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马钱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中成药胶囊剂的制作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湿马钱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囊是一种常用的药品剂型,根据我国有关药品法规,改变剂型作为一种新药研究,风湿马钱胶囊的原有剂型是:风湿马钱片。风湿马钱片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中。原剂型的工艺技术特点是马钱子等五味打成细粉,麻黄、苍术分别用60%、70%乙醇渗漉,甘草、牛膝加水煎煮,渗漉液与煎煮液分别浓缩成稠膏合并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粒,压片,包糖衣而成。片剂服用、携带方便,但本品含挥发性成分,在生产贮存过程中易损失而影响疗效,片剂尤其是糖衣片的崩解需较长的时间,影响疗效,且包糖衣较烦琐。本品有九味中药,但鉴别中只有一项理化鉴别,基于原剂型存在影响质量的缺点,我们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产品工艺作必要的改进,形成新的制剂,同时提高和完善质量标准,来保证产品的监控质量,提高疗效,造福百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湿马钱胶囊的制备方法,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更好地满足医疗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
风湿马钱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风湿马钱胶囊的配方组成
马钱子(制)209-417g 僵蚕(炒)33-43g 乳香(炒)33-43g
没药(炒)33-43g 全蝎33-43g 牛膝33-43g
苍术33-43g 麻黄33-43g 甘草33-43g
辅料适量,共制成2000粒。
其最佳配方是:
马钱子(制)313g 僵蚕(炒)38g 乳香(炒)38g
没药(炒)38g 全蝎38g 牛膝38g
苍术38g 麻黄38g 甘草38g
辅料适量,共制成2000粒。
二、风湿马钱胶囊制备工艺
工艺一 马钱子、全蝎、乳香、没药和僵蚕粉碎成细粉备用,麻黄、苍术粉碎成粗粉,分别用50%-8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甘草、牛膝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合并上述稠膏,加入马钱子等备用细粉,混匀,制粒,干燥,装胶囊,质检,包装,即得。
工艺二 马钱子、全蝎、乳香、没药和僵蚕粉碎成细粉备用;甘草、牛膝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苍术、麻黄粉碎成粗粉,分别用50%-8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后,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20(6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收集干膏粉/浓缩成稠膏,干燥得干膏,粉碎成细粉,与上述马钱子等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装胶囊,质检,包装,即得。
三、通过工艺一、二制得为胶囊。
工艺中马钱子等五味/干膏粉碎成细粉,可以常规粉碎成80-160目的细粉,最佳超微粉碎成200-300目的细粉。
工艺中麻黄、苍术粉碎成粗粉,可以常规粉碎成5-30目的粗粉,最好粉碎为过10目的粗粉。
工艺中水煎煮条件为:第一次加水量为药量的6-12倍量,第二、三次加水量为药量的4-10倍量,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最佳为加水量第一次为药量的10倍量,第二次为药量地8倍量,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为1小时。
工艺中麻黄、苍术分别渗漉的条件为:乙醇浓度50%-80%,浸渍24-72小时分别渗漉,收集渗漉液为药量的4-12倍量,漉速2-8ml/分钟/kg药材;最佳为:麻黄以60%乙醇为溶剂,苍术以70%乙醇为溶剂,浸渍48小时,漉速3-5ml/分钟/kg药材,收集漉液为药量的8倍。
工艺中干燥的温度为50-80℃,最佳为60℃。
工艺中所加辅料可以是微粉硅胶、淀粉、糊精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工艺中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10-1.40(80℃),最佳为相对密度1.20(80℃)。
工艺中浓缩液的相对密度为1.05-1.15(60℃),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00-200℃,出风温度50-150℃;最佳相对密度为1.08(60℃),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100℃。
该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其优越性在于:生产工艺更趋完善合理,质量标准有所提高,使产品的质量和疗效有了保障。经工艺改进后挥发性成分可较好地得到保留,其质量标准得到全面提高,在鉴别上原剂型只有一个理化鉴别,现增加了麻黄、牛膝、苍术、乳香的薄层鉴别;检查上增加了重金属的限量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原剂型对马钱子进行了定量,现予以保留。
具体实施方式
该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是:马钱子、全蝎、乳香、没药和僵蚕粉碎成细粉备用;甘草、牛膝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备用;苍术、麻黄粉碎成粗粉,分别用50%-8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后,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20(6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收集干膏粉/浓缩成稠膏,干燥得干膏,粉碎成细粉,与上述马钱子等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装胶囊,质检,包装,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