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面精密磨削、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双面精密磨削、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317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04 CN 103831712 A (21)申请号 201410092960.5 (22)申请日 2014.03.07 B24B 41/00(2006.01) B24B 55/02(2006.01) (71)申请人 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10323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制造产业基 地纬二路 (72)发明人 许亮 陈永福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3210 代理人 刘熙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双面精密磨削、 研磨组合机床的下 盘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
2、于双面精密磨削、 研磨 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 包括底盘支撑、 设在底盘支 撑上的上静压盘、 设在上静压盘底部的下静压盘、 设在上静压盘和下静压盘中部的中心轴、 活动套 装在中心轴上的空心轴 ; 所述中心轴的顶端安装 有太阳轮 ; 所述空心轴上固定有与上静压盘内圆 周面滑动配合且与下静压盘上表面滑动配合的中 心旋转盘和固定在中心旋转盘上的下托盘, 下托 盘上面安装有下盘砂轮且与上静压盘上表面滑动 配合, 所述上静压盘与下托盘、 下静压盘及中心旋 转盘滑动配合的上、 下面及内圆周面上分别设有 上油腔、 下油腔、 中间油腔。本发明可以提高双面 研磨、 抛光设备加工硬脆材料的研磨、 抛光精度和 效率。。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31712 A CN 103831712 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双面精密磨削、 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 其特征是包括底盘支撑、 设在底 盘支撑上的上静压盘、 设在上静压盘底部的下静压盘、 设在上静压盘和下静压盘中部的中 心轴、 活动套装在中心轴上的空心轴 ; 所述中心轴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轮 ; 所述空心轴上固 定有与上静压盘内圆周面滑动配合且与下静压盘上表面滑动配合的中心旋转盘。
4、和固定在 中心旋转盘上的下托盘, 下托盘上面安装有下盘砂轮且与上静压盘上表面滑动配合, 所述 上静压盘与下托盘、 下静压盘及中心旋转盘滑动配合的上、 下面及内圆周面上分别设有上 油腔、 下油腔、 中间油腔, 所述上油腔、 下油腔、 中间油腔通过进油道和回油道与液压油系统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双面精密磨削、 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 其特征是还 包括冷却系统, 包括设在所述中心轴下端的冷却水旋转接头、 设在中心轴上的分别与冷却 水旋转接头的进、 回水管连通的中心轴进、 回水通道、 设在中心轴与空心轴之间的中心冷却 水旋转接头、 设在空心轴上的分别通过中心冷却水旋转接头与中心。
5、轴进、 回水通道连通的 空心轴进、 回水通道、 设在下托盘上的与空心轴进、 回水通道连通的下托盘进、 回水通道和 与下托盘进、 回水通道连通设在下托盘与下盘砂轮之间的下盘冷却水道。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用于双面精密磨削、 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 其特征是还 包括动力传输机构, 动力传输机构包括通过设在空心轴上的带轮与空心轴连接的空心轴电 机、 通过设在中心轴 7 的同步带轮与中心轴连接的太阳轮电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31712 A 2 1/3 页 3 一种用于双面精密磨削、 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磨削、 研磨抛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
6、用于双面精密磨削、 研磨组合机床 的下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蓝宝石等硬脆材料在加工时由于要求研磨、 抛光压力大、 线速度高、 无振动, 加工 过程中在大压力和高转速研磨、 抛光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现有的双面研磨、 抛光机床均采 用滚动轴承结构, 而且盘面不能冷却, 如果用于加工蓝宝石等硬脆性材料时, 由于研磨、 抛 光压力小, 振动大, 温度高, 其抛光精度、 加工效率以及设备使用寿命都难以保证。 因此现有 的双面研磨、 抛光设备不能适应蓝宝石等硬脆材料的加工。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面精密磨削、 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 以提高 双面研磨、 抛光设备加工硬。
7、脆材料的研磨、 抛光精度和效率。 0004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用于双面精密磨削、 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 包括底盘支撑、 设在底盘支撑上的上静 压盘、 设在上静压盘底部的下静压盘、 设在上静压盘和下静压盘中部的中心轴、 活动套装在 中心轴上的空心轴 ; 所述中心轴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轮 ; 所述空心轴上固定有与上静压盘内 圆周面滑动配合且与下静压盘上表面滑动配合的中心旋转盘和固定在中心旋转盘上的下 托盘, 下托盘上面安装有下盘砂轮且与上静压盘上表面滑动配合, 所述上静压盘与下托盘、 下静压盘及中心旋转盘滑动配合的上、 下面及内圆周面上分别设有上油腔、 下油腔、 中间油 腔, 。
8、所述上油腔、 下油腔、 中间油腔通过进油道和回油道与液压油系统连接。 0005 本发明还包括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包括设在所述中心轴下端的冷却水旋转接头、 设在中心轴上的分别与冷却水旋转接头连通的中心轴进、 回水通道、 设在中心轴与空心轴 之间的中心冷却水旋转接头、 设在空心轴上的分别通过中心冷却水旋转接头与中心轴进、 回水通道连通的空心轴进、 回水通道、 设在下托盘上的与空心轴进、 回水通道连通的下托盘 进、 回水通道和与下托盘进、 回水通道连通设在下托盘与下盘砂轮之间的下盘冷却水道。 0006 本发明装置还包括动力传输机构, 包括通过设在空心轴上的带轮与空心轴连接的 空心轴电机、 通过设在中。
9、心轴的同步带轮与中心轴连接的太阳轮电机。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是一种非对称大承载能力静压下盘装置, 由于油液具有很好的振动阻尼, 既能 承受高达几吨的加工压力, 又能使设备保持很小的振动, 工作时, 可在上静压盘与下托盘、 上静压盘与中心旋转盘及上静压盘与下静压盘之间形成抗压油层, 提高设备在大抛光压力 时的承载能力及设备减震能力。加之具有冷却系统, 可通过空心轴中的机械密封对盘面进 行冷却, 将抛光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及时带走, 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可提高研磨、 抛光精度 和效率, 适应蓝宝石等硬脆材料加工的要求。 说 明 书 CN 103831712 A 3 2/3 页 4。
10、 0008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参见图 1, 用于双面精密磨削、 研磨组合机床的下盘装置, 包括底盘支撑 1、 设在底 盘支撑 1 上的上静压盘 18、 设在上静压盘 18 底部的下静压盘 8、 设在上静压盘 18 和下静压 盘 8 中部的中心轴 7、 活动套装在中心轴 7 上的空心轴 5 ; 所述中心轴 7 的顶端安装有太阳 轮 23 ; 所述空心轴 5 上固定有与上静压盘 18 内圆周面滑动配合且与下静压盘 8 上表面滑 动配合的中心旋转盘 20 和固定在中心旋转盘 20 上的下托盘 17, 。
11、下托盘 17 上面安装有下 盘砂轮 19 且下托盘 17 与上静压盘 18 上表面滑动配合, 所述上静压盘 18 与下托盘 17、 下 静压盘 8 及中心旋转盘 20 滑动配合的上、 下面及内圆周面上分别设有上油腔 14、 下油腔 9、 中间油腔 10, 所述上油腔 14、 下油腔 9、 中间油腔 10 通过进油道和回油道与液压油系统 (未 画) 连接。 0011 上静压盘18与下托盘17、 下静压盘8及中心旋转盘20共同组成了静压轴承机构, 上静压盘18上设置的油环与下托盘17、 下静压盘8及中心旋转盘20共同组成了上油腔14、 上下油腔 9 和中间油腔 10, 同时在上静压盘 18 上还设。
12、有供油与回油的上静压盘分油油道 13、 及上静压盘回油油道28。 当设备运转时液压油从安装于上静压盘18侧边的进油分油块 12 的压力油进油口 11 进入上静压盘分油油道 13 内, 并同时进入上油腔 14、 下油腔 9、 中间 油腔 10 内, 在上静压盘 18 与下托盘 17、 上静压盘 18 与中心旋转盘 20 及上静压盘 18 与下 静压盘 8 之间形成抗压油层, 提高设备在大抛光压力时的承载能力及设备减震能力。液压 油的回油通过设置于上静压盘 18 上的上静压盘回油油道 28 流回回油接油盆 29 内, 并通过 其流回液压油箱。 0012 本发明装置还包括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包括设在。
13、所述中心轴 7 下端的冷却水旋转 接头 32、 设在中心轴 7 上的分别与冷却水旋转接头 32 连通的中心轴进水通道 31、 中心轴回 水通道 35、 设在中心轴 7 与空心轴 5 之间的中心冷却水旋转接头 6、 设在空心轴 5 上的分别 通过中心冷却水旋转接头6与中心轴进、 回水通道31、 35连通的空心轴进、 回水通道27、 22、 设在下托盘 17 上的与空心轴进、 回水通道 27、 22 连通的下托盘进、 回水通道 25、 21 和与下 托盘进、 回水通道 25、 21 连通设在下托盘 17 与下盘砂轮 19 之间的下盘冷却水道 26。 0013 冷却系统的冷却水从安装于中心轴 7 下。
14、端的冷却水旋转接头 32 的进水口 34 进入 中心轴进水通道 31, 中心轴进水通道 31 的冷却水通过中心冷却水旋转接头 6 送入空心轴 5 上的空心轴进水通道27, 并连通下托盘17上的下托盘进水通道25, 最终将冷却水送入下托 盘 17 和下盘砂轮 19 之间的下盘冷却水道 26 内。通过冷却水在下盘冷却水道 26 内的流动 进行热交换, 实现对研磨、 抛光温度的控制。进行完热交换的冷却水依次通过过度水管 15、 水管接头 16、 下托盘回水通道 21、 空心轴回水通道 22、 中心旋转接头 6 及中心轴回水通道 35, 最终由冷却水旋转接头 32 的出水口 33 流回水箱 (未画) 。
15、。冷却水依次路径循环, 实现对 研磨、 抛光过程中的热量的控制。 0014 本发明还包括动力传输机构, 该动力传输机构包括通过设在空心轴上的带轮 4 与 说 明 书 CN 103831712 A 4 3/3 页 5 空心轴连接的空心轴电机、 通过设在中心轴 7 的同步带轮 30 与中心轴连接的太阳轮电机。 0015 设备运转前, 静压轴承机构内通压力油, 使中心旋转盘 20 和下托盘 17 一起悬浮, 电机通过带轮 4 带动安装于空心轴 5 上的中心旋转盘 20 旋转, 空心轴 5 通过轴承 3 和 24 定位于中心轴 7 上, 中心旋转盘 20 的旋转同时实现了安装于中心旋转盘 20 上的下托盘 17 及安装于下托盘 17 上的下盘砂轮 19 以中心轴 7 为中心一起旋转。太阳轮电机通过同步带 轮 30 带动中心轴 7 旋转, 实现安装于中心轴 7 顶端的太阳轮 23 的转动。 说 明 书 CN 103831712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3171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