、 嵌段共聚 物。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既可以是 。
25、1 种共聚物, 也可以是将 2 种以上共聚物组合得到的物质。 说 明 书 CN 103842419 A 6 5/17 页 7 0055 对上述聚烯烃系树脂没有特别的限定, 从获得发泡倍率高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 的观点出发, 优选为直链状的聚烯烃。 0056 作为上述 - 烯烃, 例如可列举出碳原子数 2 8 的 - 烯烃 (例如, 乙烯、 丙烯、 1-丁烯、 1-戊烯、 1-己烯、 4-甲基-1-戊烯、 1-庚烯、 1-辛烯等) 。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烯 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57 作为上述除 - 烯烃以外的单体成分, 例如可列举出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 丙烯酸 。
26、酯、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酯、 乙烯醇等烯属不饱和单体。除 - 烯烃以外的单体成分可 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58 作为上述聚烯烃系树脂, 例如可列举出低密度聚乙烯、 中密度聚乙烯、 高密度聚乙 烯、 线状低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丙烯均聚物) 、 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 乙烯与除乙烯以外的 - 烯烃的共聚物、 丙烯与除丙烯以外的 - 烯烃的共聚物、 乙烯与丙烯与除乙烯以及丙烯 以外的 - 烯烃的共聚物、 丙烯与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等。 0059 作为上述聚烯烃系树脂, 从耐热性的方面出发, 优选为以丙烯作为必要的单体成 分而构成的聚合物 (聚丙烯系聚合物) , 即, 。
27、至少具有来自丙烯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即, 作 为上述聚烯烃系树脂, 例如可列举出聚丙烯 (丙烯均聚物) 、 乙烯与丙烯的共聚物、 丙烯与除 丙烯以外的 - 烯烃的共聚物等聚丙烯系聚合物。上述除丙烯以外的 - 烯烃可以单独使 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60 对上述 - 烯烃的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 相对于构成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的 单体成分总量 (100 重量 %) , 优选为 0.1 10 重量 %, 更优选为 1 5 重量 %。 0061 另外, 在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 除上述聚烯烃系树脂以外, 也可以包含 “橡 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作为其它成分。 0062 作为上。
28、述橡胶,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天然橡胶、 聚异丁烯、 异戊二烯橡 胶、 氯丁橡胶、 丁基橡胶、 丁腈橡胶等天然或合成橡胶。上述橡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 使用 2 种以上。 0063 作为上述热塑性弹性体, 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可列举出 : 乙烯 - 丙烯共聚物、 乙 烯 - 丙烯 - 二烯共聚物、 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聚丁烯、 聚异丁烯、 氯化聚乙烯等热塑性 烯烃系弹性体 ; 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 - 异戊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 烯-异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它们的氢化物聚合物等热塑性苯乙烯系弹性体 ; 热 塑性聚酯系弹性体 ; 。
29、热塑性聚氨酯系弹性体 ; 热塑性丙烯酸类弹性体等。上述热塑性弹性 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64 对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的上述 “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的含量没有特 别的限定, 相对于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总量 (100 重量 %) , 优选为 0 70 重量 %, 更优 选为 20 60 重量 %, 进一步优选为 20 50 重量 %。 0065 进而, 在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 除上述聚烯烃系树脂以外, 也可以含有 “包 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组合物) ” 作为其它成分。需要说明的 是, 上述 “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
30、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组合物) ” 也可根据需要包 含添加剂。 0066 作为上述 “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组合物) ” , 例如 可列举出至少包含橡胶与热塑性弹性体与软化剂的混合物、 至少包含橡胶与软化剂的混合 说 明 书 CN 103842419 A 7 6/17 页 8 物、 至少包含热塑性弹性体与软化剂的混合物等。其中, 优选 “仅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 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 0067 作为上述 “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中的橡胶, 没有 特别的限定, 可优选列举出作为上述 “橡胶和 / 或热塑。
31、性弹性体” 的橡胶而例示出的上述橡 胶。需要说明的是, 该橡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68 另外, 作为上述 “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中的橡胶 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只要是可发泡的物质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周知惯用的 “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其中, 可优选列举出作为上述 “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的 热塑性弹性体而示例出的上述热塑性弹性体。需要说明的是, 该热塑性弹性体可以单独使 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69 作为上述 “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中的 “橡胶和 / 。
32、或热塑性弹性体” , 优选为烯烃系弹性体, 特别优选为具有聚烯烃成分与烯烃系橡胶成分微 相分离的结构的烯烃系弹性体。作为具有该聚烯烃成分与烯烃系橡胶成分微相分离的结 构的烯烃系弹性体, 可优选例示出由聚丙烯树脂 (PP) 与乙烯 - 丙烯橡胶 (EPM) 或乙烯 - 丙 烯 - 二烯橡胶 (EPDM) 形成的弹性体。需要说明的是, 从相容性的方面出发, 上述聚烯烃成 分与烯烃系橡胶成分的质量比优选为聚烯烃成分 / 烯烃系橡胶 =90/10 10/90, 更优选为 80/20 20/80。 0070 作为上述软化剂, 没有特别的限定, 可优选列举出通常用于橡胶制品的软化剂。 通 过含有上述软化剂。
33、, 能够提高加工性、 柔软性。 0071 作为上述软化剂的具体例子, 可列举出操作油、 润滑油、 石蜡、 液体石蜡、 石油沥 青、 凡士林等石油系物质 ; 煤焦油 (coal tar) 、 煤焦油沥青等煤焦油类 ; 蓖麻油, 亚麻子油、 菜籽油、 大豆油、 椰子油等脂肪油 ; 妥尔油 (tall oil) 、 蜜蜡、 巴西棕榈蜡 (Carnauba wax) 、 羊毛脂 (lanolin) 等蜡类 ; 石油树脂、 香豆酮 - 茚树脂 (coumarone-indene resin) 、 无规聚 丙烯 (atactic polypropylene) 等合成高分子物质 ;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己二。
34、酸二辛酯、 癸 二酸二辛酯等酯化合物 ; 微晶蜡、 油膏 (factice) 、 液态聚丁二烯、 改性液态聚丁二烯、 液态 聚硫橡胶、 液态聚异戊二烯、 液态聚丁烯、 液态乙烯 - 烯烃系共聚物等。其中, 优选石蜡 系、 环烷系、 芳香族系的矿物油、 液态聚异戊二烯、 液态聚丁烯、 液态乙烯 - 烯烃系共聚 物, 更优选液态聚异戊二烯、 液态聚丁烯、 液态乙烯 - 烯烃系共聚物。 0072 对上述 “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中的软化剂的含量 没有特别的限定, 相对于100质量份聚烯烃成分, 优选为1200质量份、 更优选为5100 质量份、 进一步优选为 10 。
35、50 质量份。需要说明的是, 若软化剂的含量过多, 则有时在与 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混炼时会引起分散不良。 0073 作为上述 “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中的添加剂, 没 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防老剂、 耐候剂、 紫外线吸收剂、 分散剂、 增塑剂、 炭黑、 抗静电 剂、 表面活性剂、 张力改性剂、 流动性改性剂等。 需要说明的是, 这样的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74 对上述 “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中的上述添加剂的 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相对于聚烯烃成分 100 质量份, 优选为 0。
36、.01 100 质量份, 更 优选为 0.05 50 质量份, 进一步优选为 0.1 30 质量份。需要说明的是, 若上述含量为 说 明 书 CN 103842419 A 8 7/17 页 9 0.01 质量份以上, 则更容易体现添加添加剂而带来的效果, 故而优选。 0075 对上述 “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的熔体流动速率 (MFR) (230) 没有特别的限定, 根据获得良好的成型性的观点, 优选为 3 10g/10 分、 更 优选为 4 9g/10 分。 0076 对上述 “包含橡胶和 / 或热塑性弹性体、 以及软化剂的混合物” 中的 “JISA 硬度” 。
37、没有特别的限定, 优选 30 90, 更优选 40 85。上述 “JIS A 硬度” 为 30以上 时, 变得易于获得高发泡倍率的树脂发泡体, 是优选的。另外, 上述 “JIS A 硬度” 为 90以 下时, 变得易于获得柔软的树脂发泡体, 是优选的。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 “JIS A硬度” 是指基于 ISO7619(JISK6253) 所测定的硬度。 0077 进而, 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也可以包含 添加剂。作为上述添加剂, 例如可列举出气泡成核剂、 结晶成核剂、 增塑剂、 润滑剂、 着色剂 (颜料、 染料等) 、 紫外线吸收剂、 抗氧化剂、 防老。
38、剂、 填充剂、 增强剂、 抗静电剂、 表面活性剂、 张力改性剂、 防收缩剂、 流动性改性剂、 粘土、 硫化剂、 表面处理剂、 阻燃剂等。需要说明的 是, 上述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78 若树脂组合物中包含有上述气泡成核剂, 则能够容易地获得具有均匀且微细的气 孔结构的树脂发泡体, 因此优选在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包含有气泡成核剂。 0079 作为上述气泡成核剂, 例如可列举出颗粒。 作为该颗粒, 例如可列举出滑石、 硅石、 氧化铝、 沸石、 碳酸钙、 碳酸镁、 硫酸钡、 氧化锌、 氧化钛、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云母、 蒙脱土 等粘土、 碳颗粒、 玻璃纤维、 。
39、碳管等。需要说明的是, 颗粒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 以上。 0080 对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的上述气泡成核剂的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定。 相对于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 100 重量份, 优选为 0.5 125 重量份、 更优选为 1 120 重量份。 0081 对上述颗粒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的限定, 优选为 0.1 20m。上述平均粒径低 于 0.1m 时, 有时无法作为气泡成核剂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 粒径超过 20m 时, 有时会成 为发泡成型时漏气的原因。 0082 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上述阻燃剂时, 树脂发泡体变为阻燃性, 能够用于电气或电子 设备用途等要求阻燃性的用途。因此, 上述聚。
40、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也可以包含阻燃剂。 0083 上述阻燃剂既可以是粉末状, 也可以是除粉末状以外的形态。作为粉末状的阻燃 剂, 优选无机阻燃剂。作为无机阻燃剂, 例如可列举出溴系阻燃剂、 氯系阻燃剂、 磷系阻燃 剂、 锑系阻燃剂、 无卤 - 无锑系无机阻燃剂等。此处, 氯系阻燃剂、 溴系阻燃剂在燃烧时产生 对人体有害、 对设备类具有腐蚀性的气体成分, 另外, 磷系阻燃剂、 锑系阻燃剂存在有害性、 爆炸性等问题。因此, 作为无机阻燃剂, 优选无卤 - 无锑系无机阻燃剂。作为无卤 - 无锑系 无机阻燃剂, 例如可列举出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氧化镁氧化镍的水合物、 氧化镁氧化锌 的水合物等水合金属。
41、化合物等。需要说明的是, 水合金属氧化物也可以进行表面处理。此 外, 阻燃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84 从得到具有阻燃性、 且发泡倍率高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的方面出发, 优选上述 阻燃剂也具有作为气泡成核剂的功能。作为具有作为气泡成核剂的功能的阻燃剂, 例如可 列举出氢氧化镁、 氢氧化铝等。 0085 对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的上述阻燃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 相对于上述聚 说 明 书 CN 103842419 A 9 8/17 页 10 烯烃系树脂 100 重量份, 优选为 30 150 重量份, 更优选为 60 120 重量份。 0086 另外, 树脂组合物中包含上。
42、述润滑剂时, 能够提高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 能够抑制 热老化。因此,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也可以包含润滑剂。 0087 作为上述润滑剂, 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可列举出液体石蜡、 固体石蜡、 微晶蜡、 聚乙 烯蜡等烃系润滑剂 ; 硬脂酸、 山嵛酸、 12- 羟基硬脂酸等脂肪酸系润滑剂 ; 硬脂酸丁酯、 硬脂 酸单甘油酯、 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 氢化蓖麻油、 硬脂酸硬脂酯等酯系润滑剂等。需要说明 的是, 润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88 对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的上述润滑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 相对于上述聚 烯烃系树脂 100 重量份, 优选为 0.1 10 重量份,。
43、 更优选为 0.5 5 重量份。 0089 对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定, 也可将上述聚烯烃系树脂、 根据需 要的其它成分、 根据需要而添加的添加剂进行混炼来制作。另外, 也可通过单螺杆 (单轴) 混 炼挤出机、 双螺杆混炼挤出机等公知的熔融混炼挤出装置进行混炼并挤出而得到。 0090 作为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形状, 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股线 (strand) 状 ; 片状 ; 平板状 ; 将股线进行水冷或空气冷却并裁断成适当的长度而成的颗粒 状等。其中, 从生产性的方面出发, 优选预先进行混炼而颗粒化。 0091 对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没有特别的限定, 优选通过使。
44、上述树脂组合物 (例 如,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发泡来形成。特别优选通过使上述树脂组合物 (例如, 上述聚 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发泡后, 进一步对表面进行加热熔融处理来形成。 0092 作为使上述树脂组合物 (例如, 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发泡的方法, 没有特别 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出物理发泡方法、 化学发泡方法。上述物理发泡方法是使低沸点液体 (发泡剂) 浸渗 (分散) 在树脂组合物中, 接着使发泡剂挥发, 由此形成泡孔 (气泡) 的方法。另 外, 化学发泡方法是通过由添加在树脂组合物中的化合物的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来形成泡孔 的方法。 其中, 根据避免树脂发泡体片的污染的观点、 获得。
45、细微且均匀的气泡结构的容易程 度的观点, 优选物理发泡方法, 更优选使用高压气体作为发泡剂的物理发泡方法。因此, 本 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特别优选使高压气体 (例如后述的非活性气体) 浸渗在上述聚烯 烃系树脂组合物中之后使其发泡而形成。 0093 作为在物理发泡方法中所使用的上述发泡剂, 没有特别的限定, 从得到细微且气 孔密度高的气泡结构的容易程度的方面出发, 优选为气体, 特别优选对构成树脂发泡体片 的树脂 (上述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树脂, 例如上述聚烯烃系树脂) 为非活性的气体 (非活性 气体) 。 0094 对上述非活性气体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可列举出二氧化碳、 氮气、 空气、 氦气、。
46、 氩气 等。尤其, 从在树脂组合物中的浸渗量多、 浸渗速度快的方面出发, 上述非活性气体优选为 二氧化碳。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非活性气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2 种以上。 0095 对上述发泡剂的混合量 (含量、 浸渗量) 没有特别的限定, 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 的总重量 (100 重量 %) , 优选为 2 10 重量 %。 0096 从加快在树脂组合物中的浸渗速度这一方面出发, 上述非活性气体优选在浸渗时 为超临界状态。即, 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优选通过用超临界流体使上述树脂组合物 (例如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发泡而形成。上述非活性气体为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状态) 时, 在树。
47、脂组合物中的溶解度增大, 能够高浓度的浸渗 (混入) 。另外, 由于能够以高浓度浸 说 明 书 CN 103842419 A 10 9/17 页 11 渗, 因而在浸渗后压力急剧降低时, 气泡核的产生增多, 该气泡核生长而形成的气泡的密度 即使在气孔率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增大, 因此能够得到微细的气泡。 需要说明的是, 二氧化碳 的临界温度为 31, 临界压力为 7.4MPa。 0097 作为使用气体作为发泡剂的物理发泡方法, 优选通过使高压气体 (例如非活性气 体等) 浸渗在树脂组合物中后, 经由减压 (例如直至大气压) 的工序 (释放压力的工序) 使其 发泡来形成的方法。 具体而言, 可列举出。
48、如下方法 : 通过将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未发泡成 型物, 使高压气体浸渗在该未发泡成型物中, 然后经由减压 (例如直至大气压) 的工序使其 发泡, 由此来形成的方法 ; 或在加压状态下, 使气体 (例如非活性气体等) 浸渗在熔融的树脂 组合物中, 然后减压 (例如直至大气压) 使其发泡并且进行成型而形成的方法等。 0098 即, 在形成本发明的长条树脂发泡体片时, 可以通过间歇方式进行, 或也可以通过 连续方式进行, 所述间歇方式将上述树脂组合物 (例如上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成型为片 状等适当的形状制成未发泡树脂成型体 (未发泡成型物) 后, 使高压气体浸渗在该未发泡树 脂成型体中, 并释放压力, 由此使其发泡, 所述连续方式在高压条件下将上述树脂组合物与 高压气体共同混炼并成型, 与此同时释放压力, 同时进行成型与发泡。 0099 上述间歇方式中, 对形成未发泡树脂成型体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列举 出使用单螺杆挤出机、 双螺杆挤出机等挤出机将树脂组合物成型的方法 ; 使用辊、 凸轮、 捏 合机、 班伯里型等设有叶片的混炼机将树脂组合物预先混炼均匀, 利用热板的压制等将其 压制成型为规定的厚度的方法 ; 使用注塑成型机将树脂组合物成型的方法等。 另外, 对未发 泡树脂成型体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