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及其造粒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及其造粒方法.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2263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16 CN 103722634 A (21)申请号 201310743393.0 (22)申请日 2013.12.27 B29B 9/00(2006.01) (71)申请人 马鞍山市秋枫工程塑料异型材料制 造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陶庄村 (72)发明人 季士泉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蒋海军 (54) 发明名称 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及其造粒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 及其造粒方法, 属于塑料造粒设备技。
2、术领域。 本发 明包括圆球形成系统、 螺旋滚动成球系统和风冷 冷却系统, 混合有粉料的热风进入圆球形成系统, 粉料在圆球形成管道内软化聚集为颗粒, 颗粒在 螺旋造粒杆的螺旋作用下逐渐长大为圆球 ; 长大 后的圆球进入螺旋滚动成球系统, 在螺旋成球杆 的螺旋作用下圆球进一步成型 ; 成型后的圆球进 入风冷冷却系统, 通过冷风输入管向冷风旋转管 道内吹入冷却风, 在螺旋风冷杆的螺旋作用下将 圆球冷却硬化得直径为 4 6mm 的成品圆球。本 发明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关于挤塑造粒的传统思维 观念, 从而大大提高了塑料造粒的生产效率, 且能 耗低, 生产工艺简单, 生产过程稳定。 (51)Int.Cl. 权。
3、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22634 A CN 103722634 A 1/2 页 2 1. 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圆球形成系统、 螺旋滚动成球系 统和风冷冷却系统 ; 其中 : 所述的圆球形成系统包括圆球形成管道 (41) 、 螺旋造粒杆 (42) 、 第一辅助加热装置 (43) 和压力表 (16) , 所述的圆球形成管道 (41) 的入口与高压风送料管 道的末端相连通, 该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安装有螺旋造。
4、粒杆 (42) , 所述的螺旋造粒杆 (42) 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造粒杆 (42) 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壁之 间设有一空隙, 该空隙用于输送向前运动的补充粉料, 所述的圆球形成管道 (41) 外壁安装 有第一辅助加热装置 (43) 和压力表 (16) ; 所述的螺旋滚动成球系统包括滚动成球管道 (51) 、 螺旋成球杆 (52) 、 第二辅助加热装 置 (53) 和压力表 (16) , 所述的滚动成球管道 (51) 的入口与圆球形成管道 (41) 的末端相连 通, 该滚动成球管道 (51) 内安装有螺旋成球杆 (52) , 所述的螺旋成球杆 (52) 为带有螺。
5、旋叶 片的螺旋杆, 螺旋成球杆 (52) 的螺旋叶片外周与滚动成球管道 (51) 内壁相接触, 所述的滚 动成球管道 (51) 外壁安装有第二辅助加热装置 (53) 和压力表 (16) ; 所述的风冷冷却系统包括冷风旋转管道 (61) 、 螺旋风冷杆 (62) 和冷风输入管 (63) , 所 述的冷风旋转管道 (61) 的入口与滚动成球管道 (51) 的末端相连通, 该冷风旋转管道 (61) 内安装有螺旋风冷杆 (62) , 所述的螺旋风冷杆 (62) 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风冷杆 (62) 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冷风旋转管道 (61) 内壁相接触,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 (61) 外壁安 装。
6、有冷风输入管 (63) , 所述的冷风输入管 (63) 与冷风管 (13) 相连接, 通过该冷风输入管 (63) 向冷风旋转管道 (61) 内吹入冷却风 ;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 (61) 的末端与成品圆球排 出系统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滚动成 球管道 (51) 的入口与圆球形成管道 (41) 的末端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 (61) 的入口与滚动成球管道 (51) 的末端也通过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 辅助加热装置 (43) 和第二辅助加热装置 (。
7、53) 的加热方式为高频加热、 电加热、 蒸汽加热或 燃气加热。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 其特征在于, 螺旋造粒杆 (42) 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壁之间的空隙距离为 5 20mm。 5. 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的造粒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 备包括圆球形成系统、 螺旋滚动成球系统和风冷冷却系统 ; 其中 : 所述的圆球形成系统包 括圆球形成管道 (41) 、 螺旋造粒杆 (42) 、 第一辅助加热装置 (43) 和压力表 (16) , 所述的圆 球形成管道 (41) 的入口与高压风送料管道的末端相连通, 该圆球形。
8、成管道 (41) 内安装有 螺旋造粒杆 (42) , 所述的螺旋造粒杆 (42) 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造粒杆 (42) 的螺 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壁之间设有一空隙, 该空隙用于输送向前运动的补充粉 料, 所述的圆球形成管道 (41) 外壁安装有第一辅助加热装置 (43) 和压力表 (16) ; 所述的螺旋滚动成球系统包括滚动成球管道 (51) 、 螺旋成球杆 (52) 、 第二辅助加热装 置 (53) 和压力表 (16) , 所述的滚动成球管道 (51) 的入口与圆球形成管道 (41) 的末端相连 通, 该滚动成球管道 (51) 内安装有螺旋成球杆 (52) , 所。
9、述的螺旋成球杆 (52) 为带有螺旋叶 片的螺旋杆, 螺旋成球杆 (52) 的螺旋叶片外周与滚动成球管道 (51) 内壁相接触, 所述的滚 动成球管道 (51) 外壁安装有第二辅助加热装置 (53) 和压力表 (16)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2634 A 2 2/2 页 3 所述的风冷冷却系统包括冷风旋转管道 (61) 、 螺旋风冷杆 (62) 和冷风输入管 (63) , 所 述的冷风旋转管道 (61) 的入口与滚动成球管道 (51) 的末端相连通, 该冷风旋转管道 (61) 内安装有螺旋风冷杆 (62) , 所述的螺旋风冷杆 (62) 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风冷杆 。
10、(62) 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冷风旋转管道 (61) 内壁相接触,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 (61) 外壁安 装有冷风输入管 (63) , 所述的冷风输入管 (63) 与冷风管 (13) 相连接, 通过该冷风输入管 (63) 向冷风旋转管道 (61) 内吹入冷却风 ;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 (61) 的末端与成品圆球排 出系统相连接 ; 该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的造粒方法具体步骤为 : 步骤一、 高压风送料管道中混合有粉料的热风进入圆球形成系统, 粉料在圆球形成管 道 (41) 内软化聚集为颗粒, 颗粒在螺旋造粒杆 (42) 的螺旋作用下逐渐长大为圆球, 在圆球 形成过程中, 螺旋造粒杆 (42) 的螺。
11、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壁之间的空隙用于 输送向前运动的补充粉料, 以供圆球长大, 其中 : 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热风通过第一辅助 加热装置 (43) 加热为 180 260 ; 步骤二、 步骤一长大后的圆球进入螺旋滚动成球系统, 在螺旋成球杆 (52) 的螺旋作用 下圆球进一步成型, 其中 : 滚动成球管道 (51) 内热风通过第二辅助加热装置 (53) 加热为 100 160 ; 步骤三、 步骤四成型后的圆球进入风冷冷却系统, 通过冷风输入管 (63) 向冷风旋转管 道 (61) 内吹入冷却风, 在螺旋风冷杆 (62) 的螺旋作用下将圆球冷却硬化, 之后进入成品圆 球排。
12、出系统, 即得直径为 4 6mm 的成品圆球。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的造粒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一中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热风通过第一辅助加热装置 (43) 加热为 210 230。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的造粒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二中滚动成球管道 (51) 内热风通过第二辅助加热装置 (53) 加热为 130 14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2634 A 3 1/5 页 4 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及其造粒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塑料造粒设备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旋。
13、转碰撞的塑料造粒 设备及其造粒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塑料是由合成树脂、 填料、 增塑剂、 稳定剂、 润滑剂、 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塑料加 工的各类机械在塑料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常用的有 : 压塑机、 注塑机、 挤塑机、 吹塑 机、 压延机、 滚塑机和发泡机等。 0003 挤塑机是在螺杆作用下将熔融塑料通过固定形状的挤出口挤出, 在牵引机作用下 经水冷定型后切割, 主要用于各种相同截面产品的大量持续生产, 也可用于塑料改性造粒。 塑料造粒的挤塑机一般包括 : 电动机、 减速箱、 推力轴承、 筒体和螺旋挤塑杆, 螺旋挤塑杆安 装在筒体内, 螺旋挤塑杆包括双螺纹或单螺纹结构。螺旋挤塑杆实。
14、际上是一个斜面或者斜 坡缠绕在中心层上, 其目的是增加压力以便克服较大的阻力。在挤塑过程中主要有三种阻 力需要克服 : 固体颗粒对筒壁的摩擦力、 熔体在筒壁上的附着力、 熔体被向前推动时其内部 的物流阻力。现有技术中的挤塑机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 螺旋挤塑杆及筒体内壁的磨损 非常严重, 使用一年左右则需要更换螺旋挤塑杆及筒体, 使得生产成本增大 ;(2) 塑料配方 改变时会导致塑料造粒工艺不稳定 ;(3) 现有的挤塑机停机时的排料时间长, 无功损耗大, 挤塑机机头模具装拆费时费工 ;(4) 现有挤塑机的造粒效率慢, 生产效率很难得到很大的 提高。 0004 通过专利检索, 中国专利申请号 。
15、: 201110139783.8, 申请日 : 2011-5-27, 发明创造 名称为 : 一种尼龙聚合物喷雾冷却造粒方法及其设备, 该申请案包括以下步骤 :(1) 在反 应釜内蒸汽压力作用下, 反应釜中的尼龙聚合物熔体通过保温管道输送至喷雾塔顶部的压 力喷头, 从压力喷头中喷出并分散为细小的雾滴, 雾滴中的水分在高温下闪蒸, 迅速实现干 燥 ;(2) 打开喷雾塔的气体阀门, 冷却气体进入将高温雾滴冷却成型, 成为均匀的尼龙固体 颗粒并在塔内向下沉降 ;(3) 打开喷雾塔的出气口, 开启引风机, 将喷雾塔中的混合气体从 出气口引出, 维持喷雾塔内压力为-10020Pa ;(4) 收集落到喷雾塔。
16、底部的尼龙固体颗粒, 分级后包装成成品。该申请案提出了喷雾造粒方法, 但是只能制得 0.5 1.5mm 的颗粒, 无 法达到 4 6mm 的塑料造粒使用要求。 0005 目前, 在工业生产上尚未开发出生产效率高的塑料造粒工艺, 这也是本领域内迫 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6 1.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塑料造粒的生产效率低, 且生产成本高的不 足, 提供了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及其造粒方法, 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能够实 现高效地进行塑料造粒, 且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说 明 书 CN 103722634 A 4 2/5 页 5 00。
17、08 2. 技术方案 0009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 0010 本发明的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 包括圆球形成系统、 螺旋滚动成球系统 和风冷冷却系统 ; 其中 : 所述的圆球形成系统包括圆球形成管道、 螺旋造粒杆、 第一辅助加 热装置和压力表, 所述的圆球形成管道的入口与高压风送料管道的末端相连通, 该圆球形 成管道内安装有螺旋造粒杆, 所述的螺旋造粒杆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造粒杆的 螺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内壁之间设有一空隙, 该空隙用于输送向前运动的补充粉 料, 所述的圆球形成管道外壁安装有第一辅助加热装置和压力表 ; 0011 所述的螺旋滚动成球系。
18、统包括滚动成球管道、 螺旋成球杆、 第二辅助加热装置和 压力表, 所述的滚动成球管道的入口与圆球形成管道的末端相连通, 该滚动成球管道内安 装有螺旋成球杆, 所述的螺旋成球杆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成球杆的螺旋叶片外 周与滚动成球管道内壁相接触, 所述的滚动成球管道外壁安装有第二辅助加热装置和压力 表 ; 0012 所述的风冷冷却系统包括冷风旋转管道、 螺旋风冷杆和冷风输入管, 所述的冷风 旋转管道的入口与滚动成球管道的末端相连通, 该冷风旋转管道内安装有螺旋风冷杆, 所 述的螺旋风冷杆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风冷杆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冷风旋转管道内 壁相接触,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外壁。
19、安装有冷风输入管, 所述的冷风输入管与冷风管相连 接, 通过该冷风输入管向冷风旋转管道内吹入冷却风 ;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的末端与成品 圆球排出系统相连接。 0013 更进一步地, 所述的滚动成球管道的入口与圆球形成管道的末端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的入口与滚动成球管道的末端也通过法兰连接。 0014 更进一步地, 所述的第一辅助加热装置和第二辅助加热装置的加热方式为高频加 热、 电加热、 蒸汽加热或燃气加热。 0015 更进一步地, 螺旋造粒杆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内壁之间的空隙距离为 5 20mm。 0016 本发明的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的造粒方法, 该旋转碰撞的塑料。
20、造粒设备 包括圆球形成系统、 螺旋滚动成球系统和风冷冷却系统 ; 其中 : 所述的圆球形成系统包括 圆球形成管道、 螺旋造粒杆、 第一辅助加热装置和压力表, 所述的圆球形成管道的入口与高 压风送料管道的末端相连通, 该圆球形成管道内安装有螺旋造粒杆, 所述的螺旋造粒杆为 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造粒杆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内壁之间设有一空 隙, 该空隙用于输送向前运动的补充粉料, 所述的圆球形成管道外壁安装有第一辅助加热 装置和压力表 ; 所述的螺旋滚动成球系统包括滚动成球管道、 螺旋成球杆、 第二辅助加热装 置和压力表, 所述的滚动成球管道的入口与圆球形成管道的末端相连通, 该滚动。
21、成球管道 内安装有螺旋成球杆, 所述的螺旋成球杆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成球杆的螺旋叶 片外周与滚动成球管道内壁相接触, 所述的滚动成球管道外壁安装有第二辅助加热装置和 压力表 ; 所述的风冷冷却系统包括冷风旋转管道、 螺旋风冷杆和冷风输入管, 所述的冷风旋 转管道的入口与滚动成球管道的末端相连通, 该冷风旋转管道内安装有螺旋风冷杆, 所述 的螺旋风冷杆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风冷杆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冷风旋转管道内壁 相接触,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外壁安装有冷风输入管, 所述的冷风输入管与冷风管相连接, 说 明 书 CN 103722634 A 5 3/5 页 6 通过该冷风输入管向冷。
22、风旋转管道内吹入冷却风 ;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的末端与成品圆球 排出系统相连接 ; 该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的造粒方法具体步骤为 : 0017 步骤一、 高压风送料管道中混合有粉料的热风进入圆球形成系统, 粉料在圆球形 成管道内软化聚集为颗粒, 颗粒在螺旋造粒杆的螺旋作用下逐渐长大为圆球, 在圆球形成 过程中, 螺旋造粒杆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内壁之间的空隙用于输送向前运动的 补充粉料, 以供圆球长大, 其中 : 圆球形成管道内热风通过第一辅助加热装置加热为 180 260 ; 0018 步骤二、 步骤一长大后的圆球进入螺旋滚动成球系统, 在螺旋成球杆的螺旋作 用下圆球进一步成型, 其中。
23、 : 滚动成球管道内热风通过第二辅助加热装置加热为 100 160 ; 0019 步骤三、 步骤二成型后的圆球进入风冷冷却系统, 通过冷风输入管向冷风旋转管 道内吹入冷却风, 在螺旋风冷杆的螺旋作用下将圆球冷却硬化, 之后进入成品圆球排出系 统, 即得直径为 4 6mm 的成品圆球。 0020 优选地, 步骤一中圆球形成管道内热风通过第一辅助加热装置加热为 210 230。 0021 优选地, 步骤二中滚动成球管道内热风通过第二辅助加热装置加热为 130 140。 0022 3. 有益效果 0023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 0024 本发明的一。
24、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 通过构建圆球形成系统、 螺旋滚动成球 系统和风冷冷却系统,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塑料造粒设备, 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关于挤塑造粒 的传统思维观念, 从而大大提高了塑料造粒的生产效率, 且能耗低。 本发明的一种旋转碰撞 的塑料造粒设备的造粒方法, 从圆球形成系统到风冷冷却系统, 整个生产过程中采用高压 风作为输送物料的动力, 生产工艺简单, 生产过程稳定, 设备维修费用低。 附图说明 0025 图 1 为本发明的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6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 0027 41、 圆球形成管道 ; 42、 螺旋造粒杆 ; 43、 第一辅助加热装置 ; 。
25、51、 滚动成球管道 ; 52、 螺旋成球杆 ; 53、 第二辅助加热装置 ; 61、 冷风旋转管道 ; 62、 螺旋风冷杆 ; 63、 冷风输入 管 ; 16、 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0029 实施例 1 0030 结合图 1,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 由圆球形成系统、 螺旋滚动 成球系统和风冷冷却系统组成。 0031 本实施例的圆球形成系统包括圆球形成管道 41、 螺旋造粒杆 42、 第一辅助加热装 置 43 和压力表 16, 所述的圆球形成管道 41 的入口与高压风送料管道的末端相连通, 该圆 。
26、说 明 书 CN 103722634 A 6 4/5 页 7 球形成管道 41 内安装有螺旋造粒杆 42, 所述的螺旋造粒杆 42 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造粒杆 42 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壁之间设有一空隙, 该空隙用于输送 向前运动的补充粉料, 所述的圆球形成管道 41 外壁安装有第一辅助加热装置 43 和压力表 16。本发明中螺旋造粒杆 42 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壁之间的空隙距离为 5 20mm 均可, 本实施例中空隙距离为 7mm。本实施例中的粉料在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相互 碰撞, 会逐渐形成塑料圆球, 空隙中通入的粉料作为补充粉料使用, 供塑。
27、料圆球在螺旋前进 过程中不断长大。 0032 本实施例的螺旋滚动成球系统包括滚动成球管道 51、 螺旋成球杆 52、 第二辅助加 热装置53和压力表16, 所述的滚动成球管道51的入口与圆球形成管道41的末端通过法兰 相连通, 该滚动成球管道51内安装有螺旋成球杆52, 所述的螺旋成球杆52为带有螺旋叶片 的螺旋杆, 螺旋成球杆52的螺旋叶片外周与滚动成球管道51内壁相接触, 所述的滚动成球 管道 51 外壁安装有第二辅助加热装置 53 和压力表 16。值得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 辅助加热装置 43 和第二辅助加热装置 53 的加热方式为高频加热、 电加热、 蒸汽加热、 燃气 加热或其它。
28、加热方式均可, 本实施例中均采用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0033 本实施例的风冷冷却系统包括冷风旋转管道61、 螺旋风冷杆62和冷风输入管63,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 61 的入口与滚动成球管道 51 的末端通过法兰相连通, 该冷风旋转管 道61内安装有螺旋风冷杆62, 所述的螺旋风冷杆62为带有螺旋叶片的螺旋杆, 螺旋风冷杆 62 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冷风旋转管道 61 内壁相接触,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 61 外壁安装有冷 风输入管 63, 所述的冷风输入管 63 与冷风管 13 相连接, 通过该冷风输入管 63 向冷风旋转 管道 61 内吹入冷却风 ; 所述的冷风旋转管道 61 的末端与成品圆球排出。
29、系统相连接。 0034 采用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碰撞的塑料造粒设备, 其造粒方法具体步骤为 : 0035 步骤一、 高压风送料管道中混合有粉料的热风进入圆球形成系统, 粉料在圆球形 成管道41内软化聚集为颗粒, 颗粒在螺旋造粒杆42的螺旋作用下逐渐长大为圆球, 在圆球 形成过程中, 螺旋造粒杆 42 的螺旋叶片外周与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壁之间的空隙用于输送 向前运动的补充粉料, 以供圆球长大, 其中 : 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热风通过第一辅助加热装 置 43 加热为 180 260; 本实施例中, 圆球形成管道 41 内热风通过第一辅助加热装置 43 加热为220。 值得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
30、的高压风送料管道中混合有粉料的热风在进入圆 球形成系统之前是旋转向前运动的。 0036 步骤二、 步骤一长大后的圆球进入螺旋滚动成球系统, 在螺旋成球杆 52 的螺旋 作用下圆球进一步成型, 其中 : 滚动成球管道 51 内热风通过第二辅助加热装置 53 加热为 100160; 本实施例中滚动成球管道51内热风通过第二辅助加热装置53控制为135。 此外, 如果滚动成球管道 51 内热风温度超过 160, 可以通过冷却风冷却的方式对滚动成 球管道 51 进行冷却, 以控制滚动成球管道 51 内热风温度保持在 100 160之间。 0037 步骤三、 步骤二成型后的圆球进入风冷冷却系统, 通过冷。
31、风输入管 63 向冷风旋转 管道61内吹入冷却风, 在螺旋风冷杆62的螺旋作用下将圆球冷却硬化, 之后进入成品圆球 排出系统, 即得直径为 4 6mm 的成品圆球。 0038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 该描述没有限制性, 附图中所 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 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所以, 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受其启示,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 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 说 明 书 CN 103722634 A 7 5/5 页 8 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 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722634 A 8 1/1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22634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