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捡球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捡球机.pdf(1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973648.0 (22)申请日 2018.06.25 (73)专利权人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 道北1098号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72)发明人 孔令叶 程意丽 杨忠高 邱腾雄 黄志辉 詹建辉 刘宇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郝志亮 (51)Int.Cl. A63B 47/02(2006.01) A63B 67/187(201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
2、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动捡球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捡球机, 包括通 过车轮支撑在地面上的底板、 支撑在底板前端的 送球仓以及设置在送球仓内的送球结构, 沿着前 进方向观察时, 所述送球仓至少由位于左右两侧 的两侧板和位于后侧的后挡板围成, 所述送球结 构包括均支撑在两侧板上的驱动轴和从动轴、 将 驱动轴与从动轴传动连接的皮带以及以相同间 隔设置在皮带上的送球板, 所述驱动轴与送球电 机传动连接, 所述送球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所述送球板的宽度等于或者略小于送球仓 的宽度, 并且所述送球板设置成在转动到靠近后 挡板的一侧时球不能够从送球板与后挡板之间 掉。
3、落。 该捡球机能够实现自动捡球, 节省了人力。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8405965 U 2019.01.22 CN 208405965 U 1.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车轮支撑在地面上的底板、 支撑在底板前端 的送球仓以及设置在送球仓内的送球结构, 沿着前进方向观察时, 所述送球仓至少由位于 左右两侧的两侧板和位于后侧的后挡板围成, 所述送球结构包括均支撑在两侧板上的驱动 轴和从动轴、 将驱动轴与从动轴传动连接的皮带以及以相同间隔设置在皮带上的送球板, 所述驱动轴与送球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送球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送球板的宽度等 于或者略小于送。
4、球仓的宽度, 并且所述送球板设置成在转动到靠近后挡板的一侧时球不能 够从送球板与后挡板之间掉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挡板包括垂直于底板设 置的竖直部和位于竖直部下方的弧形部, 在所述送球板转动到靠近竖直部的一侧时, 所述 送球板所在的平面与竖直部垂直或者所述送球板朝着靠近竖直部的方向逐渐向下方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部与竖直部在两者的 连接处相切, 所述弧形部为以驱动轴的轴线为圆心的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前端设置有朝向前 方的缺口, 所述后挡板、 侧板。
5、的下端穿过所述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以对送球结 构送出的球进行导向的导向筒, 所述导向筒设置在后挡板的后侧上, 并且所述导向筒的上 端开口低于后挡板的顶端, 所述导向筒的下端开口的大小小于上端开口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多个一端开口的集球 筒, 多个集球筒的开口能够交替地与导向筒的下端开口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用以将多 个集球筒交替地旋转到导向筒的下端开口正下方的旋转结构, 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可旋转地 支撑在底板上的转盘, 所述转。
6、盘的轴线垂直于底板, 在转盘上设置有与集球筒相同数量的 多个通孔, 多个所述通孔均匀设置在以转盘的轴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所述转盘与设置 在底板上的转盘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转盘电机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导向筒的 下端开口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以检测集球筒是否到位的位置传感器, 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控制 器信号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在底板的后端设置有 控制箱,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控制箱内, 在所述控制箱内顶端设置有用以检测前方障碍的前 方障碍检测装置, 所述前方障碍检测装置与控制。
7、器信号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 所 述前轮通过前轮支架固定在底板的前端, 所述前轮支架能够相对底板旋转, 并且前轮支架 与固定在底板上的前轮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后轮可旋转地支撑在底板的后端, 并且所述后 轮与固定在底板上的后轮电机传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05965 U 2 一种自动捡球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捡球机。 背景技术 0002 打乒乓球、 网球以及羽毛球都是当今人们喜欢的运动, 每次打上述球类, 特别是在 进行训练时, 人们为了减少捡球的麻。
8、烦, 经常会使用很多球, 当所有球都用完时再进行捡 球。 但是由于场地很大, 并且每次捡球要弯腰捡球, 因此, 每次捡球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并且 要花费较多的体力。 0003 为此, 人们针对如乒乓球、 网球等小型球类进行捡球的捡球机, 但是这类捡球机需 要人工手推进行捡球, 无法自动捡球, 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而针对羽毛球训练的捡球机 则只见于个别文献介绍, 也需要人工推动捡球机来实现捡球功能, 造成了人力的浪费, 并且 目前还未有商品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捡球机, 能够实现自动捡球, 减小了因 为捡球而浪费的时间。 0005 为达到以上目的。
9、,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捡球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车轮支撑在地面上的底板、 支撑在底板前端的送球仓以及设置在送球仓内的送球 结构, 沿着前进方向观察时, 所述送球仓至少由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侧板和位于后侧的后挡 板围成, 所述送球结构包括均支撑在两侧板上的驱动轴和从动轴、 将驱动轴与从动轴传动 连接的皮带以及以相同间隔设置在皮带上的送球板, 所述驱动轴与送球电机传动连接, 所 述送球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所述所述送球板的宽度等于或者略小于送球仓的宽度, 并 且所述送球板设置成在转动到靠近后挡板的一侧时球不能够从送球板与后挡板之间掉落。 0006 优选地, 所述后挡板包括垂。
10、直于底板设置的竖直部和位于竖直部下方的弧形部, 在所述送球板转动到靠近竖直部的一侧时, 所述送球板所在的平面与竖直部垂直或者所述 送球板朝着靠近竖直部的方向逐渐向下方倾斜。 0007 优选地, 所述弧形部与竖直部在两者的连接处相切, 所述弧形部为以驱动轴的轴 线为圆心的圆弧。 0008 优选地, 所述底板的前端设置有朝向前方的缺口, 所述后挡板、 侧板的下端穿过所 述缺口。 0009 优选地, 还包括用以对送球结构送出的球进行导向的导向筒, 所述导向筒设置在 后挡板的后侧上, 并且所述导向筒的上端开口低于后挡板的顶端, 所述导向筒的下端开口 的大小小于上端开口的大小。 0010 优选地, 还包。
11、括多个一端开口的集球筒, 多个集球筒的开口能够交替地与导向筒 的下端开口对准。 0011 优选地, 还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用以将多个集球筒交替地旋转到导向筒的下端开口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405965 U 3 正下方的旋转结构, 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在底板上的转盘, 所述转盘的轴线垂 直于底板, 在转盘上设置有与集球筒相同数量的多个通孔, 多个所述通孔均匀设置在以转 盘的轴线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所述转盘与设置在底板上的转盘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转盘 电机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2 优选地, 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导向筒的下端开口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以检测集球筒 是否到位的。
12、位置传感器, 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3 优选地, 在底板的后端设置有控制箱,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控制箱内, 在所述控制箱 内顶端设置有用以检测前方障碍的前方障碍检测装置, 所述前方障碍检测装置与控制器信 号连接。 0014 优选地, 所述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 所述前轮通过前轮支架固定在底板的前端, 所 述前轮支架能够相对底板旋转, 并且前轮支架与固定在底板上的前轮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 后轮可旋转地支撑在底板的后端, 并且所述后轮与固定在底板上的后轮电机传动。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 该捡球机能够实现自动捡球的功能, 在使用时, 只需要。
13、打开开关, 即可以实现自动 捡球; 并且, 该捡球机能够将球自动装入到集球筒中, 具有自动整理的功能; 特别是对于羽 毛球, 由于导向筒较长, 当羽毛球从导向筒通过时, 羽毛球能够自动调整方向将头部朝下。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0019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 0020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 以下描 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
14、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2 如图1-4所述的一种自动捡球机, 包括底板1、 沿着前进方向位于底板1的前侧的送 球仓2、 设置在送球仓2内的送球结构3, 在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车轮, 通过控制车轮的转动 能够驱动捡球机前进、 后退以及转弯。 所述前进方向指的是捡球机往前走的方向。 0023 沿着前进方向观察, 所述送球仓2由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板21和位于后侧的后挡板 22围成, 所述侧板21和后挡板22支撑在底板1上, 在送球仓2的下方的前侧形成进球口, 在送 球仓2的上方的后侧形成出球口, 并且所述进球口朝向前进方向的前方, 所述出球口朝向前 进方向的后方。 0024 所述送球结构3包括垂直。
15、于前进方向设置的驱动轴31和从动轴32、 用以将驱动轴 31与从动轴31传动连接的皮带33以及沿着皮带33的转动方向以一定间隔设置在皮带33上 的多个送球板34。 所述驱动轴31和从动轴32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支撑在两侧板21上, 并且 驱动轴31和从动轴32中的一个位于另一个的正上方。 在其中一个侧板21上设置有与控制器 61信号连接的送球电机35, 所述送球电机35与驱动轴31传动连接, 这样通过控制送球电机 35能够控制送球板34移动。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405965 U 4 0025 所述皮带33的宽度等于或者略小于两侧板21之间的距离, 所述送球板34的长度等 于。
16、或者略小于皮带33的宽度, 所述送球板34的长度沿着平行于驱动轴31的方向延伸。 所述 送球板34的宽度应当保证当送球板34与后挡板22配合时, 球不会从两者的间隙中掉落。 0026 优选地, 后挡板22包括竖向设置的竖直部221和位于竖直部221下方的弧形部222, 所述竖直部221与弧形部222在连接处相切。 在所述底板1的前侧设置有缺口11, 所述侧板21 和后挡板22的弧形部222的下端从缺口11穿过靠近地面, 即侧板21和后挡板22的下端均低 于底板1的下表面并且靠近地面, 这样能够减小送球板34在将球从地面推送到后挡板22时 球能够顺利地进入到后挡板22上。 0027 更进一步, 。
17、所述弧形部222的弧形所在的圆心在驱动轴31的轴线上, 所述弧形部 222的下端部的切线与底板1所在的平面平行, 由于在平整的地面上, 底板1与地面平行, 这 样弧形部222的下端部与地面几乎相切, 使得球更容易进入到后挡板22上。 0028 球从下方的进球口进入之后, 在送球板34的带动下球到达上方的出球口。 为了保 证球能够顺利地从出球口送出, 所述后挡板22的上端高度低于从动轴32的轴线, 这样能够 保证送球板34在绕从动轴32旋转之前球从送球板34上掉落。 为了保证在达到出球口时球能 够自动从送球板34上掉落, 将所述送球板34设置成当与竖直部221配合时, 所述送球板34的 所在平面。
18、与竖直部221垂直或者送球板34沿着靠近竖直部221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0029 优选地, 所述捡球机还包括设置在后挡板22的后方的导向筒4用以将球传送到需 要的位置, 所述导向筒4的上端开口与出球口相通, 并且上端开口的高度等于或者小于出球 口的高度, 这样当球从出球口出来时能够直接掉落到导向筒4中。 所述导向筒4的下端开口 朝下, 并且下端开口的大小小于上端开口的大小以便于对球进行收集。 0030 在所述两侧板21的顶端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部211, 所述导向筒4位于延伸部 211的下方, 导向筒4的上端与延伸部211对应的部分固定在延伸部211上, 通过设置延伸部 211方便了导向筒4。
19、的固定。 两延伸部211的上端设置顶板23以将导向筒4的上端开口以及出 球口覆盖, 一方面保证了美观, 另一方面防止其它的物体掉落到导向筒4中。 0031 为了进一步保持美观以及对送球结构3进行保护, 在送球仓2的前侧设置有前挡板 (未示出), 所述前挡板的下端高出侧板21的下端一段距离以形成进球口, 所述前挡板的上 端与顶板23相连, 这样从外部观察时, 仅仅露出进球口和导向筒4的下端开口。 0032 所述捡球机还包括多个一端开口的集球筒51, 所述多个集球筒51通过设置在底板 1上的旋转结构选择性地位于导向筒4的下端开口的正下方以进行收球。 0033 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底板1上。
20、的转盘52, 所述转盘52的轴线与底板1 所在的平面垂直。 在转盘52上设置有多个用以放置集球筒51的通孔, 多个通孔以转盘的旋 转轴线为圆心均匀地设置在同一圆周上。 所述通孔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大于集球筒51的外 径, 并且在集球筒51上的一定高度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凸起511, 所述环形凸起511的直径大 于通孔的直径, 这样可以直接将集球筒51通过环形凸起511支撑在转盘52上而不需要其它 的固定形式。 为了保证集球筒51能够准确地接到从导向筒4掉落的球, 所述集球筒51的开口 处呈向外喇叭状结构, 通过设置喇叭状结构能够使集球筒51的开口大于导向筒4的下端开 口的大小进而方便球进入到集球筒51。
21、中。 0034 在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与控制器61信号连接的转盘电机53, 通过控制转盘电机53 的旋转能够带动转盘52的旋转进而能够交替地使不同的集球筒51旋转到导向筒4的下端开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405965 U 5 口的正下方。 为了能够判断集球筒51能够准确地到位, 在底板1的位于导向筒4的下端开口 的正下方设置有与控制器61信号连接的位置传感器54, 优选地, 所述位置传感器54为红外 传感器, 当集球筒51旋转到位置传感器上方时, 位置传感器54向控制器61发出信号, 此时控 制器61控制转盘电机53停止旋转。 当然, 也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其它方式来判断集球筒。
22、 51是否到位。 0035 在导向筒4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用以判断集球筒51是否装满的与控制器61信号连 接的满载传感器41, 所述满载传感器41也可以为红外传感器, 当球下落到满载传感器41的 位置处时, 满载传感器41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到控制器61以对球进行计数, 当球的数量达 到设定值时控制器61认定集球筒51已满。 当控制器61确定集球筒51装满时, 控制转盘电机 53旋转, 采用下一个集球筒51进行收球, 直到所有的集球筒51都装满球, 此时控制器61通过 扬声器等发出报警信号。 其中, 可以通过对装满球的集球筒51进行计数来确定所有的集球 筒51都已装满球。 当然, 也可以通过集球筒。
23、51中的球的位置来判断集球筒51是否装满。 0036 所述车轮包括设置在底板1上的前轮73和后轮71。 所述前轮73通过前轮支架731固 定在底板1的底部, 具体地, 在底板1的位于缺口11的两侧均设置有前轮支架731, 且沿着前 进方向观察时, 在每个前轮支架73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前轮73, 所述前轮73能够相对前轮 支架731在对应每一个前轮支架731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控制器61信号连接的前 轮电机74, 前轮电机74与前轮支架3传动连接, 控制器61通过控制前轮电机74来使前轮支架 731转动进而能够实现前轮73的转向。 所述后轮71通过后轮支架711支撑在底板1的两侧, 并 。
24、且在底板1上设置有与其中一个后轮71传动连接的后轮电机72, 所述后轮电机72与所述控 制器61传动连接, 控制器61通过控制后轮电机72能够驱动后轮71旋转进而实现捡球机的移 动。 0037 在所述底板1的后侧设置有控制箱6, 所述控制器61设置在控制箱6内。 在控制箱6 的箱体上也设置有电池62, 所述电池62为整个捡球机供电。 在所述控制箱6的顶部设置有用 于检测前方障碍的前方障碍检测装置63, 所述前方障碍检测装置63与控制器61信号连接, 优选地, 所述前方障碍检测装置64为红外传感器, 当控制器61根据红外传感器反馈的数据 确认前方具有障碍物时, 停止前进或者转向。 通过红外传感器。
25、判断前方障碍物的远离属于 现有技术, 此处不再详述。 当然也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其它技术手段来检测前方障碍。 并 且, 在检测机的多个位置设置障碍检测装置以减小检测机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0038 并且, 在所述控制箱上也可以设置相应的按键和显示屏以方便控制和对参数进行 设置和观察, 具体地, 通过按键进行控制和显示屏显示属于现有技术, 此处不再详述。 003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 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 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405965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8405965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8405965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8405965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8405965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