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物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及其制备
工艺。
背景技术
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是合成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的重要中间体,塞来昔布是
一种新型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通过选择性的抑制COX-2阻止前列腺素类药物的合成二达
到抗炎、镇痛及退热的作用,现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常
规的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制备过程中,重氮化反应不完全,容易产生对磺酰胺基苯肼
盐酸盐的异构体,但是其作为原料进行制备药物时对其质量要求较高,杂质不得超过0.2%,
因此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重氮化反应的效率亟需改进,才能得到更为纯净的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及其制备工
艺,通过加入强酸催化剂增大了重氮反应的产率,成品质量好,纯度高,减轻了废液处理的
压力,节省了企业成本。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按
照重量比,制备该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原料由80-100份对氨基苯磺酰胺、150-220份盐
酸、70-90份亚硝酸钠、60-80份烧碱、80-100份亚硫酸钠、1-5份相转移催化剂和0.1-0.5份
强酸催化剂组成;所述的强酸催化剂按照质量分数由60-70份蛇纹石、120-130份氨水、40-
50份硫酸和10-20份聚丙烯酰胺组成,该强酸催化剂在使用前先进行制备,具体操作为:首
先称取上述比例的各原料,将蛇纹石150-200℃煅烧1-2h并研磨粉碎得粉末I,然后向粉末I
中加入氨水和聚丙烯酰胺搅拌混匀后静置3-5h,析出沉淀,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研细
得粉末Ⅱ,之后将粉末Ⅱ浸渍到硫酸中5-7h,再过滤烘干得残渣,最后将残渣在380-450℃
下烘焙12-14h并粉碎即可制得所述的强酸催化剂;
所述的盐酸为质量分数36%的浓盐酸;
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烷基醚、叔胺、三丁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任
意比例的混合物;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制备工艺,首先按照权利要求1的比例称取各原料,然后
取对氨基苯磺酰胺、盐酸、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再加入亚硫酸钠进行还原反应,反应
后用盐酸酸化析出晶体并过滤干燥即可制得产品,首先将所述的盐酸按重量比4:2:1分为
a、b、c三份,重氮反应时取a重量份的盐酸并向盐酸中加入其重量3倍的水,然后加入对氨基
苯磺酰胺,调节温度至0-5℃,再加入30%的亚硝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保温反应30-50min得
重氮盐溶液;
所述的还原反应中,先加入亚硫酸钠和其重量4倍的水溶解并冰浴冷却至0-3℃,然后
加入重氮盐溶液形成还原反应体系并调节pH至6-7,再调节该还原反应体系的温度至85-90
℃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还原反应;
所述的盐酸酸化过程中首先向还原反应体系中加入b重量份的盐酸形成酸化反应体
系,调节该酸化反应体系的温度至85-90℃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酸化,再向其中加入c重
量份的盐酸析出晶体,将该酸化反应体系冰浴降温至10℃以下,过滤干即可制得对磺酰胺
基苯肼盐酸盐;
所述的酸化反应体系中产生的废气用烧碱吸收并浓缩结晶,然后过滤甩干制得亚硫酸
钠返回上述还原反应阶段进行循环套用,过滤母液则用于尾气吸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加入强酸催化剂且该强酸催化剂在使用前经过预处理,将蛇纹石煅烧后
形成的氧化硅、氧化铝等化合物与聚丙烯酰胺进行混合后增大了其流动性和表面活性,使
其与氨水进行沉淀反应,增大了絮凝效果,沉淀物浸渍在硫酸中时聚丙烯酰胺还能将硫酸
负载到絮凝得到的氢氧化物上,增大了强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防止硫酸根在催化反应时
的缓慢溶出,催化效果好,可重复利用率高,提高溶液中酸度,催化盐酸与亚硝酸钠生成亚
硝酸,防止溶液中因酸浓度不足而造成的产率低、产物不稳定,同时增大了重氮反应体系的
酸度,过量的酸可以有效地防止重氮盐由于酸度不足而分解,增大了重氮反应的产率,做出
的成品质量好,且盐酸用量减少,减小了废液处理的压力,产量好,节省了企业成本;
2、 重氮反应过程中不仅产生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还易产生邻位和异构的磺酰胺
基苯肼盐酸盐,因为这些杂质在酸液中溶液度不大,很难使重氮化反应完全,因此加入相转
移催化剂改变了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和其杂质间的溶解度,可以用烧碱中和脱色除去,
再加入20-25%的盐酸析得高纯度的产物,减少不明物杂质,增大了产品的质量,节省了企业
的成本;
3、所述的酸化反应体系中产生的废气用烧碱吸收并浓缩结晶,然后过滤甩干制得亚硫
酸钠返回上述还原反应阶段进行循环套用,过滤母液则用于尾气吸收,有效地解决了废液
处理的问题,二者产物可以循环套用,增大了产品产出率,节省了企业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
于以下实施例。实施本发明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
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实施例1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按照重量比,制备该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原料由80
份对氨基苯磺酰胺、150份盐酸、70份亚硝酸钠、60份烧碱、80份亚硫酸钠、1份相转移催化剂
和0.1份强酸催化剂组成;所述的强酸催化剂按照质量分数由60份蛇纹石、120份氨水、40份
硫酸和10份聚丙烯酰胺组成,该强酸催化剂在使用前先进行制备,具体操作为:首先称取上
述比例的各原料,将蛇纹石150-200℃煅烧1-2h并研磨粉碎得粉末I,然后向粉末I中加入氨
水和聚丙烯酰胺搅拌混匀后静置3-5h,析出沉淀,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研细得粉末Ⅱ,
之后将粉末Ⅱ浸渍到硫酸中5-7h,再过滤烘干得残渣,最后将残渣在380-450℃下烘焙12-
14h并粉碎即可制得所述的强酸催化剂。
所述的盐酸为质量分数36%的浓盐酸。
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烷基醚、叔胺、三丁胺中的一种或几
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制备工艺,首先按照权利要求1的比例称取各原料,
然后取对氨基苯磺酰胺、盐酸、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再加入亚硫酸钠进行还原反应,
反应后用盐酸酸化析出晶体并过滤干燥即可制得产品,首先将所述的盐酸按重量比4:2:1
分为a、b、c三份,重氮反应时取a重量份的盐酸并向盐酸中加入其重量3倍的水,然后加入对
氨基苯磺酰胺,调节温度至0-5℃,再加入30%的亚硝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保温反应30-
50min得重氮盐溶液;
所述的还原反应中,先加入亚硫酸钠和其重量4倍的水溶解并冰浴冷却至0-3℃,然后
加入重氮盐溶液形成还原反应体系并调节pH至6-7,再调节该还原反应体系的温度至85-90
℃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还原反应。
所述的盐酸酸化过程中首先向还原反应体系中加入b重量份的盐酸形成酸化反应
体系,调节该酸化反应体系的温度至85-90℃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酸化,再向其中加入c
重量份的盐酸析出晶体,将该酸化反应体系冰浴降温至10℃以下,过滤干即可制得对磺酰
胺基苯肼盐酸盐。
所述的酸化反应体系中产生的废气用烧碱吸收并浓缩结晶,然后过滤甩干制得亚
硫酸钠返回上述还原反应阶段进行循环套用,过滤母液则用于尾气吸收。
实施例2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按照重量比,制备该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原料由85
份对氨基苯磺酰胺、185份盐酸、75份亚硝酸钠、70份烧碱、85份亚硫酸钠、3份相转移催化剂
和0.2份强酸催化剂组成;所述的强酸催化剂按照质量分数由65份蛇纹石、123份氨水、45份
硫酸和13份聚丙烯酰胺组成,该强酸催化剂在使用前先进行制备,具体操作为:首先称取上
述比例的各原料,将蛇纹石150-200℃煅烧1-2h并研磨粉碎得粉末I,然后向粉末I中加入氨
水和聚丙烯酰胺搅拌混匀后静置3-5h,析出沉淀,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研细得粉末Ⅱ,
之后将粉末Ⅱ浸渍到硫酸中5-7h,再过滤烘干得残渣,最后将残渣在420-450℃下烘焙10-
12h并粉碎即可制得所述的强酸催化剂。
所述的盐酸为质量分数36%的浓盐酸。
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烷基醚、叔胺、三丁胺中的一种或几
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制备工艺,首先按照权利要求1的比例称取各原料,
然后取对氨基苯磺酰胺、盐酸、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再加入亚硫酸钠进行还原反应,
反应后用盐酸酸化析出晶体并过滤干燥即可制得产品,首先将所述的盐酸按重量比4:2:1
分为a、b、c三份,重氮反应时取a重量份的盐酸并向盐酸中加入其重量3倍的水,然后加入对
氨基苯磺酰胺,调节温度至0-5℃,再加入30%的亚硝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保温反应30-
50min得重氮盐溶液。
所述的还原反应中,先加入亚硫酸钠和其重量4倍的水溶解并冰浴冷却至0-3℃,
然后加入重氮盐溶液形成还原反应体系并调节pH至6-7,再调节该还原反应体系的温度至
85-90℃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还原反应。
所述的盐酸酸化过程中首先向还原反应体系中加入b重量份的盐酸形成酸化反应
体系,调节该酸化反应体系的温度至85-90℃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酸化,再向其中加入c
重量份的盐酸析出晶体,将该酸化反应体系冰浴降温至10℃以下,过滤干即可制得对磺酰
胺基苯肼盐酸盐。
所述的酸化反应体系中产生的废气用烧碱吸收并浓缩结晶,然后过滤甩干制得亚
硫酸钠返回上述还原反应阶段进行循环套用,过滤母液则用于尾气吸收。
实施例3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按照重量比,制备该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原料由90
份对氨基苯磺酰胺、170份盐酸、80份亚硝酸钠、65份烧碱、90份亚硫酸钠、2份相转移催化剂
和0.3份强酸催化剂组成;所述的强酸催化剂按照质量分数由63份蛇纹石、125份氨水、43份
硫酸和15份聚丙烯酰胺组成,该强酸催化剂在使用前先进行制备,具体操作为:首先称取上
述比例的各原料,将蛇纹石150-200℃煅烧1-2h并研磨粉碎得粉末I,然后向粉末I中加入氨
水和聚丙烯酰胺搅拌混匀后静置3-5h,析出沉淀,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研细得粉末Ⅱ,
之后将粉末Ⅱ浸渍到硫酸中5-7h,再过滤烘干得残渣,最后将残渣在380-450℃下烘焙12-
14h并粉碎即可制得所述的强酸催化剂。
所述的盐酸为质量分数36%的浓盐酸。
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烷基醚、叔胺、三丁胺中的一种或几
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制备工艺,首先按照权利要求1的比例称取各原料,
然后取对氨基苯磺酰胺、盐酸、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再加入亚硫酸钠进行还原反应,
反应后用盐酸酸化析出晶体并过滤干燥即可制得产品,首先将所述的盐酸按重量比4:2:1
分为a、b、c三份,重氮反应时取a重量份的盐酸并向盐酸中加入其重量3倍的水,然后加入对
氨基苯磺酰胺,调节温度至0-5℃,再加入30%的亚硝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保温反应30-
50min得重氮盐溶液。
所述的还原反应中,先加入亚硫酸钠和其重量4倍的水溶解并冰浴冷却至0-3℃,
然后加入重氮盐溶液形成还原反应体系并调节pH至6-7,再调节该还原反应体系的温度至
85-90℃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还原反应。
所述的盐酸酸化过程中首先向还原反应体系中加入b重量份的盐酸形成酸化反应
体系,调节该酸化反应体系的温度至85-90℃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酸化,再向其中加入c
重量份的盐酸析出晶体,将该酸化反应体系冰浴降温至10℃以下,过滤干即可制得对磺酰
胺基苯肼盐酸盐。
所述的酸化反应体系中产生的废气用烧碱吸收并浓缩结晶,然后过滤甩干制得亚
硫酸钠返回上述还原反应阶段进行循环套用,过滤母液则用于尾气吸收。
实施例4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按照重量比,制备该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原料由95
份对氨基苯磺酰胺、220份盐酸、85份亚硝酸钠、80份烧碱、95份亚硫酸钠、5份相转移催化剂
和0.4份强酸催化剂组成;所述的强酸催化剂按照质量分数由70份蛇纹石、128份氨水、50份
硫酸和18份聚丙烯酰胺组成,该强酸催化剂在使用前先进行制备,具体操作为:首先称取上
述比例的各原料,将蛇纹石150-200℃煅烧1-2h并研磨粉碎得粉末I,然后向粉末I中加入氨
水和聚丙烯酰胺搅拌混匀后静置3-5h,析出沉淀,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研细得粉末Ⅱ,
之后将粉末Ⅱ浸渍到硫酸中5-7h,再过滤烘干得残渣,最后将残渣在430-450℃下烘焙9-
10h并粉碎即可制得所述的强酸催化剂。
所述的盐酸为质量分数36%的浓盐酸。
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烷基醚、叔胺、三丁胺中的一种或几
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制备工艺,首先按照权利要求1的比例称取各原料,
然后取对氨基苯磺酰胺、盐酸、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再加入亚硫酸钠进行还原反应,
反应后用盐酸酸化析出晶体并过滤干燥即可制得产品,首先将所述的盐酸按重量比4:2:1
分为a、b、c三份,重氮反应时取a重量份的盐酸并向盐酸中加入其重量3倍的水,然后加入对
氨基苯磺酰胺,调节温度至0-5℃,再加入30%的亚硝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保温反应30-
50min得重氮盐溶液。
所述的还原反应中,先加入亚硫酸钠和其重量4倍的水溶解并冰浴冷却至0-3℃,
然后加入重氮盐溶液形成还原反应体系并调节pH至6-7,再调节该还原反应体系的温度至
85-90℃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还原反应。
所述的盐酸酸化过程中首先向还原反应体系中加入b重量份的盐酸形成酸化反应
体系,调节该酸化反应体系的温度至85-90℃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酸化,再向其中加入c
重量份的盐酸析出晶体,将该酸化反应体系冰浴降温至10℃以下,过滤干即可制得对磺酰
胺基苯肼盐酸盐。
所述的酸化反应体系中产生的废气用烧碱吸收并浓缩结晶,然后过滤甩干制得亚
硫酸钠返回上述还原反应阶段进行循环套用,过滤母液则用于尾气吸收。
实施例5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按照重量比,制备该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原料由100
份对氨基苯磺酰胺、200份盐酸、90份亚硝酸钠、75份烧碱、100份亚硫酸钠、4份相转移催化
剂和0.5份强酸催化剂组成;所述的强酸催化剂按照质量分数由68份蛇纹石、130份氨水、46
份硫酸和20份聚丙烯酰胺组成,该强酸催化剂在使用前先进行制备,具体操作为:首先称取
上述比例的各原料,将蛇纹石150-200℃煅烧1-2h并研磨粉碎得粉末I,然后向粉末I中加入
氨水和聚丙烯酰胺搅拌混匀后静置3-5h,析出沉淀,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研细得粉末
Ⅱ,之后将粉末Ⅱ浸渍到硫酸中5-7h,再过滤烘干得残渣,最后将残渣在380-100℃下烘焙
13-14h并粉碎即可制得所述的强酸催化剂。
所述的盐酸为质量分数36%的浓盐酸。
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烷基醚、叔胺、三丁胺中的一种或几
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一种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制备工艺,首先按照权利要求1的比例称取各原料,
然后取对氨基苯磺酰胺、盐酸、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再加入亚硫酸钠进行还原反应,
反应后用盐酸酸化析出晶体并过滤干燥即可制得产品,首先将所述的盐酸按重量比4:2:1
分为a、b、c三份,重氮反应时取a重量份的盐酸并向盐酸中加入其重量3倍的水,然后加入对
氨基苯磺酰胺,调节温度至0-5℃,再加入30%的亚硝酸钠溶液搅拌均匀并保温反应30-
50min得重氮盐溶液。
所述的还原反应中,先加入亚硫酸钠和其重量4倍的水溶解并冰浴冷却至0-3℃,
然后加入重氮盐溶液形成还原反应体系并调节pH至6-7,再调节该还原反应体系的温度至
85-90℃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还原反应。
所述的盐酸酸化过程中首先向还原反应体系中加入b重量份的盐酸形成酸化反应
体系,调节该酸化反应体系的温度至85-90℃并保持此温度1-2h进行酸化,再向其中加入c
重量份的盐酸析出晶体,将该酸化反应体系冰浴降温至10℃以下,过滤干即可制得对磺酰
胺基苯肼盐酸盐。
所述的酸化反应体系中产生的废气用烧碱吸收并浓缩结晶,然后过滤甩干制得亚
硫酸钠返回上述还原反应阶段进行循环套用,过滤母液则用于尾气吸收。
为了验证强酸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对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制备效果所起的作用,
特作以下对比试验:
按照实施例1的基本方式制备出含有强酸催化剂的产品作为样品1,此时,对磺酰胺基
苯肼盐酸盐的原料为:氨基苯磺酰胺、盐酸、亚硝酸钠、强酸催化剂、烧碱和亚硫酸钠组成;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出含有相转移催化剂的产品作为样品2,此时,对磺酰胺基苯
肼盐酸盐的原料为:氨基苯磺酰胺、盐酸、亚硝酸钠、烧碱、亚硫酸钠和相转移催化剂组成;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出含有相转移催化剂和强酸催化剂的产品作为样品3,此时,
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原料为:氨基苯磺酰胺、盐酸、亚硝酸钠、强酸催化剂、烧碱、亚硫
酸钠和相转移催化剂组成;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出不含有强酸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产品作为对比例,此
时,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原料为:氨基苯磺酰胺、盐酸、亚硝酸钠、烧碱和亚硫酸钠组
成。
表1 不同样品的重氮反应产率和异构体比率
组别
重氮反应产率
异构体比率
对比例
45%-50%
3%-5%
样品1
65%-68%
4%-6%
样品2
55%-60%
0.1%-0.15%
样品3
65%-70%
0.1%-0.13%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得,相对于对比例来说加入了强酸催化剂后,重氮反应的产率明显
升高,而加入了相转移催化剂后,异构体的比率大大下降,得到的对磺酰胺基苯肼盐酸盐的
纯度更高,效果更好,而同时加入这两种物质后,重氮反应的产率最高,异构体的比率最少,
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