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废水中镉离子的处理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金属废水中镉离子的处
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或5的金属,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
动所需的微量元素,但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
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害。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
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
入大气、水、土壤环境,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各种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
属,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会存留、积累和迁移,易造成危害,例如:水
俣病,痛痛病等,就是由炼锌工业和镉电镀工业所排放的镉造成的。
现有的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和吸附
法等,这些方法都只是将污染转化成沉淀或是更易处理的形式,最终的处置
通常是进行填埋,然而由此带来的二次污染常需付出更昂贵的代价。另外,
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对浓度较低的重金属废水常
行不通。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效果,同时满足环境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
重金属废水中镉离子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中镉离子的
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先测出溶液中镉离子的初始浓度,按照一定的
质量比配比加入纳米氧化镁。根据溶液的温度运用经验公式推断出应处理的
时间;(2)在二次处理中,将络合物与纳米氧化镁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废水
中,控制处理时间为30~45min。
进一步的,所述过程中,镉离子/MgO=75~100/1000,一优选方案为:
镉离子/MgO=75~1000;
进一步的,一次处理中所用温度与处理时间的关系为t=60-1.7T(0℃
<T<40℃),其中T—温度(℃),t—时间(min)。
进一步的,二次处理过程中,所加入络合物为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
焦磷酸钠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一优选方案为所加入络合物为六偏磷酸钠。
进一步的,二次处理中络合物与纳米氧化镁的配比为1:40~50,一优选
方案为:二次处理中络合物与纳米氧化镁的配比为1:40。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用原材料极其便宜,1吨轻质氧化镁约500元(市
价),原吸附剂氧化镁本身是用来制造菱镁质建材的工业原料,而且处理后
的残渣混合物MgO和Mg(OH)2依然可以作为工业原料使用,继续用来生
产建材,可把对环境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固定,进而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采用
本方法处理后的废水中残余的镉离子浓度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因此本发明不仅在处理效果上优良,而且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中镉离子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先
测出溶液中镉离子的初始浓度,按照一定的质量比配比加入纳米氧化镁。根
据溶液的温度运用经验公式推断出应处理的时间;(2)在二次处理中,将络合
物与纳米氧化镁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废水中,控制处理时间为30~45min。
进一步的,所述过程中,镉离子/MgO=75~100/1000,一优选方案为:
镉离子/MgO=75~1000;
进一步的,一次处理中所用温度与处理时间的关系为t=60-1.7T(0℃
<T<40℃),其中T—温度(℃),t—时间(min)。
进一步的,二次处理过程中,所加入络合物为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
焦磷酸钠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一优选方案为所加入络合物为六偏磷酸钠。
进一步的,二次处理中络合物与纳米氧化镁的配比为1:40~50,一优选
方案为:二次处理中络合物与纳米氧化镁的配比为1:40。
实施例
取50ml重金属废水,经测定,其含镉离子的量0.075g,室温为12℃,
加入1g烧制得到纳米氧化镁,处理时间为30min。处理完成后,加入0.025g
六偏磷酸钠,及1g烧制得到纳米氧化镁,使二者聚合团聚,45分钟后,处理完
毕,经测定,处理后的废水中残余的镉离子浓度低达0.013ppm,远远低于
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
定发明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
应当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