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合成材料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制备合成材料的装置.pdf(1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7456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18 CN 103874566 A (21)申请号 201280050364.X (22)申请日 2012.10.12 A1502/2011 2011.10.14 AT B29B 13/10(2006.01) B29B 17/04(2006.01) B01F 15/02(2006.01) B02C 18/08(2006.01) B29C 47/58(2006.01) B29C 47/10(2006.01) (71)申请人 奥地利埃瑞玛再生工程机械设备有 限公司 地址 奥地利安斯费尔登 (72)发明人 K. 菲。
2、奇廷格 M. 哈克尔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 陈浩然 何逵游 (54) 发明名称 用于制备合成材料的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合成材料预处理并随 后输送或者塑化的装置, 具有容器 (1), 该容器具 有能够围绕转动轴线 (10) 转动的混合和 / 或拆 碎工具 (3), 其中在侧壁 (9) 中构造了开口 (8), 通过该开口能够将合成材料取出, 其中设置了输 送器 (5), 具有在壳体 (16) 中旋转的螺旋件 (6)。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输送器 (5) 的纵轴线 (15) 的 逆向于输送方向 (17) 的假想的延长部在转动轴。
3、 线 (10) 处经过, 其中纵轴线 (15) 在逸出侧相对 于与纵轴线 (15) 平行的径向部 (11) 偏移了间距 (18), 并且螺旋件(6)从螺旋件(6)的起始处开始 向着末端或者说向着输送器 (5) 的出口观察以顺 时针转动。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4.14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AT2012/050154 2012.10.12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52982 DE 2013.04.18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4、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74566 A CN 103874566 A 1/2 页 2 1. 用于出于回收目的对合成材料尤其热塑性废料预处理的装置, 具有用于要被加工 的材料的容器 (1), 其中在容器 (1) 中设置了至少一个能够围绕转动轴线 (10) 转动的环绕 的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 (3) 以用于混合、 加热和视情况拆碎合成材料, 其中在容器 (1) 的 侧壁 (9) 中在所述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 (3) 的或者说在最下方的、 最靠近底部的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的高度的范围内构造了开口 (8), 通。
5、过该开口能够将预处理的合成材料从容器 (1) 的内部带出, 其中设置了至少一个输送器 (5) 尤其挤出机 (5), 以便接纳所述预处理的 材料, 具有至少一个在壳体 (16) 中旋转的尤其进行塑化的或者进行聚结的螺旋件 (6), 其 中壳体 (16) 具有位于其端侧 (7) 上或者其罩壁中的用于要被螺旋件 (6) 获取的材料的入 料口 (80), 并且入料口 (80) 处于与开口 (8) 的连接之中, 其特征在于, 输送器 (5) 的或者离入料口 (80) 最近的螺旋件 (6) 的中央纵轴线 (15) 的逆向于输送 器 (5) 的输送方向 (17) 的假想的延长部在转动轴线 (10) 上不与之。
6、相交地经过, 其中输送 器 (5) 的纵轴线 (15) 或者离入料口 (80) 最近的螺旋件 (6) 在逸出侧或者说在混合和 / 或 拆碎工具 (3) 的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 (12) 上相对于容器 (1) 的平行于纵轴线 (15) 的、 从 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 (3) 的转动轴线 (10) 沿着输送器 (5) 的输送方向 (17) 向外指向的径 向部 (11) 偏移了间距 (18), 并且螺旋件 (6) 或者说离入料口 (80) 最近的螺旋件 (6) 从螺 旋件 (6) 的在原则上靠近容器和入料处的起始处或者说从入料口 (80) 向着输送器 (5) 的 末端或者说出口观察沿顺时针转动。 2。
7、.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入料口(80)的上方区域中并且视情况也 在下方区域中构造了楔形的入料几何造型部。 3. 按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入料口 (80) 的下方区域中设置了例 如以入料滑芯或者能够调整的栅栏为形式的输送的装置, 其具有在螺旋件 (6) 的输送方向 (17) 上滑行的作用。 4. 按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对于与容器 (1) 处于连接之 中的输送器 (5) 而言由切向于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 (3) 的径向最外部的点的飞圆或者说切 向于在开口 (8) 处经过的合成材料以及法向于容器 (1) 径向。
8、部 (11) 地取向的、 沿着混合和 /或拆碎工具(3)的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12)指向的转动方向(19)方向向量和输送器(5) 的在各个单一点中或者说在开口(8)的整个区域中或者说在直接沿径向在开口(8)之前的 输送方向方向向量 (17) 的标积为零或者负数。 5. 按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 (3) 的 径向最外部的点的转动方向 (19) 方向向量和输送器 (5) 的输送方向的方向向量 (17) 围成 大于或者等于 90并且小于或等于 180的角度, 该角度在这两个方向向量 (17、 19) 的交 点中在关于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 (。
9、3) 的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 (12) 上游设置的、 在进入侧的 开口 (8) 边缘上测得, 尤其是在最远地设置在上游的点 (20) 中在该边缘或者说开口 (8) 上 测得。 6. 按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 (12) 的 方向向量 (19) 与输送器 (5) 的输送方向的方向向量 (17) 围成 170和 180之间的角度 (), 其在这两个方向向量 (17、 19) 的交点中在开口 (8) 的中心处测得。 7. 按权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距 (18) 大于或者等于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7。
10、4566 A 2 2/2 页 3 输送器 (5) 或者说螺旋件 (6) 的壳体 (16) 的一半的内直径, 并且 / 或者大于等于容器 (1) 的半径的 7% 优选大于等于 20%, 或者所述间距 (18) 大于或者等于容器 (1) 的半径。 8. 按权利要求 1 至 7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输送器 (5) 的纵轴线 (15) 的 逆向于输送方向的假想的延长部按照与容器 (1) 的横截面相割的形式设置并且将容器 (1) 的内腔至少部分地穿过。 9. 按权利要求 1 至 8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输送器 (5) 切向地连接在容 器 (1) 上或者说切向于容器 (1)。
11、 横截面地延伸, 或者说, 输送器 (5) 或者说螺旋件 (6) 的纵 轴线 (15) 或者说离入料口 (80) 最近的螺旋件 (6) 的纵轴线或者壳体 (16) 的内壁或者螺 旋件 (6) 的包壳末端切向于容器 (1) 的侧壁 (9) 的内侧面地延伸, 其中优选螺旋件 (6) 在 其端侧 (7) 与驱动器连接并且在其对置的端部处向着设置在壳体 (16) 的端部处的出口尤 其挤出机头部进行输送。 10. 按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开口 (8) 不间接并且直接且 不带有明显的间隔部尤其不带有移交路段或者输送螺旋件地与入料口 (80) 连接。 11. 按权利要求1。
1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混合和/或拆碎工具(3)包 括工具和/或刀具(14), 所述工具和/或刀具沿着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12)对合成材料拆 碎、 切割并且 / 或者加热地作用, 其中工具和 / 或刀具 (14) 优选在尤其平行于底面 (2) 设 置的能够转动的工具架 (13) 尤其支撑板 (13) 上或在该工具架处构造或者设置。 12. 按权利要求 1 至 11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 (3) 或者刀具(14)的对合成材料作用的沿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12)指向的前方区域或者说前 缘(22)与沿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12)靠后的或者说后进的区。
13、域相比不同地构造、 安置、 弯 曲以及 / 或者设置。 13. 按权利要求 1 至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容器 (1) 基本呈圆柱体形 地构造有平坦的底面 (2) 和相对于其垂直取向的柱筒罩面形的侧壁 (9) 并且 / 或者混合和 /或拆碎工具(3)的转动轴线(10)与容器(1)的中央中轴线重合并且/或者转动轴线(12) 或中央中轴线垂直并且 / 或者法向于底面 (2) 地取向。 14. 按权利要求 1 至 13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最下方的工具支架 (13) 或 者说最下方的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 (3) 和 / 或靠近底部的开口 (8) 以相对于底面 (。
14、2) 微小 的间距尤其设置在容器 (1) 的高度的最下四分之一区域中, 优选以相对于底面 (2)10mm 至 400mm 的间距设置。 15. 按权利要求 1 至 14 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输送器 (5) 是具有唯一的 进行压缩的螺旋件(6)的单螺旋挤出机(6)或者是双或多螺旋挤出机, 其中单个螺旋件(6) 的直径 d 彼此大小相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74566 A 3 1/10 页 4 用于制备合成材料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 1 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由现有技术已知大量不同构造类型的类似装置, 其包括接纳容。
15、器或者说用于将要 回收的合成材料拆碎、 加热、 软化以及制备的切割压缩机以及连接在其上的用于将以如此 方式预备的材料熔化的输送器或者说挤出机。 其中的目的在于, 获得质量尽可能高价值的、 多为粒料形式的最终产品。 0003 因此例如在EP 123 771或者EP 303 929中描述了具有接纳容器和连接在其上的 挤出机的装置, 其中被供应给接纳容器的合成材料通过拆碎和混合工具的旋转得到拆碎并 被带入到颤动循环中并通过加入的能量而通过得到加热。 由此形成具有足够良好的热均匀 性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在相应的停留时间之后从接纳容器移出、 送到螺旋挤出机中并就此 塑化或者说熔化。其中螺旋挤出机近似设置在。
16、拆碎工具的高度上。利用这种方式将软化的 合成材料碎物通过混合工具主动地压入或者说塞入到挤出机中。 0004 然而大多这些长久以来已知的设计方案却在于螺旋件出口处获得的得到加工的 合成材料的质量方面并且 / 或者在螺旋件的产量或者说物料通过率方面不尽人意。 0005 对于产品的最终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方面是从切割压缩机到达输送器或 者挤出机的预处理的或者说软化的聚合材料的质量, 而且还在于在入料以及输送或者说可 能的挤出时的情况。 另外, 在此, 螺旋件的单个区域或者说范围的长度以及螺旋件的参数例 如其厚度、 螺槽深度等等也是重要的。 0006 对于当前这里的切割压缩机 - 输送器 - 组合。
17、来说相应地呈现特别的关系, 因为进 入输送器的材料不直接地、 未经加工地以及冷却地进入, 而是已然在切割压缩机中得到过 预处理, 也就是说得到过加热、 软化以及 / 或者部分晶化等等。这对于入料以及材料的质量 而言都具有决定性。 0007 这两种系统, 即切割压缩机和输送器互相影响, 并且入料和进一步的输送或者说 可能的压缩的结果很大程度地取决于材料的预处理和粘度。 0008 相应于此重要的区域是切割压缩机与输送器之间的接口, 也就是得到均匀化预处 理的材料从切割压缩机被运送到输送器或者说挤出机中的区域。一方面, 这是一种纯粹的 在机械方面的问题情况, 因为在此两个不同工作的装置必须相互耦合。。
18、 此外, 该接口对于聚 合材料而言也是难题, 因为该材料在此大多靠近熔化区域地存在于剧烈软化的状态中而又 不允许熔化。如果温度过低, 那么通过率以及质量就会降低, 如果温度过高, 那么在某些位 置上就会发生不期望的熔化, 从而阻碍入料。 0009 此外, 精确的定量添加以及输送器的喂料是困难的, 因为这涉及了封闭的系统并 且不存在直接的入口用于入料, 而是实施从切割压缩机出来的材料的喂料, 也就是会非直 接地、 例如通过重量测定的定量添加器受到影响。 0010 所以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不仅在机械方面有所考虑地、 而且也要对聚合物特性有 说 明 书 CN 103874566 A 4 2/10 页。
19、 5 所理解地实施转送过程并同时关注整个工序的经济性, 也就是关注高的通过率以及相应的 质量。在此要注意部分对立的前提条件。 0011 对于先前所提到的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装置而言普遍的是, 混合以及拆碎工具的 输送或者说转动方向并从而材料碎物在接纳容器中循环的方向以及挤出机的输送方向基 本上相同或者说同向。这一刻意如此选择的布置方案源自于这样的期望, 即尽可能地将材 料塞入到螺旋件中或者说对其进行强制性喂料。 这种将碎物沿着螺旋件输送方向塞入到输 送器或者说挤出机螺旋件中的思想也是绝对显而易见的并对应于技术人员的普遍想法, 因 为碎物由此不必调换其运动方向并从而不需要为换向而耗费额外的力量。 。
20、就此以及有源于 此的进展始终都着眼于提供尽可能高的螺旋件填充度以及增强填塞效果。 例如也尝试过将 挤出机的入料区域锥状地进行扩展或者将拆碎工具镰形地弯曲, 从而让它们能够将软化的 材料刮抹式地喂入到螺旋件中。 通过在进入侧将挤出机相对于容器从径向位置移入切向位 置, 进一步增强了填塞效果并且合成材料被环绕的工具更加用力地送入或者说压入到挤出 机中。 0012 这样的装置即便伴有反复的问题, 但基本能够满意地运行和工作。 0013 因此, 例如对于具有微小的能量含量的材料例如 PET 纤维或者薄膜而言, 或者对 于具有过早的粘性或软化点的材料例如聚乳酸 (PLA) 而言, 始终又要关注这样的效果。
21、, 即, 合成材料在压力下被刻意同向地塞入到挤出机的入料区域中会导致材料直接在挤出机的 入料区域后亦或在入料区域内过早熔化。由此一方面降低了挤出机的输送效果, 另外也还 可能令熔化物部分地回流到切割压缩机或者说接纳容器的区域中, 这将导致尚未熔化的碎 片粘附在熔化物上, 从而令熔化物再度冷却并部分僵化并且以这种方式由部分僵化的熔化 物以及固态合成材料碎物形成疤瘤式的产物或者说结合体。 由此阻塞挤出机的入料并且混 合以及拆碎工具粘连。 作为进一步的结果, 挤出机的通过率降低, 因为螺旋件不再有足够的 填充。另外就此而言混合以及拆碎工具会被滞住。原则上必须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设备停机 并彻底清洁。 0。
22、014 此外, 对于这样的聚合物材料而言还出现这样的问题, 即, 其在切割压缩机中已然 被加热到近似其熔化范围。如果就此而言入料区域被装满, 那么材料就会熔化并且减少入 料。 0015 而且对于大多伸长的、 条形的、 纤维式的具有一定程度的纵向延展性和微小厚度 或者说刚度的材料即例如对于切成条的塑料膜而言也存在问题。 这首先源自于长形材料在 螺旋件的入料口的逸出侧末端被绊住, 其中条的一个端部伸入到接纳容器中并且另一个端 部在入料区域中。 由于不仅混合工具而且螺旋件都同向运转或者说施加相同的输送方向和 压力组分给材料, 所以条的两端在相同方向上被拉力以及压力加载并且条不会再松开。这 又导致材料。
23、在该区域中聚结、 入料口的横截面变窄并且入料行为变差并进一步导致通过率 受损。此外, 由于提高了该区域中的装料压力而会发生熔化, 从而又出现先前提到的问题。 0016 在这样同向转动的切割压缩机上连接了不同的挤出机, 其中结果基本上是完全可 以接受且引人关注的。然而申请人为进一步改善整个系统而施行了广泛的调查。 发明内容 0017 本发明因而基于的目的是, 克服所提到的缺点并改进先前所述类型的装置, 从而 说 明 书 CN 103874566 A 5 3/10 页 6 除了通常材料之外, 敏感的或者条形的材料也能毫无问题地由螺旋件纳入, 并且对于高的 材料质量而言尽可能节省空间地、 时间高效地。
24、并且节省能源地并且伴有高通过率地对其加 工或者说处理。 0018 该目的对于先前所述类型的装置而言通过权利要求 1 的特征部分的特征得以解 决。 0019 就此而言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在输送器尤其挤出机仅具有一个唯一的螺旋件的情 况下输送器尤其挤出机的中心纵轴线的逆向于输送器的输送方向的假想的延长部, 或者在 其具有多于一个的螺旋件的情况下离入料口最近的螺旋件的逆向于输送器的输送方向的 纵轴线的在转动轴线处不与之相交地经过, 其中当输送器具有唯一的螺旋件时该输送器的 纵轴线或者距离入料口最近的螺旋件的纵轴线在逸出侧相对于与纵轴线平行的、 由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的转动轴线在输送器的输送方向上向。
25、外指向的容器径向部偏移一定的距离。 0020 因此混合工具的输送方向和输送器的输送方向不再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样同 向, 而是至少略微反向, 从而降低先前所提到的填塞效应。 通过刻意调换混合和拆碎工具的 转动方向, 与迄今已知的装置相比降低了入料区域上的装料压力并且降低了装满的风险。 多余的材料利用这种方式不会以过度的压力塞入或者说刮抹到输送器的入料区域中, 而是 相反多余的材料甚至顺势再度被从那里去除, 从而虽然材料始终足够地处于入料区域中, 但是仅被加载了微小的压力。 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将螺旋件足够地填充并始终充足地加入材 料而不会导致螺旋件被过度填充并进而导致可能令材料熔化的局部压力峰值。。
26、 0021 利用这种方式可以阻止材料在入料的区域中熔化, 从而提高运行效率、 延长保养 间隔并且缩短因可能的维修以及清洁措施引起的停机时间。 0022 利用滑芯能够以公知的方式调节螺旋件的填充度, 通过降低装料压力, 滑芯能够 明显地更为敏感地反应并且螺旋件的填充度能够更为准确地设定。 尤其是在材料较重的情 况下, 例如对于由高密度聚乙烯 (HDPE) 或者 PET 形成的研磨物料而言, 能够轻易地找到设 备的最佳运行点。 0023 此外作为惊奇之处已得到有利证明的是, 已然要被软化至近似熔化物的材料能够 在按照发明的反向运行中更好地加入。尤其是当材料已经处于黏软的或者说软化的状态 下, 螺旋。
27、件对由来自容器壁附近的黏软的环形成的材料进行切割。对于沿着螺旋件的输送 方向的转动方向而言, 该环较早地被移远, 并且不会通过螺旋件实施刮平, 从而减少进料。 这通过按本发明的对转动方向的调换得以避免。 0024 此外, 在加工上述条形的或者说纤维式的材料时, 所形成的僵持物或者说聚结物 能够轻易地除去或者说压根不能生成, 因为在沿混合工具的转动方向处于逸出侧或者说下 游的开口棱边上混合工具的向量以及输送器的向量指向几乎相反的或者至少略微反向的 方向, 从而长形的条不能围绕该棱边弯曲并且僵持, 而是被混合卷流在接纳容器中再度分 解。 0025 总之, 通过按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改善了入料行为并且明。
28、显增大了通过率。包括切 割压缩机和输送器的整个系统由此更加稳定并高效。 0026 与此紧密关联并且对于入料来说也负有责任的是正好在入料区域中的设计方案 并且首先也是螺旋件的运动, 切割压缩机的材料应当在那里转交到螺旋件上。申请人就此 令人称奇地确定, 通过调换输送器的螺旋件的转动方向能够进一步改善入料行为。 说 明 书 CN 103874566 A 6 4/10 页 7 0027 就此而言规定, 螺旋件或者说最靠近入料口的螺旋件从在原则上容器以及入料处 附近以及视情况在马达侧的螺旋件起始部或者说从入料口向着输送器的末端或者说出口 观察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螺旋件的螺槽也就从切割压缩机或者说容器。
29、出来通过开口观察 从下向上地运动。迄今对于同向填塞地作用的容器 - 挤出机 - 系统来说, 也就是对于那些 系统(即在该系统中混合工具基本沿挤出机的输送方向转动)来说仅仅使用相对顺时针方 向或者说通过开口观察向下转动的螺旋件。 0028 由此提供一种切割压缩机 - 挤出机 - 系统的特殊设计方案, 包括特别设计的具有 特殊的工具转动方向的切割压缩机, 以便将预处理的均匀化的软化的材料在处于熔化区域 附近的困难状态下高效地而又柔和地转交给输送器, 并且还包括特别设计的输送器, 具有 向上转动的螺旋件, 该螺旋件恰好在于该切割压缩机的组合下令人称奇地良好进料。由此 给出了一种从未实现过的在入料区域。
30、中的应力分布。一方面工具将材料送向开口, 其中工 具却将材料不以压力塞入到开口中。 在那里, 材料首先从下方由螺旋件获取、 向上运送并且 随后在入料口的上方区域内入料。局部的压力峰值或者过度喂料效应由此得以避免。 0029 经证明特别有利的是用于研磨物料的实施方式, 因为其在通常情况下非常具有奔 涌能力。对于已知的具有通常的螺旋件转动方向的装置而言, 螺旋件只通过重力的影响得 到填充并且工具仅具有微小的影响。由此难以将能量带入到材料中, 因为不得不经常专门 地将靠外的工具在其高度上大大减小或者说通常也不得不将其撤走。 由此又会在螺旋件中 遭受熔化功效, 因为材料在切割压缩机中没有足够地得到加热。
31、。这对于研磨物料而言愈发 严重, 因为研磨物料与薄膜对比相对较厚并且愈发重要的是将颗粒也在内部进行加热。 0030 在现在按照发明调换螺旋件转动方向的情况下, 螺旋件不再自动得到填充并且为 将材料输送到螺旋件的上方的区域中而需要工具。由此也可以实现的是, 将能量足够低带 入到材料中, 以使得可能的迟些时候的熔化更加容易。这在后续中引起了提高的通过率以 及更好的质量, 因为通过减少冷却的碎料可以降低螺旋件中的剪力, 这又有助于改善 MFI 值。 0031 此外, 入料滑芯的调节能力得到提高或者说可以甚至将其完全放弃。 0032 真如已经提到过的那样, 入料行为恰恰在压缩性的螺旋件中对于熔化物或者。
32、说聚 结物和最终产品的材料质量并且也对于系统的通过效率而言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总之, 通 过这一特别在结构上的设计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通过率。 0033 试验证明, 聚合物对于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中如图 1 或者说 2 所示那样 ( 工具的 转动方向反向, 螺旋件的转动方向在顺时针方向上 ) 的加工而言与在类似的已知装置 ( 工 具的转动方向同向, 螺旋件的转动方向相对于顺时针方向 ) 中的加工相比在其他参数相同 的情况下在质量上大有提高。结果在图 5 中总结 : 得到加工的聚合物(由食品包装形成的PLA研磨物料)的粘度曲线利用安东帕(Anton Paar) 的旋转流速计 MCR501( 测量系。
33、统 : 板 / 板, 直径 25mm, 间隙 1mm, 氮气环境 ) 采集。曲 线 5 表示基于传统技术显现的聚合物粘度。曲线 6 表示利用按本发明的装置显现的同样的 聚合物的粘度。始终较高的粘度值表明, 对于曲线 6 来说对聚合物的损害较低。此外, 曲线 6 几乎一致地对应于原始材料 ( 在此未有展示 )。 0034 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通过下列特征描述 : 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 在入料口的上方的远离底部的区域中构造了楔形张开的入 说 明 书 CN 103874566 A 7 5/10 页 8 料几何造型部。 利用这种方式对入料行为附加地正面影响或者说混合工具能够将材料送进 该区域。
34、中。 0035 当作为附加方案也在下方的区域中构造楔形张开的入料几何造型部时, 可以将多 余的材料轻易地再度送回到切割压缩机中。 0036 有利的入料可以如下地实现, 即, 在入料口的下方的区域中设置输送的装置例如 以入料滑芯的形式或者能够调整的栅栏的形式, 其具有在螺旋件的输送方向上滑行的作 用。 0037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改进, 输送器被如此布置在接纳容器上, 从而由切向于 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的径向最外部的点的飞圆或者说切向于在开口处抹过的合成材料以 及法向于接纳容器径向部地取向的、 沿着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的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指向 的方向向量(转动方向的方向向量)和输送器的在。
35、各个单一点中或者说在开口的整个区域 中或者说在各个单一点中或者说在整个直接沿径向在开口之前的区域中的输送方向的方 向向量的标积为零或者负数。直接沿径向在开口之前的区域被定义为开口前的如下的区 域, 即对于该区域来说, 材料就要穿过开口, 但是还没有通过开口。利用这种方式能够实现 先前提到的优点并且能够有效避免那些通过填塞效果引起的在入料口区域中的聚结物形 成。就此而言尤其不能将混合工具和螺旋件在空间上相互布置, 例如转动轴线须不能法向 于底面或者输送器或者说螺旋件的纵轴线地取向。 转动方向的方向向量和输送方向的方向 向量处于一个优选水平的平面内或者说处于一个法向于转动轴线取向的平面内。 003。
36、8 一种另外的有利设计方案在于, 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的转动方向的方向向量与输 送器的输送方向的方向向量围成大于或者等于 90并且小于或等于 180的角度, 其中该 角度在这两个方向向量的交点中在关于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上游设置的开口边缘上测得, 尤其是在最远地设置在上游的点中在该边缘或者说开口上测得。 由此描述了这样的角度区 域, 即在该角度区域中输送器必须设置在接纳容器上, 以便实现有利的效果。 其中在开口的 整个区域中或者说在开口的各个单个的点中达成了对材料作用的力的至少略微相反的取 向或者说在极端情形下达成了压力中性的横向取向。 开口的任一点中都不会存在混合工具 和螺旋件的方向向量的标。
37、积为正的情况, 因此不止一次地在开口的局部区域出现过大的填 塞效应。 0039 本发明的一种另外的有利设计方案在于, 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的方向向量与输送 方向的方向向量围成 170和 180之间的角度, 其在这两个方向向量的交点中在开口的 中心处测得。这样的设置方案例如在输送器切向地设置在切割压缩机上时适用。 0040 为了确保不出现过大的填塞效应, 有利的是, 纵轴线相对于径向部的间隔或者说 偏移大于或者等同于输送器或者说螺旋件的壳体的半个内直径。 0041 另外在下面这种意义上是有利的, 即纵轴线相对于径向部的间隔或者说偏移测定 得大于等于接纳容器的半径的 7%、 优选大于等于 20%。对。
38、于具有延长的入料区域或者说槽 匣或扩展的凹袋的输送器来说可以有利的是, 所述间隔或者说所述偏移大于或者等于接纳 容器的半径。这尤其对于下述情况适用, 即输送器切向地连接在接纳容器上或者说切向于 容器横截面地延伸。 0042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 输送器或者说螺旋件的纵轴线或者说离入料口最近的螺旋件 的纵轴线或者壳体的内壁或者螺旋件的包壳末端切向于容器的侧壁的内侧面地延伸, 其中 说 明 书 CN 103874566 A 8 6/10 页 9 优选螺旋件在其端侧与驱动器连接并且在其对置的端部处向着设置在壳体的端部处的出 口尤其挤出机头部进行输送。 0043 对于沿径向偏移而又未切向布置的输送器而言。
39、有利的是, 输送器的纵轴线的逆向 于输送方向的假想的延长部至少部分作为割线地穿过接纳容器的内腔。 0044 有利的是, 开口不间接并且直接且不带有例如输送螺旋件的增长的间隔部或者移 交路段地与入料口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并且柔和地进行材料移交。 0045 在容器中环绕的混合和拆碎工具的转动方向的调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随意 性地或者不加安排地进行, 并且无论是对于已知的装置而言还是对于按本发明的装置而言 都不能尤其因此将混合工具任意地在反向上旋转, 因为混合和拆碎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不对 称地或者说方向有所针对地设置, 从而其仅仅在唯一的侧面或者说在一个方向上作用。假 如将这样的器件刻意地沿着错误方向。
40、转动, 那么既不会构成良好的混合卷流, 也不会将材 料足够地拆碎或者加热。各个切割压缩机因此具有预定不变的混合和拆碎工具转动方向。 0046 在这一关联下特别有利的是, 作用在合成材料上的在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上指向 的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前部区域或者说前缘与沿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靠后的或者说后进 区域相比不同地构造、 弯曲、 安置或者说设置。 0047 其中一种有利的布置方式是, 在混合和/或拆碎工具上设置了工具和/或刀具, 所 述工具和/或刀具沿着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对合成材料加热、 拆碎并且/或者切割地作用。 工具和 / 或刀具能够要么直接固定在轴上, 要么优选地在尤其平行于底面地设置的能够。
41、转 动的工具支架或者说支撑盘上设置或者说构造在其内或者在其上, 视情况一体地成型。 0048 所提及的效果基本上不仅对于压缩性的挤出机或者说聚结设备而言意义重大, 而 且对于没有或者少有压缩性的输送螺旋件来说也具有意义。在此也避免了局部的过度喂 料。 0049 在一种另外的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中, 接纳容器基本柱筒形地带有平坦的底面和 垂直于其取向的柱筒围罩形的侧壁。 另外, 在结构方面简单的是, 转动轴线与接纳容器的中 央中轴线重合。 在一种另外的有利设计方案中, 转动轴线或者容器的中央中轴线垂向并且/ 或者法向于底面地取向。通过这种特别的几何构造, 在结构稳固以及装置构造简单的同时 优化了入。
42、料行为。 0050 在这一关联下还有利的是, 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或者在设置有多个重叠布置的混 合和/或拆碎工具的情况下最下方的离底部最近的混合和/或拆碎工具以及开口以相对于 底面微小的间距尤其设置在接纳容器的高度的最下四分之一区域中。 其中所述间隔从开口 或者说入料口的最下缘起量至容器的边缘区域中的容器底部。由于角部边缘大多被倒圆, 所以所述间距从开口的最下缘起量沿着侧壁的向下假想的延长部直至容器底部的向外假 想的延长部。合适的间隔是 10 至 400mm。 0051 此外对于加工来说有利的是, 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的径向最外边缘延伸直到紧密 地到达侧壁上。 0052 容器不必非要具有圆。
43、柱形的形状, 即便这种形状出于实践以及制造技术上的缘由 是有利的。与圆柱形状不同的容器形状, 例如截锥形的容器或者具有椭圆或蛋形概貌的柱 筒形容器必须换算成等同于圆柱形容器的包容体积, 其中假设该虚拟的容器的高度等于其 直径。在此, 将设定的混合卷流 ( 在顾及安全间距的情况下 ) 大大提升的容器高度不予考 说 明 书 CN 103874566 A 9 7/10 页 10 虑, 因为该过大的容器尺寸是没用的并且因此对材料加工没有影响。 0053 输送器这一概念在当前不仅理解为具有非压缩性或者无压缩性的螺旋件的设备 即纯粹的输送螺旋件, 而且也理解为具有聚结的或者塑化的作用的挤出机螺旋件。 00。
44、54 挤出机或者说挤出机螺旋件这一概念在当前文本中不仅理解为能够以其将材料 完全或者部分熔化的挤出机或者说螺旋件, 而且也能够理解为以其将软化的材料仅仅聚结 而不熔化的挤出机。对于聚结螺旋件而言, 材料仅仅短时间地被剧烈压缩和剪切而不被塑 化。聚结螺旋件因此给其出口发送并未彻底熔化的材料, 而是该材料由仅在其表面熔化的 碎物形成, 所述碎物仿佛烧结那样结合在一起。 不过,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通过螺旋件将压力 施加到材料上并将其压缩。 0055 在后面的附图中描述的示例始终是具有唯一的螺旋件的输送器例如单轴或者说 单螺旋挤出机。作为替代当然也可以给输送器设置多于一个的螺旋件, 例如双或者多轴输 送。
45、器或挤出机, 尤其可以设置多个一致的至少具有相同直径 d 的螺旋件。 附图说明 0056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对下面非限制性地理解的发明对象实施例的描述中 给出, 这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示意性地并且不是按比例地示出 : 图 1 示出了带有近似切向地连接的挤出机的按本发明的装置的垂直剖面 ; 图 2 示出了图 1 实施形式的水平剖面 ; 图 3 示出了另一种具有最小偏移的实施形式 ; 图 4 示出了另一种具有较大偏移的实施形式 ; 图 5 总结了试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在附图中, 容器和螺旋件或者混合工具都不是按比例尺地示出的, 既不是这样的, 也不是彼此成比例的。因此例如在事实中容。
46、器大多比这里所展示的那样大, 或者螺旋件比 这里所展示的那样长。 0058 在图 1 和图 2 中示出的有利的用于制备或者说回收合成材料的切割压缩机 - 挤出 机 - 组合具有圆柱形的容器或者说切割压缩机或者说打碎机 1, 其具有平坦的、 水平的底面 2 和法向于其取向的、 垂直的柱筒围罩形的侧壁 9。 0059 在与底面 2 间隔较小的情况下, 最大约为侧壁 9 的高度的 10 至 20% 亦或更小 - 从 底面2起量直到侧壁9的最上缘-, 设置了平行于底面2取向的平坦的支撑片或者说设置了 工具支架 13, 该支撑片 / 该工具支架能够围绕中央的转动轴线 10 转入到以箭头 12 标记的 转。
47、动或者说运动方向上, 所述转动轴线同时也是容器 1 的中央的中心轴线。支撑片 13 通过 马达 21 驱动, 该马达位于容器 1 之下。在支撑片 13 的顶面上设置了刀具或者说工具例如 切割刀 14, 其和支撑片 13 一起形成混合和 / 或拆碎工具 3。 0060 如同示意性展示的那样, 刀具14在支撑片13上不是对称地设置, 而是在其指向转 动或者说运动方向12的前缘22上特殊地构造、 安置或者说设置, 以便能够在机械方面特定 地对合成材料起作用。混合和拆碎工具 3 的径向最外缘相对近地、 近似为容器 1 的半径 11 的 5% 地来到侧壁 9 的内表面上。 说 明 书 CN 103874。
48、566 A 10 8/10 页 11 0061 容器 1 在上方具有灌入口, 通过其将有待加工的物料例如由合成材料膜形成的批 料例如借助于输送设备沿着箭头的方向投入。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将容器 1 关闭并且至少 抽真空到在技术上真空的程度, 其中材料通过闸门系统置入。该物料被环绕的混合和 / 或 拆碎工具 3 捕捉到并且以混合卷流的形式漩起, 其中物料沿着垂直的侧壁 9 升高并且近似 在有效的容器高度 H 的范围内通过重力作用又向内部和下方回落到容器中心区域中。该容 器 1 的有效高度 H 近似等于其内直径 D。在容器 1 中也构成混合卷流, 其中材料不仅从上向 下而且也沿着转动方向漩流。这样的。
49、装置因此基于混合和拆碎工具 3 的特殊设置而仅以预 定的转动或者说运动方向12运行并且转动方向12不能随意地或者在没有采取附加的改变 的情况下来回转动。 0062 置入的合成材料由环绕的混合和拆碎工具 3 拆碎、 混合并且就此通过置入的机械 摩擦能量得到加热和软化而不被熔化。在容器 1 中一定程度的停留时间之后, 通过开口 8 从容器 1 中逸出均匀化的、 软化的、 黏软而又没有熔化的材料, 正如下面详细研究的那样, 该材料被置入到挤出机 5 的入料区域中并且在那里被螺旋件 6 获得并在后续中熔化。 0063 在当前唯一的拆碎和混合工具 3 的高度上, 在容器 1 的侧壁 9 中构造了所说的开 口8, 通过其将预处理的合成材料从容器1的内部带出。 材料在切向地设置在容器1的单螺 旋件 - 挤出机 5 上传递, 其中挤出机 5 的壳体 6 具有用于要由螺旋件 6 获得的材料的位于 该壳体围壁内的入料口 80。这样的实施形式具有的优点是, 螺旋件 6 能够从在附图中下方 的侧端开始通过仅示意性示出的驱动器驱动, 从而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