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一种变截面绕绳轮及其悬吊器.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5594950
  • 上传时间:2019-02-21
  • 格式:PDF
  • 页数:25
  • 大小:3.4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07289.7

    申请日:

    2012.12.03

    公开号:

    CN103785121A

    公开日:

    2014.05.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2B 35/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何少敦变更后:荆海钧|||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2B 35/00登记生效日:2017092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何少敦变更后权利人:荆海钧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梅路香蜜湖度假村住宅楼12-603变更后权利人: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六路以东和羽道以北知祥园1/2号楼-2号楼-23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2B 35/00申请日:20121203|||公开

    IPC分类号:

    A62B35/00; A62B1/14; A62B1/18; A63B29/02

    主分类号:

    A62B35/00

    申请人:

    何少敦

    发明人:

    何少敦

    地址:

    518034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梅路香蜜湖度假村住宅楼12-603

    优先权:

    2012.10.26 CN 201210415262.5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变截面绕绳轮,包括轮体和安装孔,其特征是,绕绳轮上设置有变截面绳索凹槽,当绳索缠绕在绕绳轮凹槽的不同部位时,绳索与绳轮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也不同。同时,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采用变截面绕绳轮的悬吊器,悬吊器由具有吊孔的吊体以及设置在吊体上的U形穿绳件构成,U形穿绳件的U形口与吊体构成穿绳孔,所述吊孔设置在吊体的下侧位置,在吊体上设置有变截面绕绳轮,还设置有轮体固定装置和压绳装置,所述变截面绕绳轮安装在轮体固定装置上;使用时,工作绳从穿绳孔穿过、缠绕在变截面绕绳轮上,工作绳固定端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下垂至低处,人体与吊孔连接固定;当人手停止对轮体固定装置的操作时,人体将悬停再空中,当人手操作绕绳轮转动时可以控制下降的速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变截面绕绳轮,包括轮体和安装孔,其特征是,所述轮体上设置有变截面绳索凹槽,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形状沿圆周方向变化,所述轮体通过安装孔安装固定并可以绕安装孔转动,当轮体转动时,与绳索接触的凹槽截面形状发生变化,导致绳索与轮体之间的摩擦力也随之发生变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绕绳轮,其特征是,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V形结构,V形凹槽的深度和夹角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截面绕绳轮,其特征是,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V形结构并且槽底为圆角,V形凹槽的深度和夹角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截面绕绳轮,其特征是,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V形结构并且槽底为平面,V形凹槽的深度和夹角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绕绳轮,其特征是,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局部椭圆形结构,椭圆形凹槽的深度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绕绳轮,其特征是,所述轮体的两个侧面设置有护绳板,护绳板的作用是将绳索限制在凹槽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绕绳轮,其特征是,所述轮体为一体式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截面绕绳轮,其特征是,所述轮体由左轮片、右轮片贴合固定而成的给合式结构,左轮片、右轮片贴合固定之后构成变截面绳索凹槽。

    9.  一种采用第1至第8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变截面绕绳轮的悬吊器,其特征是,悬吊器由具有吊孔的吊体以及设置在吊体上的U形穿绳件构成,U形穿绳件的U形口与吊体构成穿绳孔,所述吊孔设置在吊体的下侧位置,在吊体上设置有变截面绕绳轮,还设置有轮体固定装置和压绳装置,所述变截面绕绳轮安装在轮体固定装置上;
    所述轮体固定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座、固定轴、转动轴承、绕绳轮操控手柄,所述固定轴安装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吊体上,变截面绕绳轮的安装孔与所述转动轴承配合并通过所述固定轴安装固定使绕绳轮可以绕固定轴转动,绕绳轮操控手柄固定在绕绳轮上,人手通过对绕绳轮操控手柄施加作用力可以使绕绳轮转过一个角度;
    所述压绳装置包括转动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压绳件,压绳件通过第二销轴安装在转动件的一端,转动件通过第一销轴安装在吊体上且转动件可以绕第一销轴转动;所述吊体上还设置有压绳件孔,所述压绳件内置在吊体的压绳件孔里面;
    所述变截面绕绳轮具有外凸触压部位,当绕绳轮转动时并当外凸触压部位与压绳件接触时,外凸触压部位将驱动压绳装置的压绳件向接近U形穿绳件的插脚方向移动。
    使用时,工作绳从穿绳孔穿过并绕过绕绳轮缠绕在绳索凹槽上,工作绳固定端经穿绳孔固定在高处, 工作绳自由端从压绳装置的压绳件与U形穿绳件的插脚之间的空隙穿过、再经穿绳孔下垂至低处,在人体悬吊之前,首先拉紧固定端的绳子使绕绳轮转动,当绕绳轮外凸触压部位与压绳装置压绳件接触时,绕绳轮将驱动压绳装置的压绳件向接近U形件插脚的方向移动并将工作绳压紧在插脚上,此时的绕绳轮与绳索之间的摩擦力足够使人体悬停在空中,此位置称为悬停位置,然后通过连接件使人体与吊孔连接固定进行悬吊,此时人体处于悬停状态;需要下降时,通过绕绳轮操控手柄控制轮体回转,当绕绳轮外凸触压部位离开压绳装置的压绳件时,压绳装置的压绳件不再将工作绳压紧,此时绳索与绕绳轮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绳索滑行,人体开始下降,在人体下降过程中,通过操作绕绳轮转动可以控制人体下降的速度;当人体松开对绕绳轮操控手柄的操作时绕绳轮将回转并停留在悬停位置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吊器,其特征是,所述U形穿绳件为圆形钢材弯曲而成,所述吊体上设置有固定插孔,所述U形穿绳件的两个插脚分别插入所述固定插孔当中并焊接固定。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变截面绕绳轮及其悬吊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吊器,尤其涉及一种以人体自身重量为重力、通过手工控制的绕绳轮及其悬吊器。
    背景技术
    现今8字环式悬吊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因此在攀岩、探洞、高空作业、高空绳索下降等都有广泛应用,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的缺点是自锁有困难,使用时人们必须对工作绳自由端施加持续的拉力才能控制下降速度,如果需要长时间在空中悬停,必须将工作绳自由端进行固定处理;因此,由于操作上的不方便,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讲,使用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今8字环式悬吊器自锁有困难、使用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变截面绕绳轮,包括轮体和安装孔,其特征是,绕绳轮上设置有变截面绳索凹槽,当绳索缠绕在绕绳轮凹槽的不同部位时,绳索与绳轮凹槽之间的摩擦力也不同。同时,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采用变截面绕绳轮的悬吊器,在悬吊器的吊体上设置U形穿绳件,U形穿绳件的U形口与吊体构成穿绳孔,在吊体上设置变截面绕绳轮,将承载人体重量的吊孔设置在吊体的下侧,使用时,工作绳从穿绳孔穿过、缠绕在变截面绕绳轮上,工作绳固定端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下垂至低处,人体与吊孔连接固定;当人体由吊孔承吊时,由于工作绳与变截面绕绳轮之间产生摩擦力使绕绳轮转动并停留在设定的位置上,在该位置时绳索摩擦力最大,绳索停止滑行,人体悬停在高处、悬吊器处于自锁状态;当人体操作绕绳轮转动时,绳索与绕绳轮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绳索开始滑行,人体开始下降,通过操作绕绳轮可以控制人体下降的速度,也可以使人体停止下降。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截面绕绳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截面绕绳轮,包括轮体和安装孔,其特征是,所述轮体上设置有变截面绳索凹槽,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形状沿圆周方向变化,所述轮体通过安装孔安装固定并可以绕安装孔转动,当轮体转动时,与绳索接触的凹槽截面形状发生变化,导致绳索与轮体之间的摩擦力也随之发生变化。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截面绕绳轮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V形结构,V形凹槽的深度和夹角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截面绕绳轮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V形结构并且槽底为圆角,V形凹槽的深度和夹角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截面绕绳轮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V形结构并且槽底为平面,V形凹槽的深度和夹角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截面绕绳轮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局部椭圆形结构,椭圆形凹槽的深度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截面绕绳轮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轮体的两个侧面设置有护绳板,护绳板的作用是将绳索限制在凹槽中。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轮体为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轮体由左轮片、右轮片贴合固定而成的给合式结构,左轮片、右轮片贴合固定之后构成变截面绳索凹槽。
    本发明的其它优选方案是: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其它弧形结构并且凹槽的深度和/或宽度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变截面绕绳轮的悬吊器,其特征是,悬吊器由具有吊孔的吊体以及设置在吊体上的U形穿绳件构成,U形穿绳件的U形口与吊体构成穿绳孔,所述吊孔设置在吊体的下侧位置,在吊体上设置有变截面绕绳轮,还设置有轮体固定装置和压绳装置,所述变截面绕绳轮安装在轮体固定装置上;
    所述轮体固定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座、固定轴、转动轴承、绕绳轮操控手柄,所述固定轴安装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吊体上,变截面绕绳轮的安装孔与所述转动轴承配合并通过所述固定轴安装固定使绕绳轮可以绕固定轴转动,绕绳轮操控手柄固定在绕绳轮上,人手通过对绕绳轮操控手柄施加作用力可以使绕绳轮转过一个角度;
    所述压绳装置包括转动件、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压绳件,压绳件通过第二销轴安装在转动件的一端,转动件通过第一销轴安装在吊体上且转动件可以绕第一销轴转动;所述吊体上还设置有压绳件孔,所述压绳件内置在吊体的压绳件孔里面;
    所述变截面绕绳轮具有外凸触压部位,当绕绳轮转动时并当外凸触压部位与压绳件接触时,外凸触压部位将驱动压绳装置的压绳件向接近U形穿绳件的插脚方向移动(此时压绳装置将绕第一销轴转动)。
    使用时,工作绳从穿绳孔穿过并绕过绕绳轮缠绕在绳索凹槽上,工作绳固定端经穿绳孔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从压绳装置的压绳件与U形穿绳件的插脚之间的空隙穿过、再经穿绳孔下垂至低处,在人体悬吊之前,首先拉紧固定端的绳子使绕绳轮转动,当绕绳轮外凸触压部位与压绳装置压绳件接触时,绕绳轮将驱动压绳装置的压绳件向接近U形件插脚的方向移动(此时压绳装置将绕第一销轴转动)并将工作绳压紧在插脚上,此时的绕绳轮与绳索之间的摩擦力足够使人体悬停在空中,此位置称为悬停位置,然后通过连接件使人体与吊孔连接固定进行悬吊,此时人体处于悬停状态;需要下降时,通过绕绳轮操控手柄控制轮体回转,当绕绳轮外凸触压部位离开压绳装置的压绳件时,压绳装置的压绳件不再将工作绳压紧,此时绳索与绕绳轮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绳索滑行,人体开始下降,在人体下降过程中,通过操作绕绳轮转动可以控制人体下降的速度;当人体松开对绕绳轮操控手柄的操作时绕绳轮将回转并停留在悬停位置上。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所述U形穿绳件为圆形钢材弯曲而成,所述吊体上设置有固定插孔,所述U形穿绳件的两个插脚分别插入所述固定插孔当中并焊接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悬吊器由于采用了变截面绕绳轮,人手可以通过操作绕绳轮转动并以此调节绳索与绕绳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控制人体下降速度;并且当人手停止操作时,绕绳轮将停留在悬停位置上,人体将自动悬停在空中,进一步确保人体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为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图6、图7、图8、图9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为主视图、图5为左视图,图6为I-I位置的剖视图(槽底剖面图),图9为立体图;图7、图8为绳索缠绕在绕绳轮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为图7在绕绳轮转过一个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1、图12、图13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为主视图、图11为左视图,图12为K-K位置的剖视图(槽底剖面图),图13为立体图。
    图14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变截面绕绳轮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变截面绕绳轮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图20、图21、图22为变截面绕绳轮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9为主视图、图20为左视图,图21为L-L位置的剖视图(槽底剖面图),图22为立体图。
    图23、图24、图25、图26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九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3为主视图、图24为左视图,图25为M-M位置的剖视图(槽底剖面图),图26为立体图。
    图27、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图36、图37、图38、图39、图40为采用变截面绕绳轮的悬吊器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7、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为局部零件图;图35、图36、图37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8、图39、图40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9为悬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8、图40为下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1、图42为采用变截面绕绳轮的悬吊器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3、图44为采用变截面绕绳轮的悬吊器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吊体,1.1穿绳孔,1.2吊孔,1.3腰部,1.4.1、1.4.2固定插孔,1.5压绳件孔,1.6第一销轴孔;
    2.U形穿绳件,2.1、2.2插脚;
    3.工作绳,3.1工作绳固定端,3.2工作绳自由端;
    4.连接件;
    5.人体,5.1人手;
    6变截面绕绳轮,6.1轮体,6.1AV形凹槽,6.1AA最深处凹槽,6.1AB最浅处凹槽,6.1A1圆角,6.1A2平面,6.1B椭圆形凹槽,6.2安装孔,6.3A、6.3B护绳板,6-1左轮片,6-2右轮片,6.3、6.4外凸触压部位;
    7轮体固定装置,7.1固定座,7.2固定轴,7.2A端帽,7.3A、7.3B螺母,7.4A轴承垫片,7.5轴承,7.6绕绳轮操控手柄;
    8.压绳装置,8.1转动件,8.2第一销轴、8.3第二销轴,8.4压绳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为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显示,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由具有穿绳孔1.1、吊孔1.2的吊体1构成。
    图3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显示,使用时,工作绳从穿绳孔1.1中穿过并套接在吊体腰部1.3上,工作绳固定端3.1经穿绳孔1.1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3.2经穿绳孔1.1下垂至低处,人体5通过连接件4与吊孔1.2连接固定。使用时,由于现有8字环式悬吊器自锁有困难,因此使用者在下降过程中,必须对工作绳自由端3.2施加持续的拉力才能控制下降速度,如果需要长时间悬停,必须将工作绳自由端进行固定处理,因此,由于操作上的不方便,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来讲,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图4、图5、图6、图7、图8、图9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为主视图,图5为左视图,图6为I-I位置的剖视图(槽底剖面图),图9为立体图;图7、图8为绳索缠绕在绕绳轮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为图7在绕绳轮转过一个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图6、图9显示,在本实施例中,变截面绕绳轮包括轮体6.1和安装孔6.2,其特征是,轮体6.1上设置有变截面绳索凹槽,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沿圆周方向变化,绳索凹槽呈V形结构,沿圆周方向V形凹槽6.1A的深度和夹角发生变化,所述轮体6.1通过安装孔6.2安装固定并可以绕安装孔转动。图7、图8显示,当处于图7位置时,工作绳3与最深处凹槽6.1AA接触,此时的绳索凹槽最深,夹角最小,工作绳3与轮体6.1之间的摩擦力将最大。当轮体6.1转动至处于图8位置时,工作绳3与最浅处凹 槽6.1AB接触,此时的绳索凹槽最浅,夹角最大,工作绳3与轮体6.1之间的摩擦力将最小。通过操作轮体6.1转动可以控制绳索与轮体之间的摩擦力,由此调节人体下降的速度。在本实施例中,轮体6.1为一体式结构。
    图6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沿一个圆周方向只出现一个最深处凹槽6.1AA、一个最浅处凹槽6.1AB。本发明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沿一个圆周方向可以出现多个最深处凹槽和多个最浅处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轮体为圆形结构,本发明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轮体改进为椭圆形结构,前提是确保轮体的转动不受影响。
    图10、图11、图12、图13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为主视图、图11为左视图,图12为K-K位置的剖视图(槽底剖面图),图13为立体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最浅处凹槽6.1AB深度为0,夹角为180度,也就是说,绕绳轮在此处呈光滑圆柱面结构(不存在凹槽)。在本实施例中,变截面绕绳轮沿一个圆周方向只在一个点处呈光滑圆柱面(不存在凹槽);本发明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变截面绕绳轮沿一个圆周方向可以在一个角度内呈光滑圆柱面(不存在凹槽)。
    图14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V形结构并且槽底为圆角,绳索凹槽槽底具有圆角6.1A1,V形凹槽6.1A的深度和夹角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图15为变截面绕绳轮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V形结构并且槽底为平面,绳索凹槽槽底具有平面6.1A2,V形凹槽6.1A的深度和夹角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图16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呈局部椭圆形结构,椭圆形凹槽6.1B的深度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图17为变截面绕绳轮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件的两个侧面设置有护绳板6.3A、6.3B,护绳板6.3A、6.3B的作用是将绳索限制在绳索凹槽中。
    图18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体6.1由左轮片6-1、右轮片6-2贴合固定而成的给合式结构,左轮片6-1、右轮片6-2贴合固定之后构成变截面绳索凹槽,在本实施例中,所构成的绳索凹槽为V形凹槽6.1A。
    图19、图20、图21、图22为变截面绕绳轮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9为主视图、图20为左视图,图21为L-L位置的剖视图(槽底剖面图),图22为立体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轮体6.1呈椭圆形结构;在图21的剖视图中显示,绳索凹槽的槽底剖面呈圆形结 构,绳索凹槽6.1A的截面沿圆周方向变化,绳索凹槽6.1A在一个圆周里出现两个最深处凹槽6.1AA、两个最浅处凹槽6.1AB。
    图23、图24、图25、图26为变截面绕绳轮第九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3为主视图、图24为左视图,图25为M-M位置的剖视图(槽底剖面图),图26为立体图。图中显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轮体6.1呈圆形结构;在图25的剖视图中显示,绳索凹槽的槽底剖面呈椭圆形结构,绳索凹槽6.1A的截面沿圆周方向变化,绳索凹槽6.1A在一个圆周里出现两个最深处凹槽6.1AA、两个最浅处凹槽6.1AB。
    本发明提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绳索凹槽的截面可以呈其它弧形结构并且凹槽的深度和/或宽度沿圆周方向发生变化。
    图27、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图36、图37、图38、图39、图40为采用变截面绕绳轮的悬吊器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7、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为局部零件图;图35、图36、图37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8、图39、图40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9为悬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8、图40为下降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30、图31、图32、图33、图34、图35、图36、图37中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悬吊器由具有吊孔1.2的吊体1以及设置在吊体上的U形穿绳件2构成,U形穿绳件2为圆形钢材弯曲而成,吊体上设置有固定插孔1.4.1、1.4.2,U形穿绳件的两个插脚2.1、2.2分别插入固定插孔1.4.1、1.4.2当中并焊接固定在吊体1上,U形穿绳件2的U形口与吊体之间构成穿绳孔1.1,吊孔1.2设置在吊体的下侧位置,在吊体1上设置有变截面绕绳轮6,还设置有轮体固定装置7和压绳装置8,所述变截面绕绳轮6安装在轮体固定装置7上;
    在图27、图28、图29中显示,轮体固定装置7主要包括固定座7.1、固定轴7.2、转动轴承7.5、绕绳轮操控手柄7.6,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轴7.2的两个端头为螺纹结构,固定轴7.2通过螺母7.3A、7.3B固定在固定座7.1上,固定座7.1固定在吊体1上,变截面绕绳轮的安装孔6.2与所述转动轴承7.5配合并通过所述固定轴7.2安装固定使绕绳轮可以绕固轴7.2转动,绕绳轮操控手柄7.6固定在轮体6.1上,在固定轴7.2的一端,轴承7.5与固定座7.1之间设置有轴承垫片7.4A,同理,在固定轴7.2的另一端,轴承7.5与固定座7.1之间也设置有轴承垫片。
    在图31、图32、图34中显示,压绳装置8包括转动件8.1、第一销轴8.2、第二销轴8.3、压绳件8.4,压绳件8.4通过第二销轴8.3安装在转动件8.1的一端,转动件8.1通过第一销轴8.2安装在吊体1上并且转动件8.1可以绕第一销轴8.2转动;所述吊体1上还设置有压绳件孔1.5,所述压绳件8.4内置在吊体1的压绳件孔1.5里面;
    在图33、图34、图35、图36、图37中显示,轮体6.1呈椭圆形结构,其两端具有外凸触压部位6.3、 6.4(即椭凸);图35、图36显示,当绕绳轮处于该位置时,轮体6.1外凸触压部位6.3(即椭凸)与压绳装置的压绳件8.4接触并使其向接近U形穿绳件插脚2.2方向移动(此时压绳装置将绕第一销轴作小角度转动);图37显示,当需要下降时,通过绕绳轮操控手柄7.6使轮体6.1回转,随着轮体6.1的转动,轮体6.1外凸触压部位6.3(即椭凸)离开驱动压绳装置的压绳件8.4,压绳件8.4向远离U形穿绳件插脚2.2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施例,轮体固定装置7可以采用以下固定方式与吊体1固定:在固定座7.1上设置固定孔并通过紧固件(螺栓、铆钉等)进行固定;另外,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固定座7.1直接与吊体1焊接固定。
    在本实施施例,绕绳轮操控手柄7.6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轮体6.1上。
    图38、图39、图40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9为悬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8、图40为下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使用时,工作绳3从穿绳孔1.1穿过并绕过变截面绕绳轮轮体6.1缠绕在绳索凹槽上,工作绳固定端3.1经穿绳孔1.1固定在高处,工作绳自由端3.2从压绳装置8的压绳件8.4与U形穿绳件的插脚2.2之间的空隙穿过、再经穿绳孔1.1下垂至低处。图39显示,人体5悬吊之前,首先拉紧工作绳固定端3.1使轮体6.1转动,当绕绳轮外凸触压部位6.3(即椭凸)与压绳装置压绳件8.4接触时,轮体6.1将驱动压绳装置的压绳件8.4向接近U形穿绳件插脚2.2方向移动(此时压绳装置将绕第一销轴转动),此时压绳件8.4将工作绳压紧在插脚2.2上,此时的轮体6.1与绳索3之间的摩擦力足够使人体悬停在空中,此位置称为悬停位置;然后通过连接件4使人体5与吊孔1.2连接固定进行悬吊,由于在悬停位置时绳索摩擦力足够使人体5悬停在空中,因此人体5处于悬停状态;
    图38显示,需要下降时,通过绕绳轮操控手柄7.6控制轮体6.1回转,当绕绳轮外凸触压部位6.3(即椭凸)离开压绳装置的压绳件8.4时,压绳件8.4不再将工作绳压紧,此时工作绳3与轮体6.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绳索滑行,人体开始下降;在人体下降过程中,通过操作轮体6.1转动可以控制人体5下降的速度;当人手5.1松开对绕绳轮操控手柄的操作时轮体6.1将回转并停留在悬停位置上。
    图40显示,当通过绕绳轮操控手柄7.6控制轮体6.1转动至处于该位置时,绕绳轮外凸触压部位6.4(即椭凸)与压绳装置压绳件8.4再次接触,轮体6.1将再次驱动压绳装置的压绳件8.4向接近U形穿绳件插脚2.2方向移动(此时压绳装置将绕第一销轴转动),此时压绳件8.4将工作绳压紧在插脚2.2上,人体5下降的速度将减慢直至停止。
    图41、图42为采用变截面绕绳轮的悬吊器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悬吊器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轮体6.1呈圆形结构,其具有一个外凸触压部位6.3(类似凸轮结构);当绕绳轮外凸触压部位与压绳装置压绳件接触时,绕绳轮将驱动压绳装置的压绳件向接近U形件插脚的方向移动(此时压绳装置将绕第一销轴作小角度转动)并将工作绳压紧在插脚上。
    本发明提示,变截面绕绳轮轮体的外凸触压部位呈外凸结构,其目的是当绕绳轮转动时并当外凸触压部位与压绳件接触时,外凸触压部位能够驱动压绳件向接近U形穿绳件插脚的方向移动并将绳索压紧,其结构不局限于椭凸或凸轮结构,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外凸结构,只要能够驱动压绳件向接近U形穿绳件插脚方向移动就可以满足结构要求。
    图43、图44为采用变截面绕绳轮的悬吊器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悬吊器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轴7.2的一端具有端帽7.2A、另一端具有螺纹结构,固定轴7.2通过端帽7.2A、螺母7.3B固定在固定座7.1上。

    关 键  词:
    一种 截面 绕绳轮 及其 悬吊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变截面绕绳轮及其悬吊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5949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