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一种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5570168
  • 上传时间:2019-02-16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3.0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35453.2

    申请日:

    2014.05.29

    公开号:

    CN103984188A

    公开日:

    2014.08.1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3B 15/10申请公布日:2014081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3B 15/10申请日:20140529|||公开

    IPC分类号:

    G03B15/10; G03B37/00

    主分类号:

    G03B15/10

    申请人:

    周丹涛

    发明人:

    周丹涛

    地址:

    515044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金湖路119号金馨花园8栋8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代理人:

    孙伟峰;杨林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包括以摄影中心点为轴心设立的框架,框架内表面连接有背景幕,所述框架的圆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摄影单元,所述背景幕对应于摄影单元设有供摄影单元取景的通孔;背景幕是颜色单一的以布、无纺布、塑料为软质材料或以面板为硬质材料中的一种。本发明结构简单,容易拆装,只需装配一次,即可以多次对不同的对拍摄对象进行多角度成像摄影操作,特别是在背景颜色单一的情况下,对多角度同时取得的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省去繁冗的技术处理过程,大大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包括以摄影中心点为轴心设立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表面设有背景幕(30),所述框架的圆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摄影单元(20),所述背景幕(30)对应于摄影单元(20)设有供摄影单元(20)取景的通孔(3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幕(30)是颜色单一的布、无纺布、塑料的软质材料或是面板的硬质材料中的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幕(30)为硬质材料面板,所述面板表面涂覆有油漆。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若干根立柱(10)和连接于立柱的弧形面板(50)组成,弧形面板(50)为背景幕,弧形面板(50)对应于摄影单元(20)设有供摄影单元取景的通孔(31)。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若干根底部向内弯折的龙骨立柱(61)和将龙骨立柱(61)连接固定的副龙骨(62)组成,软质材料的背景幕(30)连接于框架内表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龙骨立柱(61)和副龙骨(62)内表面和背景幕对应设有魔术贴。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可供进出的门(12),所述门(12)由两根与龙骨立柱(61)并行的门柱(15)组成,其中门柱(15)下端与龙骨立柱(61)的下端形状相同,门柱(15)上端向内弯折,门柱(1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铰接轴承(16),门柱(15)上端和下端的铰接轴承(16)在同一轴线上,门柱(1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轴承座组件(17)将两个门柱(15)铰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系统(40),照明系统(40)为灯箱设于框架顶部或若干照明灯环设于框架顶部。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中心轴所在的地面上设有中心区域识别标识(71)。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装置还包括称重单元(90),所述称重单元(90)设于框架围成区域的底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影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成像拍摄的摄影装置。
    背景技术
    照片、视频是人们留住美好瞬间的最好载体。随着电子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照相机、摄影机已经很快普及到各个家庭,甚至每人都可以拥有带有摄像头的手机,除了可以随身拍摄、拍照,还可以随时翻看,或与他人共享。现在,单个角度的照片或视频已经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更希望能够看到真实物体的多个角度的立柱照片或视频,而不是只欣赏用三维技术电脑绘制的人物、动画卡通形象。现在一些广告或电影等媒体中会用到一种用多个角度摄影的照片或视频,但这些设备和摄影场景(装置)要求很高,不容易普及。为了达到多角度摄影的目的,目前比较常用的拍摄方法是将被拍摄对象放置在平台上,然后转动平台或照相机对被拍摄对象进行不同角度的拍摄,如专利号为201020263667.8、200820204137.9、200520064697.5和200510002581.3的专利申请就是利用这一方法进行设计的,此方法虽然可以解决多角度摄影的问题,但每拍摄一个角度需转动一下平台,摄影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利92107336.4采用多个摄影单元围绕被拍摄对象进行拍摄,但由于没有背景,其拍摄的照片或视频需要大量的后期处理工作量,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目的,这种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包括以摄影中心点为轴心设立的框架,其中,框架内表面设有背景幕,所述框架的圆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摄影单元,所述背景幕对应于摄影单元设有供摄影单元取景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背景幕是颜色单一的布、无纺布、塑料的软质材料或是面板的硬质材料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背景幕为硬质材料面板,所述面板表面涂覆有油漆。
    优选地,所述框架由若干根立柱和连接于立柱的弧形面板组成,弧形面板 为背景幕,弧形面板对应于摄影单元设有供摄影单元取景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框架由若干根底部向内圆滑弯折的龙骨立柱和将龙骨立柱连接固定的副龙骨组成,软质材料的背景幕连接于框架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框架的龙骨立柱和副龙骨内表面和背景幕对应设有魔术贴。
    优选地,所述框架还包括可供进出的门,所述门由两根与龙骨立柱并行的门柱组成,其中门柱下端与龙骨立柱的下端形状相同,门柱上端向内弯折,门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铰接轴承,门柱上端和下端的铰接轴承在同一轴线上,门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轴承座组件将两个门柱铰接。
    优选地,还包括照明系统,照明系统为灯箱设于框架顶部或若干照明灯环设于框架顶部。用于加强拍摄环境的照明。
    优选地,在框架中心轴所在的地面上设有中心区域识别标识。
    优选地,摄影装置还包括称重单元,所述称重单元设于框架围成区域的底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体化摄影的装置,只需装配一次,即可以多次对不同的对拍摄对象进行多角度成像摄影操作,特别是在背景颜色单一的情况下,对多角度同时取得的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时,可以省去繁冗的技术处理过程,大大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体化的背景幕在最大程序上减少了背景中存在的接缝问题,而且还对经常需要进出的门上做了很巧妙的结构处理,在门关上时,背景幕被拉平整,而必然存在的背景幕接缝就在门的两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照明系统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装置俯视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装置俯视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4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为了达到各拍摄角度成像的统一性,以摄影中心点为轴心设立框架,即为筒状体,在各框架内表面连接有背景幕,框架的圆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摄影单元,一般要求摄影单元呈圆周设置,背景幕对应于摄影单元设有供摄影单元取景的通孔。在颜色统一,没有图案的背景幕下进行拍摄,将可以得到背景统一、后期容易制作的多角度成像数据。下面将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框架由若干根立柱10平行设置,至少在上面和下面用固定环11将立柱10连接围成一个筒状圈,还可视装置整个框架规模大小、框架材料的结实程度,必要的时候在圆筒状的框架腰间设有连接加强结构;另外在该装置上开设一扇门12,方便进出作业,摄影单元20连接于各个立柱10侧壁,为了成像效果更佳,一般要求立柱10均匀排列,这样摄影单元20也就可以均匀分布,而且摄影单元20一般设于同一水平线,共同指向同一轴心;背景幕30应当颜色单一,可以用软质材料如布、无纺布、塑料,也可以是硬质材料,如表面做油漆处理的胶合板,本实施例中,使用绿色无纺布;同时,需要在绿色无纺布与摄影单元20对应的地方设有通孔31,以使得摄影单元20可以对设于框架内的摄影对象进行拍摄。对于这样的摄影装置,如果是室内,一般还需要照明系统40的辅助,可以在装置顶上加一个灯箱进行补充。
    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40灯箱由日光灯组41、透光膜42、连接环43和箱体44组成,透光膜42通过连接环43安装在框架上部的固定环11上,相当于框架内部的顶面,箱体44安装在连接环43上,日光灯组41由多个不同功率的日光灯组成,其安装在箱体44内底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摄影装置结构简单,方便组装,而且对于不同的拍摄对象,只需要交换下一个就可以,无须调节摄影单元20,有效保证了摄影角度的一致性。
    另外,在拍摄对象尺寸不同,特别是高低明显区别的情况下,可以在垂直 方向增加摄影单元20,为了和周边的背景幕一致,还需要将同样材质的背景幕30覆盖于地面上。
    同时,拍摄对象所处的中心位置如果有偏差也可会对成像生产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必须在升降台上设有中心区域识别标识,这种识别标识可以是一个中心小点,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区域识别标识是用投影仪产生的,图中未示出。
    在这样的摄影装置中进行摄影时,只需将拍摄对象(也可能是人)摆到中心位置,拍好姿势,调整好背景幕尽量避免出现条纹及容易在摄影机中留下痕迹的地方,关上门,将灯光调节好后就可以进行拍摄了,拍摄时,可以在同一时间向每个摄影单元发出指令,使每个摄影单元在同一时间拍摄,也可以按预设定时间顺序向指定的摄影单元发出指令,让其在规定的时间拍摄,摄影单元拍摄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处理并且储存,由于本部分内容与本发明无关,这里不加赘述。
    实施例2
    区别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结构如图3、图4所示,摄影装置由若干根立柱10平行设置,在上面用固定环11将立柱10连接围成一个筒状圈,各立柱间还连接有若干连接板13组成框架结构。更大的区别之处在于,采用了硬质材料面板50做为背景幕,本实施例采用塑料材料,在硬质材料面板50表面批灰后喷蓝色油漆;摄影单元20和上一实施例一样,设于立柱10的侧壁。为了达到加固和美观的目的,还可以在框架外面再加一层墙体51,墙体51只需要在装有摄影单元20的地方设有方便操作摄影单元的窗口52即可,当然,面板50对应于摄影单元20的地方还需要留有通孔53,为了避免对成像效果的干扰,该通孔53在满足摄影的前提下,尽量开得比较小。图中还可见,在筒状圈框架底面铺设有若干根板条18,中间留有一圆形凹槽19,凹槽19中放置有称重单元90,本实施例的称重单元90是电子称,可以对拍摄对象进行称重;另外为了背景的统一,地面上还需要盖有和以上所述框架侧壁连接的硬质材料相同的材料,当成背景的一部分,可以是对照称重单元90先挖去一个洞,放进称重单元90后再用一块稍大一些的同样材料的盖板32盖在称重单元90上,用于当中心区域识别标识71。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40为设于框架顶部环布的若干个柔光灯,代替以上使用的灯箱结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区别点主要在于本摄影装置带有巧妙门结构,参见图5、图6,摄 影装置的框架由若干根底部向内圆滑弯折的龙骨立柱61和将龙骨立柱61连接固定的副龙骨62组成,本实施例的龙骨立柱61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立柱10,副龙骨62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固定环11,背景幕30采用红色纯棉布,在框架的龙骨立柱61和副龙骨62内表面与背景幕30对应的地方设有魔术贴,只需要先搭好框架,再把纯棉布的背景幕30贴起来即可,布置和拆装都比较方便,而且收藏的时候占用地方也小运输也方便,这种背景幕可以只使用一块布料来实现,减少拼接缝对成像的影响,当然,地面上还需要一块与背景幕30相同的布料来铺设实现整个背景的一致性;框架还包括可供进出的门12,门12由两根与龙骨立柱61并行的门柱15组成,其中门柱15下端与龙骨立柱61的下端形状相同,门柱15下端同样向内弯折,门柱1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铰接轴承16,门柱15上端和下端的铰接轴承16在同一轴线上,这样就可以实现门12的开合,门柱1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轴承座组件17将两个门柱15铰接,将布质的背景幕30一端粘连于门柱15内表面,然后绕框架内圈与各龙骨立柱61、副龙骨62连接,另一端粘连于另一门柱15的内表面,只留两个门柱之间的一条接缝。门12打开和关闭的情况参见图7、图8。同理,背景幕30对应于摄影单元20也需要留有通孔3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具体说明参见图9、图10,区别点在于,由若干块可以立放的框架单元80围起来拼装而成筒状框架,这种框架单元80可以做到规格一致,加工的时候节省工序,也方便安装,收存的时候也不会占用很多空间,各个框架单元相应于摄影单元安放处设一凹槽81,凹槽81内设有通孔82,摄影单元20固定于凹槽81并对准通孔82;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各框架单元80之间设有连接扣,由于这样的多个框架单元80拼合势必会形成多道拼缝,不利于摄影作品的后期处理,有必要再设一整体背景幕30,背景幕对应于框架单元的通孔82设有通孔31,这其中,背景幕为塑料面板表面涂覆有绿色油漆而成。另外,各框架单元80上端还向内伸出,围成一圈后形成一环台83,照明系统40搭于该环台上;中心区域识别标识71还是由设于框架顶上的一激光笔14投射的激光束来实现,在该光通路的环台上设有透光孔84。筒状框架底部由若干块底板85拼装成底面,中心留有一圆圈86,圆圈86内放置有称重单元90,可以让被拍摄对象在拍摄的过程中同时可以测其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角度 成像 摄影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多角度成像摄影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5701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