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药.pdf

  • 上传人:00062****4422
  • 文档编号:5639328
  • 上传时间:2019-03-02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212.2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25654.3

    申请日:

    2002.07.26

    公开号:

    CN1390586A

    公开日:

    2003.01.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5/78申请日:20020726授权公告日:20050831终止日期:2012072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A61P25/0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A61P25/00

    申请人:

    姚家海

    发明人:

    姚家海

    地址:

    300270天津市大港区胜利街前光里50幢1单元1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于鸿斌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外用膏药,其药料配方组成包括:甲珠、茵陈、木贼、赤勺、防风、细辛、川芎、全虫、金钱白花蛇。膏药的基质为:麻油。丹药为樟丹。该膏药是在发掘民间验方的基础上配制而成,通过外敷、透皮释放、吸收,进入面部血管和淋巴等微循环系统,可有效改善和缓解面部神经炎的各种症状,达到治愈和减轻面部神经炎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药,其特征在于:该膏药药料配方重量份 数组成包括: 甲珠50份        茵陈40份        木贼40份 赤勺50份        防风40份        细辛15份 川芎20份        全虫30份        金钱白花蛇20份。 膏药的基质为:麻油1000份;基质与药料的重量比为10∶3 丹药:樟丹500份。基质与丹药的重量比为2∶1
    2: 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包括: a.  将按照配方重量份数混配好的药料,研磨为碎末或3厘米左右的短     杆。 b.  将基质麻油和研磨好的药料混合,放入药锅中,慢火熬制,控制油     温在200-400℃之间。 c.  熬制中,用新鲜的柳树棍不断搅拌药锅中的药油。 d.  当观察到药料被炸枯,药油可滴水成珠时,捞除药渣,将药锅离火。 e.  向刚离火药锅的药油中,下入丹药,并用柳树棍不断搅拌,使药油     氧化。 f.  下丹后油温降低,用凉水在药锅内淋洒,使药油凝结成膏。 g.  将上述凝结后的膏药,分成小块,用凉水浸泡10天,每2天换水     一次,去除药物的“火毒”。 h.  去毒后可将药块化开,上贴备用,每贴药量为6克,贴面规格为     85mm×85mm。

    说明书


    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外用膏药。背景技术

        膏药是中医药中常使用的一种外用药剂,通常经过配药、粉碎、炸料、下丹等步骤制备而成。

        如1999年4月21日公开的申请号为97119113.1,名称为“末梢神经炎膏药”的专利申请,就公开了类似的膏药配方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与上述所公开的专利申请在针对病症、配方和制备过程等方面均有不同,且疗效显著。

        面部神经麻痹俗称歪嘴风,主要是由于风寒导致的面部微循环障碍引起面部神经炎,临床表现为嘴眼歪斜、眼闭不上,食物及饮水外流等症状,对病人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本发明利用中国传统中医药理论,在发掘民间验方的基础上配制而成,通过外敷、透皮释放、吸收,进入面部血管和淋巴等微循环系统,可有效改善和缓解面部神经炎的各种症状,达到治愈和减轻面部神经炎的目的。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药其药料配方重量份数组成包括:

        甲珠50份        茵陈40份        木贼40份

        赤勺50份        防风40份        细辛15份

        川芎20份          全虫30份        金钱白花蛇20份。

        膏药的基质为:麻油1000份;基质与药料的重量比为10∶3

        丹药:樟丹500份。基质与丹药地重量比为2∶1

        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药的制备过程如下:

        a.  将按照配方重量份数混配好的药料,研磨为碎末或3厘米

            左右的短杆。

        b.  将基质麻油和研磨好的药料混合,放入药锅中,慢火熬制,

            控制油温在200-400℃之间。

        c.  熬制中,用新鲜的柳树棍不断搅拌药锅中的药油。

        d.  当观察到药料被炸枯,药油可滴水成珠时,捞除药渣,将

            药锅离火。

        e.  向刚离火药锅的药油中,下入丹药,并用柳树棍不断搅拌,

            使药油氧化。

        f.  下丹后油温降低,用凉水在药锅内淋洒,使药油凝结成膏。

        g.  将上述凝结后的膏药,分成小块,用凉水浸泡10天,每2

            天换水一次,去除药物的“火毒”。

        h.  去毒后可将药块化开,上贴备用,每贴药量为6克,贴面

            规格为85mm×85mm。

        上述膏药,患者使用时,用火温化后,按医嘱贴于患病部位。一般每贴5-7天,2-3周可明显见效。

        本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药,药料配方中甲珠通经络,茵陈利湿热、发汗,木贼散火、祛风湿、发汗,赤勺散血、收阴气、敛逆气,防风祛风、胜湿,细辛散风邪、行水气,川芎搜风、散淤、上行,全虫祛风、牵正、止抽动,金钱白花蛇引风外行,上述药物,组方严谨,选药对症,故疗效显著。具体实施方式

        将配好的药料300克:包括甲珠50克、茵陈40克、木贼40克、赤勺50克、防风40克、细辛15克、川芎20克、全虫30克、金钱白花蛇4条约15克。碾压成碎末或3厘米长的短杆。

        在药锅中放入1000克的麻油为基质,将配好的药料混拌在麻油中,将药锅在慢火上熬制,油温缓慢升高,控制油温在200-400℃之间,熬制过程中,用新鲜的柳树棍不断搅拌药油,当观察到药料被炸枯,药油可滴水成珠时,捞除药渣,将药锅离火。

        向刚离火药锅的药油中,慢下丹药,丹药为樟丹500克,下丹过程中用柳树棍不断搅拌,使药油氧化。

        下丹后油温降低,用凉水在药锅内淋洒,使药油凝结成膏。

        将上述凝结后的膏药,分成小块,用凉水浸泡10天,每2天换水一次,去除药物的“火毒”。

        去毒后可将药块化开,上贴备用,每贴药量为6克,膏药贴面规格为85mm×85mm。

        使用本膏药的病例一:天津大港区,张某,男,50岁,于九八年四月份,因受风造成嘴角歪斜,眼睛不能闭合,流泪,只能进流食,贴用本膏药2周后痊愈。

        使用本膏药的病例二:天津大港区石化职工,赵某,女,57岁,于九七年患病,嘴角歪斜,难以进食,后经贴用本膏药2周后治愈。

        近几年来,利用本膏药已为百余名患者解除了病痛。

    关 键  词:
    治疗 面部 神经 麻痹 膏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治疗面部神经麻痹的膏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63932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