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蒸汽蓄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式蒸汽蓄热器.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5856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5856ACN102345856A21申请号201110252478X22申请日20110830F22D3/04200601F22D1/2820060171申请人圣火科技(河南)有限责任公司地址450000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南阳路盛地大厦541申请人李志鹏72发明人李志鹏54发明名称一种立式蒸汽蓄热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式蒸汽蓄热器,其结构包括由固定圆筒、浮动圆筒构成的循环筒、集汽室等。其特点是包括一上下均敞口的固定圆筒,所述圆筒的上端略低于立式蓄热器筒体内的最低水位。圆筒的上端周边向里翻折,还包括一上下均。
2、敞口的浮动圆筒,其外圆面与圆筒的上端翻折边之间呈滑动密封且可在圆筒中沿所述圆筒的轴向上下自由浮动,浮动圆筒通过吊索与浮子连接。该装置可大大提高立式蓄热器的蓄热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345876A1/1页21一种立式蒸汽蓄热器,它包括蒸汽蓄热器简体(4),集汽室(11),压力机(10),放汽口(9),进出水口(12),一上下均敞口的固定圆筒(3),其中心线与立式蓄热器中心线重合,悬空竖立固定于立式蓄热器筒体(4)内,所述圆筒的上端略低于立式蓄热器筒体内的最低水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的上端周边向里翻折,还包括一。
3、上下均敞口的浮动圆筒(2),其外圆面与固定圆筒的上端翻折边之间呈滑动密封且可在固定圆筒中沿其轴向上下自由浮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蒸汽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浮动圆筒(2)的上端圆周边向外翻折且使翻折边的外径略大于固定圆筒(3)的上端外径,浮动圆筒(2)的长度应使当其上浮至最高位时其下端不至脱出固定圆筒(3),循环筒中还包括一带动浮动圆筒(2)向上的浮子(1),及一连接浮子(1)和浮动圆筒(2)上端的吊索(5),绕过吊索(5)水可从浮动圆筒(2)内向外扩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蒸汽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浮动圆筒(2)壁上布满许多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通孔(6),沿浮动圆筒(2)圆周通孔(6)。
4、排成等间隔的若干列,每列通孔(6)沿浮动圆筒(2)的轴向等间隔分布,至少一列为一组的相邻两组通孔(6)沿浮动圆筒(2)轴向错开,相隔两组的通孔(6)沿浮动圆筒(2)的横向对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蒸汽蓄热器,其特征在于吊索(5)共三根且等距间隔开。权利要求书CN102345856ACN102345876A1/3页3一种立式蒸汽蓄热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蓄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立式蒸汽蓄热器。背景技术0002随着能源价格的增长和国家对节能减排的深入,许多企业希望通过使用蓄热器来对蒸汽负荷和压力波动调节,进而达到提高热力系统运行质量和节能的目的。但目前我国工业现场采用的一般为卧式。
5、蓄热器,卧式蓄热器占地面积大,例如一台100M的卧式蓄热器,其直径为3M,长度为15M,则它的占地面积约为620120。由于土地越来越紧张,很多企业内没有足够的空地来进行实施,从而限制了蒸汽蓄热器这一节能产品的应用。如用立式蓄热器则只有20左右。本立式蓄热器旨在解决这一问题,使蓄热器可以满足更多现场需要。0003蒸汽蓄热器装置使锅炉不随用汽负荷的波动而变化,消除了由于用汽负荷对锅炉运行产生的各种不利因素,使之可以在最佳工况下运行,锅炉热效率和热利用率大大提高,也提高了产品质量,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可广泛作为各类高压蒸汽的配套设备。立式蓄热器克服了卧式蓄热器的许多缺点与卧式蓄热器相比,立。
6、式蓄热器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费用小,相对蓄水容积大,容积利用率大,蓄热能力至少比卧式蓄热器大5。立式蓄热器除可以用于新建项目外,更加适合一些场地狭小的改造场合,解决了一些现场由于场地限制不能实施蓄热器项目进行节能的难题。立式蓄热器是卧式蓄热器的升级换代产品。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包括一上下均敞口的固定圆筒3,其中心线与立式蓄热器中心线重合,悬空竖立固定于立式蒸汽蓄热器筒体4内,圆筒的上端略低于立式蒸汽蓄热器筒体4内的最低水位。固定圆筒3的上端周边向里翻折,还包括一上下均敞口的浮动圆筒2,其外圆面与固定圆筒3的上端翻折边之间呈滑动密封且可在固定圆筒3中沿其轴向上下自由浮动。浮动圆筒2的上端圆周边。
7、向外翻折且使翻折边的外径略大于固定圆筒3的上端外径,浮动圆筒2的长度应使当其上浮至最高位时其下端不至脱出固定圆筒3,一带动浮动圆筒2向上的浮子1,及一连接浮子1和浮动圆筒2的上端吊索5,绕过吊索5水可从浮动圆筒2内向外扩散。浮动圆筒2壁上布满许多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通孔6,沿浮动圆筒2圆周通孔6排成等间隔的若干列,每列通孔6沿浮动圆筒2的轴向等间隔分布,至少一列为一组的相邻两组通孔6沿浮动圆筒2轴向错开,相隔两组的通孔6沿浮动圆筒2的横向对齐。0005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压力容器中贮存水,将蒸汽通入水中以加热水,即传输热能于水,使容器内水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饱和水,然后在容器。
8、内压力下降的条件下,饱和水成为过热水,立即沸腾而自蒸发,产生蒸汽。这是以水为载热体间接储蓄蒸汽的蓄热装置。容器中的水既是蒸汽和水进行热交换的传热介质,又是蓄存热能的载热体。0006这种蒸汽蓄热器与锅炉配套使用。在供气锅炉按一定的蒸发量稳定地运行中,如说明书CN102345856ACN102345876A2/3页4用气负荷小于锅炉蒸发量时,多余的蒸汽便经充热蒸汽入口、止回阀、截止阀而进入蒸汽蓄热器中的蒸汽分配总管和支管,最后通过蒸汽喷头扩散在水中并凝结成水,同时释放出热量以加热水,这时容器内的压力和水温均升高,将富余蒸汽贮存起来;当用气负荷大于锅炉蒸发量时,蓄热器中压力下降,其中水变为过热水以蒸。
9、汽的方式快速释放出来向外输出供给用汽户,从而起到消峰填谷的作用。0007另外相对于卧式蒸汽蓄热器,立式蓄热器具有以下优点1、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费用小。以一台100M的蓄热器为例,立式蓄热器的占地面积只有卧式蓄热器的1/3到1/5。2、相对蓄水容积大,立式蓄热器容积利用率大。以一台3M直径的100M蓄热器为例,卧式蓄热器的蓄水率达到90时,汽空间的高度只有不足05M;而立式蓄热器的蓄水率为95时,汽空间的高度还有1M。因此立式蓄热器的蓄热能力至少比卧式蓄热器大5。3、内部的水循环比卧式蓄热器好。卧式蓄热器长度大,即使设置了很多个循环筒,还是难于保证在整个长度上水温的均匀。而立式蓄热器只有一个循。
10、环筒,经测试证实内部汽水温度同步升高和降低,也就是充分发挥其蓄热功能。4、卧式蓄热器汽空间高度小,而且放汽时蒸汽在汽空间有从两侧到中间的纵向流动,会使蒸汽中带有水分。立式蓄热器汽空间高度大,没有纵向流动,因此蒸汽品质好。5、适用于过热蒸汽的场合。如果设计或运行不当而使蓄热器内上下部的汽水有温差,立式蓄热器的筒体不像卧式蓄热器那样会产生过大的应力。附图说明附图一为立式蒸汽蓄热器结构示意图1浮子2浮动圆筒3固定圆筒4蒸汽蓄热器筒体5吊索6通孔7支架8蒸汽喷头9放汽口10压力计11集汽室12进出水口13蓄热器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上下均敞口的固定圆筒3,其中心线与立式蓄热器筒体4中心线重合,悬空。
11、竖立由一固定支架7固定于立式蓄热器筒体4内,固定圆筒3的上端略低于立式蓄热器筒体4内的最低水位。固定圆筒3的上端周边向里翻折,还包括一上下均敞口的浮动圆筒2,其外圆面与固定圆筒3的上端翻折边之间呈滑动密封且可在固定圆筒3中沿其轴向上下自由浮动。浮动圆筒2的上端圆周边向外翻折且使翻折边的外径略大于固定圆筒3上端外径,浮动圆筒2的长度应使当其上浮至最高位时其下端不至于脱出固定圆筒3,还包括一带动浮动圆筒2向上的浮子1,及一连接浮子1和浮动圆筒2的上端吊索5,使水绕过吊索5可从浮动圆筒2内向外扩散。浮动圆筒2壁上布满许多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通孔6,沿浮动圆筒2圆周通孔6排成等间隔的若干列,每列通孔6沿。
12、浮动圆筒2的轴向等间隔分布,至少一列为一组的相邻两组通孔6沿浮动圆筒2轴向错开,相隔两组的通孔6沿浮动圆筒2的横向对齐,这样,可保证在最高、最低水位之间的任一水位上自循环筒内从上述通孔6流向筒外的水量基本相等。0008蒸汽经蒸汽主管从浮动圆筒2上面通入浮动循环筒内最低液面之下,经过与水混合后,产生局部压差,使汽水混合物通过浮动圆筒2上开口扩散到循环筒外,一部分汽水混合物的流出造成循环筒内局部压力下降从而使循环筒外冷水从循环筒底进入到循环筒内。说明书CN102345856ACN102345876A3/3页5当水位升到一定高度时,浮子1带动浮动圆筒2上升,从而使水沿其最长循环途径循环,且可以同时通过浮动圆筒2上开口与壁上通孔6流出。当这种立式蒸汽蓄热器投入运行后,它会减少锅炉运行台数以及频繁升停炉,从而使散热损失与燃料消耗损失减少。其节能效率一般可达1015。说明书CN102345856ACN102345876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4585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