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pdf

  • 上传人:111****11
  • 文档编号:5496030
  • 上传时间:2019-01-28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1.1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31725.0

    申请日:

    2017.01.17

    公开号:

    CN106829675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B 5/02申请日:20170117|||公开

    IPC分类号:

    B66B5/02; B66B5/00

    主分类号:

    B66B5/02

    申请人: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徐志鹏; 史俊青; 王民中; 袁江峰; 徐慧锦; 贺建华; 臧其亮; 国芳

    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代理人:

    林辉轮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包括机载探测子系统、无线传输子系统、地面保护子系统、远程监视子系统四大部分,所述机载探测子系统与无线传输子系统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并传输数据,所述无线传输子系统与地面保护子系统之间通过光纤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所述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之间通过Internet连接并传输数据;所述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能够通过吊桶运行过程中的实时速度、姿态、位置,并直接检测吊桶是否发生松绳故障,本系统能够使得地面操作人员以及远程管理人员全方位了解吊桶运行的各项参数,并能在事故发生初期发出报警,自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从而全方位保障吊桶的安全运行。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松绳故障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数据采集与数值转换
    由六轴加速度计(3)分别采集得到吊桶运行的三个线加速度值AdcAAccX、AdcAAccY、
    AdcAAccZ,与三个角加速度值AdcAGyroX、AdcAGyroY、AdcAGyroZ;而后经过数值转换处理,得到具
    有真实物理意义的数据,即三个线加速度值AAccX、AAccY、AAccZ,与三个角加速度值AGyroX、
    AGyroY、AGyroZ;具体如下:
    <mrow>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X</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Y</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Z</mi> </mrow> </msub>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sup> <msub> <mi>&sigm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row> </msub> <mrow> <mo>-</mo> <mn>1</mn> </mrow> </msup> <mrow> <mo>(</mo> <mrow> <msub> <mi>&gamm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row> </msub>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X</mi>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Y</mi>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Z</mi>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X</mi> <mn>0</mn>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Y</mi> <mn>0</mn>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Z</mi> <mn>0</mn>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row> <mo>)</mo> </mrow> </mrow>
    式中,σAcc为线加速度计的灵敏,γAcc为控制器采集线加速度数据的AD转换系数,
    AdcAAccX0、AdcAAccY0、AdcAAccZ0分别为三个线加速度采集通道的零位基准值;
    <mrow>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X</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Y</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Z</mi> </mrow> </msub>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sup> <msub> <mi>&sigm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row> </msub> <mrow> <mo>-</mo> <mn>1</mn> </mrow> </msup> <mrow> <mo>(</mo> <mrow> <msub> <mi>&gamm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row> </msub>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X</mi>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Y</mi>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Z</mi>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X</mi> <mn>0</mn>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Y</mi> <mn>0</mn>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Adc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Z</mi> <mn>0</mn> </mrow> </msub>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row> <mo>)</mo> </mrow> </mrow>
    式中,σGyro为角加速度计的灵敏,γGyro为控制器采集角加速度数据的AD转换系数,
    AdcAGyroX0、AdcAGyroY0、AdcAGyroZ0分别为三个角加速度采集通道的零位基准值;
    2)计算吊桶运行加速度
    根据步骤(1)得到的三个线加速度值AAccX、AAccY、AAccZ,与三个角加速度值AGyroX、AGyroY、
    AGyroZ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吊桶运行过程中三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ABuckX、ABuckY、ABuckZ;
    具体如下:
    首先,由第n组三个角加速度值AGyroX、AGyroY、AGyroZ计算出对应的三个线加速度值RGyroX、
    RGyroY、RGyroZ,设第n组的合成加速度在XZ平面内的投影与Z轴的夹角为θXZ(n),在YZ平面内的
    投影与Z轴的夹角为θYZ(n),在XY平面内的投影与Y轴的夹角为θXY(n),控制系统采样周期为
    t,则:
    <mrow>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sub> <mi>&theta;</mi> <mrow> <mi>X</mi> <mi>Z</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n</mi>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theta;</mi> <mrow> <mi>Y</mi> <mi>Z</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n</mi>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theta;</mi> <mrow> <mi>X</mi> <mi>Y</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n</mi>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sub> <mi>&theta;</mi> <mrow> <mi>X</mi> <mi>Z</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theta;</mi> <mrow> <mi>Y</mi> <mi>Z</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theta;</mi> <mrow> <mi>X</mi> <mi>X</mi> </mrow> </msub> <mrow> <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i>t</mi>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X</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Y</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Z</mi> </mrow> </msub>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row>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sub> <mi>R</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X</mi> </mrow> </msub> <mo>=</mo> <mi>sin</mi> <mrow> <mo>(</mo> <msub> <mi>&theta;</mi> <mrow> <mi>X</mi> <mi>Z</mi> </mrow> </msub> <mo>(</mo> <mi>n</mi> <mo>)</mo> <mo>)</mo> </mrow> <mo>/</mo> <msup> <mrow> <mo>(</mo> <mn>1</mn> <mo>+</mo> <mi>cos</mi> <msup> <mrow> <mo>(</mo> <msub> <mi>&theta;</mi> <mrow> <mi>X</mi> <mi>Z</mi> </mrow> </msub> <mo>(</mo> <mi>n</mi> <mo>)</mo> <mo>)</mo> </mrow> <mn>2</mn> </msup> <mo>&CenterDot;</mo> <mi>tan</mi> <msup> <mrow> <mo>(</mo> <msub> <mi>&theta;</mi> <mrow> <mi>Y</mi> <mi>Z</mi> </mrow> </msub> <mo>(</mo> <mi>n</mi> <mo>)</mo> <mo>)</mo> </mrow> <mn>2</mn> </msup> <mo>)</mo> </mrow> <mrow> <mn>1</mn> <mo>/</mo> <mn>2</mn> </mrow> </msup>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R</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Y</mi> </mrow> </msub> <mo>=</mo> <mi>sin</mi> <mrow> <mo>(</mo> <msub> <mi>&theta;</mi> <mrow> <mi>Y</mi> <mi>Z</mi> </mrow> </msub> <mo>(</mo> <mi>n</mi> <mo>)</mo> <mo>)</mo> </mrow> <mo>/</mo> <msup> <mrow> <mo>(</mo> <mn>1</mn> <mo>+</mo> <mi>cos</mi> <msup> <mrow> <mo>(</mo> <msub> <mi>&theta;</mi> <mrow> <mi>Y</mi> <mi>Z</mi> </mrow> </msub> <mo>(</mo> <mi>n</mi> <mo>)</mo> <mo>)</mo> </mrow> <mn>2</mn> </msup> <mo>&CenterDot;</mo> <mi>tan</mi> <msup> <mrow> <mo>(</mo> <msub> <mi>&theta;</mi> <mrow> <mi>X</mi> <mi>Z</mi> </mrow> </msub> <mo>(</mo> <mi>n</mi> <mo>)</mo> <mo>)</mo> </mrow> <mn>2</mn> </msup> <mo>)</mo> </mrow> <mrow> <mn>1</mn> <mo>/</mo> <mn>2</mn> </mrow> </msup>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R</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Z</mi> </mrow> </msub> <mo>=</mo> <msup>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p> <msub> <mi>R</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X</mi> </mrow> </msub> <mn>2</mn> </msup> <mo>-</mo> <msup> <msub> <mi>R</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Y</mi> </mrow> </msub> <mn>2</mn> </msup> <mo>)</mo> </mrow> <mrow> <mn>1</mn> <mo>/</mo> <mn>2</mn> </mrow> </msup>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而后,结合由控制系统采集到的线加速度AAccX、AAccY、AAccZ,和由角加速度计算出的线加
    速度RGyroX、RGyroY、RGyroZ进行数据融合,得出吊桶运行过程中三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ABuckX、
    ABuckY、ABuckZ:
    <mrow>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i>X</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i>Y</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i>Z</mi> </mrow> </msub>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b> <mi>&epsiv;</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mo> <mrow>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X</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Y</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A</mi> <mrow> <mi>A</mi> <mi>c</mi> <mi>c</mi> <mi>Z</mi> </mrow> </msub>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o>+</mo> <msub> <mi>&epsiv;</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row> </msub>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sub> <mi>R</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X</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R</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Y</mi> </mrow> </msub> </mtd> </mtr> <mtr> <mtd> <msub> <mi>R</mi> <mrow> <mi>G</mi> <mi>y</mi> <mi>r</mi> <mi>o</mi> <mi>Z</mi> </mrow> </msub> </mtd> </mtr> </mtable> </mfenced> </mrow> <mo>)</mo> </mrow>
    式中,εGyro为角加速度的加权系数,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节,取值范围为5~20;
    3)计算吊桶当前姿态
    根据步骤(2)得到的吊桶三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ABuckX、ABuckY、ABuckZ,通过矢量分解的
    方法,可以求出吊桶在三个方向上的倾斜角度θBuckX、θBuckY、θBuckZ,设吊桶运行加速度的矢量
    合为ABuck,则:
    ABuck=(ABuckX2+ABuckY2+ABuckZ2)1/2
    <mfenced open = "{" close = ""> <mtable> <mtr> <mtd> <mrow> <msub> <mi>&thet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i>X</mi> </mrow> </msub> <mo>=</mo> <mi>arccos</mi> <mrow> <mo>(</mo> <msub> <mi>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i>X</mi> </mrow> </msub> <mo>/</mo> <msub> <mi>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row> </msub>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thet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i>Y</mi> </mrow> </msub> <mo>=</mo> <mi>arccos</mi> <mrow> <mo>(</mo> <msub> <mi>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i>Y</mi> </mrow> </msub> <mo>/</mo> <msub> <mi>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row> </msub>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sub> <mi>&thet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i>Z</mi> </mrow> </msub> <mo>=</mo> <mi>arccos</mi> <mrow> <mo>(</mo> <msub> <mi>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i>Z</mi> </mrow> </msub> <mo>/</mo> <msub> <mi>A</mi> <mrow> <mi>B</mi> <mi>u</mi> <mi>c</mi> <mi>k</mi> </mrow> </msub>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able> </mfenced>
    如果吊桶的在X方向上的倾斜角度超过规定值θStdX,则标识符FLeanX为1;如果吊桶的在Y
    方向上的倾斜角度超过规定值θStdY,则标识符FLeanY为1;如果FLeanX与FLeanY任意一个为1,则
    系统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子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向地
    面操作人员发报警;
    FLeenX=sgn(|θBuckX|-θStdX)
    FLeenY=sgn(|θBuckY|-θStdY);
    4)计算吊桶运行速度
    根据步骤(2)得到的吊桶在垂直方向上的线加速度ABuckZ,利用积分得到基于加速度计
    的吊桶运行速度VAcc;而后由激光测距仪(5)得到吊桶下方距井底的距离DLas,利用微分得到
    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吊桶运行速度VLas;之后将两种方式得到的吊桶速度进行融合,得出最终
    的吊桶运行速度VBuck,如果吊桶运行速度超过规定值,则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子
    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向地面操作人员发报警;具体如下:
    首先,对吊桶在垂直方向上的线加速度ABuckZ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基于加速度计的吊桶
    运行速度VAcc,设第n组数据时,吊桶运行速度为VAcc(n),第n+1组数据时,当吊桶在垂直方向
    上的线加速度为ABuckZ(n+1),控制系统采样周期为t,则基于加速度计的吊桶速度VAcc(n+1)
    为:
    VAcc(n+1)=VAcc(n)+ABuckZ(n+1)t
    而后,由激光测距仪得到吊桶下方距井底的距离DLas,利用数值微分得到基于激光测距
    仪的吊桶运行速度VLas,设第n组数据时,激光测距仪数据为DLas(n),第n+1组数据时,激光测
    距仪数据为DLas(n+1),控制系统采样周期为t,则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吊桶速度VLas(n+1)为:
    VLas(n+1)=(DLas(n+1)-DLas(n))/t
    最后,结合式中基于加速度计的吊桶速度VAcc,和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吊桶速度VLas进行
    数据融合,得出最终的吊桶运行速度VBuck:
    VBuck=(1+κLas)(VAcc+κLasVLas)
    式中,κLas为激光测速的加权系数,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节,取值范围为3~9;
    如果吊桶运行速度超过规定值VStd,则标识符FSpeed为1,系统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无线
    传输子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向地面操作人员发报警;
    FSpeed=sgn(|VBuck|-VStd);
    5)数据分析
    由上述步骤4)得到的吊桶运行速度VBuck,结合PLC控制器获得的地面绞车升降钢丝绳速
    度VWire,利用钢丝绳运行速度VWire与吊桶运行速度VBuck的差值与设定的安全差值VDif进行对
    比,来判断吊桶是否发生了松绳故障:
    FLosse=sgn(|VWire|-|VBuck|-VDif)
    式中,Floose为松绳故障标识,其值为1时表示探测到松绳风险,另外,需要根据现场情
    况,对VDif进行调节,其取值范围为VWire数值的10%~15%;
    6)故障处理
    根据式的计算结果,如果判断出吊桶发生了松绳故障,则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无线传
    输子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并通过PLC控制器进行吊桶运行制动
    以及其他的故障处理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包括吊桶、机载探测子系统、无线传输子
    系统、地面保护子系统和远程监视子系统,所述机载探测子系统与无线传输子系统之间通
    过无线网络连接并传输数据,所述无线传输子系统与地面保护子系统之间通过光纤电缆连
    接并传输数据,所述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之间通过Internet连接并传输数
    据,所述机载子系统安装于吊桶上;所述综合保护系统能够使得地面操作人员以及远程管
    理人员全方位了解吊桶运行过程中的实时速度、姿态、位置,从而检测出吊桶是否发生松绳
    故障,还能主动探测吊桶下方障碍物情况,并能在事故发生初期发出报警以及自动采取保
    护措施,从而全方位保障吊桶的安全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探测子系统包括:机载控制器(1)、机载电池(2)、六轴加速度计
    (3)、三个超声波传感器(4)、激光测距仪(5)、红外摄像仪(6)、声光报警器(7)、无线收发器
    (8),且均具备防尘、防水、防爆外壳;
    其中,机载电池(2)与机载控制器(1)、六轴加速度计(3)、超声波传感器(4)、激光测距
    仪(5)、红外摄像仪(6)、声光报警器(7)、无线收发器(8)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提供电能;机
    载控制器(1)与六轴加速度计(3)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1)与三个超
    声波传感器(4)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1)与激光测距仪(5)通过阻燃
    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1)与红外摄像仪(6)通过阻燃网线连接并传输数据、机
    载控制器(1)与声光报警器(7)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1)与无线收发
    器(8)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
    机载子系统安装于吊桶上,该吊桶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的上部为敞开式结构,圆形
    开口无遮挡物覆盖,用于承载物料或人员,其外壁安装有无线收发器(8);中段为带有盖板
    的封闭式结构,具有防尘、防水效果,其内部安装有机载控制器(1)、机载电池(2)、六轴加速
    度计(3);下段的下部为敞开式结构,圆形开口无遮挡物覆盖,其上部吊装有超声波传感器
    (4)、激光测距仪(5)、红外摄像仪(6)、声光报警器(7),所述三个超声波传感器(4)设于所述
    吊桶下段下部所在圆的直径及圆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子系统包括沿井筒竖直方向上设置井壁上的若干个间距50m
    的无线传输基站(9),所述无线传输基站(9)均具备防尘、防水、防爆外壳;
    其中,无线传输基站(9)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无线收发器(8)并传送数据,且无线收
    发器(8)与距其最近信号最强的无线传输基站(9)无线通讯,实现机载探测子系统与无线传
    输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各个无线传输基站(9)通过井壁上的供电电缆获取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保护子系统包括:光纤交换机(10)、PLC控制器(11)、工控机(12)、
    服务器(13);
    其中,光纤交换机(10)与井口处的无线传输基站(9)通过光纤电缆连接,实现无线传输
    子系统与地面保护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光纤交换机(10)与PLC控制器(11)、工控机
    (12)、服务器(13)之间依次通过双绞线连接并传输数据;地面保护子系统安装于地面调度
    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视子系统包括:无线路由器(14)、工控机(15)、手机(16)、笔记
    本(17);
    其中,无线路由器(14)与服务器(13)通过Internet相连并传输数据,实现地面保护子
    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的数据传输;路由器(14)与工控机(15)、手机(16)、笔记本(17)之间
    均通过无线信号相连并传输数据;远程监视子系统可安装于能够连接Internet网络的远程
    任何位置。

    说明书

    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桶运行安全保护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
    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吊桶提升是立井井筒施工期间升降人员、矸石、材料的主要运输方式,在立井井筒
    建设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吊桶提升系统能否安全运行不仅影响到井筒施工效
    率,更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随着施工项目的逐年递增以及施工工期
    的不断缩短,吊桶提升的任务强度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恶性事故也不断发生,例如吊桶
    下放过程中异物横出而造成的松绳与蹲罐事故,井底积水过深而造成的吊桶内人员溺水事
    故,掉盘上工作人员突遇吊桶下所造成的伤人事故。

    以上事故的发生固然与现场部分人员违规操作有关,但也与吊桶提升系统普遍缺
    乏安全保护系统有直接关系。目前的吊桶提升系统中,司机无法获知吊桶的实际运行速度、
    倾斜角度、周围障碍物情况等重要信息,仅凭有限的间接传感数据和经验来进行操作。这种
    传统的安全保障措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对于吊桶提升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在吊桶下
    放过程中,当有人员、异物突然出现时,地面司机根本无法及时发现,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因此亟需一套自动化的吊桶提升安全保护系统,以避
    免恶性事故的再度发生,保障吊桶提升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近年来在吊桶提升安全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2012年中煤五建四十九
    处的王焕霞,对以往的吊桶防坠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防坠技术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的
    指标;2014年中煤三建机电安装处的惠晓帆,对乘人吊桶的结构进行了改造,解决了坠物伤
    人与提升钩头下落伤人的事故隐患;2014年徐州矿务局庞庄煤矿的万强,阐述了一种吊桶
    防坠器,能够有效避免吊桶坠井事故的发生;2015年中煤矿山建设集团的徐辉东,针对大直
    径超深立井设计了大体积底卸式吊桶,并对吊钩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吊桶整体的安全可靠
    性。

    由近年来研究现状可以看出,以往对于吊桶安全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过卷、断
    绳等故障的事后保护方面,而针对故障发生前的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报却少有研究涉及。如
    果能在吊桶发生故障前检测到相关状态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判读出故障类型,并向操作
    人员发出警报,进而触发相关的保护动作,则可以有效避免严重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
    与人员的经济财产与生命安全。

    对常见的吊桶提升事故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其事故根源在于地面提升司机无法
    准确获知吊桶是否松绳,极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由国内
    研究现状发现: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立井施工过程中吊桶提升的安全保护系统。而目前广
    泛使用的防蹲罐装置,防坠器、防过卷设备均属于“事后保护”,即事故已经发生后如何减小
    伤亡损失,这种“被动触发式”的保护系统无法适用于立井施工过程中复杂多变的现场工作
    环境。因此需要针对立井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研发一套“主动探测式”的吊桶提升安全综
    合保护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即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
    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
    防护系统的吊桶运动参数监测方法,其能够使得地面操作人员以及远程管理人员能够及时
    了解吊桶吊桶是否松绳,并能在事故发生初期发出报警,并自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从而
    全方位保障吊桶的安全运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
    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数据采集与数值转换

    由六轴加速度计分别采集得到吊桶运行的三个线加速度值AdcAAccX、AdcAAccY、
    AdcAAccZ,与三个角加速度值AdcAGyroX、AdcAGyroY、AdcAGyroZ;而后经过数值转换处理,得到具
    有真实物理意义的数据,即三个线加速度值AAccX、AAccY、AAccZ,与三个角加速度值AGyroX、
    AGyroY、AGyroZ;具体如下:


    式中,σAcc为线加速度计的灵敏,γAcc为控制器采集线加速度数据的AD转换系数,
    AdcAAccX0、AdcAAccY0、AdcAAccZ0分别为三个线加速度采集通道的零位基准值;


    式中,σGyro为角加速度计的灵敏,γGyro为控制器采集角加速度数据的AD转换系数,
    AdcAGyroX0、AdcAGyroY0、AdcAGyroZ0分别为三个角加速度采集通道的零位基准值;

    2)计算吊桶运行加速度

    根据步骤1)得到的三个线加速度值AAccX、AAccY、AAccZ,与三个角加速度值AGyroX、
    AGyroY、AGyroZ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吊桶运行过程中三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ABuckX、ABuckY、
    ABuckZ;具体如下:

    首先,由第n组三个角加速度值AGyroX、AGyroY、AGyroZ计算出对应的三个线加速度值
    RGyroX、RGyroY、RGyroZ,设第n组的合成加速度在XZ平面内的投影与Z轴的夹角为θXZ(n),在YZ平
    面内的投影与Z轴的夹角为θYZ(n),在XY平面内的投影与Y轴的夹角为θXY(n),控制系统采样
    周期为t,则:



    而后,结合由控制系统采集到的线加速度AAccX、AAccY、AAccZ,和由角加速度计算出的
    线加速度RGyroX、RGyroY、RGyroZ进行数据融合,得出吊桶运行过程中三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
    ABuckX、ABuckY、ABuckZ:


    式中,εGyro为角加速度的加权系数,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节,取值范围为5~20;

    3)计算吊桶当前姿态

    根据步骤2)得到的吊桶三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ABuckX、ABuckY、ABuckZ,通过矢量分
    解的方法,可以求出吊桶在三个方向上的倾斜角度θBuckX、θBuckY、θBuckZ,设吊桶运行加速度的
    矢量合为ABuck,则:

    ABuck=(ABuckX2+ABuckY2+ABuckZ2)1/2


    如果吊桶的在X方向上的倾斜角度超过规定值θStdX,则标识符FLeanX为1;如果吊桶
    的在Y方向上的倾斜角度超过规定值θStdY,则标识符FLeanY为1;如果FLeanX与FLeanY任意一个为
    1,则系统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子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
    向地面操作人员发报警;

    FLeenX=sgn(|θBuckX|-θStdX)

    FLeenY=sgn(|θBuckY|-θStdY);

    4)计算吊桶运行速度

    根据步骤2)得到的吊桶在垂直方向上的线加速度ABuckZ,利用积分得到基于加速度
    计的吊桶运行速度VAcc;而后由激光测距仪得到吊桶下方距井底的距离DLas,利用微分得到
    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吊桶运行速度VLas;之后将两种方式得到的吊桶速度进行融合,得出最终
    的吊桶运行速度VBuck,如果吊桶运行速度超过规定值,则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子
    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向地面操作人员发报警;具体如下:

    首先,对吊桶在垂直方向上的线加速度ABuckZ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基于加速度计的
    吊桶运行速度VAcc,设第n组数据时,吊桶运行速度为VAcc(n),第n+1组数据时,当吊桶在垂直
    方向上的线加速度为ABuckZ(n+1),控制系统采样周期为t,则基于加速度计的吊桶速度VAcc(n
    +1)为:

    VAcc(n+1)=VAcc(n)+ABuckZ(n+1)t

    而后,由激光测距仪得到吊桶下方距井底的距离DLas,利用数值微分得到基于激光
    测距仪的吊桶运行速度VLas,设第n组数据时,激光测距仪数据为DLas(n),第n+1组数据时,激
    光测距仪数据为DLas(n+1),控制系统采样周期为t,则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吊桶速度VLas(n+1)
    为:

    VLas(n+1)=(DLas(n+1)-DLas(n))/t

    最后,结合式中基于加速度计的吊桶速度VAcc,和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吊桶速度VLas
    进行数据融合,得出最终的吊桶运行速度VBuck:

    VBuck=(1+κLas)(VAcc+κLasVLas)

    式中,κLas为激光测速的加权系数,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节,取值范围为3~9;

    如果吊桶运行速度超过规定值VStd,则标识符FSpeed为1,系统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
    无线传输子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向地面操作人员发报警;

    FSpeed=sgn(|VBuck|-VStd);

    5)数据分析

    由上述步骤4)得到的吊桶运行速度VBuck,结合PLC控制器获得的地面绞车升降钢
    丝绳速度VWire,利用钢丝绳运行速度VWire与吊桶运行速度VBuck的差值与设定的安全差值VDif
    进行对比,来判断吊桶是否发生了松绳故障:

    FLosse=sgn(|VWire|-|VBuck|-VDif)

    式中,Floose为松绳故障标识,其值为1时表示探测到松绳风险,另外,需要根据现场
    情况,对VDif进行调节,其取值范围为VWire数值的10%~15%;

    6)故障处理

    根据式的计算结果,如果判断出吊桶发生了松绳故障,则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无
    线传输子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并通过PLC控制器进行吊桶运行
    制动以及其他的故障处理措施。

    优选地,所述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包括吊桶、机载探测子系统、无线传输子
    系统、地面保护子系统和远程监视子系统,所述机载探测子系统与无线传输子系统之间通
    过无线网络连接并传输数据,所述无线传输子系统与地面保护子系统之间通过光纤电缆连
    接并传输数据,所述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之间通过Internet连接并传输数
    据,所述机载子系统安装于吊桶上;所述综合保护系统能够使得地面操作人员以及远程管
    理人员全方位了解吊桶运行过程中的实时速度、姿态、位置,从而检测出吊桶是否发生松绳
    故障,还能主动探测吊桶下方障碍物情况,并能在事故发生初期发出报警以及自动采取保
    护措施,从而全方位保障吊桶的安全运行。

    优选地,所述机载探测子系统包括:机载控制器、机载电池、六轴加速度计、三个超
    声波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红外摄像仪、声光报警器、无线收发器,且均具备防尘、防水、防爆
    外壳;

    其中,机载电池与机载控制器、六轴加速度计、超声波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红外摄
    像仪、声光报警器、无线收发器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提供电能;机载控制器与六轴加速度计
    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与三个超声波传感器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
    数据;机载控制器与激光测距仪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与红外摄像仪
    通过阻燃网线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与声光报警器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
    机载控制器与无线收发器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

    机载子系统安装于吊桶上,该吊桶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的上部为敞开式结构,
    圆形开口无遮挡物覆盖,用于承载物料或人员,其外壁安装有无线收发器;中段为带有盖板
    的封闭式结构,具有防尘、防水效果,其内部安装有机载控制器、机载电池、六轴加速度计;
    下段的下部为敞开式结构,圆形开口无遮挡物覆盖,其上部吊装有超声波传感器、激光测距
    仪、红外摄像仪、声光报警器,所述三个超声波传感器设于所述吊桶下段下部所在圆的直径
    及圆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无线传输子系统包括沿井筒竖直方向上设置井壁上的若干个间距
    50m的无线传输基站,所述无线传输基站均具备防尘、防水、防爆外壳;

    其中,无线传输基站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无线收发器并传送数据,且无线收发
    器与距其最近信号最强的无线传输基站无线通讯,实现机载探测子系统与无线传输子系统
    之间的数据传输;各个无线传输基站通过井壁上的供电电缆获取电能。

    优选地,所述地面保护子系统包括:光纤交换机、PLC控制器、工控机、服务器;

    其中,光纤交换机与井口处的无线传输基站通过光纤电缆连接,实现无线

    传输子系统与地面保护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光纤交换机与PLC控制器、工控
    机、服务器之间依次通过双绞线连接并传输数据;地面保护子系统安装于地面调度室内。

    优选地,所述远程监视子系统包括:无线路由器、工控机、手机、笔记本;

    其中,无线路由器与服务器通过Internet相连并传输数据,实现地面保护子系统
    与远程监视子系统的数据传输;路由器与工控机、手机、笔记本之间均通过无线信号相连并
    传输数据;远程监视子系统可安装于能够连接Internet网络的远程任何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能够直接检测吊桶是否发生松绳故障,并能在事故发生初期发出报警,
    自动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从而全方位保障吊桶的安全运行;

    (2)本发明通过松绳故障的直接检测方法能有效避免现有吊桶施工中存在的吊桶
    下放过程中异物横出而造成的松绳与蹲罐事故,井底积水过深而造成的吊桶内人员溺水事
    故,掉盘上工作人员突遇吊桶下坠所造成的伤人事故的发生,从而间接的提高井筒施工效
    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施工项目数和施工工期的缩短要求,进一步的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与
    企业的经济利益;

    (3)而本发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机载探测子系统、无线传输子系统、地面保护子系
    统和远程监视子系统,并结合吊桶升降过程运动参数的监测方法、障碍物的探测方法和松
    绳故障的直接检测方法能够使得地面操作人员以及远程管理人员全方位了解吊桶运行过
    程中的实时速度、姿态、位置,从而检测出吊桶是否发生松绳故障,并能在事故发生初期发
    出报警以及自动采取保护措施,以避免恶性事故的再度发生,从而全方位保障吊桶的安全、
    稳定、高效的运行;

    (4)本发明避开现有技术中主要针对吊桶安全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过卷、断绳
    等故障的事后保护方向,而是侧重于故障发生前的状态监测与故障预报,解决地面提升司
    机无法准确获知吊桶下放过程中周围的环境情况的问题,能在吊桶发生故障前检测到相关
    状态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判读出故障类型,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报,进而触发相关的保护
    动作,则可以有效避免严重伤亡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与人员的经济财产与生命安全;尤其
    是当有人员、异物突然出现在吊桶下方时地面司机能够及时发现,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人
    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所述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吊桶升降过程中的松绳故障直接
    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1中,1-机载控制器,2-机载电池,3-六轴加速度计,4-超声波传感器,5-激光测
    距仪,6-红外摄像仪,7-声光报警器,8-无线收发器,9-无线传输基站,10-光纤交换机,11-
    PLC控制器,12-工控机,13-服务器,14-无线路由器,15-工控机,16-手机,17-笔记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所
    述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包括吊桶、机载探测子系统、无线传输子系统、地面保护子系
    统和远程监视子系统,所述机载探测子系统与无线传输子系统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并传
    输数据,所述无线传输子系统与地面保护子系统之间通过光纤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所述
    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之间通过Internet连接并传输数据,所述机载子系统安
    装于吊桶上;所述综合保护系统能够使得地面操作人员以及远程管理人员全方位了解吊桶
    运行过程中的实时速度、姿态、位置,从而检测出吊桶是否发生松绳故障,还能主动探测吊
    桶下方障碍物情况,并能在事故发生初期发出报警以及自动采取保护措施,从而全方位保
    障吊桶的安全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机载探测子系统包括:机载控制器1、机载电池2、六轴加速度
    计3、三个超声波传感器4、激光测距仪5、红外摄像仪6、声光报警器7、无线收发器8,且均具
    备防尘、防水、防爆外壳;

    其中,机载电池2与机载控制器1、六轴加速度计3、超声波传感器4、激光测距仪5、
    红外摄像仪6、声光报警器7、无线收发器8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提供电能;机载控制器1与六
    轴加速度计3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1与三个超声波传感器4通过阻燃
    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1与激光测距仪5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
    制器1与红外摄像仪6通过阻燃网线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1与声光报警器7通过阻燃
    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机载控制器1与无线收发器8通过阻燃电缆连接并传输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机载子系统安装于吊桶上,该吊桶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的上部
    为敞开式结构,圆形开口无遮挡物覆盖,用于承载物料或人员,其外壁安装有无线收发器8;
    中段为带有盖板的封闭式结构,具有防尘、防水效果,其内部安装有机载控制器1、机载电池
    2、六轴加速度计3;下段的下部为敞开式结构,圆形开口无遮挡物覆盖,其上部吊装有超声
    波传感器4、激光测距仪5、红外摄像仪6、声光报警器7,所述三个超声波传感器4设于所述吊
    桶下段下部所在圆的直径及圆心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传输子系统包括沿井筒竖直方向上设置井壁上的若干个
    间距50m的无线传输基站9,所述无线传输基站9均具备防尘、防水、防爆外壳;

    其中,无线传输基站9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无线收发器8并传送数据,且无线收
    发器8与距其最近信号最强的无线传输基站9无线通讯,实现机载探测子系统与无线传输子
    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各个无线传输基站9通过井壁上的供电电缆获取电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面保护子系统包括:光纤交换机10、PLC控制器11、工控机
    12、服务器13;

    其中,光纤交换机10与井口处的无线传输基站9通过光纤电缆连接,实现无线

    传输子系统与地面保护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光纤交换机10与PLC控制器11、工
    控机12、服务器13之间依次通过双绞线连接并传输数据;地面保护子系统安装于地面调度
    室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远程监视子系统包括:无线路由器14、工控机15、手机16、笔记
    本17;

    其中,无线路由器14与服务器13通过Internet相连并传输数据,实现地面保护子
    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的数据传输;路由器14与工控机15、手机16、笔记本17之间均通过无
    线信号相连并传输数据;远程监视子系统可安装于能够连接Internet网络的远程任何位
    置。

    所述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数据采集与数值转换

    由六轴加速度计3分别采集得到吊桶运行的三个线加速度值AdcAAccX、AdcAAccY、
    AdcAAccZ,与三个角加速度值AdcAGyroX、AdcAGyroY、AdcAGyroZ;而后经过数值转换处理,得到具
    有真实物理意义的数据,即三个线加速度值AAccX、AAccY、AAccZ,与三个角加速度值AGyroX、
    AGyroY、AGyroZ;具体如下:


    式中,σAcc为线加速度计的灵敏,γAcc为控制器采集线加速度数据的AD转换系数,
    AdcAAccX0、AdcAAccY0、AdcAAccZ0分别为三个线加速度采集通道的零位基准值;


    式中,σGyro为角加速度计的灵敏,γGyro为控制器采集角加速度数据的AD转换系数,
    AdcAGyroX0、AdcAGyroY0、AdcAGyroZ0分别为三个角加速度采集通道的零位基准值;

    2)计算吊桶运行加速度

    根据步骤1)得到的三个线加速度值AAccX、AAccY、AAccZ,与三个角加速度值AGyroX、
    AGyroY、AGyroZ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吊桶运行过程中三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ABuckX、ABuckY、
    ABuckZ;具体如下:

    首先,由第n组三个角加速度值AGyroX、AGyroY、AGyroZ计算出对应的三个线加速度值
    RGyroX、RGyroY、RGyroZ,设第n组的合成加速度在XZ平面内的投影与Z轴的夹角为θXZ(n),在YZ平
    面内的投影与Z轴的夹角为θYZ(n),在XY平面内的投影与Y轴的夹角为θXY(n),控制系统采样
    周期为t,则:



    而后,结合由控制系统采集到的线加速度AAccX、AAccY、AAccZ,和由角加速度计算出的
    线加速度RGyroX、RGyroY、RGyroZ进行数据融合,得出吊桶运行过程中三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
    ABuckX、ABuckY、ABuckZ:


    式中,εGyro为角加速度的加权系数,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节,取值范围为5~20;

    3)计算吊桶当前姿态

    根据步骤2)得到的吊桶三个方向的实时加速度值ABuckX、ABuckY、ABuckZ,通过矢量分
    解的方法,可以求出吊桶在三个方向上的倾斜角度θBuckX、θBuckY、θBuckZ,设吊桶运行加速度的
    矢量合为ABuck,则:

    ABuck=(ABuckX2+ABuckY2+ABuckZ2)1/2


    如果吊桶的在X方向上的倾斜角度超过规定值θStdX,则标识符FLeanX为1;如果吊桶
    的在Y方向上的倾斜角度超过规定值θStdY,则标识符FLeanY为1;如果FLeanX与FLeanY任意一个为
    1,则系统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子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
    向地面操作人员发报警;

    FLeenX=sgn(|θBuckX|-θStdX)

    FLeenY=sgn(|θBuckY|-θStdY);

    4)计算吊桶运行速度

    根据步骤2)得到的吊桶在垂直方向上的线加速度ABuckZ,利用积分得到基于加速度
    计的吊桶运行速度VAcc;而后由激光测距仪5得到吊桶下方距井底的距离DLas,利用微分得到
    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吊桶运行速度VLas;之后将两种方式得到的吊桶速度进行融合,得出最终
    的吊桶运行速度VBuck,如果吊桶运行速度超过规定值,则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子
    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向地面操作人员发报警;具体如下:

    首先,对吊桶在垂直方向上的线加速度ABuckZ进行数值积分,得到基于加速度计的
    吊桶运行速度VAcc,设第n组数据时,吊桶运行速度为VAcc(n),第n+1组数据时,当吊桶在垂直
    方向上的线加速度为ABuckZ(n+1),控制系统采样周期为t,则基于加速度计的吊桶速度VAcc(n
    +1)为:

    VAcc(n+1)=VAcc(n)+ABuckZ(n+1)t

    而后,由激光测距仪得到吊桶下方距井底的距离DLas,利用数值微分得到基于激光
    测距仪的吊桶运行速度VLas,设第n组数据时,激光测距仪数据为DLas(n),第n+1组数据时,激
    光测距仪数据为DLas(n+1),控制系统采样周期为t,则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吊桶速度VLas(n+1)
    为:

    VLas(n+1)=(DLas(n+1)-DLas(n))/t

    最后,结合式中基于加速度计的吊桶速度VAcc,和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吊桶速度VLas
    进行数据融合,得出最终的吊桶运行速度VBuck:

    VBuck=(1+κLas)(VAcc+κLasVLas)

    式中,κLas为激光测速的加权系数,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节,取值范围为3~9;

    如果吊桶运行速度超过规定值VStd,则标识符FSpeed为1,系统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
    无线传输子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向地面操作人员发报警;

    FSpeed=sgn(|VBuck|-VStd);

    5)数据分析

    由上述步骤4)得到的吊桶运行速度VBuck,结合PLC控制器获得的地面绞车升降钢
    丝绳速度VWire,利用钢丝绳运行速度VWire与吊桶运行速度VBuck的差值与设定的安全差值VDif
    进行对比,来判断吊桶是否发生了松绳故障:

    FLosse=sgn(|VWire|-|VBuck|-VDif)

    式中,Floose为松绳故障标识,其值为1时表示探测到松绳风险,另外,需要根据现场
    情况,对VDif进行调节,其取值范围为VWire数值的10%~15%;

    6)故障处理

    根据式的计算结果,如果判断出吊桶发生了松绳故障,则立即将故障信息通过无
    线传输子系统发送至地面保护子系统与远程监视子系统,并通过PLC控制器进行吊桶运行
    制动以及其他的故障处理措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
    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
    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基于 吊桶 运行 安全 综合 防护 系统 故障 检测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吊桶运行安全综合防护系统的吊桶松绳故障检测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49603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