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559677
  • 上传时间:2018-02-22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09.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95100.8

    申请日:

    2014.12.18

    公开号:

    CN104612164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7/04申请日:20141218|||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7/04; E02D5/46; E02D19/16

    主分类号:

    E02D17/04

    申请人: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白汉民; 王冬生; 张生雨; 邱太刚; 杨应昌

    地址:

    300308天津市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西二道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代理人:

    杨慧玲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先按预先设计的图纸中劲性复合围护结构轴线施放引孔位;然后用旋挖机湿法作业,施工引孔至不利搅拌成桩地层底部;再向引孔内回填适合搅拌成桩的土料至桩顶;之后在引孔回填完成后,用搅拌机械在原位施工水泥搅拌桩;最后在形成的水泥搅拌桩中插入型钢。本施工方法中水泥搅拌桩一次成型多根,生产效率高。利用旋挖机按照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桩位下挖至不利成桩地层底部,换填可以用于搅拌成桩的土料,然后再进行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该施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质量可靠、施工效率高,充分利用常用施工机械,完成的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止水、挡土支护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先按劲性复合围护结构轴线施放引孔位;
    ②用旋挖机湿法作业,施工引孔至不利搅拌成桩地层底部;
    ③向步骤②中的引孔内回填适合搅拌成桩的土料至桩顶;
    ④引孔回填完成后,用搅拌机械在原位施工水泥搅拌桩;
    ⑤在步骤④形成的水泥搅拌桩中插入型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②中采用“跳打法”施工引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②中引孔直径比将要施工成型的水泥搅拌桩直径大150mm~20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②旋挖机湿法作业时,利用气举反循环机械配合排出浆液。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④施工水泥搅拌桩时,在两相邻引孔位间剩余未处理的夹层部分, 由搅拌机械强制搅拌。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搅拌机械为三轴搅拌机。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⑤中型钢应在水泥搅拌桩初凝前插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⑤中插入型钢时,用吊车起吊型钢并靠型钢自重插入搅拌桩内,或 借助带有液压钳的振动锤使型钢下沉到位。

    说明书

    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 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特别是地下水位较高的深基坑工程施工时,经常需要施做劲性 复合围护结构,起到止水和挡土支护的作用,但当劲性复合围护结构在设计 的深度范围内遇到难以穿越的地质层(如卵砾石层、坚硬的砂夹层)以及漂 石等时,使用常规的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机难以施工完成。传统的针对难以穿 越的砂夹层做法是,采用单管高压旋喷设备预先将其逐点搅动疏松,然后再 施工劲性复合围护结构,但是该方法对于深厚的卵砾石层以及漂石仍无法实 施,导致施工效率低,工程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充分利用 常用施工机械,完成的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止水、挡土支护效果好,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施工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 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先按劲性复合围护结构轴线施放引孔位;
    ②用旋挖机湿法作业,施工引孔至不利搅拌成桩地层底部;
    ③向步骤②中的引孔内回填适合搅拌成桩的土料至桩顶;
    ④引孔回填完成后,用搅拌机械在原位施工水泥搅拌桩;
    ⑤在步骤④形成的水泥搅拌桩中插入型钢。
    进一步,步骤②中采用“跳打法”施工引孔。
    进一步,步骤②中引孔直径比将要施工成型的水泥搅拌桩直径大 150mm~200mm。
    进一步,步骤②旋挖机湿法作业时,利用气举反循环机械配合排出浆液。
    进一步,步骤④施工水泥搅拌桩时,在两相邻引孔位间剩余未处理的夹 层部分,由搅拌机械强制搅拌。
    进一步,所述搅拌机械为三轴搅拌机。
    进一步,步骤⑤中型钢应在水泥搅拌桩初凝前插入。
    进一步,步骤⑤中插入型钢时,用吊车起吊型钢并靠型钢自重插入搅拌 桩内,或借助带有液压钳的振动锤使型钢下沉到位。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水泥搅拌桩一次成型多根,生产效率 高。利用旋挖机按照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桩位下挖至不利成桩地层底部,换填 可以用于搅拌成桩的土料,然后再进行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该施工方法 简单、成本低廉,充分利用常用施工机械,施工效率高,完成的劲性复合围 护结构止水、挡土支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旋挖引孔施工示意图;
    图2是换土搅拌施工示意图;
    图3是旋挖引孔前不利搅拌成桩地层位置示意图;
    图4是旋挖引孔结构示意图;
    图5是素土回填引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水泥搅拌桩施工示意图;
    图7是水泥搅拌桩插入型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孔位;2-水泥搅拌桩;3-原地面;4-地下水位;5-不利搅拌 成桩地层;6-引孔;7-不利搅拌成桩地层底部;8-搅拌机械;9-搅拌桩底部; 10-型钢,11-土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如图1所示,按设计图纸上的劲性复合围护结构轴线施放引孔位1;
    ②如图4所示,用旋挖机湿法作业,施工引孔6至不利搅拌成桩地层底 部7,将引孔6内不利于成桩的卵砾石层、坚硬的砂夹层以及漂石等取出;
    ③如图5所示,达到引孔6深度要求后,移走旋挖钻机,继续采用泥浆 稳定孔壁,直到引孔和回填操作空间满足要求,向步骤②中的引孔6内回填 适合搅拌成桩的土料至桩顶;
    ④如图6所示,引孔6回填完成后,用搅拌机械8在原位施工水泥搅拌 桩2,直接施工至设计图纸中的搅拌桩底部9;
    ⑤如图7所示,在步骤④形成的水泥搅拌桩中插入型钢10。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③中适合搅拌成桩的土料11指的是素土。所说的 桩顶即原地面3所处的高度。
    其中,步骤②中采用“跳打法”施工引孔。需要说明的是,在维护结构 施工时,一般含有卵砾石层、坚硬的砂夹层以及漂石等不利搅拌成桩地层5 通常是处于地下水位4以下,因此,无需加水或少量加水即实现了湿法作业。 因此,旋挖机施工至不利搅拌成桩地层底部7以上位置的引孔6得以顺利完 成,施工效率高。
    其中,步骤②中引孔6的直径比将要施工成型的水泥搅拌桩2的直径大 150mm~200mm,施工完成即可以得到预先设计直径的水泥搅拌桩2。
    其中,步骤②旋挖机湿法作业时,利用气举反循环机械配合排出浆液。
    其中,如图2所示,步骤④施工水泥搅拌桩2时,在两相邻引孔位2间 剩余未处理的夹层部分,由搅拌机械8强制搅拌。
    其中,所述搅拌机械8为三轴搅拌机,一次成型多个根桩,同时能将相 邻两引孔位2间剩余未处理的夹层部分强制搅拌,工作效率高,施工效果好。
    其中,步骤⑤中型钢10应在水泥搅拌桩2初凝前插入,避免水泥搅拌 桩2凝结致使型钢10插入困难、插不到底的情况发生。
    其中,步骤⑤中插入型钢10时,用吊车起吊型钢10并靠型钢自重插入 搅拌桩内,或借助带有液压钳的振动锤使型钢10下沉到位。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型钢10必须保证插入到位,以达到预先设计的效果。
    在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深度范围内遇到如图3所示的含有卵砾石层、 坚硬的砂夹层以及漂石等不利搅拌成桩地层5时,用旋挖机按照劲性复合围 护结构桩位下挖至不利搅拌成桩地层底部7,换填可以用于搅拌成桩的土料, 然后再进行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该方法技术成熟、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施工效率高,生产进度快,充分利用了常用的施工机械,完成的劲性复合围 护结构达到很好的围护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 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 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复合 围护结构 施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施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5967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