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金瓦套局部损坏的焊补方法 本发明属于焊补新工艺,特别是钨金瓦套局部的焊补方法。
在大中型企业中,许多设备都采用钨金瓦套,该轴承造价昂贵,在巨大的承受力和转速的作用下,易导致钨金瓦套局部损坏而使该轴承报废。在已有技术中,中国93104019专利申请提供一种“液体磨擦轴承的钨金套局部焊补方法”,对钨金套局部剥落或产生裂纹部位进行清理-清洗-烘烤(预热)-堆焊-背面烘烤-表面加工等步骤的焊补方法。此方法的缺点是从背面烘烤易再次产生离皮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钨金瓦套局部损坏的焊补方法,用此方法可对钨金瓦套局部损坏和碎裂部位进行部位性焊补。适用于制作中的新瓦发现局部离皮、裂纹、夹渣、气孔、缩孔等制造缺陷,也适用于使用中的钨金瓦套局部损坏,离皮等现象,且焊补质量好,不会产生再次离皮现象。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对钨金瓦套局部损坏的焊补方法是:
1、将钨金瓦套的局部碎裂、损坏和脱落离皮部位,采用氧气焊枪加热导热部件间接导热熔烫掉需去掉的活动钨金。
2、凿切刮磨掉离皮部位的锈蚀、油污,达到可见瓦壳本色;
3、在离皮部位涂少量氯化锌溶液;
4、使用氧气焊枪加热导热部件,在瓦胎离皮部位进行局部涂抹挂锡,厚度<1mm;
5、使用刮刀和砂布清除掉挂锡时产生的油污和剩余的氯化锌液;
6、使用与焊补部位相同成分的焊条用氧气焊枪分层、分条进行局部堆焊,在常温常压下,堆焊时控制瓦壳温度<100℃,必要时采用间歇焊补,焊补面高于原有加工面。
7、对堆焊部位进行刮研。
使用本发明,不但能保证恢复原钨金瓦套的机械性能,防止再次离皮现象,确保使用,而且可利用设备检修的间隙时间进行焊补,大大节省了备件的再投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缩短检修时间。
实施例1
本例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对于新制作的钨金瓦套发生离皮缺陷地焊补:对于发现局部离皮部位,检查出离皮部位的大小,划清界限,使用氧气枪加热导热部件,导热部件接触焊补部位,采用间接导热低温焊补的方法熔化掉离皮部分,使用刮刀清除干净瓦壳本体表面,涂少量氯化锌浓液,然后用加热后的导热部件进行局部挂锡,挂锡厚度约0.9mm,使用刮刀和砂布清除掉挂锡时产生的污垢,然后使用氧气枪进行局部分条分层堆焊,焊条使用与焊补部位成分相同的焊条,氧枪焊补温度控制在400°-500℃,瓦壳温度控制在90℃左右,焊补时为避免瓦温提高,可采用间歇焊补法。焊补后的钨金表面要高于原有加工面。
实施例2
本例具体实施步骤为
对新制作的钨金瓦套发生裂纹夹渣、气孔、缩孔和缺肉缺陷的焊补:对于新制作的钨金轴承在加工中发生裂纹,夹渣、气孔、缩孔和缺肉等缺陷,清除掉缺陷处的夹渣和其它污垢,采用氧气枪直接进行焊补,焊补温度300℃-400℃,瓦壳温度80℃左右,使用与焊补部位相同成分的焊条与焊补部位熔为一体。焊补后的巴氏合金表面高于原有加工面。
实施例3
本例具体实施步骤为
对加工后的钨金轴承的修复:对于已车成的钨金轴承,如果在焊补后面积大于瓦壳面积的5%时,焊补后上车重新加工,加工时留10丝的副研量,由钳工刮研,如焊补后面积小于瓦壳面积的5%,钳工用凿子先进行分层切屑,然后用刮刀刮研。
实施例4
本例具体实施步骤为
对使用中的钨金瓦套发生局部损坏的焊补:对于离皮损坏部位,先局部清理干净离皮损坏部位的油垢,再同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焊补修复,焊补后钳工进行现埸刮研和装配研磨。
实施例5
本例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对使用中的钨金瓦套发生裂纹部位的处理:由于用后的瓦裂纹部位浸入大量的机油受机床设备运转震动的影响,导致裂纹周围容易出现离皮现象和合金局部碎裂现象,因此,先用氧气加热部件局部熔化掉裂纹周围的合金,用明火间歇烘烤法烧掉损坏部位的机油,检查是否有离皮现象和合金碎裂现象。若出现离皮和碎裂现象,可采用上述实施例4的方法进行焊补修复。如果发生其它现象如在修理过程中碰伤,损坏可用上述2的方法进行修复。焊补后钳工进行现埸刮研和装配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