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抛光设备.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5539579
  • 上传时间:2019-02-09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417.7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93452.9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106312698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4B 1/04申请日:20160831|||公开

    IPC分类号:

    B24B1/04; B24B41/04; B24B47/12; B24B55/00

    主分类号:

    B24B1/04

    申请人: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红芳

    地址: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东部工业区H3栋501B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代理人:

    王刚;龚敏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申请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设备,包括驱动机构、传动结构以及抛光头,所述驱动机构为超声波驱动器,且设有输出孔;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输出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抛光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抛光头为不同材质,且所述抛光头的强度较所述传动结构的强度低。本申请能够淡化抛光后的工件表面纹痕,提高产品的光洁度,保证产品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传动结构以及抛光头,所述驱动机构为
    超声波驱动器,且设有输出孔;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输出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抛光
    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抛光头为不同材质,且所述抛光头的强度较所述传动
    结构的强度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为传动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
    第一段为直杆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输出孔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输出孔的轴向向所述第二段
    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抛光头连接,且所述第二段
    与所述抛光头连接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段的轴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为直杆结构,所述第一段与
    所述第二段所成的夹角为非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为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
    的轴线上的各点的曲率沿所述第一段向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连接处的切线
    与所述第一段的轴线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包括直杆部与弯曲部,所述
    弯曲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连接,且二者的连接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段的轴线共线;另一
    端向所述直杆部延伸,并与所述直杆部的一端连接,且二者的连接处的切线与所述直杆部
    的轴线共线;所述直杆部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弯曲部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抛光头连接;所
    述弯曲部的轴线上的各点的曲率沿所述第一段向所述直杆部的方向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头,所述球头设于所述传动杆
    远离所述输出孔的一端,所述抛光头通过所述球头与所述传动杆连接,且所述球头的球心
    位于所述传动杆的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
    所述球头相适配,所述球头插入所述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柱型孔和球面槽,二者
    沿所述抛光头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柱型孔沿其轴线延伸至所述球面槽;所述球头
    能够穿过所述柱型孔与所述球面槽配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型孔与所述球面槽的连接端面
    与所述球面槽的槽底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球面槽的球面半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头为柱状结构,其横截面为
    圆形或者正多边形,且所述柱状结构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共线。

    说明书

    一种抛光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件和模具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很多工件,尤其是模仁的表面需要进行抛光处
    理,传统的抛光工艺通过操作工人手动抓持油石或者砂纸进行,手动往复推动油石或者砂
    纸,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

    这种工艺,由于采用往复的这种纯手动滑动,运动频率有限,且作用力有限,造成
    抛光后的模仁的表面纹痕明显,降低模仁的表面光洁度,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抛光设备,能够淡化工件表面的纹痕,提高表面光洁度,保证产
    品的质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抛光设备,包括驱动机构、传动结构以及抛光头,所述驱动机构
    为超声波驱动器,且设有输出孔;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输出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抛
    光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抛光头为不同材质,且所述抛光头的强度较所述传
    动结构的强度低。

    优选地,所述传动结构为传动杆。

    优选地,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为直杆结构,其一端与所述
    输出孔连接,另一端沿所述输出孔的轴向向所述第二段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抛光头连接,且所述第二段与所述抛光头连接的一端,位于所
    述第一段的轴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段为直杆结构,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所成的夹角为非锐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段为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的轴线上的各点的曲率沿所述第
    一段向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变小。

    优选地,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连接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段的轴线共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段包括直杆部与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连接,
    且二者的连接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段的轴线共线;另一端向所述直杆部延伸,并与所述直
    杆部的一端连接,且二者的连接处的切线与所述直杆部的轴线共线;所述直杆部的另一端
    向远离所述弯曲部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抛光头连接;所述弯曲部的轴线上的各点的曲率
    沿所述第一段向所述直杆部的方向变小。

    优选地,还包括球头,所述球头设于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输出孔的一端,所述抛光
    头通过所述球头与所述传动杆连接,且所述球头的球心位于所述传动杆的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抛光头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球头相适配,所述球头插入所
    述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包括柱型孔和球面槽,二者沿所述抛光头的厚度方向依次设
    置,且所述柱型孔沿其轴线延伸至所述球面槽;所述球头能够穿过所述柱型孔与所述球面
    槽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柱型孔与所述球面槽的连接端面与所述球面槽的槽底的最大距离大
    于所述球面槽的球面半径。

    优选地,所述抛光头为柱状结构,其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且所述柱状结构
    的轴线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共线。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超声波驱动器驱动抛光头运动,由于超声波的波长短,频率高,能量比
    较集中,能够带动抛光头以较高的速度冲击待加工工件的表面,同时为了避免抛光头对工
    件表面的冲击太大造成损伤,抛光头的硬度较小,但为了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在抛光头
    与驱动机构之间增加传动结构,使传动结构较抛光头的强度高,从而淡化抛光后的工件表
    面纹痕,提高产品的光洁度,保证产品的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
    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抛光设备一种具体实施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抛光设备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抛光设备抛光头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抛光设备抛光头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抛光设备抛光头又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驱动机构;

    2-传动结构;

    21-第一段;

    22-第二段;

    3-抛光头;

    31-安装孔;

    4-待加工工件;

    5-球头。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
    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中所述
    “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抛光设备,包括驱动机构1、传动结构2以
    及抛光头3,驱动机构1为超声波驱动器,且设有输出孔;传动结构2的一端与输出孔连接,另
    一端与抛光头可拆卸连接,由于抛光头3为易损件,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抛光头3的更换;传
    动结构2与抛光头3为不同材质,且抛光头3的强度较传动结构2的强度低。

    上述实施例通过超声波驱动器驱动抛光头3运动,抛光头3与待加工工件4(如模
    仁)贴合,对其进行抛光。由于超声波的波长短,频率高,能量比较集中,能够带动抛光头3以
    较高的速度冲击待加工工件的表面,同时为了避免抛光头3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太大造成损
    伤,抛光头3的硬度较小,但为了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在抛光头3与驱动机构1之间增加
    传动结构2,使传动结构1较抛光头的强度高,从而淡化抛光后的工件表面纹痕,提高产品的
    光洁度,保证产品的质量。

    上述实施例中的传动结构2通常为钢材,抛光头3可以为油石、黄铜、竹签或者其它
    材料,优选为黄铜,以防止抛光头3的断裂。

    上述实施例中的传动结构可以为块状,也可以为杆状或者其它结构,优选为杆状,
    即传动结构2为传动杆,如图2所示。以防止加工过程中与周边结构发生干涉。

    其中,传动杆可以为直杆结构,也可以为弯折结构,优选为弯折结构,在使用时将
    弯折的部分朝向待加工工件4,以增加抛光头3与待加工工件4的接触力,提高抛光效率。具
    体地,传动杆包括第一段21与第二段22,第一段21为直杆结构,其一端与输出孔连接,另一
    端沿输出孔的轴向向第二段22延伸,且与第二段22的一端连接,第二段22的另一端与抛光
    头3连接,且第二段22与抛光头3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一段22的轴线的一侧,即第二段22与抛
    光头3连接的一端不在第一段22上。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段22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段22为直杆结构,第一段21与第二
    段22所成的夹角为非锐角,即可以为90°,100°,150°等,优选120°~150度,以既保证抛光头
    3与待加工工件4的接触力,又能够保证传动杆的强度。通过两端直杆结构,且二者形成非锐
    角,能够增加传动结构2的强度。当然,第一段21与第二段22所成的夹角也可以为锐角。

    第二段2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段22为弯曲结构,弯曲结构的轴线上的各点的
    曲率沿第一段21向第二段22的方向变小。通过弯曲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传动结构2的强
    度。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段22与第一段21可以为平滑过渡,也可以为尖角过渡,优选为平滑
    过渡,即第二段22与第一段21连接处的切线与第一段21的轴线共线,以进一步增加传动结
    构2的强度。

    第二段22的又一实施方式,包括直杆部与弯曲部,弯曲部的一端与第一段21连接,
    且二者的连接处的切线与第一段21的轴线共线;另一端向直杆部延伸,并与直杆部的一端
    连接,且二者的连接处的切线与直杆部的轴线共线;直杆部的另一端向远离弯曲部的方向
    延伸,并与抛光头3连接;弯曲部的轴线上的各点的曲率沿第一段21向直杆部的方向变小。
    通过直杆部与弯曲部的组合结构,能够进一步避免抛光过程中与其它结构的干涉,又能够
    保证传动结构2的强度。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传动结构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分别加工后通过焊接
    等工艺连接在一起,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增加传动结构2的强度。

    上述各实施例中,传动结构2与抛光头3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过渡件连接,优
    选通过过渡件连接,方便加工,具体地,抛光设备还包括球头5,球头5安装于传动结构2远离
    输出孔的一端,抛光头3通过球头5与传动结构2连接。尤其在传动结构2为传动杆的实施例
    中,优选球头5的球心位于传动杆的轴线上,以保证传动杆传递至抛光头5动力的平衡性。

    其中,球头5与抛光头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也可以为插装或者螺栓连接,优选
    通过插装连接,以增加装配以及更换抛光头3的方便性。具体地,抛光头3设有安装孔31,安
    装孔31与球头5相适配,球头5插入安装孔31。

    上述实施例中的安装孔31可以为通孔,即沿抛光头3的厚度方向贯通,也可以为盲
    孔,优选为盲孔,以防止球头5插入太深,伸出抛光头3的底面,降低抛光效率。具体地,安装
    孔31包括柱型孔和球面槽,二者沿抛光头3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柱型孔沿其轴线延伸至
    球面槽;球头5能够穿过柱型孔与球面槽配合连接。球面槽可以以为半球状,优选柱型孔与
    球面槽的连接端面与球面槽的槽底的最大距离大于球面槽的球面半径,即球面槽为大于半
    球的结构,以使球头5插入球面槽时,能够对其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由于抛光过程中
    的冲击球头5弹出球面槽。

    上述各实施例中,抛光头3可以为球体、柱体等结构,优选为柱体,且柱体的端面待
    加工工件4贴合,以增加抛光头3与待加工工件4的接触面积,增加抛光效率。柱状结构的横
    截面可以为不规则图形、多边形,也可以为圆形,优选其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如正
    三角形、正方形等,如图3-5所示,且在包括安装孔31的实施例,优选柱状结构的轴线与安装
    孔31的轴线共线。以保证抛光头3工作时的平衡,从而提高抛光质量。

    上述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待加工工件4的表面质量,抛光设备还包括液体
    通道,液体通道连接于驱动机构1,用于抛光时供磨削液加入抛光头3与待加工工件4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抛光 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抛光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53957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