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法.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5196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11 CN 103851963 A (21)申请号 201210516202.2 (22)申请日 2012.12.05 F42B 4/30(2006.01) (71)申请人 深圳市木森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桃花 源科技创新园蚝业分园 A 栋一楼 (72)发明人 汤海林 彭信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54) 发明名称 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及。
2、其打包 方法, 用于将自上料装置传输的各纸筒进行组合 打包, 所述打包装置包括机架、 用于定位挡止各所 述纸筒其中一侧的固定板、 用于将各所述纸筒的 端部平整的第一推动机构、 用于推动各所述纸筒 的另一侧以使其相互之间紧凑的第二推动机构以 及用于自各所述纸筒上方压紧各所述纸筒以使其 相互之间紧凑的第三推动机构, 所述纸筒置于所 述机架上, 所述固定板安装固设在所述机架一侧, 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对应所述固定板安装设置在所 述机架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 所述第三推 动机构位设于所述机架上方。 这样, 可保证组合打 包的所述纸筒结构紧凑、 组合稳固、 不易松散、 打 包效果好。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51963 A CN 103851963 A 1/1 页 2 1. 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 用于将自上料装置传输的各纸筒进行组合打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包装置包括机架、 用于定位挡止各所述纸筒其中一侧的固定板、 用于将各所述纸筒 的端部平整的第一推动机构、 用于推动各所述纸筒的另一侧以使其相互之间紧凑的第二推 动机构以及用于自各所述纸筒上方压紧各所述纸筒以使其相互之间紧凑的第三推动机构, 所述纸筒置于所。
4、述机架上, 所述固定板安装固设在所述机架一侧, 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对应 所述固定板安装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 所述第三推动机构位设于 所述机架上方。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花机打包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推 板和连接所述第一推板、 并驱动所述第一推板抵压各所述纸筒的端部以使得其各端部之间 相互平整的第一气缸, 所述第一推板呈平板状。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花机打包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第二推 板和连接所述第二推板、 并驱动所述第二推板抵压各所述纸筒的侧部以使得其侧部之间相 互紧凑的第二气缸, 所述第二推板呈平板状。
5、。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花机打包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三推动机构包括推杆和 连接所述推杆、 并驱动所述推杆自各所述纸筒上方压下以使其之间相互紧凑的第三气缸, 所述推杆呈长条状。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烟花机打包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板端部和侧边套设有 用于防止所述纸筒变形或破坏的橡胶套, 所述固定板呈平板状。 6.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 1 所述烟花机打包装置进行打包的方法, 以将纸筒组合打包, 其 特征在于 : 所述打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先将各所述纸筒定位固定于所述固定件 ; 2) 接着所述第一推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推板推动各所述纸筒的端部 ; 以保证各所。
6、述纸 筒的端部平整 ; 3) 然后所述第二推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推板推动各所述纸筒的侧部 ; 以保证各所述纸 筒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紧凑 ; 4) 最后所述第三推动机构驱动所述推杆, 所述推杆自上而下下压以保证各所述纸筒之 间在垂直方向上紧凑。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51963 A 2 1/4 页 3 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全自动化机械式烟花机, 尤其涉及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制作烟花爆竹的过程中, 纸筒主要用作爆炸药品、 引线等安装的载体, 各纸筒之 间需要粘合、 组装、 打包成捆, 以便于进行装药工序, 而传。
7、统的纸筒组合、 打包一般都是通过 人工操作, 这种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 且打包的纸筒规格不统一、 效果不好, 同时无法实现 自动化, 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 提供了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及其打包方 法, 可提高生产效率、 打包效果好、 实现了全自动化。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 用于将自上料装置传输的各纸筒进 行组合打包, 所述打包装置包括机架、 用于定位挡止各所述纸筒其中一侧的固定板、 用于将 各所述纸筒的端部平整的第一推动机构、 用于推动各所述纸筒的另一侧以使其相互之间紧 凑的第二推动机构以及用于自各所述纸筒上方压紧各。
8、所述纸筒以使其相互之间紧凑的第 三推动机构, 所述纸筒置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固定板安装固设在所述机架一侧, 所述第二推 动机构对应所述固定板安装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 所述第三推动 机构位设于所述机架上方。 0005 优选地,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推板和连接所述第一推板、 并驱动所 述第一 推板抵压各所述纸筒的端部以使得其各端部之间相互平整的第一气缸, 所述第一推板呈平 板状。 0006 优选地, 所述第二推动机构包括第二推板和连接所述第二推板、 并驱动所述第二 推板抵压各所述纸筒的侧部以使得其侧部之间相互紧凑的第二气缸, 所述第二推板呈平板 状。 0007 优选地,。
9、 所述第三推动机构包括推杆和连接所述推杆、 并驱动所述推杆自各所述 纸筒上方压下以使其之间相互紧凑的第三气缸, 所述推杆呈长条状。 0008 优选地, 所述固定板端部和侧边套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纸筒变形或破坏的橡胶套, 所述固定板呈平板状。 0009 本发明还可以这样实现 : 一种利用烟花机打包装置进行打包的方法, 以将纸筒组 合打包, 所述打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 1) 先将各所述纸筒定位固定于所述固定件 ; 0011 2) 接着所述第一推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推板推动各所述纸筒的端部 ; 以保证各所 述纸筒的端部平整 ; 0012 3) 然后所述第二推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推板推动各所述纸筒的。
10、侧部 ; 以保证各所 说 明 书 CN 103851963 A 3 2/4 页 4 述纸筒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紧凑 ; 0013 4) 最后所述第三推动机构驱动所述推杆, 所述推杆自上而下下压以保证各所述纸 筒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紧凑。 0014 本发明提供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 所述打包装置包括机架、 用于定位挡止各所述 纸筒其中一侧的固定板、 用于将各所述纸筒的端部平整的第一推动机构、 用于推动各所述 纸筒的另一侧以使其相互之间紧凑的第二推动机构以及用于自各所述纸筒上方压紧各所 述纸筒以使其相互之间紧凑的第三推动机构,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推板使得各 所述纸筒的端部平整 ; 所述固定板固定定。
11、 位各所述纸筒的其中一侧部, 所述第二推动机构 推动所述纸筒的另一侧部以保证各所述纸筒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紧凑 ; 所述第三推动机构推 动所述第三推板使得各所述纸筒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紧凑 ; 这样, 可保证组合打包的所述纸 筒结构紧凑、 组合稳固、 不易松散、 打包效果好。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的打包方法, 其先将各所述纸筒定位固定于所 述固定件 ; 接着所述第一推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推板推动各所述纸筒的端部 ; 以保证各所 述纸筒的端部平整 ; 然后所述第二推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推板推动各所述纸筒的侧部 ; 以 保证各所述纸筒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紧凑 ; 最后所述第三推动机构驱动所述推。
12、杆, 所述推杆 自上而下下压以保证各所述纸筒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紧凑, 与现有技术相比, 这种组合打包 方式简单方便、 打包效果好、 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现了全自动化。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烟花机打包装置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
13、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如图 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烟花机打包装置 1, 用于将自上料装置 (图未示) 传 输的各纸筒 2 进行组合打包, 上料装置通过皮带传输以源源不断地供 应所述纸筒 2, 实现 全自动化 ; 所述打包装置1包括机架11、 用于定位挡止各所述纸筒2其中一侧的固定板12、 用于将各所述纸筒 2 的端部平整的第一推动机构 13、 用于推动各所述纸筒 2 。
14、的另一侧以使 其相互之间紧凑的第二推动机构 14 以及用于自各所述纸筒 2 上方压紧各所述纸筒 2 以使 其相互之间紧凑的第三推动机构 15, 这样, 可保证组合打包的所述纸筒 2 结构紧凑、 组合稳 固、 不易松散、 打包效果好。所述纸筒 2 经所述上料装置传输以置于所述机架 11 上, 所述固 定板 12 安装固设在所述机架 11 一侧, 以使得各所述纸筒 2 在一侧形成定位, 同时, 也便于 在挤压各所述纸筒2另一侧时 ; 方便施力 ; 所述第二推动机构14对应所述固定板12安装设 说 明 书 CN 103851963 A 4 3/4 页 5 置在所述机架 11 的另一侧, 便于所述第二。
15、推动机构 14 对所述纸筒 2 的另一侧施力, 利用有 限空间, 节省行程 ;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 13、 所述第三推动机构 15 位设于所述机架 11 上方, 便于从上方对所述纸筒施力, 利用有限空间, 可节省行程。 0020 如图 1, 具体应用中, 优选地,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 13 包括第一推板 131 和连接所述 第一推板131、 并驱动所述第一推板131抵压各所述纸筒2的端部21以使得其各端部21之 间相互平整的第一气缸 132, 以各所述纸筒 2 的传输为前后方向, 可保证各所述纸筒 2 长度 前后统一, 使得组合打包的所述纸筒 2 便于放置, 避免出现各所述纸筒 2 之间高低不平,。
16、 且 上下端部平整的所述纸筒 2 外型美观 ; 具体地, 所述第一推板 131 为一金属平板, 其面积大 于等于各所述纸筒 2 的端部 21 所围成的面积, 以保证所述第一推板 131 抵压到每一个所述 纸筒 2 ; 所述第一推板 131 呈平板状, 保证其平整度, 同时也保证力的均衡性。 0021 如图 1, 优选地, 所述第二推动机构 14 包括第二推板 141 和连接所述第二推板 141、 并驱动所述第二推板 141 抵压各所述纸筒 2 的侧部以使得其侧部 22 之间相互紧凑的 第二气缸142, 以各所述纸筒2的传输为前后方向, 所述第二推 板141保证了组合打包的各 所述纸筒 2 之间。
17、在左右方向上的紧密性。具体地, 所述第二推板 141 也为一金属平板, 所述 第二推板141呈平板状, 便于在推压所述纸筒侧部22时, 保证其平整度, 同时也保证力的均 衡性。 0022 如图 1, 优选地, 所述第三推动机构 15 包括推杆 151 和连接所述推杆 151、 并驱动 所述推杆151自各所述纸筒2上方压下以使其之间相互紧凑的第三气缸152, 以各所述纸筒 2的传输为前后方向, 所述推杆151保证了组合打包的各所述纸筒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紧 密性。具体地, 所述推杆 151 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其呈长条状, 便于在推压所述纸筒 2 时, 保 证其平整度, 同时也保证力的均衡性, 。
18、在其它实施例中, 所述推杆 151 也可以呈管状或其它 规则几何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 起抵压、 推动作用的任何形状的所述推杆都是本发明所保护 的范围。 0023 优选地, 所述固定板12端部和侧边套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纸筒2变形或破坏的橡胶 套 (图未示) , 所述固定板 12 用于供所述纸筒 2 受力时起抵挡作用, 由于所述固定板 12 采用 金属材质制成, 在所述纸筒 2 与所述固定板 12 之间接触且有力抵压的情况下, 易造成所述 纸筒被抵压变形或破损, 因此, 所述橡胶套可起隔离作用, 以保护所述纸筒 2。所述固定板 12 呈平板状, 便于抵挡来自于所述纸筒 2 的推力。 0024 如图。
19、 1, 更进一步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上述烟花机打包装置进行打包的方法, 以将纸筒 2 组合打包, 所述打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 1) 先将各所述纸筒 2 定位固定于所述固定件 12 ; 便于在抵压所述纸筒 2 时, 所述 固定件 12 可起到挡止所述纸筒 2 的作用 ; 0026 2) 以各所述纸筒2的传输为前后方向, 接着所述第一推动机构13驱动所述第一推 板 131 推动各所述纸筒 2 的端部 21 ; 以保证各所述纸筒 2 的端部 21 平 整 ; 使得所述纸筒 2 在前后方向一致, 达到外型美观效果 ; 0027 3) 以各所述纸筒2的传输为前后方向, 然后所述第二推动机构。
20、14驱动所述第二推 板 14 推动各所述纸筒 2 的侧部 22 ; 以保证各所述纸筒 2 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紧凑, 即左右方 向保持紧凑 ; 0028 4) 以各所述纸筒 2 的传输为前后方向, 最后所述第三推动机构 15 驱动所述推杆 说 明 书 CN 103851963 A 5 4/4 页 6 151, 所述推杆 151 自上而下下压以保证各所述纸筒 2 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紧凑, 以实现了组 合打包的所述纸筒 2 在各个方向上的紧凑、 稳定。 0029 这种组合打包方式简单方便、 打包效果好、 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现了全自动化。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851963 A 6 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5196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