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5558923
  • 上传时间:2019-02-16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57.56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06980.8

    申请日:

    2013.10.25

    公开号:

    CN103803056A

    公开日:

    2014.05.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4C 1/38申请公布日:201405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4C 1/38申请日:20131025|||公开

    IPC分类号:

    B64C1/38; B64C23/00

    主分类号:

    B64C1/38

    申请人:

    苏州艾锐泰克无人飞行器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剑; 杨华东

    地址: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锦南路科技创业园苏州艾锐泰克无人飞行器科技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代理人:

    孙彬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飞行辅助结构,尤其是一种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该结构包括机身、机身两侧中部设有侧翼,机身两侧尾部设有侧尾翼,机身末端上部设有尾翼,所述的机身顶部设有扰流板。本发明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在机身顶部设置扰流板,对经过机身的气流进行分流,保持气流流经机身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使得机身保持稳定的承托,避免了机身的剧烈摇晃或失控,提高了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包括机身、机身两侧中部设有侧翼,机身两侧尾部设有侧尾翼,机身末端上部设有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顶部设有扰流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为两个背向延伸的L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的L形结构由机身向上延伸后向外水平延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设于机身上中部靠前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为可折叠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向下延伸距离小于20-80cm。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水平延伸距离为20-80cm。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向下延伸距离等于水平延伸距离。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厚度为3-5cm。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宽度为20-50cm。

    说明书

    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飞行辅助结构,尤其是一种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

    由于无人机上不设驾驶舱,为了减少动力消耗,一般对无人机进行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设计,所以,小型的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往往收到气流的影响较大,气流在机身和机翼部分的不均匀,容易造成机身的摇晃,在用于拍摄时,不利于画面的稳定性,更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坠毁,容易对地面的人或物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的加强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提高运行安全性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机身、机身两侧中部设有侧翼,机身两侧尾部设有侧尾翼,机身末端上部设有尾翼,其改进在于:所述的机身顶部设有扰流板。

    优选地,所述的扰流板为两个背向延伸的L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扰流板的L形结构由机身向上延伸后向外水平延伸。

    优选地,所述的扰流板设于机身上中部靠前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扰流板为可折叠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扰流板向下延伸距离小于20-80cm。

    优选地,所述的扰流板水平延伸距离为20-80cm。

    优选地,所述的扰流板向下延伸距离等于水平延伸距离。

    优选地,所述的扰流板厚度为3-5cm。

    优选地,所述的扰流板宽度为20-50cm。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在机身顶部设置扰流板,对经过机身的气流进行分流,保持气流流经机身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使得机身保持稳定的承托,避免了机身的剧烈摇晃或失控,提高了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包括机身1、机身1两侧中部设有侧翼2,机身1两侧尾部设有侧尾翼3,机身1末端上部设有尾翼4,所述的机身1顶部设有扰流板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5为两个背向延伸的L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5的L形结构由机身向上延伸后向外水平延伸。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5设于机身上中部靠前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5为可折叠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5向下延伸距离小于20-8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5水平延伸距离为20-8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5向下延伸距离等于水平延伸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5厚度为3-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5宽度为20-50c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关 键  词:
    无人机 机身 顶扰流板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无人机机身顶扰流板.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55892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