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用于车辆中的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pdf

  • 上传人:1**
  • 文档编号:5548999
  • 上传时间:2019-02-11
  • 格式:PDF
  • 页数:13
  • 大小:2.9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09311.4

    申请日:

    2013.05.30

    公开号:

    CN103863161A

    公开日:

    2014.06.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N 2/48申请日:20130530|||公开

    IPC分类号:

    B60N2/48

    主分类号:

    B60N2/48

    申请人: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现代岱摩斯

    发明人:

    权美善; 许準烈; 车周炫; 俞廷相; 罗善彩; 金学均; 郑燦浩; 朴赞旭; 徐镇浩; 金润浩; 金明燮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12.12.12 KR 10-2012-014494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代理人:

    程伟;赵占元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其包括:斜倚马达、承载架和连杆模块,所述斜倚马达可操作地联接至一体丝杠;所述承载架以螺纹紧固至所述一体丝杠;所述连杆模块构造为将来自所述承载架的操作力传输至头枕模块,其中通过来自所述承载架和所述连杆模块的操作力在向前/向后方向上调节所述头枕模块的角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其包括:
    斜倚马达,所述斜倚马达可操作地联接至一体丝杠;
    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以螺纹紧固至所述一体丝杠;以及
    连杆模块,所述连杆模块构造为将来自所述承载架的操作力传输至头枕模块,
    其中通过来自所述承载架和所述连杆模块的操作力在向前/向后方向上调节所述头枕模块的角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其中所述头枕模块包括:
    支柱引导件,所述支柱引导件与所述连杆模块连接;
    头枕支柱,所述头枕支柱可通过所述支柱引导件而沿着所述支柱引导件移动;以及
    头枕,所述头枕一体连接至所述头枕支柱的上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其中所述连杆模块包括:
    连杆支架,所述连杆支架具有固定至所述座椅靠背框的上部的一端和向下突出的另一端;
    下连杆,所述下连杆具有可旋转连接至所述承载架的一端、可旋转连接至所述头枕模块的另一端,和可旋转连接至所述连杆支架的中间部分;以及
    上连杆,所述上连杆设置于所述下连杆的上方,并具有可旋转连接至所述连杆支架的一端和可旋转连接至所述头枕模块的另一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其还包括:
    引导框,所述引导框具有固定至所述座椅靠背框的上部的一端和在所述座椅靠背框前方向前突出的另一端,且当向前/向后调节所述头枕模块的角度时,所述头枕支柱可通过所述引导框竖直设置以被引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其中构造为限制所述头枕模块的向前移动的向前挡块与所述引导框一体形成,且所述引导框的一端所联接的所述座椅靠背框的部分为构造为限制所述头枕模块的向后移动的后挡块。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车辆中的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12月1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2-014494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允许调节头枕的角度的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车辆中的常规后座1构造为使得座椅靠背1a和座椅座垫1b固定而不能移动,如图1所示。不幸地,当乘客长时间坐在座椅上时,这导致乘客体验不适。
    在试图解决与后座1相关的该问题时,已为一些昂贵车辆开发了具有斜倚功能的后座2,所述后座2允许座椅座垫2b向前滑动,并调节座椅靠背2a相对于座椅座垫2b的移动的角度,如图2所示。然而,根据常规技术的后座2,头枕2c可仅向上或向下移动,并且角度不能向前/向后调节,从而在斜倚座椅靠背2a之后,在头枕2c与乘客的头部之间形成空间C1,且头枕2c无法充分支撑乘客的头部。因此,后座2仍然具有导致乘客不适的缺点。另外,在斜倚座椅靠背2a之后,乘客必须完全向后搁置他/她的头部以用头枕2c支撑头部,当乘客希望放松并同时从事向前看的活动(如阅读、观看监视器等)时,这是不方便的。
    此外,应注意到如上提供的描述仅为了协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不应被解释为承认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努力解决与常规技术相关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其允许向前/向后调节头枕的角度,使得乘客的头部可总是被舒适地支撑而不用斜倚座椅靠背,由此改进了乘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也改进了车辆的商业价值。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如上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其包括通过来自斜倚马达的动力而操作的承载架和连杆模块,其中支撑乘客头部的头枕模块通过来自所述承载架和连杆模块的操作力而以向前/向后的角度进行调节。
    所述斜倚装置包括:斜倚马达、承载架和连杆模块,所述斜倚马达固定至座椅靠背框,并具有旋转的一体丝杠;所述承载架以螺纹紧固至丝杠,并可沿着旋转的丝杠向上/向下移动;所述连杆模块设置为将所述承载架的操作力传输至所述头枕模块,并向前/向后旋转所述头枕模块,从而在所述承载架向上/向下移动时调节所述头枕模块的角度。
    所述头枕模块包括:支柱引导件、头枕支柱和头枕,所述支柱引导件与所述连杆模块连接;所述头枕支柱可通过所述支柱引导件而沿着所述支柱引导件移动;所述头枕一体连接至所述头枕支柱的上部。
    所述连杆模块包括:连杆支架、下连杆和上连杆,所述连杆支架具有固定至所述座椅靠背框的上部的一端和向下突出的另一端;所述下连杆具有可旋转连接至所述承载架的一端、可旋转连接至所述头枕模块的另一端,和可旋转连接至所述连杆支架的中间部分;所述上连杆设置于所述下连杆的上方,并具有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连杆支架的一端和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头枕模块的另一端。
    所述斜倚装置还包括引导框,所述引导框具有固定至所述座椅靠背框的上部的一端和在所述座椅靠背框前方向前突出的另一端,且当向前/向后调节所述头枕模块的角度时,所述头枕支柱可通过所述引导框竖直设置以被引导。
    限制所述头枕模块的向前移动的向前挡块与所述引导框一体形成,且所述引导框的一端所联接的所述座椅靠背框的部分为限制所述头枕模块的向后移动的后挡块。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由所附附图显示的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及其他特征,这些附图在下文中仅以说明的方式给出,因而对本发明是非限定性的,在这些附图中:
    图1和图2为示出了常规技术的后座的视图;
    图3为显示了在操作之前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的视图;
    图4为图3的后视图;
    图5和图6为显示了在操作之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头枕的斜倚装置的视图;
    图7为比较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头枕的斜倚装置的操作前后的状态的视图;以及
    图8为显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斜倚头枕的乘客的视图。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不非一定是按比例的,其显示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说明性的各种优选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取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的预期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数个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发明的相同的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本文所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他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和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燃烧可插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他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源于非汽油的能源的燃料)。
    本文所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特定的实施方案的目的,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用,单数形式“一种”和“所述”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相反指出。还应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是列举所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 作、零件和/或元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种或多种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件、元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种或多种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全部的组合。
    除非特别声明或从上下文显而易见,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约”应理解为在本领域的正常公差的范围内,例如,在2倍平均标准偏差内。“约”可理解为在所述值的10%、9%、8%、7%、6%、5%、4%、3%、2%、1%、0.5%、0.1%、0.05%或0.01%内。除非从上下文清楚可知,否则本文提供的所有的数值均由术语“约”修饰。
    本文提供的多个范围应理解为在该范围内的所有值的简写。例如,1至50的范围应理解为包括任意数字、数字的组合,或选自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或50的子区间,以及在前述整数之间的所有中间小数值,例如1.1、1.2、1.3、1.4、1.5、1.6、1.7、1.8和1.9。对于子区间,特别预期了从范围的任一端点延伸的“嵌套的子区间”。例如,1至50的示例性范围的嵌套的子区间可包括在一个方向上1至10、1至20、1至30和1至40,或者在另一方向上50至40、50至30、50至20和50至10。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参照所附附图在下文详细描述。
    如图2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包括承载架30和连杆模块50,以及头枕模块40,所述承载架30和连杆模块50由来自斜倚马达20的动力所操作,所述头枕模块40支撑乘客的头部,并可由来自承载架30和连杆模块50的操作力以向前/向后角度调节。
    即,所述斜倚装置包括:斜倚马达20、承载架30和连杆模块50,所述斜倚马达20固定至座椅靠背框,并具有旋转的一体丝杠21;所述承载架30通过螺纹紧固至丝杠21,并可沿着旋转的丝杠21向上/向下移动;所述连杆模块50设置为将承载架30的操作力传输至头枕模块40,并向前/向后旋转头枕模块40,从而在承载架30向上/向下移动时调节头枕模块40的角度。
    头枕模块40包括支柱引导件41、头枕支柱42和头枕43,所述支柱引导件41与连杆模块50联接;所述头枕支柱42通过支柱引导件41形成,并可沿着支柱引导件41移动;所述头枕43一体联接至头枕支柱42的上部。
    此外,连杆模块50包括:连杆支架51、下连杆52和上连杆53,所述连杆支架51具有固定至座椅靠背框11的上部的一端和向下突出的另一端;所述下连杆52具有可旋转联接至承载架30的一端、可旋转联接至头枕模块40的另一端,和可旋转联接至连杆支架51的中间部分;所述上连杆53设置于下连杆52的上方,并具有可旋转联接至连杆支架51的一端和可旋转联接至头枕模块40的另一端。
    下连杆52可通过第一铰链销61可旋转联接至承载架30的一侧,通过第二铰链销62可旋转联接至构成头枕40的支柱引导件41,并且通过第三铰链销63可旋转联接至连杆支架51。
    上连杆53可通过第四铰链销64可旋转地联接至连杆支架51,并通过第五铰链销65可旋转联接至构成头枕模块40的支柱引导件41。
    当斜倚马达20驱动以旋转丝杠21,且承载架30可沿着丝杠21在座椅靠背框11上移动时,下连杆53旋转,使得第一铰链销61相对于第三铰链销63向上移动,且第二铰链销62相对于第三铰链销63向下移动。
    当下连杆53旋转时,包括支柱引导件41的头枕模块40移动,使得头枕43向前突出并同时相对于座椅靠背框11旋转,即下连杆53通过旋转头枕模块40而使头枕43向前突出。
    此外,当头枕模块40由下连杆53旋转时,通过第五铰链销65而与支柱引导件41连接的上连杆53围绕第四铰链销64旋转,使得包括支柱引导件41的头枕模块40向下移动。
    即,当头枕43可通过下连杆53的旋转而移动以向前突出时,头枕43可同时向下移动,并同时通过上连杆53的旋转力而先前突出。
    如上所述,借助上连杆53的旋转力而向下移动头枕43可为:在座椅靠背2a斜倚之后将头枕43移动至乘客的头部,这允许乘客的头部能容易地被头枕43支撑。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头枕的斜倚装置还可 包括引导框70,所述引导框70具有固定至座椅靠背框11的上部的一端和在所述座椅靠背框前方向前突出的另一端,且当向前/向后调节头枕模块40的角度时,头枕支柱41可通过所述引导框70竖直设置以被引导。
    限制头枕模块40的向前移动的向前挡块71与引导框70一体形成。此外,限制头枕模块40的向后移动的后挡块为座椅靠背框11的一部分,引导框70的一端联接至该部分。
    下文描述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操作。
    图3和图4显示了在斜倚之前头枕43没有向前突出的状态。例如,当斜倚马达20通过使用者的开关操作而被驱动时,丝杠21旋转,承载架30沿着丝杠21在座椅靠背框11上向上移动,如图5和图6所示,头枕模块40的头枕43突出并且同时通过下连杆53的旋转而向前旋转,头枕43通过下连杆53的旋转而向下移动。即,如图7所示,处于操作之前的状态P1下的头枕43在通过连杆模块50的旋转操作之后向下移动,并同时向前突出至状态P2(箭头M1)。
    如上所述,头枕43已通过向前旋转下连杆52而突出,并通过上连杆53而向下移动,其向乘客的头部移动,且后座80的座椅座垫81向前滑动,座椅靠背82通过座椅座垫81的移动而向后倾斜,从而在斜倚之后头枕43可充分支撑乘客的头部。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头枕的斜倚装置可通过调节头枕43的角度而在后座80中支撑乘客的头部以保持舒适,从而有可能显著地改进乘客的便利性,并相应地改进车辆的商业价值。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有可能通过调节头枕的角度而在后座支撑乘客的头部以保持舒适,从而有可能显著改进乘客的便利性,并相应地改进车辆的商业价值。
    本发明已参照其优选的实施方案而详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下,可对这些实施方案进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中限定。

    关 键  词:
    用于 车辆 中的 后座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车辆中的后座的头枕的斜倚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54899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