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主题通常涉及具有经消光整理的柔软外表面的阻挡层压体,由其制成
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阻挡层压体用于包装在工业方面是众所周知的。阻挡层压体中的"阻挡"层用于保
护包装的产品在包装、运送期间或商品化期间免受由产品的常规处理所引起的物理应力。
另外,热密封剂层可用于将膜结合在一起,以形成产品如药品或食品用包装。此外,各层的
组合可以使膜具有有利的物理性质,例如强度、刚性、耐磨耗和化学品性(abrasion and
chemical resistance)。
存在有限的具有柔软触感(touch)和消光整理的阻挡层压体的实例。在清漆上UV
固化是一种制备具有柔软触感和消光整理的阻挡层压体的方法。在水系漆上的热风固化也
可以用于在制品如塑料管容器上实现柔软触感和消光整理。在阻挡层压体上实现柔软触感
和消光整理的另一方式是通过在消光整理冷却辊上流延外膜层,以生成无光泽的外表面。
然而,由于所述外表面穿过热风区域或用加热密封钳口密封,所以无光泽表面外观减少。
因此,需要具有感官要素如柔软的触感和手感(feel)、无光泽且丝绒般外观的阻
挡层压体。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其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laminating layer);(d)
在第一结合层(first bond layer)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
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
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为所述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的制备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为包含根据本公开的阻挡层压体的制品。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为
包含所述阻挡层压体的制品的制备方法。
参考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将更好的理解本主题的这些及其它特征、方面和
优点。提供该概要从而以简化形式介绍构思的选择。该概要不意欲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的
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意欲用于限制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来描述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附图标记的最左边的数字表示附图标记
首次出现的附图。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数字指代相同的特征和组件。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1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除了具体描述的那些之外,将本公开进行变化和修改。
应当理解,本公开包括所有此类变化和修改。本公开还单独或共同包括本说明书中提及或
表明的所有这些步骤、特征、组合物和化合物,以及任一或多个此类步骤或特征的任何组合
和所有组合。
定义
为方便起见,在进一步描述本公开之前,在此汇总说明书和实施例中采用的某些
术语。这些定义应根据本公开的其余部分来阅读并且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来理解。本文使用
的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公认和已知的含义,然而,为了方便和完整性,特定术语及其含
义如下所述。
冠词"一(a)"、"一个(an)"和"所述(the)"用于指代一个或一个以上(即,至少一
个)的所述冠词的语法对象。
术语"含有(comprise)"和"包含(comprising)"以包括、开放的含义使用,表示可
以包括其它要素。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词语"含有"及其变体,如"含
有(comprises)"和"包含"将被理解为意味着包括所述要素或步骤,或者要素或步骤的组;
但不排除任何其它要素或步骤,或者要素或步骤的组。
术语"包括(including)"用于表示"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和"包括但不限于"可
互换使用。
术语"共挤出"是指以下工艺:通过不同的挤出机(最少2个但至多11个),挤出具有
使彼此结合(bond)的亲和性的多种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并且通过多歧管模具导流以得到期
望厚度的单个复合膜。共挤出工艺可以是吹塑(空气加压)或流延(在冷却辊上)。
比例、浓度、量和其它数值数据在本文中可以以范围格式呈现。应当理解,使用这
种范围格式仅仅是为了方便和简洁,并且应当灵活地解释为不仅包括作为所述范围的界限
明确说明的数值,而且包括该范围内所涵盖的所有单独的数值或子范围,如同各数值和子
范围被明确说明。例如,约60℃至约90℃的温度范围应解释为不仅包括明确说明的约60℃
至约90℃的界限,而且包括子范围,如65℃至75℃、80℃至90℃等,以及例如,包括所规定的
范围内的小数的量的单独的量,如82.2℃、85.6℃和71.3℃。
本公开涉及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其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可印
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
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
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
的维卡软化温度。阻挡层压体的外表面或可印刷层是柔软和消光整理的,适合印刷装饰。层
压体的内表面光滑,有利于热封性。
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可用于形成将半液体产品如糊剂安全地保持到所
指定的保质期的制品,如管状包装材料。
传统的多层阻挡片由于高摩擦系数、不一致的消光整理谷(mat finish vale)、一
致的印刷装饰,而不能满足高速印刷工艺、创新装饰和管转换的要求。此外,在如同印刷和
装饰、形成管和开口端密封的二次操作中,人工制造的层压体的纹理随着多层层压体的处
理而逐渐消失。
本公开提供具有定制的聚合物合金(polymer alloying)的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
挡层压体,所述聚合物合金是多种聚合物、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干或湿共混物,并且制成具有
指定特征的单复合的聚合物混合物。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的可印刷层,由于丙烯以导致全同立构丙烯结晶度的有规立构的全同立构方式设置在聚合
物链中,因而所述聚丙烯弹性体为半结晶聚烯烃共聚物。与可印刷层中的聚丙烯弹性体一
起,较硬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合物可用于提供用于接收较软的聚丙烯共聚物的基质。
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HDPE与LLDPE的共混物代替HDPE会产生具有不期望的性
质如65至80范围内的肖氏硬度-D和0.3至0.5微米范围内的粗糙度值(Ra)的层压体。膜制备
要求最少两层挤出,但优选3个挤出机-3层共挤出技术来提供通用的产品成果。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柔软和丝绒
触感的阻挡层压体100的示例性结构。在所述实施方案中,如上所述,形成具有最少7层结构
的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100。阻挡层302选自由金属箔阻挡膜和非金属多层阻挡膜
组成的组。阻挡层302设置在第一结合层402与第二结合层404之间。表面膜200包括至少三
个层,其中层202为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可印刷层,层204为芯层,和层206为与芯层相邻的
层压层。聚乙烯(PE)内层502与第二结合层404相邻。在层压体100中,由于阻挡层302的存
在,使得层压体在整个指定的保质期显示出优异的阻挡性和产品保存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
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阻挡层压体的外
表面或可印刷层是柔软和消光整理的,适合印刷装饰。层压体的内表面光滑,有利于热封
性。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
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其中可印刷层含有共混比
在26:70:2:2至60:25:5:10范围内的聚丙烯弹性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
着色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
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
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
内的维卡软化温度。前述比例范围赋予层压体平衡的机械性质、粒状结构和由于机器方向
向前移动而易于加工的能力。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
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其中可印刷层含有共混比
为45:45:5:5的聚丙烯弹性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b)与可印刷
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
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
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表面膜200包括至少三个层,其中顶层为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可印刷层202。基本
上由柔软聚合物单一材料组成的单层的可印刷层将不具有在机器方向上容易向前移动的
性质。因此,较硬的支承层或芯层如富含HDPE的共混聚合物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层压层,即
与芯层相邻的层,保持富含直链的聚合物组合以促进与随后各挤出层压层(extrusion
lamination layers)的较强粘合是必要的。根据要求的色彩明暗(color shade),可将着色
剂添加至外皮层和芯聚合物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丙烯弹性体具有维卡软化温度[A50(50℃/h 10N]为约80℃
的半结晶性。高密度聚乙烯(HDPE)具有在0.96至0.965范围内的密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高密度聚乙烯(HDPE)具有在0.961至0.965范围内的密度。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可印刷层的
厚度可以在20至50微米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可印刷层202为两种不同热塑性聚合物(即聚丙烯
弹性体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共混物。在两种不同热塑性聚合
物的合金、共挤出具有较硬的热塑性聚合物基质和具有低密封起始温度的热塑性聚合物层
的聚合物合金的帮助下,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特征在于柔软触感和手感的表面
层。
抗粘连添加剂为无机颗粒,如研磨二氧化硅(ground silica),并且有助于在以卷
绕(卷)形式紧密缠绕的同时分离其它粘性层。抗粘连添加剂还有助于使粘性的网或膜相对
于光滑的金属表面向前移动。无机颗粒基本上在其周围形成微小的气穴(air pocket),并
且向粘性的网或膜提供气垫以在光滑的金属或薄膜表面上滚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粘
连添加剂可具有在10至30微米范围内的粒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抗粘连添加剂可选自
由研磨二氧化硅、硅石(silicas)、铝硅酸盐和金属铝硅酸盐组成的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
中,抗粘连添加剂可以为研磨二氧化硅,其中研磨二氧化硅的粒径在10微米至30微米的范
围内。
可以根据要赋予层压体的期望的颜色来选择着色剂。着色剂可选自由二氧化钛
(TiO2)、硫化锌(ZnS)、氧化锌(ZnO)、硫酸钡(BaSO4)、炭黑和碳酸钙(CaCO3)组成的组。着色
剂可以为粉碎形式的无机颜料,如二氧化钛、碳酸钙、硫酸钡、炭黑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
着色剂可具有在10至30微米范围内的粒径。着色剂可以以母料形式引入至可印刷层。在一
个实施方案中,着色剂可以是具有线性聚乙烯载体且具有50%至75%的颜料浓度的母料形
式,其中颜料加载百分比(loading percentage)相对于聚乙烯外层为3%至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
混物;(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
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
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可以为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着色剂的共混
物。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着色剂的共混比可分别在50:45:5至80:10:10的范
围内。芯层可具有在20至5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为了形成亲和性以与可印刷层和层压层联
结(couple),芯层可以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与HDPE的共混物以提供低密封
起始温度(低SIT)。芯层中高比例的HDPE可使膜非常硬且有弹性以容易挤压,以及对与相邻
的共挤出聚合物层的结合呈惰性。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
共混物,并且所述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混比在90:10至95:5范围内;(c)与
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
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
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
共混物,并且所述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混比为95:5;(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
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
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
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
混物,其中所述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选自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
(LDPE)、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中等低密度聚乙烯
(MDPE)组成的组;(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
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
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
混物,其中所述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是比例为3:2至1:1.1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茂金
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的共混物;(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
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
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
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
混物,其中着色剂选自由二氧化钛(TiO2)、硫化锌(ZnS)、氧化锌(ZnO)、硫酸钡(BaSO4)、碳酸
钙(CaCO3)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
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
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
的维卡软化温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存在于芯层中的着色剂可以以具有线性聚乙烯载体
且具有50%至75%的颜料浓度的母料形式存在,其中颜料加载百分比相对于聚乙烯外层为
3%至8%。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中芯层具有在20至5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c)与芯
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
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
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
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混物;(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
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
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
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
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
层,其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混物,并且所述至少两种聚乙烯聚
合物和着色剂的共混比在90:10至95:5范围内;(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
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
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
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
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
层,其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混物,并且所述至少两种聚乙烯聚
合物和着色剂的共混比为95:5;(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
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
(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
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
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混物,其中所述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选
自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m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中等低密度聚乙烯(MDPE)组成的组;(c)与芯层相邻的层
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
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
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
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混物,其中所述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是
比例为3:2至1:1.1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的共混物;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
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
中芯层含有至少两种聚乙烯聚合物和着色剂的共混物,其中着色剂选自由二氧化钛
(TiO2)、硫化锌(ZnS)、氧化锌(ZnO)、硫酸钡(BaSO4)、碳酸钙(CaCO3)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
组;(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
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
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
中芯层具有在20至5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
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
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
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其中层压层含有选自由线
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高密
度聚乙烯(HDPE)和中等低密度聚乙烯(MDPE)组成的组的至少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物;(d)在
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
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
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的层压层可与制品层压。可印刷层和层压层厚度可
保持对称,以使共挤出膜200以最小的卷曲平放。扁平膜易于在二次处理中层压,并在形成
的制品中产生可忽略的应力。层压层可以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的共混比可以为50:50至80: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层
压层可以是比例范围为70:20:10至60:20:2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
聚乙烯的共混物。LDPE的添加改进在传统共挤出机中的可加工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其中层压层的至少两种聚
合物为共混比在50:50至80:20范围内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
(HDPE);(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
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
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其中层压层的至少两种聚
合物是共混比为70:3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d)在第一结
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
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
℃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其中层压层具有在20至
5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
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
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其中层压层含有选自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
烯(LDPE)、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中等低密度聚乙烯
(MDPE)组成的组的至少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物;(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
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
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
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其中层压层的至少两种聚合物为共混比在50:50至80:20范围内
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
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
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
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其中层压层的至少两种聚合物是共混比为70:30的线性低密度聚
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
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
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
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
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其中层压层具有在20至5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d)在第一结合
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
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
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其
中芯层具有在20至5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其中层压层具有在20至
5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
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
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所述结合层选自由丙
烯酸亚乙酯(ethylene acrylic acid)(EAA)、马来酸酐接枝物组成的组;和(e)与第二结合
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
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所述结合层包括第一结合层和第二结合层。第一结合层充当表面膜200的层压层
与阻挡层之间的结合剂,而第二结合层充当阻挡层与聚乙烯(PE)内层之间的结合剂。各结
合层的厚度可以在25微米至50微米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所述结合层选自由丙
烯酸亚乙酯(EAA)、马来酸酐接枝物组成的组;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
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
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所述结合层具有在25
至5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
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
(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
中所述结合层选自由丙烯酸亚乙酯(EAA)、马来酸酐接枝物组成的组;和(e)与第二结合层
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
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
(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
中所述结合层具有在25至5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
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
化温度。
阻挡层含有阻挡材料,如金属箔或多层高氧阻挡膜。金属箔可以是具有6微米至30
微米厚度的柔软的退火铝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金属
箔作为阻挡层,其中金属箔为具有72达因/厘米的表面张力的柔软的退火箔,其通过包含具
有约7%丙烯酸的丙烯酸亚乙酯共聚物(EAA)的各结合层与表面膜200和聚乙烯(PE)内层极
好地粘附。金属箔可通过'挤出层压'而层压至EAA。
多层高氧阻挡膜或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包括包含由EVOH、尼龙6或无定形尼龙构成
的芯阻挡层的至少五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芯阻挡层为EVOH。芯阻挡层的厚度可以在5微
米至25微米的范围内。在芯阻挡层的两侧上,可将马来酸酐接枝的共聚物与两层或多层聚
乙烯皮层一起共挤出,使其达到5、7或9层。阻挡层的制造可通过多层流延或多层吹膜工艺
来完成。具有少于5层的多层高氧阻挡膜将不具有足够的产品保质期。多层高氧阻挡膜的厚
度可以在60至150微米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多
层高氧阻挡膜作为通过结合层粘合至表面膜200和聚乙烯内层的阻挡层。在一个实施方案
中,阻挡层包括乙烯乙烯醇(EVOH)作为厚度在10至25微米范围内的芯阻挡层。在另一个实
施方案中,阻挡层包括乙烯乙烯醇(EVOH)作为厚度为15微米的芯阻挡层。具有EVOH作为芯
阻挡层的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可通过吹膜工艺(blown bubble process)来制造,
且可在阻挡膜中具有5至7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阻挡层可通过将马来酸酐(MA)接枝的PE
共聚物粘结物(TIE)设置在EVOH层的两侧上,接着将中等密度LLDPE设置在MA接枝的粘结层
的另一侧上来制造。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阻挡层可通过将尼龙6(PA6)设置在EVOH层的两
侧上或接着设置MA接枝的粘结物,然后设置PE外皮来制造。EVOH和PA6具有使彼此结合的亲
和性,且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结合剂或粘结层。
结合层为挤出层压结合层,由7至12MFI低密度聚乙烯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结
合层为70%的具有7MFI的LDPE(密度0.918g/cc)和30%的具有7至19MFI的mLLDPE(密度
0.91g/cc)的共混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选自由金属箔
阻挡膜和非金属多层阻挡膜组成的组;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
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具有6微米至
30微米的厚度的金属箔阻挡膜;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
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具有6微米至
30微米的厚度的铝箔;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
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铝箔;和(e)
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
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选自由金属箔阻挡膜和非金属多层阻挡膜组成的组;
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
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具有6微米至30微米的厚度的金属箔阻挡膜;和(e)
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
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具有6微米至30微米的厚度的铝箔;和(e)与第二结
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
℃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铝箔;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
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
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非金属多层
阻挡膜,所述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包含选自由乙烯乙烯醇(EVOH)、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
合物(PET)、尼龙6和无定形尼龙组成的组的至少五层;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
(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
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至少五层的
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
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五至九层的
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
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五至九层的
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其中非金属多层阻挡膜选自由乙烯乙烯醇(EVOH)、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聚合物(PET)、尼龙6和无定形尼龙组成的组;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
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
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非金属多层阻挡层具
有60微米至150微米的厚度;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
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五至九层的
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其中非金属多层阻挡膜选自由乙烯乙烯醇(EVOH)、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聚合物(PET)、尼龙6和无定形尼龙组成的组,其中非金属多层阻挡层具有60微米至150
微米的厚度;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
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非金属多层阻挡膜,所述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包含选
自由乙烯乙烯醇(EVOH)、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PET)、尼龙6和无定形尼龙组成的
组的至少五层;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
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至少五层的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和(e)与第二结合层
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
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五至九层的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和(e)与第二结合层
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
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五至九层的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其中非金属多层阻
挡膜选自由乙烯乙烯醇(EVOH)、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PET)、尼龙6和无定形尼龙
组成的组;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
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非金属多层阻挡层具有在60微米至150微米的厚度;和(e)与
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
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为五至九层的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其中非金属多层阻
挡膜选自由乙烯乙烯醇(EVOH)、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PET)、尼龙6和无定形尼龙
组成的组,其中非金属多层阻挡层具有60微米至150微米的厚度;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
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
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其中阻挡层在共挤出的马
来酸酐接枝物与相邻的聚乙烯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
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
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聚乙烯内层含有至少两层选自由以下组
成的组的聚合物的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
(HDPE)和中等低密度聚乙烯(MDPE);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
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
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聚乙烯内层含有至少两层选自由以下组
成的组的聚合物的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
(HDPE)和中等低密度聚乙烯(MDPE),其中聚乙烯内层含有至少三层聚合物的层,其中中等
低密度聚乙烯(MDPE)层的两侧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层;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
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的
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
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
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聚乙烯内层具有在50至100微米范围内的
厚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
接触,其中聚乙烯内层含有至少两层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聚合物的层: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中等低密度聚乙烯(MDPE);其中
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
接触,其中聚乙烯内层含有至少两层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聚合物的层: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中等低密度聚乙烯(MDPE),其中
聚乙烯内层含有至少三层聚合物的层,其中中等低密度聚乙烯(MDPE)层的两侧为线性低密
度聚乙烯(LLDPE)层;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b)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
(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
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
接触,其中聚乙烯内层具有在50至10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
℃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其中可印刷层被表面印刷;(b)
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
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
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
化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a)包含聚丙烯弹性体、
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的可印刷层,其中可印刷层被表面印刷;(b)
与可印刷层相邻的芯层;(c)与芯层相邻的层压层;(d)在第一结合层与第二结合层之间的
阻挡层,其中第一结合层在层压层与阻挡层之间;和(e)与第二结合层相邻的聚乙烯(PE)内
层,第二结合层与阻挡层接触,聚乙烯(PE)内层为产品接触层;其中所述聚丙烯弹性体具有
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层可具有在0.92g/cc至0.935g/cc范围内的密度。中密
度聚乙烯(MDPE)层可具有在0.93g/cc至0.945g/cc范围内的密度。
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的可印刷层可被表面印刷。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具有20至50微米的厚度
的可印刷层,所述可印刷层包含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的聚丙烯弹性
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具有20至50微米的厚度的芯层,所述芯
层包含高密度聚乙烯(HDPE)、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着色剂的共混物;具有
20至50微米的厚度的层压层,所述层压层包含选自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
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组的至少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物;具有25至50微米的厚度
的结合层;具有6至30微米的厚度的铝箔层;具有25至50微米的厚度的结合层;和具有50至
100微米的厚度的包含至少两层的聚乙烯内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具有20至50微米的厚度
的可印刷层,所述可印刷层包含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的聚丙烯弹性
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具有20至50微米的厚度的芯层,所述芯
层包含高密度聚乙烯(HDPE)、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着色剂的共混物;具有
20至50微米的厚度的层压层,所述层压层包含选自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
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组的至少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物;具有25至50微米的厚度
的第一结合层;具有60至150微米的厚度的具有非金属阻挡层的至少五层的膜;具有25至50
微米的厚度的第二结合层;和具有50至100微米的厚度的聚乙烯内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具有20至50微米的厚度
的可印刷层,所述可印刷层包含共混比为20:70:2:8至60:25:5:10的具有约80℃的维卡软
化温度的聚丙烯弹性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研磨二氧化硅和着色剂;具有20至50微米的
厚度的芯层,所述芯层包含共混比为50:45:5至80:10:10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茂金属线
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着色剂;具有20至50微米的厚度的层压层,所述层压层包含选
自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组的至少两
种聚合物的共混物;具有25至50微米的厚度的第一结合层;具有EVOH作为芯阻挡层的五至
七层的非金属多层阻挡膜,所述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具有60至150微米的厚度;具有25至50微
米的厚度的第二结合层;和具有50至100微米的厚度的聚乙烯内层,所述聚乙烯内层包含至
少两层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聚合物的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
(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中等低密度聚乙烯(MDP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
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具有20至50微米的厚度的可印刷层,所述可印刷层包含共混比为
20:70:2:8至60:25:5:10的具有约80℃的维卡软化温度的聚丙烯弹性体,高密度聚乙烯
(HDPE),具有30微米的粒径的研磨二氧化硅和具有30微米的粒径的黑颜料;具有20至50微
米的厚度的芯层,所述芯层包含共混比为50:45:5至80:10:10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茂金
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着色剂的共混物;具有20至50微米的厚度的层压层,所述
层压层包含选自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
的组的至少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物;具有25至50微米的厚度的第一结合层;具有EVOH作为芯
阻挡层的五至七层的非金属多层阻挡膜,所述非金属多层阻挡膜具有60至150微米的厚度;
具有25至50微米的厚度的第二结合层;和具有50至100微米的厚度的聚乙烯内层,所述聚乙
烯内层包含至少两层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聚合物的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
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中等低密度聚乙烯(MDPE)。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
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具有在250至500微米范围内的厚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包括:具有20至50微米的厚
度的可印刷层,所述可印刷层包含具有在60℃至90℃范围内的维卡软化温度的聚丙烯弹性
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粘连添加剂和着色剂;具有20至50微米的厚度的芯层,所述芯
层包含高密度聚乙烯(HDPE)、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着色剂的共混物;具有
20至50微米的厚度的层压层,所述层压层包含选自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
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组的至少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物;具有25至50微米的厚度
的结合层;具有6至30微米的厚度的铝箔层;具有25至50微米的厚度的结合层;和具有50至
100微米的厚度的包含至少两层的聚乙烯内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可容易形成为具有柔软和丝绒
触感的制品。本公开的制品可制造成利用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的性质的各种构
造。
实施例
现在将用工作实例来说明本公开,其旨在说明本公开的工作,并非旨在限制性地
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其它实例也是可以的。
实施例1
表面膜200的制备方法
可印刷层
可印刷层含有具有约80℃的维卡软化温度[A50(50℃/h 10N]的半结晶性的聚丙
烯弹性体,密度为0.965的高密度聚乙烯,粒径为30微米、相对于聚乙烯载体的加载为60%
且MFI为40的黑色母料,和粒径为30微米的研磨二氧化硅。将前述材料从它们的独立贮存容
器中真空抽取并通过重力进料器(gravimetric feeder)称重,倒入挤出机(A)料斗中。聚丙
烯弹性体、高密度聚乙烯、着色剂和抗粘连添加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5:45:6:4。
芯层
芯层包括两种基础聚合物(basic polymer)(即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合
物)和如上定义的黑色母料。所有三个进料从它们的独立贮存容器中真空抽取并通过重力
进料器称重,倒入挤出机(B)料斗中。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着色剂的重量百
分比为46:46:8。
层压层
层压层包括两种聚合物(即线性低密度聚合物和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两个进
料从它们的独立贮存容器中真空抽取并通过重力进料器称重,倒入挤出机(C)料斗中。线性
低密度聚合物和低密度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80:20。
所有挤出机具有料斗,槽桶进料部分,压缩、计量和混合部分,后面是过滤网、适配
器和多通道模头。挤出机(A)、(B)和(C)层比例分别维持在1:1:1,但取决于层压体弹性,所
述范围可以为1:2:1或1:3:1。
聚合物共混物通过多层堆叠圆形模头而通道化,并且在熔融聚合物层通过较长的
模唇期间,聚合物层彼此结合,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结合剂或粘结聚合物层。此外,以如下方
式选择聚合物:所有聚合物及其共混物与各挤出机无关,具有彼此粘附或结合的亲和性。在
模唇出口处,热聚合物熔体通过加压空气而膨胀,从而得到多层膜的期望的膜泡尺寸和平
放宽度的形状和尺寸。圆形模唇的出口处的膜泡非常热,而通过双唇冷空气射流从膜泡外
面进行冷却。同时,内部膜泡冷却器(IBC)也使膜泡从内部(表面)冷却。部分冷却的膜泡向
上移动(约15米高),并且通过与大气温度的热交换而进一步进行冷却。在分段的聚四氟乙
烯涂布的导辊、折叠框的帮助下,膜泡的整个长度保持直线,最后通过"NIP"辊。NIP辊由硅
酮涂胶的辊和水冷却的钢辊组成。在NIP辊出口处的塌陷的膜泡展平,朝向纵切复卷机向下
游移动。在途中,展平的膜泡,具体是外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以将聚合物表面能提高至46达
因/cm。然后,在边缘处切开已处理的膜泡、分离并分别在A和B轴上盘绕。根据二次处理(层
压)要求来保持盘绕膜的线长度和卷轴直径。
阻挡层的制备方法:
可按照前述吹泡方法来制备具有非金属多层阻挡膜作为阻挡层的柔软和丝绒触
感的阻挡层压体。然而,在该情况下,将存在最少5个挤出机-5层或(优选)7个挤出机和7层
的吹膜工艺。
5层-5个挤出机的吹膜工艺:挤出机命名为A、B、C、D和E。挤出机C专用于加工阻挡
聚合物如尼龙6、无定形尼龙或EVOH,而挤出机B和D专用于加工粘结聚合物如马来酸酐接枝
的PE共聚物。始终保留层A和E(二者为皮层)以加工LLDPE,LDPE,和LLDPE与LDPE的合适的共
混物,从而得到期望的膜强度、弹性和加工效率。LLDPE可选自密度范围为0.920至0.942g/
cc的新一代茂金属LLDPE。LDPE可选自0.92至0.933g/cc的密度范围。各聚合物层的层厚度
如下。
挤出机
A
B
C
D
E
总计
聚合物
LLDPE+LDPE
TIE
EVOH
TIE
LLDPE+LDPE
厚度
20
12
15
12
20
79
7层-7个挤出机的吹膜工艺:挤出机命名为A、B、C、D、E、F和G。挤出机C、D和E专用于
加工阻挡聚合物如尼龙6、无定形尼龙或EVOH。为了最佳性能,挤出机C和E挤出具有32%乙
烯含量的EVOH,和挤出机D挤出尼龙6。挤出机B和F专用于加工粘结聚合物如马来酸酐接枝
的PE共聚物。始终保留层A和F(二者为皮层)以加工LLDPE,LDPE,和LLDPE与LDPE的合适的共
混物,从而得到期望的膜强度和加工效率。LLDPE可以是密度范围为0.920至0.942g/cc的新
一代茂金属LLDPE。LDPE可选自0.92至0.933g/cc的密度范围。各聚合物层的层厚度如下。
挤出机
A
B
C
D
E
F
G
总计
聚合物
LLDPE+LDPE
TIE
EVOH
尼龙6
EVOH
TIE
LLDPE+LDPE
厚度
20
12
5
5
5
12
20
79
具有金属箔阻挡膜作为阻挡层的柔软和丝绒触感的阻挡层压体通过以下来制备:
使用厚度为12微米的铝箔,并且与丙烯酸亚乙酯系共聚物一起挤出,以使金属箔与表面膜
200和多层PE内膜粘合。金属箔基层压结构体如下。
聚乙烯内层的制备方法:聚乙烯内层由三个层组成。中间层由聚合物如中密度聚
乙烯,HDPE和LLDPE(50:50比例)的共混物制成,而外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少数以下共
混物的共混物: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吹膜工艺用于制备聚乙烯内层。
具有五层阻挡膜且具有EVOH阻挡芯的柔软手感无光泽的黑色层压体的性质
标准黑色层压体(没有柔软手感的聚合物添加到印刷外层)的性质
按照上述程序,制备具有EVOH作为芯阻挡层和有五个层的阻挡膜的层压体。在没
有聚丙烯弹性体的情况下,制备表面膜层。HDPE、LLDPE和炭黑的重量百分比为50:40:10的
比率。所有其它层保持相同。
实施例2
包含层压体的制品
大型柔软-无光泽的多层层压体切割成容器特定的直径和600至100米的运行长度
(running length)。例如,对于容器直径'D',狭缝宽度(W)将是(π*D)+5!。在35mm直径的容
器的情况下,狭缝宽度将是
W(mm)=(π*D)+5或(3.142*35)+5或114.97。
其中,5mm为用作所有容器狭缝宽度计算的标准的定值。在该5mm内,保留1.2mm用
于容器侧缝重叠,并且保持剩余的3.8mm用于侧边修饰,每侧1.9mm。
然后,通过使用凹版印刷、柔版印刷、凸版印刷、旋转屏幕、箔片阻挡或上述多种印
刷技术的组合,用消费者给定的图形设计来印刷容器直径特定的狭缝卷轴,一旦印刷完成,
印刷的卷材通过清漆涂层,并在最后印刷站通过强烈的紫外线进行固化。然后,在复卷机轴
上卷绕或盘绕印刷且清漆固化的卷材。印刷且清漆固化的卷材在用于容器成形之前,在室
温下保持8至24小时。
容器成形工艺涉及卷材张力控制单元、容器成形单元、定型单元、肩形成单元和封
盖单元。通过统计过程控制计算机或SPCC来控制整个工艺。
印刷的卷材安装在容器体成形单元上,并根据卷材厚度和卷材宽度来调节卷材张
力。卷材穿过容器体成形芯轴、装配有内部和外部高频能量线圈的长不锈钢中空圆筒、水循
环系统以保持所述单元冷却和涂胶的载体带,以协助均匀的卷材前进通过容器接缝单元。
一旦设置了初始参数并进行了QA检查,计算机就负责完成操作,并逐渐加速到设定的生产
速度(在20pcs/min至500pcs/min之间)。
高频侧密封或焊接方法如下。
a.5KW高频(HF)发电机将动力输入至1组磁性钢带,称为内外钢带。在卷材穿线期
间,将两个边缘放置在磁性钢带之间,然后借助于水循环的(以保持焊接区域冷却)绝缘金
属块并且施加液压压力而均匀地压制,从而获得期望的焊缝/接缝压缩。在ESSEL特定工艺
中,将接缝压缩保持在12%至30%之间。根据线速度,借助于高速SPC计算机来自动调节HF
发电机功率和液压压力。使用如下的等式,计算侧接缝压缩。
i.侧接缝压缩(%)=(卷材平均厚度×2)-接缝的厚度(焊接后)/(卷材平均厚度×2)%
ii.例如,如果卷材厚度为400微米,接缝焊接后的接缝厚度为560微米,接缝压缩
(%)将为((400*2)-(560))/(400*2)%或30%
b.侧接缝后,将容器体自动化地(robotically)转移到容器头单元,其中密度范围
在0.946g/cc至0.965g/cc之间,和MFI在1.2至3.5g/10min(在190℃/2.16kg下)之间的增塑
的HDPE以环状形式投入模具中,与容器体一起锁定并压缩,以获得具有体部和在孔口端处
包括螺纹的头部的复合容器。压缩后,在保持在模具中的压缩的同时,将容器头部冷却,并
且最终转移到自动封盖单元,在其中将期望的封闭件转动或推入配合至容器头部。
制造后,通过质量检查容器的尺寸、颜色深浅(包括图形和文字细节)。如下,创新
团队在其固有性质方面检查容器。
虽然已经参考某些实施例及其实施方案相当详细地描述了主题,但是其它实施方
案也是可能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不应限于本文中包括的优选实施例和实
施方案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