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属于光
催化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的消耗不仅造成能源短缺,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开发环境友好、成
本低廉、来源丰富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是社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利用自然界丰富的太阳
能进行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是人类一直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基于光敏剂、催化剂和牺牲剂
的三组分光致析氢体系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理想的光敏剂应当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
适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寿命较长的激发态,且能循环利用。
现有技术中,比较常用的光敏剂为钌类光敏剂,如[Ru(dmphen)3](PF6)2,其中
dmphen为4,7-二甲基-1,10-菲啰啉,但其存在出氢效率低、稳定性不佳、激发态难以被催化
剂淬灭、摩尔消光系数低等缺点,在已有的体系中,光致析氢TON数值仅仅只有92(TON代表
光敏剂的催化活性,其数值越高,代表光敏剂的催化活性越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
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其具有优异的光化学性能,发光效果好,寿命长,可作为光催化分
解水制备氢气的光敏剂,并且出氢效率高,稳定性佳。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其化学通式为[Ir
(p-B-ppy)2(N^N)](PF6),其中p-B-ppy为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N^N为联吡啶[3,2-a:
2',3'-c]吩嗪、联吡啶[3,2-f:2',3'-h]喹喔啉或1,10-菲啰啉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N^N为联吡啶[3,2-a:2',3'-c]吩嗪,出氢效果更好。
所述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的结构式有以下三
种:
所述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1)将铱(III)配合物中间体(Ir(p-B-ppy)2Cl2)和N^N配体加入到甲醇和二氯甲烷
的混合溶剂中,混合均匀后在N2氛围中于80℃下回流20-30h,得到反应液;
(2)将六氟磷酸铵加入步骤(1)的反应液中,继续回流2-5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得
到的产物提纯,即得。
所述铱(III)配合物中间体、N^N配体和六氟磷酸铵的摩尔比为1:2.5:10。
步骤(1)中,所述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甲醇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1。
步骤(1)中,所述铱(III)配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将配体2-(4-(二米基硼)苯
基)吡啶、氯化铱水合物加入2-乙氧基乙醇的水溶液中,在N2氛围中于140℃下回流24h,反
应停止后,冷却,过滤,再分别用水、乙醇、丙酮洗涤,最后烘干,得到橙红色粉末即为铱
(III)配合物中间体;所述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和三氯化铱的摩尔比为3:1,2-乙氧
基乙醇的水溶液中,2-乙氧基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1。
步骤(2)中,所述提纯方法为:将反应得到的产物旋干,然后在硅胶柱中以体积比
为5:1的二氯甲烷和乙醇为洗脱剂进行色谱分离,最后再经过重结晶。
上述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铱(III)配合物可作为光敏剂参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现有技术中已经
报道了某些光敏剂(例如钌类光敏剂),实现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的方法,本发明可
以采用这些已有的光催化分解水的方法。例如可以是,将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
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四氯铂酸钾(K2PtCl4)、三乙醇胺(TEOA),加入100mL乙腈/水(v/v=
4:1)混合溶液中,用盐酸调节pH至7.0,在可见光照射下进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所述基于
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为光敏剂,TEOA为牺牲剂,四氯铂酸钾
(K2PtCl4)作为催化剂。TEOA、四氯铂酸钾(K2PtCl4)的用量均为现有技术。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铱(III)配合物适和用作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的光敏剂,其
具有优异的光化学性能,发光效果好,寿命长,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时,出氢效率高,
稳定性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的H谱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的H谱图;
图3为实施例3的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的H谱图;
图4为实施例1-3的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在
CH2Cl2溶液中的发射光谱图;
图5为实施例1-3的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在
CH2Cl2溶液中的激发态寿命图;
图6为实施例1-3的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在[Co
(bpy)3]Cl2作为淬灭剂时的Stern-Volmer曲线;
图7为实施例1-3的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用于光
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氢气产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制备铱(III)配合物中间体:将配体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853mg、氯化铱水
合物223mg加入到60mL 2-乙氧基乙醇的水溶液(2-乙氧基乙醇:水=3:1)中,在N2氛围中于
140℃下回流24h。反应停止,冷却,过滤,再分别用10mL水、10mL乙醇、10mL丙酮洗涤、烘干,
得到橙红色粉末。
将铱(III)配合物中间体418mg与联吡啶[3,2-a:2',3'-c]吩嗪(2.5eq)、无水碳酸
钠(10eq)加入40mL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CH3OH:CH2Cl2=1:1)中,在N2氛围中于80℃下
回流24h;再将六氟磷酸铵(10eq)加入上述反应液中,继续回流大约3h,反应结束后,将溶剂
旋干后在硅胶柱中以体积比为5:1的二氯甲烷和乙醇为洗脱剂进行色谱分离,经过重结晶
过程得到铱(III)配合物。产量430mg(75%)。
将铱(III)配合物进行核磁共振(H谱图见图1),测得:1H NMR(300MHz,CD3CN)δ9.75
(dd,J=8.3,1.4Hz,2H),8.46(ddd,J=6.7,5.7,2.1Hz,4H),8.18–8.11(m,2H),8.00(dd,J
=8.3,5.2Hz,2H),7.83(dd,J=14.8,7.9Hz,4H),7.56–7.47(m,2H),7.40(d,J=5.2Hz,
2H),7.12(dd,J=7.8,1.1Hz,2H),6.77(s,8H),6.65–6.57(m,2H),6.27(d,J=0.7Hz,2H),
2.32(s,12H),1.85(d,J=9.5Hz,24H).ESI-MS:m/z=1279.67[M+].
实施例2
铱(III)配合物中间体的制备同实施例1。
将Ir(III)配合物的中间体300mg与联吡啶[3,2-f:2',3'-h]喹喔啉(2.5eq)、无水
碳酸钠(10eq)加入40mL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CH3OH:CH2Cl2=1:1)中,在N2氛围中于80
℃下回流24h;再将六氟磷酸铵(10eq)加入上述反应液中,继续回流大约3h,反应结束后,将
溶剂旋干后在硅胶柱中以体积比为5:1的二氯甲烷和乙醇为洗脱剂进行色谱分离,经过重
结晶过程得到铱(III)配合物。产量250mg(62%)。
将铱(III)配合物进行核磁共振(H谱图见图2),测得:1H NMR(300MHz,CD3CN)δ9.65
(dd,J=8.3,1.3Hz,2H),9.23(s,2H),8.45(dt,J=12.9,6.5Hz,2H),8.00(dd,J=8.3,
5.1Hz,2H),7.82(dd,J=13.8,7.8Hz,4H),7.55–7.44(m,2H),7.32(d,J=5.4Hz,2H),7.12
(dd,J=7.7,0.9Hz,2H),6.76(s,8H),6.62–6.53(m,2H),6.26(s,2H),2.30(d,J=11.1Hz,
12H),1.94–1.66(m,24H).ESI-MS:m/z=1229.58[M+].
实施例3
铱(III)配合物中间体的制备同实施例1。
将铱(III)配合物的中间体410mg与1,10-菲啰啉(2.5eq)、无水碳酸钠(10eq)加入
40mL甲醇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CH3OH:CH2Cl2=1:1)中,在N2氛围中于80℃下回流24h;再将
六氟磷酸铵(10eq)加入上述反应液中,继续回流大约3h,反应结束后,将溶剂旋干后在硅胶
柱中以体积比为5:1的二氯甲烷和乙醇为洗脱剂进行色谱分离,经过重结晶过程得到铱
(III)配合物。产量380mg(71%)。
将铱(III)配合物进行核磁共振(H谱图见图3),测得:1H NMR(300MHz,CD3CN)δ8.69
(dd,J=8.3,1.3Hz,2H),8.35(dd,J=5.0,1.3Hz,2H),8.24(s,2H),7.91–7.73(m,6H),
7.54–7.43(m,2H),7.21(d,J=5.2Hz,2H),7.10(dd,J=7.8,1.0Hz,2H),6.75(s,8H),6.61–
6.49(m,2H),6.27(s,2H),2.30(d,J=5.1Hz,12H),1.83(d,J=10.0Hz,24H).ESI-MS:m/z=
1177.67[M+].
性能测试
1、将实施例1-3制备的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分
别溶解于CH2Cl2,配制成浓度为10-5M溶液,测其发射光谱与发光寿命(发射光谱图见图4,激
发态寿命图见图5),然后分别加入不同量淬灭剂[Co(bpy)3]Cl2,测其发射光谱,溶液发光强
度随着淬灭剂加入量的增多而降低,溶液发光强度遵循Stern-Volmer方程,Stern-Volmer
曲线见图6。
由图4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铱(III)配合物的发射峰分别为632nm、605nm、
582nm,这说明实施例1-3的铱(III)配合物的发光效果好,由图5可以得出,实施例1-3的铱
(III)配合物的发光寿命分别为0.67us、0.63us、1.42us,发光寿命长。由图6的Stern-
Volmer曲线计算得出淬灭剂对实施例1-3的铱(III)配合物激发态的淬灭常数Kq分别为
1.29×1010M-1S-1、5.08×109M-1S-1、2.74×109M-1S-1,这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铱(III)配
合物具有激发态易淬灭的优势。
2、将实施例1-3制备的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体的铱(III)配合物分
别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测试方法为:将40μmol基于2-(4-(二米基硼)苯基)吡啶配
体的铱(III)配合物加入到含有0.1mM四氯铂酸钾,0.2M三乙醇胺的中性乙腈/水(v/v=4:
1)混合溶液中(100mL),将反应器中的空气抽空后,在300W氙灯下照射(λ>420nm),反应生成
的氢气经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测试结果见图7。
由图7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铱(III)配合物所在体系在光照20h后生成氢气的量
分别为490μmol、124μmol、192μmol,计算三种配合产氢的TON数值分别为490、124、192,可以
看出实施例1的铱(III)配合物的产氢量最高。现有技术的钌类催化剂例如[Ru(dmphen)3]
(PF6)2,其中dmphen为4,7-二甲基-1,10-菲啰啉,其光致析氢TON数值仅仅只有92,与之相
比,本发明的铱(III)配合物产氢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