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pdf(7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227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25 CN 103322742 A *CN103322742A* (21)申请号 201310210875.X (22)申请日 2013.05.31 F25C 1/00(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信澳利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66555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香江路 110 号 311 室 (72)发明人 张明在 刘云波 刘朝硕 王金海 徐成娇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7205 代理人 陈海滨 (54) 发明名称 一种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57) 摘要 本。
2、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 构, 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它解决了现有制冰机 中无水帘, 且滑冰板固定装配, 在脱冰时冰块垂直 下落卡死在滑冰板上, 造成冰块与机器的损伤, 且 影响出冰品质与效率等问题。本制冰机的翻转式 脱冰结构包括挡覆在蒸发器出冰口处的水帘, 水 帘的顶边呈铰接安设, 蒸发器出冰口的下方装配 滑冰板, 滑冰板沿中轴线铰接安设, 滑冰板与水帘 由两侧连接传动杆, 传动杆的顶端铰接于水帘的 底部侧边, 传动杆的底端铰接于滑冰板的下边沿, 且位于其中轴线的下方。本发明在冰块脱出时滑 冰板与水帘同步外翻旋转, 使两者之间出冰口扩 宽, 有效避免脱冰卡死隐患, 且更利于脱冰过。
3、程中 冰块下落, 提升脱冰品质与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22742 A CN 103322742 A *CN103322742A* 1/1 页 2 1. 一种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挡覆在蒸发器出冰口处的水帘, 所 述水帘的顶边呈铰接安设, 所述蒸发器出冰口的下方装配滑冰板, 所述滑冰板沿中轴线铰 接安设, 所述滑冰板与水帘由两侧连接传动杆, 所述传动杆的顶端铰接于水帘的底部侧边, 所述。
4、传动杆的底端铰接于滑冰板的下边沿, 且位于其中轴线的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冰板的底边 外侧固设支座, 所述传动杆的底端通过销轴铰接安设于支座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冰板具有用 于承接冰块的实片板体, 所述实片板体的落冰边沿处均匀延伸若干导冰板叉。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帘呈片状的 板体, 所述板体朝向蒸发器的侧面为挡水平面, 背向蒸发器的侧面为配重凸弧面, 所述挡水 平面与悬垂线之间夹设朝向蒸发器偏移的内倾角。 5. 根据。
5、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帘的顶部穿 设铰接轴, 所述水帘的顶部向外偏移延伸配重折板, 所述配重折板位于上述铰接轴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 发器的蒸发板上划分若干呈矩阵排列的冰格, 所述冰格具有向下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 发器的顶部向外凸伸平行对板, 所述水帘由顶部铰接装设于平行对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 发器的底部向外凸伸平行对板, 所述滑冰板沿中。
6、轴线铰接装设于平行对板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22742 A 2 1/3 页 3 一种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制冰机的辅助脱冰装置, 特别是一种制 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 根据蒸发器和生成过程方式原理不同, 生成的冰的形状也不同, 人们一般根据冰形状将制 冰机分为颗粒冰机、 片冰机、 板冰机、 管冰机、 壳冰机等等。 0003 在现有技术中只有极少数的大机型上才带有水帘, 通常制冰、 储冰集一体的制冰 机中无水帘设置, 而无法解。
7、决制冰过程中的溅水问题, 导致泄露水体造成制冰重量不精准, 影响了生产冰块的质量 ; 即使装配水帘, 目前结构中安设于蒸发器下方的滑冰板均呈固死 装配, 故滑落冰块的出口为固定的狭窄缝隙, 由此在脱冰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冰块垂直下落 直接卡死在滑冰板上, 对成型冰体造成磕损, 且直接影响了机器的正常工作, 非严重状况时 降低产冰、 出冰效率及品质, 严重的时候会对机器造成损害, 缩短机器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通过设置水帘与滑冰 板的联动关系, 在脱冰过程中进行外翻动作, 从而扩宽冰块的滑落出口, 提升脱冰质量与效 率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
8、冰结构。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 其特 征在于, 包括挡覆在蒸发器出冰口处的水帘, 所述水帘的顶边呈铰接安设, 所述蒸发器出冰 口的下方装配滑冰板, 所述滑冰板沿中轴线铰接安设, 所述滑冰板与水帘由两侧连接传动 杆, 所述传动杆的顶端铰接于水帘的底部侧边, 所述传动杆的底端铰接于滑冰板的下边沿, 且位于其中轴线的下方。 0006 本制冰机在结冰作业过程中, 水帘通过自重下垂保持呈竖向挡覆在蒸发器出冰口 的侧方, 滑冰板同样由自然放置呈收口状态 ; 当蒸发器结冰完毕, 由制冷转化为制热融冰脱 落, 滑冰板的上沿外翻转向下降, 并通过两侧的。
9、传动杆同步推动水帘的底边外翻转向上升, 由此水帘与滑冰板之间的出冰口扩宽, 利于掉落至滑冰板上的冰块导向滑出, 避免冰块拥 挤在较窄的出冰口处卡死形成堵塞 ; 当本批制冷生产的冰块均由滑冰板滑出掉落至接冰盒 中, 消除驱动滑冰板翻转下降的动力, 使滑冰板在自重作用下恢复自然收口状态, 进而水帘 同时在自重作用下恢复初始竖向挡覆位置。 0007 在上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中, 所述滑冰板的底边外侧固设支座, 所述传 动杆的底端通过销轴铰接安设于支座上。支座起到确定铰接点的空间位置, 并形成滑冰板 与传动杆的装配连接等作用。 0008 在上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中, 所述滑冰板具有用于承接。
10、冰块的实片板 体, 所述实片板体的落冰边沿处均匀延伸若干导冰板叉。滑冰板的翻转外边沿即为落冰边 说 明 书 CN 103322742 A 3 2/3 页 4 沿, 相邻导冰板叉之间具有空隙, 由此利于冰块的顺利脱落。 0009 在上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中, 所述水帘呈片状的板体, 所述板体朝向蒸 发器的侧面为挡水平面, 背向蒸发器的侧面为配重凸弧面, 所述挡水平面与悬垂线之间夹 设朝向蒸发器偏移的内倾角。水帘自然向内侧 (挨近蒸发器的侧方) 倾向偏移, 由此形成底 部收角挡水状态, 消除底侧的边界缝隙, 完善水帘整体的遮蔽效果。 0010 在上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中, 所述水帘的顶。
11、部穿设铰接轴, 所述水帘的 顶部向外偏移延伸配重折板, 所述配重折板位于上述铰接轴的上方。 0011 在上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中, 所述蒸发器的蒸发板上划分若干呈矩阵排 列的冰格, 所述冰格具有向下倾斜角度。冰格的出冰口朝向水帘, 故其为一侧面敞口, 五侧 壁封闭的腔体。冰格底壁具有向下倾斜角度, 由此在制热融冰后利于冰块在自重作用下自 然脱离。 0012 在上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中, 所述蒸发器的顶部向外凸伸平行对板, 所 述水帘由顶部铰接装设于平行对板之间。 0013 在上述的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中, 所述蒸发器的底部向外凸伸平行对板, 所 述滑冰板沿中轴线铰接装设于平行对板。
12、之间。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采用水帘与滑冰板传动连接的方 式, 在冰块脱出时, 由滑冰板带动水帘同步外翻旋转, 使得两者之间的出冰口可调整扩宽, 有效避免了脱冰卡死的隐患, 且更利于脱冰过程中冰块的下落, 提升了脱冰品质与效率 ; 在 脱冰操作完成后, 水帘与滑冰板自动恢复原状, 且水帘在后续制冰中仍起到挡水作用, 由此 体现作用便利、 灵活性强、 功能完善的特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的制冰作业结构状态示意图。 0016 图 2 是本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的脱冰作业结构状态示意图。 0017 图中, 1、 蒸发器 ; 2、 水。
13、帘 ; 3、 传动杆 ; 4、 滑冰板 ; 5、 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制冰机的翻转式脱冰结构位于蒸发器 1 外侧, 其包括水帘 2 与滑冰板 4。 0020 制冰机内设置呈上下装配的淋水器与蒸发器 1, 蒸发器 1 的蒸发板上划分若干呈 矩阵排列的冰格。冰格的出冰口为侧面敞口, 故冰格为一侧面敞口, 五侧壁封闭的腔体。冰 格底壁具有向下倾斜角度, 由此在制热融冰后利于冰块在自重作用下自然脱离。 0021 蒸发器1的顶部向外凸伸平行对板, 平。
14、行对板之间固设一根铰接轴, 水帘2由顶部 边沿呈转动穿设在铰接轴上。水帘 2 呈片状的板体, 板体朝向蒸发器 1 的侧面为挡水平面, 即挡水平面挡覆全部冰格的出冰口 ; 背向蒸发器1的侧面为配重凸弧面, 水帘2的顶部还向 外偏移延伸配重折板, 该配重折板位于铰接轴的上方。通过配重折板与配重凸弧面相配合 作用, 调整水帘 2 的板体重心参数, 使自然放置下其挡水平面与悬垂线之间夹设朝向蒸发 说 明 书 CN 103322742 A 4 3/3 页 5 器 1 偏移的内倾角。水帘 2 自然向内侧 (挨近蒸发器 1 的侧方) 倾向偏移, 由此形成底部收 角挡水状态, 消除底侧的边界缝隙, 完善水帘 。
15、2 整体的遮蔽效果。 0022 蒸发器1的底部向外凸伸平行对板, 平行对板之间固设一根铰接轴, 滑冰板4沿中 轴线呈转动穿设于铰接轴上, 由此使滑冰板 4 装配于蒸发器 1 出冰口的下方。滑冰板 4 具 有用于承接冰块的实片板体, 该实片板体的外边沿即为落冰边沿, 落冰边沿处呈均匀对称 延伸出三个导冰板叉。三个导冰板叉之间具有空隙, 由此利于冰块的顺利脱落。 0023 滑冰板4与水帘2由两侧连接传动杆3, 且两根传动杆3的顶端呈对称铰接于水帘 2 的底部两侧边 ; 滑冰板 4 的底边两端外侧呈对称固设支座 5, 两根传动杆 3 的底端通过销 轴铰接于支座 5 上, 且传动杆 3 的底端铰接点位。
16、于滑冰板 4 中轴线的下方。 0024 本制冰机在结冰作业过程中, 由淋水器按设定的匀速均量向下输出水流, 水流淌 至蒸发器 1 上受冷而部分结冰, 由此水流循环制冷逐渐结冰。水帘 2 通过自重下垂保持呈 竖向挡覆在蒸发器 1 出冰口的侧方, 滑冰板 4 同样由自然放置呈收口状态, 即滑冰板 4 竖向 斜置, 其落冰边沿与水帘 2 底边之间缝隙狭窄 ; 当蒸发器 1 结冰完毕, 由制冷转化为制热融 冰脱落, 滑冰板 4 的上沿 (落冰边沿) 外翻转向下降, 由此带动相转接的两根传动杆 3, 进而 由两侧的传动杆 3 同步推动水帘 2 的底边外翻转向上升, 由此水帘 2 与滑冰板 4 之间的出 。
17、冰口扩宽, 利于掉落至滑冰板 4 上的冰块导向滑出, 避免冰块拥挤在较窄的出冰口处卡死 形成堵塞。当本批制冷生产的冰块均由滑冰板 4 滑出掉落至接冰盒中, 消除驱动滑冰板 4 翻转下降的动力, 使滑冰板4在自重作用下恢复自然收口状态, 进而水帘2同时在自重作用 下恢复初始竖向挡覆位置。 002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6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蒸发器 1 ; 水帘 2 ; 传动杆 3 ; 滑冰板 4 ; 支座 5 等术语, 但并 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 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 质 ; 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说 明 书 CN 103322742 A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22742 A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22742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