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高层建筑二次结构泡沫混凝土现浇植筋技术及其施工方法.pdf

  • 上传人:t****
  • 文档编号:555872
  • 上传时间:2018-02-22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217.84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06400.4

    申请日:

    2014.12.01

    公开号:

    CN104594640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G 21/12申请公布日:201505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12申请日:20141201|||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12

    主分类号:

    E04G21/12

    申请人:

    中建七局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发明人:

    霍继炜; 代成利; 李静; 李凯宁

    地址:

    450053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72号附1号中建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代理人:

    张绍琳; 赵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二次结构泡沫混凝土现浇植筋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钻孔施工、孔洞处理、钢筋处理、配胶、灌胶、插筋、养护、验收等。本发明的化学植筋是在已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根据工程拟需用钢筋,以适当的钻孔深度,采用化学胶粘剂使新增的拟用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牢固,并使新增的钢筋(通常称为植筋)能发挥设计所期望的性能。作用在植筋上的拉力通过化学胶粘剂向混凝土中传递。化学植筋工艺简单,锚固快捷,安全可靠,因而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补强、新老结构连接、补埋钢筋、后埋构件等方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层建筑二次结构泡沫混凝土现浇植筋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钻孔施工:按图纸要求在施工面划定钻孔锚固准确位置,根据孔径、孔深要求选定钻头和机械设备;
    b、孔洞处理:按施工顺序进行钻孔,根据孔径、孔深要求选定钻头和机械设备;然后用硬质尼龙刷反复清刷孔壁擦去孔内粉尘;视孔内自然风干或用加热杆烘干,以不向外排放热气为准;清除孔内积水、异物,采用风机加导管伸入孔内用高压风吹净;对受油污污染的孔壁用丙酮清洗孔壁;
    c、钢筋处理:对于钢筋的锈蚀部分,应用钢丝刷除锈,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钢筋锚固部分用丙酮清洗干净;
    d、配胶:植筋胶按甲、乙两组,按4:1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40至60min内使用完毕;如气温较低,胶液粘度太大,可用水浴将胶适当升温使其粘度降低;同样,当气温较低时,孔壁和钢筋可在插筋前用热风适当加热;堵孔用胶应有较高的稠度,可在已配好的胶中加入水泥,配合比为:甲组分:乙组分:水泥为4:1:2;
    上述植筋胶粘结材料选用JNG高强度改性环氧类建筑结构胶,JNG结构胶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主体的,掺有多种改性助剂和填料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其粘结剂钢/混凝土粘结剪切强度设计值τ=5.0Mpa;
    e、灌胶:垂直孔可将胶液缓慢细流注入孔中,然后用塑料筒将胶灌入孔中;以孔外溢出结构胶为最佳状态,灌胶一次完成;
    f、插筋:孔内灌入结构胶并同时放入处理好的钢筋全面粘合,放入钢筋时需用手转动,上下动作要防止气泡发生,让孔与钢筋全面粘全,然后用堵孔胶封堵;
    g、养护:在常温下自然养护,养护期间不应扰动,一般3天可以使用;如温度低于5℃,采用人工加热养护;
    h、验收:抽样进行非破坏性抗拔试验,抽样数量一般按每层每段抽取若干组每组3根,超过设计要求的标准强度值即可。

    说明书

    高层建筑二次结构泡沫混凝土现浇植筋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建筑二次结构泡沫混凝土现浇植筋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化学植筋的粘结性能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化学胶粘剂的性能、钻孔情况、环境温湿度、埋植深度、混凝土有无开裂或是否受约束等等。在确保环境在常温正常湿度、植筋面混凝土完好且基层结合面干燥洁净的前提下,确定化学粘结剂的品种及钢筋埋植深度是关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植筋施工方法,该方法用化学植筋法对已施工混凝土结构进行增筋处理,对已施工结构影响小,工期快,可以进一步降低设计修改的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层建筑二次结构泡沫混凝土现浇植筋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钻孔施工:按图纸要求在施工面划定钻孔锚固准确位置,根据孔径、孔深要求选定钻头和机械设备;
    b、孔洞处理:按施工顺序进行钻孔,根据孔径、孔深要求选定钻头和机械设备;然后用硬质尼龙刷反复清刷孔壁擦去孔内粉尘;视孔内自然风干或用加热杆烘干,以不向外排放热气为准;清除孔内积水、异物,采用风机加导管伸入孔内用高压风吹净;对受油污污染的孔壁用丙酮清洗孔壁;
    c、钢筋处理:对于钢筋的锈蚀部分,应用钢丝刷除锈,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钢筋锚固部分用丙酮清洗干净;
    d、配胶:植筋胶按甲、乙两组,按4:1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40至60min内使用完毕;如气温较低,胶液粘度太大,可用水浴将胶适当升温使其粘度降低;同样,当气温较低时,孔壁和钢筋可在插筋前用热风适当加热;堵孔用胶应有较高的稠度,可在已配好的胶中加入水泥,配合比为:甲组分:乙组分:水泥为4:1:2;
    上述植筋胶粘结材料选用JNG高强度改性环氧类建筑结构胶,JNG结构胶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主体的,掺有多种改性助剂和填料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其粘结剂钢/混凝土粘结剪切强度设计值τ=5.0Mpa;
    e、灌胶:垂直孔可将胶液缓慢细流注入孔中,然后用塑料筒将胶灌入孔中;以孔外溢出结构胶为最佳状态,灌胶一次完成;
    f、插筋:孔内灌入结构胶并同时放入处理好的钢筋全面粘合,放入钢筋时需用手转动,上下动作要防止气泡发生,让孔与钢筋全面粘全,然后用堵孔胶封堵;
    g、养护:在常温下自然养护,养护期间不应扰动,一般3天可以使用;如温度低于5℃,采用人工加热养护;
    h、验收:抽样进行非破坏性抗拔试验,抽样数量一般按每层每段抽取若干组每组3根,超过设计要求的标准强度值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化学植筋是在已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根据工程拟需用钢筋,以适当的钻孔深度,采用化学胶粘剂使新增的拟用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牢固,并使新增的钢筋(通常称为植筋)能发挥设计所期望的性能。作用在植筋上的拉力通过化学胶粘剂向混凝土中传递。化学植筋工艺简单,锚固快捷,安全可靠,因而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补强、新老结构连接、补埋钢筋、后埋构件等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发明的高层建筑二次结构泡沫混凝土现浇植筋技术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钻孔施工:按图纸要求在施工面划定钻孔锚固准确位置,根据孔径、孔深要求选定钻头和机械设备;
    钻孔时φ20mm以内孔用冲击钻,φ20mm~φ40mm孔用风钻或手持金刚石钻机,钻孔孔径为d+4mm,孔深17d,一次钻到规定深度。
    b、孔洞处理:按施工顺序进行钻孔,根据孔径、孔深要求选定钻头和机械设备;然后用硬质尼龙刷反复清刷孔壁擦去孔内粉尘;视孔内自然风干或用加热杆烘干,以不向外排放热气为准;清除孔内积水、异物,采用风机加导管伸入孔内用高压风吹净;对受油污污染的孔壁用丙酮清洗孔壁;
    c、钢筋处理:对于钢筋的锈蚀部分,应用钢丝刷除锈,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钢筋锚固部分用丙酮清洗干净;
    d、配胶:植筋胶按甲、乙两组,按4:1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在40至60min内使用完毕;如气温较低,胶液粘度太大,可用水浴将胶适当升温使其粘度降低;同样,当气温较低时,孔壁和钢筋可在插筋前用热风适当加热;堵孔用胶应有较高的稠度,可在已配好的胶中加入水泥,配合比为:甲组分:乙组分:水泥为4:1:2;
    上述植筋胶粘结材料选用JNG高强度改性环氧类建筑结构胶,JNG结构胶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主体的,掺有多种改性助剂和填料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其粘结剂钢/混凝土粘结剪切强度设计值τ=5.0Mpa;
    e、灌胶:垂直孔可将胶液缓慢细流注入孔中,然后用塑料筒将胶灌入孔中;以孔外溢出结构胶为最佳状态,灌胶一次完成;
    f、插筋:孔内灌入结构胶并同时放入处理好的钢筋全面粘合,放入钢筋时需用手转动,上下动作要防止气泡发生,让孔与钢筋全面粘全,然后用堵孔胶封堵;
    g、养护:在常温下自然养护,养护期间不应扰动,一般3天可以使用;如温度低于5℃,采用人工加热养护;
    h、验收:抽样进行非破坏性抗拔试验,抽样数量一般按每层每段抽取若干组每组3根,超过设计要求的标准强度值即可。

    关 键  词:
    高层建筑 二次 结构 泡沫 混凝土 现浇植筋 技术 及其 施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层建筑二次结构泡沫混凝土现浇植筋技术及其施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5587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