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及其封闭往复式压缩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及其封闭往复式压缩机.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5091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11 CN 103850915 A (21)申请号 201310699825.2 (22)申请日 2013.12.18 F04B 39/02(2006.01) F04B 39/00(2006.01) F16C 3/14(2006.01) (71)申请人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龙山工业 区黄扬大道北侧 申请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圣 初麒 耿利威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代理人 杨焕军 (54) 发明名称 一种供油曲轴。
2、的吸油管连接结构及其封闭往 复式压缩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 构, 包括曲轴和吸油管, 所述曲轴的轴向中心下部 开设有主油孔, 曲轴外壁上部开设有螺旋油槽, 主 油孔与螺旋油槽之间径向设有导通两者的壁油 孔, 曲轴的曲柄中心开设有储油槽, 曲柄的径向开 设有与储油槽连通的散油槽孔 ; 所述吸油管卡扣 于曲轴下部的外壁处或卡扣于曲轴下部的主油孔 内壁, 对应的吸油管顶部与曲轴下部分别设有扣 合连接两者的凸起部和凹陷部 ; 使吸油管与曲轴 主油孔之间避免采用冷压方式的过盈配合, 既保 证吸油管正常的吸油功能, 又可以避免曲轴主油 孔内由于过盈配合造成铁削等杂质的产生。
3、, 解决 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封 闭往复式压缩机。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50915 A CN 103850915 A 1/1 页 2 1. 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包括曲轴和吸油管, 所述曲轴的轴向中心下部开 设有主油孔, 曲轴外壁上部开设有螺旋油槽, 主油孔与螺旋油槽之间径向设有导通两者的 壁油孔, 曲轴的曲柄中心开设有储油槽, 曲柄的径向开设有与储油槽连通的散油槽孔 ; 其特 征。
4、在于 : 所述吸油管卡扣于曲轴下部的外壁处或卡扣于曲轴下部的主油孔内壁, 对应的吸油管 顶部与曲轴下部分别设有扣合连接两者的凸起部和凹陷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油管 顶部均匀的设有多个卡位突起, 对应的曲轴下部主油孔壁上设有与插入主油孔内吸油管上 的卡位突起分别卡紧配合的卡位通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油管 套入曲轴下部主油孔内的管壁轴向上至少开设有一条便于吸油管弹性自收缩于主油孔内 的条状开口槽, 条状开口槽长度小于吸油管套入曲轴主油孔内的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 。
5、3 所述的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状开 口槽开设于卡位突起之间的吸油管壁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上 部开设有直接连通螺旋油槽与储油槽的导油通道。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周 向偏心部分的轴向方向上开设有直接连通主油孔和储油槽、 且在曲轴转动时可利用离心力 向上泵油的直线状偏心油道。 7.一种封闭往复式压缩机, 其特征在于, 该压缩机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 述的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50915 。
6、A 2 1/2 页 3 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及其封闭往复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的供油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及其封 闭往复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 封闭压缩机都有供油机构, 供油机构是用来提供充足的润滑油, 在压缩机工作时 减少摩擦副的摩擦和带走摩擦热, 降低压缩机噪声, 同时还起到密封间隙, 保证压缩机正常 工作和长期运转。现有技术中, 供油机构上吸油管与曲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过盈配 合, 靠过盈摩擦将吸油管固定于曲轴下端部, 具体过程中采用冷压方式将吸油管压配于曲 轴上 ; 因此, 在吸油管压入曲轴下端的中心孔后, 会由。
7、于过盈量的存在, 而在曲轴中心孔内 出现铁削或毛刺, 且无法进行刷光, 这就造成杂质会对压缩机性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同 时, 冷压的方式需要以曲轴其他部位作为支撑, 压力过大时对曲轴存在变形伤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加工方便, 可以有效提高曲轴装配可靠度的供油曲轴 的吸油管连接结构及其封闭往复式压缩机。 0004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包括曲轴和吸油管, 所述曲轴的轴向中心下部 开设有主油孔, 曲轴外壁上部开设有螺旋油槽, 主油孔与螺旋油槽之间径向设有导通两者 的壁油孔, 曲轴的曲柄中心。
8、开设有储油槽, 曲柄的径向开设有与储油槽连通的散油槽孔 ; 所 述吸油管卡扣于曲轴下部的外壁处或卡扣于曲轴下部的主油孔内壁, 对应的吸油管顶部与 曲轴下部分别设有扣合连接两者的凸起部和凹陷部。 0006 优选地, 所述吸油管顶部均匀的设有多个卡位突起, 对应的曲轴下部主油孔壁上 设有与插入主油孔内吸油管上的卡位突起分别卡紧配合的卡位通孔。 0007 优选地, 所述吸油管套入曲轴下部主油孔内的管壁轴向上至少开设有一条便于吸 油管弹性自收缩于主油孔内的条状开口槽, 条状开口槽长度小于吸油管套入曲轴主油孔内 的长度。 0008 优选地, 所述条状开口槽开设于卡位突起之间的吸油管壁上。 0009 优选。
9、地, 所述曲轴上部开设有直接连通螺旋油槽与储油槽的导油通道。 0010 优选地, 所述曲轴周向偏心部分的轴向方向上开设有直接连通主油孔和储油槽、 且在曲轴转动时可利用离心力向上泵油的直线状偏心油道。 0011 一种封闭往复式压缩机, 该压缩机使用上述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该压缩 机适用于制冷冰箱。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13 本发明通过改变吸油管结构, 通过吸油管顶部均匀的设有多个卡位突起, 对应的 曲轴下部主油孔壁上设有与卡位突起分别卡紧配合的卡位通孔, 再在吸油管套入曲轴下部 说 明 书 CN 103850915 A 3 2/2 页 4 主油孔内的管壁轴向上开设多条便。
10、于吸油管弹性自收缩于主油孔内的条状开口槽, 使吸油 管与曲轴主油孔之间避免采用冷压方式的过盈配合, 既保证了吸油管正常的吸油功能, 又 可以避免曲轴主油孔内由于过盈配合造成铁削等杂质的产生, 解决了安全隐患 ; 同时配合 过程中无需太大压力, 可减少装配过程中对曲轴的伤害, 有效的保证了曲轴后续装配工艺 中的装配精度,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主视示意图 ; 0015 图 2 是图 1 中的部分装配结构的 A-A 剖视示意图 ; 0016 图 3 是本发明中吸油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4 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
11、018 一种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 包括曲轴1和吸油管2, 在曲 轴 1 的轴向中心下部开设有主油孔 3, 曲轴 1 外壁上部开设有螺旋油槽 4, 主油孔 3 与螺旋 油槽 4 之间径向设有导通两者的壁油孔 5, 曲轴 1 的曲柄 1a 中心开设有储油槽 6, 曲柄 1a 的径向开设有与储油槽 6 连通的散油槽孔 7, 在曲轴 1 上部开设有直接连通螺旋油槽 4 与 储油槽 6 的导油通道 60 ; 吸油管 2 卡扣于曲轴 1 下部的主油孔 3 内壁上, 在吸油管 2 顶部 周向上均匀的设有 4 个卡位突起 8, 4 个卡位突起 8 与吸油管 2 一体成型, 对应的曲轴。
12、 1 下 部主油孔 3 壁上设有与插入主油孔 3 内吸油管 2 上的卡位突起 8 分别卡紧配合的卡位通孔 9, 保证吸油管 2 套装于曲轴 1 下部主油孔 3 内后, 有效限制吸油管 2 在曲轴 1 的主油孔 3 内旋转或上下窜动 ; 在吸油管 2 套入曲轴 1 下部主油孔 3 内的管壁轴向上还开设有 4 条便 于吸油管 2 弹性自收缩于主油孔 3 内的条状开口槽 10, 其中, 条状开口槽 10 开设于卡位突 起 8 之间的吸油管壁上, 条状开口槽 10 长度小于吸油管套入曲轴主油孔内的长度, 避免冷 冻油由条状开口槽 10 下侧泄漏。 0019 本发明供油曲轴的吸油管连接结构, 可以在封闭。
13、往复式压缩机上广泛使用, 尤其 适用于制冷冰箱。通过改变吸油管结构, 通过吸油管 2 顶部均匀的设有多个卡位突起 8, 对 应的曲轴 1 下部主油孔 3 壁上设有与卡位突起 8 分别卡紧配合的卡位通孔 9, 再在吸油管 2 套入曲轴 1 下部主油孔 3 内的管壁轴向上开设多条便于吸油管 2 弹性自收缩于主油孔 3 内 的条状开口槽10, 使吸油管2与曲轴1主油孔3之间避免采用冷压方式的过盈配合, 可以有 效避免曲轴 1 主油孔 3 内由于过盈配合造成铁削等杂质的产生, 解决了压缩机使用过程中 的安全隐患, 同时吸油管2与曲轴1配合过程中无需太大压力, 可减少装配过程中对曲轴的 伤害, 有效的保证了曲轴后续装配工艺中的装配精度, 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0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凡依本发明之形状、 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850915 A 4 1/2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50915 A 5 2/2 页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50915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