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成道路网STROKE的迭代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成道路网STROKE的迭代方法.pdf(1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639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 CN 103363999 A *CN103363999A* (21)申请号 201310325146.9 (22)申请日 2013.07.30 G01C 21/32(2006.01) G06F 19/00(2011.01) (71)申请人 武汉大学 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 汉大学 (72)发明人 田晶 何青松 熊富全 吴荡 湛逸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特殊普通合伙 ) 42222 代理人 鲁力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
2、的迭代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的迭代 方法。本方法首先设定路段连接规则, 然后对确 定连接的路段预先连接, 达到压缩搜索空间的目 的, 最后以网络全局效率为目标函数进行迭代生 成 stroke。该方法能够在产生确定结果的同时, 兼顾局部的路段连接满足 “好的连续律” 和全局的 网络功能, 从而使得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为道路网 综合与拓扑分析、 示意性道路网图生成、 道路网模 式识别提供支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
3、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63999 A CN 103363999 A *CN103363999A* 1/2 页 2 1. 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的迭代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 针对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设置路段连接规 则, 该路段连接规则是下一步骤中两条路段是否能够连接的判断条件 ; 路段连接规则具体 为 : 规则 1 : 两条路段仅在端点处相接 ; 规则 2 : 两条路段间的转折角小于阈值 ; 上述规则 1 和规则 2 需同时满足 ; 步骤 2, 确定连接的路段的预先连接 : 随机选择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
4、g0, Seg1 SegiSegn中的Segi为起始路段, 判断Segi的一个端点Ep0处, 是否仅与另一 条路段Segj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同时在同一端点Ep0处, 路段Segj仅与路段Segi 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将这样的两条路段标识预连接 ; 同样, 判断 Segi 的另一个端点 Ep1 处, 是否仅与另一条路段Segl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同时在同一端点Ep1处, 路段Segl 仅与路段 Segi 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然后同样将这样的两条路段标识预连接 ; 步骤 3, 遍历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的每一个路段作 为起始路段重复步骤 2 后对道路网路段数组。
5、中有预连接标识的两条路段进行连接, 并更新 道路网的路段数组为 Seg0, Seg1SegiSegm ; 步骤 4, 基于全局效率的路段迭代连接, 以网络的全局效率作为目标函数, 每次连接使 得网络全局效率最大的两条路段, 迭代生成 stroke, 直到道路网中的任意两个路段均不满 足路段连接规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的迭代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 骤 2 包括以下子步骤 : 步骤 2.1, 在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指定一条路段 Segi 为起始路段 ; 步骤 2.2, 对起始路段 Segi 的两个端点 E。
6、p0 和 Ep1 进行判断并预连接, 步骤如 下 : 步骤 2.21, 对起始路段 Segi 的一个端点 Ep0 进行下述判断 : 判断条件 2.211. 对起始路段 Segi, 在它的一个端点 Ep0 处, 判断与起始路段 Segi 满足步骤 1 设置的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数量, 如果有且仅有一条, 定义该条路段为 Segj ; 判断条件2.212.在相同的端点Ep0, 判断与路段Segj满足步骤1设置的路段连接 规则的路段是否仅有起始路段 Segi ; 判断结果 : 若判断条件 2.211 和判断条件 2.212 同时满足, 则对 Segi 和 Segj 设 置预连接标识 ; 否则, 若判断。
7、条件 2.211 和判断条件 2.212 中任意一条不满足, 则放弃对 Segi 的端点 Ep0 的判断 ; 步骤 2.22, 对起始路段 Segi 的另一个端点 Ep1 进行下述判断 : 判断条件 2.221. 对起始路段 Segi, 在它的另一个端点 Ep1, 判断与起始路段 Segi 满足步骤 1 设置的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数量, 如果有且仅有一条, 定义该条路段为 Segl ; 判断条件2.222.在相同的端点Ep1, 判断与路段Segl满足步骤1设置的路段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63999 A 2 2/2 页 3 规则的路段是否仅有 Segi ; 判断结果 : 若判断条。
8、件 2.221 和判断条件 2.222 同时满足, 则对 Segi 和 Segl 设 置预连接标识 ; 否则, 若判断条件 2.221 和判断条件 2.222 中任意一条不满足, 则放弃对 Segi 的另一个端点 Ep1 的判断 ; 步骤 2.3, 遍历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的每一个路段 作为起始路段执行步骤 2.1-2.3 ; 步骤 2.4, 对道路网路段数组中有预连接标识的两条路段进行连接, 更新道路网的路段 数组为 Seg0, Seg1SegiSeg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的迭代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
9、4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4.1, 对道路网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m) , 根据步骤 1 的路 段连接规则, 得到所有满足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配对数组 (Mat0, Mat1Matk Matz) ; 其中, 每一个路段在其每一个端点处可能与多个与其满足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配 对 ; 步骤 4.2, 对每一个路段配对 Matk, 连接该配对对应的路段, 计算由此形成的道路网 的全局效率 Eglobk, 打断该配对对应的路段 ; 其中, 在步骤 4.2 中, 所述的道路网的全局效率由 Latora 和 Marchiori (2001) 提出, 该 指标描述网络中的节点如何。
10、交互, 反映了网络中信息传播的顺畅程度, 是网络功能方面的 全局指标, 对于网络 G, 节点 i 与节点 j 间的效率 ij反比于其最短路径 dij, 即 ij=1/dij, 网络 G 的平均效率定义如下 : 式一 ; 令 Gid为网络 G 的完全图形式, 则网络 G 的全局效率 Eglob 定义为 : Eglob=E/E(Gid) 式二 ; 将道路网转换成对偶图形式, 即路段对应于网络的节点, 路段是否相交对应于网络的 边, 该网络中的节点 i 到节点 j 的最短路径长度定义为连接节点 i 到节点 j 的最少的边数, 由于这样形成的网络的完全图形式, 其平均效率为 1, 所以该网络的平均效率。
11、即为其全局效 率, 如式一所示, 其中 N 为路段总数, dij为连接路段 i 到路段 j 的最少的步数, 即路径长度 ; 网络的全局效率的取值范围为 0,1 ; 步骤 4.3, 通过循环对路段配对数组中的每一个路段配对执行步骤 4.2 ; 步骤 4.4, 选择全局效率最大值对应的路段配对作为本次路段连接的结果, 连接对应的 路段, 如果全局效率值存在多个最大值, 则在这些全局效率值对应的配对中选择路段间转 折角最小的配对作为本次路段连接的结果, 连接对应的路段 ; 步骤 4.5, 更新道路网路段数组, 重复执行步骤 4.1-4.5, 直到道路网路段数组中的任 意两个路段均不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12、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63999 A 3 1/9 页 4 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的迭代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的迭 代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道路网中的 stroke 是根据 Gestalt 原则中 “好的连续律” 将路段连接而形成的道 路链 (ThomsonPorta et al2006;Jiang2007;LiHeinzle et al2007) 。stroke 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 作为道路网综合的对象, 如基于 stroke 重要度 排序的道路网综合 (Zhang,2004。
13、) ;(2) 作为确定路段重要程度的依据, 如 Chen 等 (2009) 和 Touya(2010) 在基于面合并的道路网综合方法中, 通过 stroke 的重要性来确定构成网眼 的路段的重要性 ;(3) 作为分析的基本统计单元, 如 Jiang(2007) 对道路网进行分析时, 先 生成 stroke 集, 然后通过计算 stroke 的拓扑参量从而确定道路网的特性 ;(4) 作为进行下 一步变换的预处理结果, 如 Li 和 Dong(2010) 在生成示意性路网图时, 先生成 stroke, 然 后在此基础上生成示意性路网图。再如 Heinzle 等 (2007) 在识别辐射模式与环模式。
14、时, 将 stroke 作为初步识别单元。 0003 生成 stroke 关键在于路段连接规则和生成策略。路段连接规则主要有 几何规 则, 专题规则以及混合规则 (Zhou&Li,2012) 。几何规则由 Gestalt 原则中的 “好的延续性” 原则导出, 指两条路段的转折角小于阈值 ; 专题规则主要是指路段同名或路段等级相同 ; 混合规则是指同时考虑几何规则和专题规则。生成策略主要指每对最大适合策略、 自身最 大适合策略、 自身适合策略 (Jiang et al,2008) 。 每对最大适合策略是满足连接规则, 互为 最适合的路段相连。自身最大适合策略是满足连接规则, 某条路段每次都与其最。
15、适应的路 段相连, 不需要考虑被连路段是否有更好的选择。自身适合策略是某一路段随机地从与其 满足连接规则的路段中相连的策略。 0004 现有 stroke 生成方法存在的技术缺陷表现在三个方面 : 第一, 对同一道路网, 哪 一种 stroke 生成结果更好存在争议。不同的生成策略会生成不同的 stroke 集, 图 1-B, 图 1-C 和图 1-D 分别是对图 1-A 所示道路网在仅考虑几何规则时, 每对最大适合策略、 自身最 大适合策略与自身适合策略生成的 stroke 结果。从视觉上观察, 难以判断哪一种结果更 好, 而且随着路段数的增加, 会产生组合爆炸。 目前, 均是通过实际的应用。
16、来逆向检验。 针对 道路网综合, Zhou 和 Li (2012) 根据各种策略生成的 stroke 结果在道路交叉点处是否与地 图综合结果一致来进行评价, 认为几何连接规则和每对最大适合策略的组合生成的 stroke 能得到好地图综合结果, 连接规则中加入了专题规则虽然在结果准确度上有所改进, 但改 进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特别地, 对于自身最大适合策略以及自身适合策略这样的不确定 说 明 书 CN 103363999 A 4 2/9 页 5 的策略, 该文并没有提及重复多次生成不同的结果。针对道路网分析, Jiang 等人 (2008) 通 过生成的 stroke 是否能很好地反映交通流量与。
17、对应的描述参量之间的关联关系来进行评 价, 认为自身最大适合策略是最好的策略, 能够更好地凸现自组织自然道路。 对于自身最大 适合策略与自身适合策略, 由于它们生成的 stroke 结果是不确定的, 通过一次生成的结果 无法确定其优劣, 该文通过 20 次平均值来确定。上述两种评价方法都是针对特定应用, 需 要特殊数据 (同一地区多比例尺路网, 交通流量数据) 的支持。第二, 现有 stroke 生成方法 均是判断路段间是否连接的搜索方法, 仅关注路段间的连接是否符合连接规则, 并没有顾 及全局方面的网络功能。第三, 在 stroke 生成过程中, 很多的路段连接是确定的, 现有技术 方法并没。
18、有对这些确定的路段预先处理, 从而影响生成 stroke 的效率。 0005 因此, 现有技术中迫切需要一种合理可靠, 兼顾局部连接规则和全局网络功能, 并 能产生确定结果的 stroke 生成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 提供了一种通过对确定连接的路 段的预先连接步骤压缩搜索空间, 提高处理效率 ; 能够在产生确定结果的同时, 兼顾局部的 路段连接满足 “好的连续律” 和全局的网络功能, 使得生成的 stroke 结果更加科学合理的 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的迭代方法。 0007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 00。
19、08 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的迭代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0009 步骤 1, 针对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设置路段连接 规则, 该路段连接规则是下一步骤中两条路段是否能够连接的判断条件 ; 路段连接规则具 体为 : 0010 规则 1 : 两条路段仅在端点处相接 ; 0011 规则 2 : 两条路段间的转折角小于阈值 ; 0012 上述规则 1 和规则 2 需同时满足 ; 0013 步骤 2, 确定连接的路段的预先连接 : 随机选择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的 Segi 为起始路段, 判断 Segi 的。
20、一个端点 Ep0 处, 是 否仅与另一条路段 Segj 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同时在同一端点 Ep0 处, 路段 Segj 仅与 路段Segi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将这样的两条路段标识预连接 ; 同样, 判断Segi的另一 个端点 Ep1 处, 是否仅与另一条路段 Segl 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同时在同一端点 Ep1 处, 路段Segl仅与路段Segi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然后同样将这样的两条路段标识预连 接 ; 0014 步骤 3, 遍历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的每一个路 段作为起始路段重复步骤 2 后对道路网路段数组中有预连接标识的两条路段进行连接, 并 更新道。
21、路网的路段数组为 Seg0, Seg1SegiSegm ; 0015 步骤 4, 基于全局效率的路段迭代连接。以网络的全局效率作为目标函数, 每次连 接使得网络全局效率最大的两条路段, 迭代生成 stroke, 直到道路网中的任意两个路段均 不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0016 在上述的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的迭代方法, 所述的步骤 2 包括以下子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3363999 A 5 3/9 页 6 0017 步骤 2.1, 在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指定一条 路段 Segi 为起始路段 ; 0018 步骤2.2, 对起始路段Segi的。
22、两个端点Ep0和Ep1进行判断并预连接, 步骤 如下 : 0019 步骤 2.21, 对起始路段 Segi 的一个端点 Ep0 进行下述判断 : 0020 判断条件 2.211. 对起始路段 Segi, 在它的一个端点 Ep0 处, 判断与起始路段 Segi 满足步骤 1 设置的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数量, 如果有且仅有一条, 定义该条路段为 Segj ; 0021 判断条件2.212.在相同的端点Ep0, 判断与路段Segj满足步骤1设置的路段 连接规则的路段是否仅有起始路段 Segi ; 0022 判断结果 : 若判断条件 2.211 和判断条件 2.212 同时满足, 则对 Segi 和 S。
23、egj 设置预连接标识 ; 否则, 若判断条件2.211和判断条件2.212中 任意一条不满足, 则放弃对 Segi 的端点 Ep0 的判断 ; 0023 步骤 2.22, 对起始路段 Segi 的另一个端点 Ep1 进行下述判断 : 0024 判断条件 2.221. 对起始路段 Segi, 在它的另一个端点 Ep1, 判断与起始路段 Segi 满足步骤 1 设置的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数量, 如果有且仅有一条, 定义该条路段为 Segl ; 0025 判断条件2.222.在相同的端点Ep1, 判断与路段Segl满足步骤1设置的路段 连接规则的路段是否仅有 Segi ; 0026 判断结果 : 若。
24、判断条件 2.221 和判断条件 2.222 同时满足, 则对 Segi 和 Segl 设置预连接标识 ; 否则, 若判断条件 2.221 和判断条件 2.222 中任意一条不满足, 则放弃对 Segi 的另一个端点 Ep1 的判断 ; 0027 步骤 2.3, 遍历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的每一个 路段作为起始路段执行步骤 2.1-2.3 ; 0028 步骤 2.4, 对道路网路段数组中有预连接标识的两条路段进行连接, 更新道路网的 路段数组为 Seg0, Seg1SegiSegm。 0029 在上述的一种生成道路网 stroke 的迭代方法, 所述步骤 4。
25、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0030 步骤 4.1, 对道路网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m) , 根据步骤 1 的 路段连接规则, 得到所有满足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配对数组 (Mat0, Mat1Matk Matz) ; 其中, 每一个路段在其每一个端点处可能与多个与其满足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配 对 ; 0031 步骤 4.2, 对每一个路段配对 Matk, 连接该配对对应的路段, 计算由此形成的道 路网的全局效率 Eglobk, 打断该配对对应的路段。 0032 其中, 在步骤 4.2 中, 所述的道路网的全局效率由 Latora 和 Marchiori(2001) 提 出, 该。
26、指标描述网络中的节点如何交互, 反映了网络中信息传播的顺畅程度, 是网络功能方 面的全局指标。 对于网络G, 节点i与节点j间 的效率ij反比于其最短路径dij, 即ij=1/ dij。网络 G 的平均效率定义如下 : 说 明 书 CN 103363999 A 6 4/9 页 7 0033 式一 ; 0034 令 Gid为网络 G 的完全图形式, 则网络 G 的全局效率 Eglob 定义为 : 0035 Eglob=E/E(Gid) 式二 ; 0036 将道路网转换成对偶图形式, 即路段对应于网络的节点, 路段是否相交对应于网 络的边。该网络中的节点 i 到节点 j 的最短路径长度定义为连接节。
27、点 i 到节点 j 的最少的 边数。由于这样形成的网络的完全图形式, 其平均效率为 1, 所以该网络的平均效率即为其 全局效率, 如式一所示, 其中 N 为路段总数, dij为连接路段 i 到路段 j 的最少的步数, 即路 径长度 ; 网络的全局效率的取值范围为 0,1。 0037 步骤 4.3, 通过循环对路段配对数组中的每一个路段配对执行步骤 4.2。 0038 步骤 4.4, 选择全局效率最大值对应的路段配对作为本次路段连接的结果, 连接对 应的路段。如果全局效率值存在多个最大值, 则在这些全局效率值对应的配对中选择路段 间转折角最小的配对作为本次路段连接的结果, 连接对应的路段。 00。
28、39 步骤 4.5, 更新道路网路段数组, 重复执行步骤 4.1-4.5, 直到道路网路段数组中 的任意两个路段均不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0040 因此,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通过对确定连接的路段的预先连接步骤压缩搜索空 间, 提高处理效率 ; 能够在产生确定结果的同时, 兼顾局部的路段连接满足 “好的连续律” 和 全局的网络功能, 使得生成的 stroke 结果 更加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0041 图 1-A 是道路网示意图。 0042 图 1-B 是图 1-A 所示道路网在几何规则下按照每对最大适合策略生成的 stroke 结果。 0043 图 1-C 是图 1-A 所示道路网在几何规则。
29、下按照自身最大适合策略生成的 stroke 的一次结果。 0044 图 1-D 是图 1-A 所示道路网在几何规则下按照自身适合策略生成的 stroke 的一 次结果。 0045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网 stroke 生成的迭代方法的流程图。 0046 图 3 是图 1-A 所示的道路网预连接后的结果示意图。 0047 图 4 是图 1-A 所示的道路网的对偶图示意图。 0048 图 5-A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网示意图。 0049 图 5-B 是对图 5-A 所示道路网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生成的 stroke 结果示意图。 0050 图 6 是实施例的道路网数据在相同的路段连接规则下按照。
30、每对最大适合策略、 自 身最大适合策略、 以及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成的各100次stroke结果对应的网络全局效率 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通过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363999 A 7 5/9 页 8 0052 实施例 : 0053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并使用本发明的上述目 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实施例 及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 的说明。 0054 一、 首先, 介绍一下本发明的主要方法, 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0055 1. 步骤 1, 针对道路网的。
31、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设置路段连 接规则, 该路段连接规则是下一步骤中两条路段是否能够连接的判断条件 ; 路段连接规则 具体为 : 0056 规则 1 : 两条路段仅在端点处相接 ; 0057 规则 2 : 两条路段间的转折角小于阈值 ; 0058 上述规则 1 和规则 2 需同时满足 ; 0059 2. 步骤 2, 确定连接的路段的预先连接 : 随机选择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的 Segi 为起始路段, 判断 Segi 的一个端点 Ep0 处, 是 否仅与另一条路段 Segj 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同时在同一端点 Ep0 处, 路段。
32、 Segj 仅与 路段 Segi 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将这样的两条路段标识预连接 ; 同样, 判断 Segi 的另一 个端点 Ep1 处, 是否仅与另一条路段 Segl 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同时在同一端点 Ep1 处, 路段Segl仅与路段Segi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然后同样将这样的两条路段标识预连 接 ; 0060 在本步骤中, 具体的方法是 : 0061 步骤 2.1, 在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指定一条 路段 Segi 为起始路段 ; 0062 步骤2.2, 对起始路段Segi的两个端点Ep0和Ep1进行判断并预连接, 步骤 如下 : 0063 步骤。
33、 2.21, 对起始路段 Segi 的一个端点 Ep0 进行下述判断 : 0064 判断条件 2.211. 对起始路段 Segi, 在它的一个端点 Ep0 处, 判断与起始路段 Segi 满足步骤 1 设置的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数量, 如果有且仅有一条, 定义该条路段为 Segj ; 0065 判断条件2.212.在相同的端点Ep0, 判断与路段Segj满足步骤1设置的路段 连接规则的路段是否仅有起始路段 Segi ; 0066 判断结果 : 若判断条件 2.211 和判断条件 2.212 同时满足, 则对 Segi 和 Segj 设置预连接标识 ; 否则, 若判断条件 2.211 和判断条件 。
34、2.212 中任意一条不满足, 则放弃对 Segi 的端点 Ep0 的判断 ; 0067 步骤 2.22, 对起始路段 Segi 的另一个端点 Ep1 进行下述判断 : 0068 判断条件 2.221. 对起始路段 Segi, 在它的另一个端点 Ep1, 判断与起始路段 Segi 满足步骤 1 设置的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数量, 如果有且仅有一条, 定义该条路段为 Segl ; 0069 判断条件2.222.在相同的端点Ep1, 判断与路段Segl满足步骤1设置的路段 连接规则的路段是否仅有 Segi ; 0070 判断结果 : 若判断条件 2.221 和判断条件 2.222 同时满足, 则对 S。
35、egi 和 Segl 说 明 书 CN 103363999 A 8 6/9 页 9 设置预连接标识 ; 否则, 若判断条件 2.221 和判断条件 2.222 中任意一条不满足, 则放弃对 Segi 的另一个端点 Ep1 的判断 ; 0071 步骤 2.3, 遍历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的每一个 路段作为起始路段执行步骤 2.1-2.3 ; 0072 步骤 2.4, 对道路网路段数组中有预连接标识的两条路段进行连接, 更新道路网的 路段数组为 Seg0, Seg1SegiSegm。 0073 3. 步骤 3, 遍历道路网的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
36、Segn 中的每一个 路段作为起始路段重复步骤 2 后对道路网路段数组中有预连接标识的两条路段进行连接, 并更新道路网的路段数组为 Seg0, Seg1SegiSegm ; 0074 4. 步骤 4, 基于全局效率的路段迭代连接。以网络的全局效率作为目标函数, 每次 连接使得网络全局效率最大的两条路段, 迭代生成 stroke, 直到道路网中的任意两个路段 均不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0075 步骤 4.1, 对道路网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m) , 根据步骤 1 的 路段连接规则, 得到所有满足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配对数组 (Mat0, Mat1Matk。
37、 Matz) ; 其中, 每一个路段在其每一个端点处可能与多个与其满足路段连接规则的路段配 对 ; 0076 步骤 4.2, 对每一个路段配对 Matk, 连接该配对对应的路段, 计算由此形成的道 路网的全局效率 Eglobk, 打断该配对对应的路段。 0077 其中, 在步骤 4.2 中, 所述的道路网的全局效率由 Latora 和 Marchiori(2001) 提 出, 该指标描述网络中的节点如何交互, 反映了网络中信息传播的顺畅程度, 是网络功能方 面的全局指标。 对于网络G, 节点i与节点j间的效率ij反比于其最短路径dij, 即ij=1/ dij。网络 G 的平均效率定义如下 : 。
38、0078 式一 ; 0079 令 Gid为网络 G 的完全图形式, 则网络 G 的全局效率 Eglob 定义为 : 0080 Eglob=E/E(Gid) 式二 ; 0081 将道路网转换成对偶图形式, 即路段对应于网络的节点, 路段是否相交对应于网 络的边。该网络中的节点 i 到节点 j 的最短路径长度定义为连接节点 i 到节点 j 的最少的 边数。由于这样形成的网络的完全图形式, 其平均效率为 1, 所以该网络的平均效率即为其 全局效率, 如式一所示, 其中 N 为路段总数, dij为连接路段 i 到路段 j 的最少的步数, 即路 径长度 ; 网络的全局效率的取值范围为 0,1。 0082。
39、 步骤 4.3, 通过循环对路段配对数组中的每一个路段配对执行步骤 4.2。 0083 步骤 4.4, 选择全局效率最大值对应的路段配对作为本次路段连接的结果, 连接对 应的路段。如果全局效率值存在多个最大值, 则在这些全局效率值对应的配对中选择路段 间转折角最小的配对作为本次路段连接的结果, 连接对应的路段。 0084 步骤 4.5, 更新道路网路段数组, 重复执行步骤 4.1-4.5, 直到道路网路段数组中 的任意两个路段均不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0085 二、 以下是采用上述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案例, 结合附图 2 介绍该方法的执行过 说 明 书 CN 103363999 A 9 7/9 页。
40、 10 程 : 0086 201 : 开始 0087 202 : 设置路段连接规则 R ; 所述路段连接规则是指同时满足 :(1) 两条路段仅在端 点处相接 ;(2) 两条路段间的转折角小于阈值 del, 转折角的阈值 del 的最大值为 75, 这 个结论来源于 Jiang 等 (2008) 的研究。例如, del=60, 表示两条路段仅在端点处相接, 且 它们之间的转折角小于等于 60。这里的阈值, 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 0088 203 : 选择路段 Segi, 设置 “处理” 标志, 将其作为正在处理的路段。一个道路网 包含由各个路段组成的一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
41、gn) 。图 1-A 的道路网 包含 16 条路段, 这 16 条路段组成了一路段数组。 0089 204 : 根据上述的 “处理”标志, 判断是否已经遍历了所述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n) 中的每一个路段作为正在处理的路段 ; 如果 “是” , 则进至步骤 210 ; 如果 “否” , 则进至步骤 205。 0090 205 : 在路段 Segi 的两个端点中, 选择 Ept 作为正在处理的端点。 0091 206 : 判断路段 Segi 的两个端点是否均已处理 ; 如果 “是” , 则如图 2 所示, 令 i=i+1 后返回步骤 203 ; 如果 “否” , 则继续进。
42、至步骤 207。 0092 207 : 判断在端点Ept处与路段Segi满足路段连接规则R的路段是 否仅有一 条, 并假定为 Segj ; 如果 “否” , 即在端点 Ept 处与路段 Segi 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R 的 路段数大于一条, 则如图 2 所示, 令 t=t+1, 返回步骤 205, 处理另外一个端点。如果 “是” , 则 继续进入步骤 208。 0093 208 : 判断在端点 Ept 处与 Segj 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R 的路段是否仅有路 段 Segi ; 如果 “否” , 即在端点 Ept 处与 Segj 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R 的路段除了路段 Segi之外, 还有其他路段, 。
43、则如图2所示, 令t=t+1, 返回步骤205, 处理另外一个端点。 如 果 “是” , 则继续进入步骤 209。 0094 209 : 对路段 Segi 和路段 Segj 标识 “预连接” , 令 t=t+1, 返回步骤 205。 0095 210 : 连接具有 “预连接”标识的路段, 更新路段数组为 (Seg0, Seg1 SegiSegm) 。如附图 1-A 中的路段 1 和路段 3 连接了, 附图 3 是对附图 1-A 进行预连 接后的结果。 0096 211 : 判断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m) 中是否任意两个路段都 不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R ; 如果 “是” ,。
44、 则进至步骤 220 ; 如果 “否” , 则继续进至步骤 212。例如, 附图 1-B 中的任意两个路段都不满足路段连接规则。 0097 212 : 对路段数组 (Seg0, Seg1SegiSegm) , 从 Seg0 一直遍历到 Segm, 获取所有满足连接规则 R 的路段配对, 将重复的配对删除, 形成路段配对数组 (Mat0, Mat1MatkMatz) 。如图 3, 路段 1 和路段 5 形成一个配对 (1, 5) , 路段 5 和路段 1 形成一个配对 (5, 1) 。 (1, 5) 和 (5, 1) 是重复配对, 即 (1, 5) (5, 1) 之间删除一对, 要么删 (1, 。
45、5) , 要么删 (5, 1) 。路段 Segi 在其一个端点可能与多个路段配对, 如图 3, 路段 1 在同一个端点分别与路段 5 和路段 6 形成配对 (1, 5) 和 (1, 6) 。 0098 213 : 从路段配对数组中选择路段配对 Matk。 0099 214 : 连接路段配对 Matk 对应的两条路段, 计算由此形成的网络的全局效率值 Eglobk, 然后打断路段配对 Matk 对应的路段。 说 明 书 CN 103363999 A 10 8/9 页 11 0100 所述的道路网的全局效率由 Latora 和 Marchiori(2001) 提出, 该指标描述网络 中的节点如何交。
46、互, 反映了网络中信息传播的顺畅程度, 是网络功能方面的全局指标。 道路 网的全局效率具体计算如下 : 对于网络 G, 节点 i 与节点 j 间的效率 ij反比于其最短路径 dij, 即 ij=1/dij。网络 G 的平均效率定义如下 : 0101 (1) 0102 令 Gid为网络 G 的完全图形式, 则网络 G 的全局效率 Eglob 定义为 : 0103 Eglob=E(G)/E(Gid) (2) 0104 将道路网转换成对偶图形式, 即路段对应于网络的节点, 路段是否相交对应于网 络的边。图 4 为图 1-A 所示道路网的对偶图形式。该网络中的节点 i 到节点 j 的最短路径 长度定义。
47、为连接节点 i 到节点 j 的最少的边数。由于这样形成的网络的完全图形式, 其平 均效率为1, 所以该网络的平均效率即为其全局效率。 如公式 (1) , 其中N为路段总数, dij为 连接路段 i 到路段 j 的最少的步数, 即路径长度。网络的全局效率的取值范围为 0,1。 0105 215 : 判断是否已遍历路段配对数组中 (Mat0, Mat1MatkMatz) 中的 所有路段配对 ; 如果 “否” , 则如图 2 所示, 令 k=k+1, 返回步骤 213 ; 如果 “是” , 则继续进入步 骤 216。 0106 216 : 在完成所有路段配对的全局效率值得计算后, 判断是否存在多个全局效率最 大值 ; 如果 “否” ,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