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控制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控制柜.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798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25 CN 103879848 A (21)申请号 201210565217.8 (22)申请日 2012.12.24 B66B 1/34(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 215233 江苏省苏州市震泽镇八都贯桥 村 (72)发明人 薄建林 唐林钟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孙仿卫 赵艳 (54) 发明名称 电梯控制柜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电梯控制柜, 其中设置转动板, 使得转动板、 柜板形成了双层布局结构, 则根据需 求。
2、将电梯控制柜的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合适地 分散在双层布局结构上, 能够使得控制柜内布局 结构更紧凑, 减小控制柜的体积。 优选的双层布局 结构中, 转动板的面积小于柜体的柜口面积, 这样 在布局PCB板和/或功能器件时, 将高度相对较小 的 PCB 板及功能器件安装在转动板以及柜板的与 转动板相正对的位置上, 而将高度相对较大的功 能器件安装至柜板的其他位置 (未被转动板遮盖 的位置) 上, 从而优化控制柜的布局, 显著降低电 梯控制柜的体积, 降低电梯控制柜的生产成本以 及包装运输成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79848 A CN 103879848 A 1/1 页 2 1. 一种电梯控制柜, 包括柜体,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柜体在柜口或靠近柜口的部位上转 动设置有转动板, 所述转动板与所述柜体之间设置有能够将该转动板定位在所述柜体上的 定位结构, 在所述转动板定位在所述柜体上时, 该转动板遮盖在所述柜体的柜口或靠近柜 口的部位上, 所述柜体内的柜板、 所述转动板上均安装有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梯控制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动板在背对所述柜体。
4、内的 柜后壁板的表面上安装有所述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梯控制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动板、 所述柜体内的柜后壁 板均竖向设置, 所述转动板的转动轴心线也沿竖向方向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电梯控制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柜体内的柜左壁板、 柜右壁板 上均具有支撑件, 所述转动板的一个竖向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所述柜左壁板、 所述柜右 壁板其中一个板的支撑件上, 另外一个板的支撑件与所述转动板的相对的另一个竖向边之 间设置有所述定位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梯控制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能够移动地设 置在所述。
5、转动板上的搭扣、 设置在所述搭扣与所述转动板之间能够提供该搭扣弹性回复力 的弹性件, 在所述转动板定位在所述柜体上时, 依靠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 所述搭扣固 定卡住对应所述支撑件的边缘。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电梯控制柜, 其特征在于 : 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上具有承托 部, 在所述转动板定位在所述柜体上时, 所述承托部承托住所述转动板。 7. 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控制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动板的面积小于 所述柜体的柜口面积。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梯控制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动板上有开口, 该开口中穿 过有连线, 所述转动板上的 PCB 板和 / 。
6、或功能器件通过所述连线与所述柜体内的柜板上的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相电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79848 A 2 1/3 页 3 电梯控制柜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控制柜。 0003 背景技术 0004 电梯控制柜是用于控制电梯运作的装置, 一般放置在电梯机房内, 无机房电梯的 控制柜放置在井道中。目前国内外的电梯控制柜基本都是单层布局结构, 柜体比较宽、 高, 柜体体积很大。 现有的电梯控制柜中, 所有功能部件都布局在柜体内的柜板上, 而这些功能 部件往往具有不同的高度, 这样很多时候当某个 / 些功能部件较高, 而其他功能部件较矮 时, 。
7、电梯控制柜内会往往存在很大的闲置、 空余空间未被合理使用, 这样的电梯控制柜布局 结构会导致控制柜体积硕大、 布局松散等问题。 0005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双层布局结构的电梯控制柜, 这样减小了控制柜的 体积, 使得控制柜内布局紧凑。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电梯控制柜, 包括柜体, 所述柜 体在柜口或靠近柜口的部位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板, 所述转动板与所述柜体之间设置有能够 将该转动板定位在所述柜体上的定位结构, 在所述转动板定位在所述柜体上时, 该转动板 遮盖在所述柜体的柜口或靠近柜口的部位上, 所述柜体内的柜板、 所述转动板上均。
8、安装有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 0008 具体实施时, 所述转动板在背对所述柜体内的柜后壁板的表面上安装有所述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 0009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所述转动板、 所述柜体内的柜后壁板均竖向设置, 所述转动 板的转动轴心线也沿竖向方向延伸。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柜体内的柜左壁板、 柜右壁板上均具有支撑件, 所述转动板的一个 竖向边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在所述柜左壁板、 所述柜右壁板其中一个板的支撑件上, 另外一 个板的支撑件与所述转动板的相对的另一个竖向边之间设置有所述定位结构。 0011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板上的搭扣、 设置在所述搭扣与。
9、所 述转动板之间能够提供该搭扣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 在所述转动板定位在所述柜体上时, 依靠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 所述搭扣固定卡住对应所述支撑件的边缘。 0012 至少一个所述支撑件上具有承托部, 在所述转动板定位在所述柜体上时, 所述承 托部承托住所述转动板。 0013 优选地, 所述转动板的面积小于所述柜体的柜口面积。 说 明 书 CN 103879848 A 3 2/3 页 4 0014 具体实施时, 所述转动板上有开口, 该开口中穿过有连线, 所述转动板上的 PCB 板 和 / 或功能器件通过所述连线与所述柜体内的柜板上的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相电连接。 0015 由于上述技。
10、术方案的运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 该电梯控制柜 中, 设置转动板, 使得转动板、 柜板形成了双层布局结构, 则根据需求将电梯控制柜的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合适地分散在双层布局结构上, 能够使得控制柜内布局结构更紧凑, 减 小控制柜的体积。 优选的双层布局结构中, 转动板的面积小于柜体的柜口面积, 这样在布局 PCB板和/或功能器件时, 将高度相对较小的PCB板及功能器件安装在转动板以及柜板的与 转动板相正对的位置上, 而将高度相对较大的功能器件安装至柜板的其他位置 (未被转动 板遮盖的位置) 上, 从而优化控制柜的布局, 显著降低电梯控制柜的体积, 降低电梯控制柜 。
11、的生产成本以及包装运输成本。 0016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 1 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结构。 0020 参见图 1 所示, 一种电梯控制柜, 包括柜体 1、 能够封闭柜体 1 的柜门 2, 柜体 1 在 靠近柜口的部位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板 3, 柜体 1 内的柜板、 转动板 3 上均安装有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 这里的PCB板和/或功能器件为电梯控制柜中现有的常用部件, 即为本领域技 术人员所知晓的控制柜用电子器件。转动板 3 竖向设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 柜体 1 内的柜后壁板也竖向设置, 前后转动竖向设置。
12、的转动板3, 则能将转动板3打开, 即转动板3 的转动轴心线是竖直设置的。转动板 3 上的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位于转动板 3 背对柜后 壁板的表面上。转动板 3 上有开口 7, 该开口 7 中穿过有连线, 转动板 3 上的 PCB 板和 / 或 功能器件通过连线与柜体 1 内的柜板上的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相电连接。设置转动板, 使得转动板、 柜板形成了双层布局结构, 根据需求将电梯控制柜的PCB板和/或功能器件合 适地分散在双层布局结构上, 能够使得控制柜内布局结构更紧凑, 减小控制柜的体积。 比较 好的双层布局结构中, 转动板3的面积小于柜体1的柜口面积, 如图1, 这样。
13、在布局PCB板和 /或功能器件时, 将高度相对较小的PCB板及功能器件安装在转动板3以及柜板的与转动板 3 相正对的位置上, 而将高度相对较大的功能器件安装至柜板的其他位置 (未被转动板 3 遮 盖的位置) 上。通过将高度较小的功能器件及 PCB 板双层设置, 优化控制柜的布局, 显著降 低电梯控制柜的体积, 从而降低电梯控制柜的生产成本以及包装运输成本。在通过将 PCB 板和 / 或功能器件分散安装到柜板和转动板 3 上时, 能对柜板和转动板 3 进行并行组装, 即 柜板上的组件和转动板 3 上的组件能够同时组装, 最后再将转动板 3 安装到柜体 1 上即可, 这样大大节省电梯控制柜的生产时。
14、间。 0021 在图 1 中, 转动板 3 只有一个,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 能够适当增加转动板 3 的数 量, 如在柜体 1 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一个转动板 3。在图 1 中, 转动板 3 与柜体 1 之间设置 有定位结构 4, 该定位结构 4 用于将转动板 3 定位在柜体 1 上, 在通过定位结构 4 将转动板 说 明 书 CN 103879848 A 4 3/3 页 5 3 定位在柜体 1 上时, 该转动板 3 稳定遮盖在柜体 1 靠近柜口的部位上。解除定位结构 4, 则能转动转动板3, 从而方便控制柜的检修和维护。 在图1中, 柜体1内的柜左壁板、 柜右壁 板上均具有支撑件 5, 转动板。
15、 3 的一个竖向边通过铰链 6 转动连接在柜左壁板、 柜右壁板其 中一个板的支撑件 5 上, 另外一个板的支撑件 5 与转动板 3 的相对的另一个竖向边之间设 置有定位结构4。 本实施例中, 铰链6的转动轴心线竖向设置, 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 也能将 转动板 3 的转动轴心线水平设置, 这样通过上下翻转转动板 3 实现转动板 3 的打开和关闭。 0022 在图1中, 在柜体1的柜左壁板、 柜右壁板上分别焊接或使用铆钉或螺栓连接有支 撑件 5, 转动板 3 的一个竖向边通过多个铰链 6 安装在一个支撑件 5 上, 例如在转动板 3 的 竖向边拉铆多个铰链6, 相应地, 在支撑件5的内侧压铆多个螺。
16、母, 通过螺钉将铰链6固定在 支撑件 5 上。铰链 6 的数量可根据转动板 3 的尺寸增加或减少, 即转动板 3 的尺寸越大, 铰 链 6 的数量越多。 0023 在图 1 中, 定位结构 4 包括能够移动地设置在转动板 3 上的搭扣 41、 设置在搭扣 41 与转动板 3 之间能够提供该搭扣 41 弹性回复力的弹性件, 在转动板 3 定位在柜体 1 上 时, 依靠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 搭扣 41 固定卡住对应支撑件 5 的边缘。当需要打开转动板 3 时, 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移动搭扣 41, 使得搭扣 41 脱离支撑件 5 的边缘即可。 0024 为了保证转动板 3 定位在柜体 1 上结构。
17、的稳定, 则至少一个支撑件 5 上具有承托 部 51, 该承托部 51 为支撑件 5 的底部朝水平方向弯折形成的, 在转动板 3 定位在柜体 1 上 时, 承托部 51 承托住转动板 3 的底部, 从而使承托部 51 承托住转动板 3 的部分重力。在另 外的实施方式中, 承托部也能直接设置在柜板上。 0025 该电梯控制柜采用双层布局结构, 将高度较小的 PCB 板及功能器件进行双层设 置, 而将高度较大的功能器件安装在未被转动板覆盖的柜板上, 该控制柜结构简单, 布局紧 凑, 体积较小, 维护方便, 功率密度增高, 又可方便装配, 提高生产效率。 说 明 书 CN 103879848 A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79848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