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差动感测放大器电路及利用通过切换电路的时钟信号启动的方法.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561938
  • 上传时间:2018-02-22
  • 格式:PDF
  • 页数:22
  • 大小:1.0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36089.X

    申请日:

    2006.10.19

    公开号:

    CN1971755A

    公开日:

    2007.05.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11C7/06(2006.01)

    主分类号:

    G11C7/06

    申请人: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哲豪; 王典彦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优先权:

    2005.11.21 US 11/285,526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锦辉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感测放大器,可配置为前置放大器或闩锁电路,由连接切换电路的时钟信号启动。当时钟信号设定在第一信号电平时,差动感测放大器的切换电路被启动,使得差动感测放大器配置为具有正反馈电路的前置放大器。当时钟信号设定在第二信号电平时,差动感测放大器的切换电路被关闭,使得差动感测放大器配置为闩锁电路。在一读取周期中,差动感测放大器首先作为前置放大器,之后作为闩锁电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差动感测放大器,包含:
    切换电路,包含晶体管(M3)及晶体管(M4),该M3晶体管具有第一传导端、控制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4晶体管具有第一传导端、控制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3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连接该M4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以及
    时钟信号,与该M3晶体管的该控制端及该M4晶体管的该控制端共同连接,该时钟信号包含第一信号电平及第二信号电平,当该时钟信号设定为该第一信号电平时,该差动感测放大器配置为前置放大器,当该时钟信号设定为该第二信号电平时,该差动感测放大器配置为闩锁电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
    二极管型式(diode-connected)晶体管(M5),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5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连接Vdd电压,该M5晶体管的该栅极端与该M5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及该M3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共同连接;以及
    二极管型式晶体管(M6),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6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连接Vdd电压,该M6晶体管的该栅极端与该M6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及该M4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共同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闩锁电路,该闩锁电路包含:
    晶体管(M7),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7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连接该Vdd电压;
    晶体管(M8),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8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与该Vdd电压共同连接,该M8晶体管的该栅极端与该M4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及M7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共同连接,该M8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与该M3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及该M7晶体管的该栅极端共同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差动对电路,该差动对电路包含:
    晶体管(M1),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1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与该M3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及该M7晶体管的该栅极端,该M1晶体管的该栅极端连接正电压;
    晶体管(M2),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第一传导端与该M4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该M7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及该M8晶体管的该栅极端共同连接,该M2晶体管的该栅极端连接负电压;以及
    电流源,包含输入端及输出端,该输入端与该M1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及该M2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共同连接,且该输出端接地。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第一反相器,该第一反相器包含反相器输入端及反相器输出端,该反相器输入端与该M4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该M7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及该M8晶体管的该栅极端共同连接,该第一反相器产生反相输出信号至该反相器输出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第二反相器,该第二反相器包含反相器输入端及反相器输出端,该反相器输入端与该M3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该M7晶体管的该栅极端及该M8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共同连接,该第二反相器产生输出信号至该反相器输出端。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
    R1电阻器,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Vdd电压,该第二端连接该M3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以及
    R2电阻器,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Vdd电压,该第二端连接该M4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
    二极管型式晶体管(M5),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5晶体管的该栅极端与M3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及该M5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共同连接,该M5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接地;以及
    二极管型式晶体管(M6),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6晶体管的该栅极端与M4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及该M6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共同连接,该M6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接地。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闩锁电路,该闩锁电路包含:
    晶体管(M7),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7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连接该M4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该M7晶体管的该栅极端连接该M3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该M7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接地;以及
    晶体管(M8),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8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与该M3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该M8晶体管的该栅极端与该M4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及该M7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共同连接,该M8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接地。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差动对,该差动对包含:
    晶体管(M1),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1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连接该M3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该M1晶体管的该栅极端连接正电压;
    晶体管(M2),具有第一传导端、栅极端及第二传导端,该M2晶体管的该第二传导端连接该M4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该M2晶体管的该栅极端连接负电压;以及
    电流源,包含输入端及输出端,该输入端与该M1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及该M2晶体管的该第一传导端共同连接,该输出端连接Vdd电压。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其中该第一信号电平包含逻辑1。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其中该第二信号电平包含逻辑0。

    13、
      一种差动感测放大器,包含:
    切换电路,包含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传导端、控制端及第二传导端,该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传导端、控制端及第二传导端,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与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连接;以及
    时钟信号,与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及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共同连接,该时钟信号包含第一信号电平及第二信号电平,当该时钟信号设定为该第一信号电平时,该差动感测放大器配置为前置放大器,当该时钟信号设定为该第二信号电平时,该差动感测放大器配置为闩锁电路。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与该切换电路耦合的一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以提供稳定该前置放大器的放大率。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与该切换电路耦合的正反馈电路,供增加再生的速度。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更包含与该切换电路耦合的差动对,供接收正信号及负信号的差动输入。

    说明书

    差动感测放大器电路及利用通过切换电路的时钟信号启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集成电路,尤其涉及差动感测放大器(senseamplifier),其可作为前置放大器及闩锁电路。
    背景技术
    感测放大器典型用于读取存储器阵列,如只读存储器(ROM)阵列中存储器单元的状态(″0″或″1″)。只读存储器可能包含数百万个排列成行及列的存储器单元。在利用感测放大器读取被选择的单元期间,每一行的单元的源极可能与源极-行线连接,而被选择的行的源极-行线可能与一参考电位或地连接。在读取被选择的单元期间,每一行的单元的漏极可能与独立的位线(漏极-行线)连接,而被选择的行的漏极-行线与感测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在读取被选择的单元期间,每一列的单元的控制栅极与一字线连接,且被选择单元的字线与预定的选择电压连接。
    在读取操作期间,通过被选择的单元的电流与参考电流相比较,以决定此选择的单元是否被编程为″0″或″1″。参考电路与第一电流感测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感测放大器的输出端则与差动放大器的一端连接,第二感测放大器与欲读取的选择的存储器单元连接,此差动放大器将第一电流感测放大器的电压输出与第二感测放大器的电压输出相比较。若参考电路所包含的存储器单元实质上与欲读取的存储器单元相同,则一般需要使电流感测放大器失衡,以达到介于被编程为″0″的选择单元的电流与被编程为″1″的选择单元的电流之间的参考电流。
    关于现有技术的感测放大器的问题包含对噪声灵敏、受限于回转率,以及在时钟信号(clock signal)从低至高期间,在输入端产生回扣噪声(kickback)。因此,期待设计一种差动感测放大器,可增强存储器读取裕度,降低回扣噪声及增加速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感测放大器,可配置为前置放大器或闩锁电路,由连接切换电路的时钟信号启动。当时钟信号设定在第一信号电平(level),差动感测放大器的切换电路被启动,使得差动感测放大器配置为具有正反馈电路的前置放大器。当时钟信号设定在第二信号电平,差动感测放大器的切换电路被关闭,使得差动感测放大器配置为闩锁电路。对于一个读取周期来说,差动感测放大器首先运作为前置放大器,接着作为闩锁电路。
    在第一实施例中,差动感测放大器具有切换电路,此切换电路的上端与一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耦合,切换电路的下端的差动对与正反馈电路耦合。在第二实施例中,差动感测放大器具有切换电路及差动对(differential pair),此切换电路的上端与一对电阻器耦合,差动对的下端与正反馈电路耦合。在第三实施例中,差动感测放大器具有切换器及一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此切换器的上端与一差动对耦合,此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的下端与正反馈电路耦合。
    大致来说,一种差动感测放大器包含一晶体管(M3)及一晶体管(M4)以及一时钟信号,晶体管(M3)具有第一传导端、控制端及第二传导端,晶体管(M4)具有第一传导端、控制端及第二传导端,M3晶体管的控制端与M4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时钟信号与M3晶体管的控制端及M4晶体管的控制端共同连接,时钟信号具有第一信号电平及第二信号电平,当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时,差动感测放大器配置为一前置放大器,当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时,差动感测放大器配置为闩锁电路。
    本发明的优点为包含差动输入端、闩锁电路及一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提供稳定的放大率。此外,本发明有益地在闩锁使能之前,放大差动输入信号。此外,本发明具有正反馈电路,有益地增加正反馈的速度。
    本发明的结构及方法由以下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此发明内容并非意图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由权利要求界定。本发明的这些或其它实施例、特征方面及优点可藉由下列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而有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差动感测放大器的第一实施例,当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时,此差动感测放大器作为前置放大器的电路图;
    图2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差动感测放大器的第一实施例,当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时,此差动感测放大器作为闩锁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说明根据本发明,当第一实施例的差动感测放大器作为前置放大器,在差动感测放大器中的回路增益的电路图;
    图4为说明根据本发明,当第一实施例的差动感测放大器作为闩锁电路,在差动感测放大器中的回路增益的电路图;
    图5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差动感测放大器的第二实施例,当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时,此差动感测放大器作为前置放大器的电路图;
    图6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差动感测放大器的第二实施例,当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时,此差动感测放大器作为闩锁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差动感测放大器的电阻电容(RC)延迟的电路图;
    图8为说明根据本发明,在读取操作期间,差动感测放大器的信号电压的电路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500、600、700差动感测放大器
    110时钟(CLK)信号
    120、620差动放大器
    130切换器
    140、610、612、614二极管型式晶体管
    150、630正反馈电路
    160、640第一输出反相器
    170、650第二输出反相器
    120、620差动对
    122、124、132、134、142、144、152、154、612、614、622、624、632、634晶体管
    126、626电流源
    127、128、628、629差动输入
    129接地
    146 Vdd电压
    162、172、642、652输出信号
    510、520、710电阻器
    800波形
    810、830前置放大器
    820、840闩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图1的电路图,说明差动感测放大器100,当时钟(CLK)信号110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时,差动感测放大器100作为前置放大器。差动感测放大器100包含差动放大器120、切换器130、一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140、正反馈电路150、第一输出反相器160及第二输出反相器170。在此操作模式下,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以开启切换器130,使得差动感测放大器100作为前置放大器,其中所有的晶体管M1 122、M2 124、M3 132、M4 134、M5 142、M6 144、M7 152及M8 154和电流源126一同启动。切换器130包含M3晶体管132及M4晶体管134,其上端分别与一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M5 142及M6 144耦合,且其下端与差动对120耦合。此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M5 142及M6 144为PMOS(P通道MOS,即P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正反馈电路150包含M7晶体管152及M8晶体管154,其提供部分前置放大器的正反馈。差动对120包含在M1晶体管122及M2晶体管124的两NMOS(N通道MOS,即N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其一同连接且由定电流源126偏压。
    在M3晶体管132的栅极端及M4晶体管134的栅极端之间共同连接时钟信号110。M3晶体管132具有漏极端,共同连接M5晶体管142的源极端及M5晶体管142的栅极端。M4晶体管134具有漏极端,共同连接M6晶体管144的源极端及M6晶体管144的栅极端。M5晶体管142具有漏极端,连接至Vdd电压146。M6晶体管144也具有漏极端,连接至Vdd电压146。M3晶体管132也具有源极端,连接至M1晶体管122的漏极端。M4晶体管134也具有源极端,连接至M2晶体管124的漏极端。M1晶体管122及M2晶体管124接收差动输入VP 127及VN 128,其中,M1晶体管122的栅极端连接至正电压VP127,M2晶体管124的栅极端连接至负电压VN128。电流源126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输入端共同连接M1晶体管122的源极端及M2晶体管124的源极端,输出端接地129。
    正反馈电路150设计为具有M7晶体管152及M8晶体管154,当时钟信号110设定为1时,其作为前置放大器的一部份。M7晶体管152具有源极端,共同连接M4晶体管134的源极端、M8晶体管154的栅极端及第二反相器170的输入端。M8晶体管154具有源极端,共同连接M3晶体管132的源极端、M7晶体管152的栅极端及第一反相器160的输入端。M7晶体管152具有漏极端,连接至Vdd电压146。M8晶体管154也具有漏极端,连接至Vdd电压146。第二反相器170产生一输出信号OUTB 172,第一反相器160产生一输出信号OUT 162。输出信号OUT 162为乃对应于输出信号OUTB 172反相的互补输出信号,使得当输出信号OUTB 172为高时,则输出信号OUT 162为低,或当输出信号OUTB 172为低时,则输出信号OUT162为高。
    当CLK信号110为第一信号电平时,M3及M4晶体管132及134启动,之后M3晶体管132启动M5晶体管142,M4晶体管134启动M6晶体管144。每一个M5晶体管142及M6晶体管144的栅极端连接至其源极端,使得每一个晶体管像作为一二极管。M3晶体管132连接至M5晶体管142,使其共同等效作为一小电阻器。M4晶体管134连接至M6晶体管144,使其共同等效作为一小电阻器。在这样的配置下,因为回路增益小于1,使得V01 180及V02 182之间的电压关系维持稳定,以数学式表示则为V01-V02≈10*(Vp-VN)。
    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说明差动感测放大器200,当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时,差动感测放大器200作为闩锁电路。当时钟信号为第二信号电平时,切换电路130为关闭状态,M3晶体管132及M4晶体管134皆为关闭,之后也关闭M5晶体管142及M6晶体管144。四个晶体管M3 132、M4 134、M5 142及M6 144皆画成具有些微阴影,以表示其位于关闭状态。差动感测放大器200的剩余部分仍是启动的,包含差动对120及闩锁电路150,如同输出反相器160及170。差动感测放大器200可有效作为一闩锁电路。在图1所述的前置放大器,M3 132、M4 134、M5 142及M6 144晶体管都启动,M3 132及M5 142晶体管作为一小电阻器,且M4 134及M6 144晶体管作为一小电阻器。然而,在差动感测放大器200作为一闩锁电路的操作模式,当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时,来自M3 132及M5 142晶体管的小电阻器值不再存在于差动感测放大器200中。相同地,在差动感测放大器200作为一闩锁电路的操作模式,当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来自M4 134及M6 144晶体管的小电阻器值也不再存在于差动感测放大器200中。没有并行的小电阻器,整体的输出电阻值将会增加,使得全回路增益(来自M1 122、M2124、M7 152及M8 154晶体管)大于1。在此情况,V01 180及V02 182的电压差会因为回路增益大于1的而与最后阶段的关联性较大值。
    下列表1简述对于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的时钟信号,在此例中为1,其功能的矩阵及晶体管的操作状态,而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则在此例中为0。
    表1

      时钟信号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状态  功能  ″1″  M1-M8为启动  前置放大器(预充电)  ″0″  M3-M6为关闭;M1、  M2、M7、M8为启动  闩锁

    在图3中,显示一电路图,说明当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前置放大器的差动感测放大器100中的回路增益。在此配置中,当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M3晶体管132及M4晶体管134启动,M5晶体管142及M6晶体管144也启动。作为前置放大器的差动感测放大器100可以下列方式计算:
    Aloop=gm8[(ro3+ro5)//(ro1//ro8)]*gm7*[(ro4+ro6)//(ro2//ro7)]<1
    ≈gm8*[ro3+ro5]*gm7*[(ro4+ro6)]<1
    ∵(ro1//ro8)>>(ro3+ro5);(ro2//ro7)>>(ro4+ro6)
    ∵gm8[ro3+ro5]=gm7*[(ro4+ro6)]
    ∵ro4≡1/gm4;ro6=1/gm6
    ∴此方程式符合gm7*[(ro4+ro6)]<1gm7*(1/gm4+1/gm6)<1
    图4为一电路图,说明当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闩锁电路的差动感测放大器200中的回路增益。在此配置中,当时钟信号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M3晶体管132及M4晶体管134关闭,其留下仍启动的M1晶体管122及M5晶体管142之间的一开放电路,及M2晶体管124及M6晶体管144之间的一开放电路。作为闩锁的差动感测放大器200可以下列方式计算:
    Aloop=gm8*(ro1//ro8)*gm7*(ro2//ro7)>>1
    现在参考图5的电路图,说明差动感测放大500的第二实施例,当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时,差动感测放大器500作为前置放大器,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时,差动感测放大器500作为闩锁电路。在此实施例中,差动感测放大器500设计为具有R1电阻器510,连接M3晶体管132及Vdd电压146,取代M5晶体管142,R2电阻器520,连接M4晶体管134及Vdd电压146,取代M6晶体管144。在此实施例中,具有R1电阻器510及R2电阻器520的差动感测放大器500相较于图1所述的差动感测放大器100,提供较大输入共同模式范围。
    如图6的电路图所示,说明差动感测放大600的第三实施例,当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时,差动感测放大器600作为前置放大器,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时,差动感测放大器600作为闩锁电路。在图1中的PMOS晶体管M5 142及M6 144被置换为NMOS晶体管M5 612、M6 614,以产生图6的配置。差动感测放大器600包含一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610、切换电路130、差动放大器620、正反馈电路630、第一输出反相器640及第二输出反相器650。切换器130包含M3晶体管132及M4晶体管134,其下端分别与一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M5 612及M6 614耦合,且其上端与差动对620耦合。正反馈电路630包含M7晶体管632及M8晶体管634,当时钟信号110设定在第一信号电平,其提供正反馈给前置放大器,或当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二信号电平,其作为闩锁电路。差动对620中,M1晶体管622及M2晶体管624一同连接且由定电流源626偏压。
    在M3晶体管132的栅极端及M4晶体管134的栅极端之间共同连接时钟信号110。M3晶体管具有源极端,共同连接M5晶体管612的漏极端及M5晶体管612的栅极端。M4晶体管134具有源极端,共同连接M6晶体管614的漏极端及M6晶体管614的栅极端。M5晶体管612及M6晶体管614分别具有源极端接地129。M3晶体管132也具有漏极端,连接至M1晶体管622的源极端。M4晶体管134也具有漏极端,连接至M2晶体管624的源极端。电流源626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输入端连接至Vdd 146,输出端共同连接至M1晶体管622的漏极区域及M2晶体管624的漏极区域。M1晶体管622及M2晶体管624接收差动输入VP 628及VN 629,其中,M1晶体管622的栅极端连接至正电压VP 628,M2晶体管624的栅极端连接至负电压VN 629。
    正反馈电路630设计为具有M7晶体管632及M8晶体管634,当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一信号电平时,其作为前置放大器的一部份,当时钟信号110设定为第二信号状态时,其作为闩锁。M7晶体管632具有漏极端,共同连接M4晶体管134的漏极端、M2晶体管624的源极端、M8晶体管634的栅极端及第一输出反相器640的输入端。M8晶体管634具有漏极端,共同连接M3晶体管132的漏极端、M1晶体管622的源极端、M7晶体管632的栅极端及第二输出反相器650的输入端。M7晶体管632及M8晶体管634的源极端接地。第一输出反相器640产生一输出信号OUT 642,第二输出反相器650产生一输出信号OUTB 652。输出信号OUTB 652为乃对应于输出信号OUT 642反相的互补输出信号,使得当输出信号OUT 642为高时,则输出信号OUTB 652为低,或当输出信号OUT 642为低时,则输出信号OUTB 652为高。
    现在参考图7的电路图,说明在差动感测放大器700中的电阻电容(RC)延迟。在一般的放大器,需在精确度及速度之间衡量,当精确度高时,则速度低,反之亦然。在放大器700中,提供一闩锁电路(未显示)于输出端,如图1所述,使得电阻器R710的值小,而非大电阻。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增加闩锁电路的效果使得放大器产生高精确度,且维持放大器700的速度。
    波形800说明在读取操作期间,在差动感测放大器100的信号电压,如图8所示。在第一读取操作期间,差动感测放大器100首先作为前置放大器810,且之后作为闩锁820。在第二读取操作期间,差动感测放大器100作为前置放大器830及闩锁840。
    时钟信号110的第一信号电平及第二信号电平可以是选择的设计而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电平具有二进制的1值,且在第二信号电平具有二进制的0值。在其它替代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电平具有二进制的0->1值,且在第二信号电平具有二进制的1->0值。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已如前所述,其它变形、改编或改变亦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虽然本发明说明了三种不同的实施例,设计为一切换电路,其由以不同位置的差动对、一对二极管型式晶体管及一闩锁电路所激活的时钟信号,以利用时钟信号产生第一及第二信号电平及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增加闩锁效果,使得放大器产生高精准度,且维持放大器的速度,改善现有感应放大器的噪声感应,以及其速度遭到回转率的限制而无法提高速度或维持速度的缺点。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的是,相似或均等电路可以与此切换电路结合使用,皆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因此,说明书及附图仅为说明本发明的精神而非限定,本发明由下列的权利要求所界定。

    关 键  词:
    动感 放大器 电路 利用 通过 切换 时钟 信号 启动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差动感测放大器电路及利用通过切换电路的时钟信号启动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6193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