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化污水处理剂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焦化污水处理剂制备方法.pdf(3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2624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12 CN 103626241 A (21)申请号 201210301989.0 (22)申请日 2012.08.23 C02F 1/00(2006.01) (71)申请人 七台河市天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地址 154600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红鲜 村 (72)发明人 李玉英 (54) 发明名称 一种焦化污水处理剂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焦化水处 理剂制备方法。针对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的普遍 污水处理剂成本高, 处理效果差等问题, 提供一种 对焦化水化学耗氧量 (COD) 、。
2、 悬浮物 (SS) 、 色度的 除去率高的新型焦化水处理剂。本发明所述的焦 化水处理剂其制备方法, 是将聚合硫酸铁 10-20 份 , 废料烟道灰 60-70 份放在反应釜中加入水 3000-4000份, 然后控制温度18-25进行搅拌40 分钟后, 再加入聚丙烯酰胺 0.5-1 份进行充分反 应而制得。 为了增强效果, 后期也可加入沉淀净化 的辅助成分氧化钙、 铝酸钙粉。通过将我公司产 品与同类水处理剂进行实验对比, 经多次试验, 其 污水处理剂按投加量分别按 100、 300、 500、 750、 1000、 2000、 3000mg/L 的优化结果进行连续实验, 验证其稳定效果, 本发明。
3、能够普通焦化污水处理 剂缩短时间 1/2, 成本节约达 1/3。在本领域取得 了意想不到的的技术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26241 A CN 103626241 A 1/1 页 2 1. 一种焦化污水处理剂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聚合硫酸铁 10-20 份 , 废料烟道灰 60-70 份放在反应釜中加入水 3000-4000 份, 然后控制温度 18-25进行搅拌 40 分钟后, 再 加入聚丙烯酰胺 0.5-1 份进行充分反应而制。
4、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26241 A 2 1/1 页 3 一种焦化污水处理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焦化污水处理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工业废水 特别是对焦化水的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污染源, 而国家也采取了强制性措施, 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焦化厂家, 采取了关、 停、 转等强制措施, 这样就急需一种有效的焦化 水处理剂。 目前对于城市污水特别是煤炭城市的焦化厂污水处理方法, 普遍采用的氯化亚 铁或硫酸铝液体进行处理,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检索焦化水处理方法,。
5、 最常用的硫酸亚 铁或聚氯化铝液进行处理, 上述处理剂处理效果较差, 一些主要指标, 如色度、 化学耗氧量 (COD) 、 悬浮物 (SS) 的除去率较低, 很难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另外这些处理剂的用量普遍 较大, 容易产生较多难以处理的残渣, 易引起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 : 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对焦化水化学耗氧量 (COD) 、 悬浮物 (SS) 、 色度的除去率高的焦化水处理剂, 使焦化用水快速高效的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0004 本发明所述的焦化污水处理剂, 其主要用料的重量组成包括 : 聚合硫酸铁 10-20 份, 聚丙烯酰胺 0.5-1 份 , 废料烟道。
6、灰 60-70 份, 水 3000-4000 份。其制备方法, 将聚 合硫酸铁 10-20 份 , 废料烟道灰 60-70 份放在反应釜中加入水 3000-4000 份, 然后控制温 度 18-25进行搅拌 40 分钟后, 再加入聚丙烯酰胺 0.5-1 份进行充分反应而制得。为了增 强效果, 后期也可加入沉淀净化的辅助成分氧化钙、 铝酸钙粉。 通过将我公司产品与同类水 处理剂进行实验对比, 经多次试验, 其污水处理剂按投加量分别按 100、 300、 500、 750、 1000、 2000、 3000mg/L 的优化结果进行连续实验, 验证其稳定效果, 本发明能够普通焦化污水处理 剂缩短时间 1/2, 成本节约达 1/3。在本领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的技术效果。 0005 此焦化污水处理剂组成简单, 制备容易, 应用方法科学合理, 用于处理焦化污水效 果好, 不仅可以达到排放要求, 并可以将污水处理成净化水, 以做循环水再次使用, 节约了 用水。 0006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 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的变化和改进, 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626241 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