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5565568
  • 上传时间:2019-02-1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309.4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20049.0

    申请日:

    2014.03.28

    公开号:

    CN103865108A

    公开日:

    2014.06.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3/06申请日:20140328|||公开

    IPC分类号:

    C08L3/06; C08L3/08; C08B31/06; C08B31/16; C08B31/04; A23L1/09

    主分类号:

    C08L3/06

    申请人:

    甘肃丰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远西; 王小军; 谢晓驰

    地址:

    741000 甘肃省天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廿里铺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取甲:马铃薯淀粉、乙:玉米淀粉、丙:木薯淀粉为原料,按甲∶乙∶丙=0.4-0.5∶0.3-0.4∶0.1-0.3,或甲∶乙=0.1-0.9∶0.9-0.1,或乙∶丙=0.1-0.9∶0.9-0.1,或甲∶丙=0.1-0.9∶0.9-0.1的比例混合制成混合原料,用上述混合原料中的一种生产以下品种变性淀粉A:磷酸酯双淀粉、B: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C: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上述单独生产的变性淀粉按A∶B=0.1-0.9∶0.9-0.1比例混合,或A∶C=0.1-0.9∶0.9-0.1比例混合,或A∶D=0.1-0.9∶0.9-0.1比例混合,或B∶C=0.1-0.9∶0.9-0.1比例混合,或B∶D=0.1-0.9∶0.9-0.1比例混合,或C∶D=0.1-0.9∶0.9-0.1比例混合得到的复合变性淀粉产品。本发明通过对变性淀粉的复合制备,解决了单一变性淀粉的缺陷在应用特性方面的缺陷,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甲:马铃薯淀粉、乙:玉米淀粉、丙:木薯淀粉为原料,按甲∶乙∶丙=0.4-0.5∶0.3-0.4∶0.1-0.3,或甲∶乙=0.1-0.9∶0.9-0.1,或乙∶丙=0.1-0.9∶0.9-0.1,或甲∶丙=0.1-0.9∶0.9-0.1的比例混合制成混合原料,用上述混合原料中的任一种生产A:磷酸酯双淀粉、B: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C: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上述单独生产的变性淀粉按A∶B=0.1-0.9∶0.9-0.1比例混合,或A∶C=0.1-0.9∶0.9-0.1比例混合,或B∶C=0.1-0.9∶0.9-0.1比例混合,或A∶B∶C=0.1-0.5∶0.1-0.5∶0.1-0.5比例混合得到的产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A:磷酸酯双淀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步骤一所述的混合原料淀粉加入软化水中,调节淀粉乳浓度为35%-40%,加入膨胀抑制剂和2%-7%的NaOH水溶液,加入质量为绝干淀粉量的0.7-1.0%作为催化剂,加入交联剂,20~30℃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酸调节浆液PH值5.5-6.0,加清水洗涤、抽滤、干燥、粉碎即得成品;
    所述膨胀抑制剂为Na2S04、NaCL中的一种,加入质量为绝干淀粉质量的5%-10%;
    所述交联剂为三氯氧磷、三偏磷酸钠的一种;
    所述酸调节液为盐酸、硫酸、磷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浓度为2.0%-10.0%。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B: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步骤一所述的混合原料淀粉加入软化水中,调节淀粉乳浓度为35%-40%,加入保护剂,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1.0-12.0,加入交联剂,反应30-60分钟;然后加入醚化剂(环氧丙烷),40-50℃反应18-24小时,用酸调节浆液PH值6.0-7.0,加清水洗涤、抽滤、干燥、粉碎即得成品;
    所述保护剂采用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加入质量为淀粉绝干质量的5-20%;
    所述交联剂采用三氯氧磷或三偏磷酸钠中的一种,加入质量为淀粉绝干质量的0.2-0.5ppm;
    所述酸采用盐酸、硫酸、磷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浓度为2.0%-10.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C: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方法是:
    将步骤一所述的混合原料淀粉加入软化水中,调节淀粉乳浓度为35%-40%,用浓度为3%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9.0-10.0,加入乙酰化剂,反应60min,用浓度为3%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7.0-10.0,加入交联剂,反应2-3h,加酸加清水洗涤、抽滤、干燥、粉碎即得成品;
    所述乙酰剂采用醋酸、乙酸酐中的一种,加入量为淀粉量的2-6%;
    所述交联剂采用三氯氧磷、三偏磷酸钠中的一种;
    所述酸采用盐酸、硫酸、磷酸水溶液中的一种。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淀粉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变性淀粉的原料主要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吸水性强、膨胀率高、透明度好,粘度高,但价格太高。玉米淀粉凝胶性较好,但吸水性差,透明度低,冻融稳定性差,易老化。木薯淀粉透明度好、粘度高,冻融稳定性较差,凝胶性弱。使用单一原料生产的变性淀粉受其原料性质影响,在应用上与其原料相同有很多缺点,如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变性淀粉吸水性差,透明度低,冻融稳定性差,易老化;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的变性淀粉虽然性能比玉米变性淀粉好,但价格却是玉米变性淀粉的几倍;对原淀粉通过一定比例的混合后再进行变性生产,其产品能够兼顾各自优点,降低产品成本,扩大变性淀粉的应用范围。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变性淀粉的工业化生产,其变性淀粉多是单一原料的一次变性或多次复合变性方式的产品,如氧化淀粉、交联淀粉、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氧化交联淀粉、交联酯化淀粉等等。但在某些行业和产品在生产、加工时,单纯的一次变性或复合变性淀粉已不能满足其要求,例如食品工业要求变性淀粉糊化温度低、粘度稳定、流动性好、透明度高、保水性好、冻融稳定性好等特点。单一原淀粉进行变性或复合变性后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同 程度不足,如醚化淀粉冻融稳定性好、凝胶性差,交联淀粉凝胶性好、冻融性差等特点。
    因此提供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能满足不同行业生产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变性淀粉,具有适用范围广,能满足不同行业对面粉的生产需求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甲:马铃薯淀粉、乙:玉米淀粉、丙:木薯淀粉为原料,按甲∶乙∶丙=0.4-0.5∶0.3-0.4∶0.1-0.3,或甲∶乙=0.1-0.9∶0.9-0.1,或乙∶丙=0.1-0.9∶0.9-0.1,或甲∶丙=0.1-0.9∶0.9-0.1的比例混合制成混合原料,用上述混合原料中的任一种生产A:磷酸酯双淀粉、B: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C: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步骤二、将步骤一制得的上述单独生产的变性淀粉按A∶B=0.1-0.9∶0.9-0.1比例混合,或A∶C=0.1-0.9∶0.9-0.1比例混合,或B∶C=0.1-0.9∶0.9-0.1比例混合,或A∶B∶C=0.1-0.5∶0.1-0.5∶0.1-0.5比例混合得到的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A:磷酸酯双淀粉的制备方法为:将步骤一所述的混合原料淀粉加入软化水中,调节淀粉乳浓度为35%-40%,加入膨胀抑制剂和2%-7%的NaOH水溶液,加入质量为绝干淀粉量的0.7-1.0%作为催化剂,加入交联剂,20~30℃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 后用酸调节浆液PH值5.5-6.0,加清水洗涤、抽滤、干燥、粉碎即得成品;
    所述膨胀抑制剂为Na2SO4、NaCL中的一种,加入质量为绝干淀粉质量的5%-10%;
    所述交联剂为三氯氧磷、三偏磷酸钠的一种;
    所述酸调节液为盐酸、硫酸、磷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浓度为2.0%-10.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B: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方法为:将步骤一所述的混合原料淀粉加入软化水中,调节淀粉乳浓度为35%-40%,加入保护剂,用3%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1.0-12.0,加入交联剂,反应30-60分钟;然后加入醚化剂(环氧丙烷),40-50℃反应18-24小时,用酸调节浆液PH值6.0-7.0,加清水洗涤、抽滤、干燥、粉碎即得成品;
    所述保护剂采用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加入质量为淀粉绝干质量的5-20%;
    所述交联剂采用三氯氧磷或三偏磷酸钠中的一种,加入质量为淀粉绝干质量的0.2-0.5ppm;
    所述酸采用盐酸、硫酸、磷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浓度为2.0%-10.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C: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方法是:
    将步骤一所述的混合原料淀粉加入软化水中,调节淀粉乳浓度为35%-40%,用浓度为3%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9.0-10.0,加入乙酰 化剂,反应60min,用浓度为3%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7.0-10.0,加入交联剂,反应2-3h,加酸加清水洗涤、抽滤、干燥、粉碎即得成品;
    所述乙酰剂采用醋酸、乙酸酐中的一种,加入量为淀粉量的2-6%;
    所述交联剂采用三氯氧磷、三偏磷酸钠中的一种;
    所述酸采用盐酸、硫酸、磷酸水溶液中的一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复合淀粉制成的磷酸酯双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在吸水保水性能上比单一的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磷酸酯双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好,在凝胶强度上比单一的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的磷酸酯双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好,在价格上比单一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的磷酸酯双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低。
    2、本发明中将所制备的磷酸酯双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以不同比例复配的增稠剂,可应用于高低温肉制品、速冻调理肉制品、酱料、酸奶制品、米面制品等食品生产中,既具备了、木薯变性淀粉、马铃薯变性淀粉的优点如吸水率高、保水性好、凝胶性能好、抗老化性能耗等优点,又能杜绝了玉米变性淀粉不耐冷冻、易老化等缺点,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在高低温肉制品、速冻调理肉制品、酱料、酸奶制品、米面制品等食品生产中起到增稠、粘合、抗冷冻、抗冻融等作用调节范围更广。并可根据需要调节产品 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食品厂家利润率。本发明混合原料淀粉的选择,主要以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为主,但不限于以上三种,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加入小麦淀粉、豌豆淀粉、蜡质玉米淀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在2000ml烧杯中加入1.1kg去离子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700g玉米淀粉和300g木薯淀粉调成淀粉乳。用3%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10.8~11.5,加入0.07~0.12g三氯氧磷,反应一小时后用3%~5%盐酸中和到9.0,然后加入醋酸酐50g,加入过程中用3%稀氢氧化钠保持PH8.0~8.5,醋酸酐加入完毕后维持PH8.0~8.5,20分钟后用3%盐酸中和到6.0,再抽滤,将滤饼用2kg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将滤饼干燥、粉碎,最终制成玉米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在20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1kg去离子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200g硫酸钠、600g玉米淀粉和400g马铃薯淀粉调成淀粉乳。加入用3%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10.8~11.5,加入50g环氧丙烷,半小时后升温到45度反应20小时。然后加入0.14~0.16g三氯氧磷,反应一小时后用3%~5%盐酸中和到6.0,再抽滤,将滤饼用2kg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将滤饼干燥、粉碎,最终制成玉米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将上述制成的玉米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玉米木薯羟丙基 二淀粉磷酸酯以6∶4比例混合,用于烘焙果酱生产,做成的果酱透明度好,在高温下不塌陷。
    将上述制成的玉米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和玉米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以7∶3比例混合,用于冷冻麻薯生产,做成的麻薯成型好,透明度好,多次冻融不析水,解冻后口感很Q。
    实施例二:
    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在2000ml烧杯中加入1.1kg去离子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400g玉米淀粉和600g木薯淀粉调成淀粉乳。用3%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10.8~11.5,加入0.14~0.16g三氯氧磷,反应一小时后用3%~5%盐酸中和到6.0,再抽滤,将滤饼用2kg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将滤饼干燥、粉碎,最终制成玉米木薯淀粉磷酸酯双淀粉。
    在20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1kg去离子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200g硫酸钠、800g玉米淀粉和200g马铃薯淀粉调成淀粉乳。加入用3%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10.8~11.5,加入50g环氧丙烷,半小时后升温到45度反应20小时。然后加入0.11~0.17g三氯氧磷,反应一小时后用3%~5%盐酸中和到6.0,再抽滤,将滤饼用2kg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将滤饼干燥、粉碎,最终制成玉米马铃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将上述制成的玉米木薯磷酸酯双淀粉和玉米马铃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以7∶3比例混合,用于低温肉制品生产,具有吸水率高,保水性好,抗低温,口感好等特点。
    将上述制成的玉米木薯磷酸酯双淀粉和玉米马铃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以5∶5比例混合,用于鱼丸肉丸生产,具有弹性好,吸水率高,反复冻融不析水等特点。
    实施例三:
    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在2000ml烧杯中加入1.1kg去离子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200g马铃薯淀粉和800g木薯淀粉调成淀粉乳。用3%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10.8~11.5,加入0.18~0.23g三氯氧磷,反应一小时后用3%~5%盐酸中和到6.0,再抽滤,将滤饼用2kg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将滤饼干燥、粉碎,最终制成马铃薯木薯磷酸酯双淀粉。
    在20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1.1kg去离子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200g硫酸钠、500g玉米淀粉和500g木薯淀粉调成淀粉乳。加入用3%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10.8~11.5,加入50g环氧丙烷,半小时后升温到45度反应20小时。然后加入0.15~0.19g三氯氧磷,反应一小时后用3%~5%盐酸中和到9.0,然后加入醋酸酐50g,加入过程中用3%稀氢氧化钠保持PH8.0~8.5,醋酸酐加入完毕后维持PH8.0~8.5,20分钟后用3%盐酸中和到6.0,再抽滤,将滤饼用2kg去离子水洗涤,最后将滤饼干燥、粉碎,最终制成玉米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将上述制成的马铃薯木薯磷酸酯双淀粉和玉米木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以3∶7比例混合,用于酸奶生产,具有保水能力高,防止乳清析出,用量少、成本低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关 键  词:
    一种 复合 变性 淀粉 制备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5655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