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的侧边定位机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料加工的侧向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申请人于2016年3月30日公开的专利文献CN 105436991 A公开了一种依靠重力驱
动的前定位装置。这种前定位装置应用于传输带上,通过传输带上传输的板料触碰前定位
装置实现板料在传输带上的前后定位,使整个生产线的控制中心能够通过该定位装置发现
并确定板料的精确位置。在很多板料加工生产线上,还需要对板料进行双侧的侧边进行定
位,从而能够使板料加工生产线对板料进行精确的自动化的进行冲切等高精度加工。侧向
定位不同于前向定位,因为他不存在将板料推向定位机构的传输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板料加工线上板料的双侧侧边定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双侧的侧边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架、固定侧机构和活动侧机构;固定侧机构和活动
侧机构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固定侧机构包括挡板;活动侧机构包括导轨、滑动板、气缸、重
力摆、第一接近传感器和限位板;导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滑动板 为竖立的板体,通过滑
块架设在导轨上;气缸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其活塞杆与滑动板相连,使其能够驱动滑动板
顺着导轨在水平方向上朝向或远离固定侧机构滑动;重力摆通过摆动轴安装在竖立板体的
滑动板的顶端,能够围绕摆动轴摆动;重力摆的底端设有检测凸;重力摆的内侧设有触碰
块;触碰块与挡板高度相同;第一接近传感器安装在滑动板上,并位于重力摆的下方;限位
板竖直安装在滑动板的顶端,并位于重力摆的内侧;限位板上设有触碰通孔;当重力摆在自
身重力作用下摆动至重心最低点时,重力摆内侧的触碰块穿过限位板上的触碰通孔后并向
内侧凸出,重力摆的主体部分则卡在限位板的外侧;当板料于内侧触碰触碰块使触碰块与
限位板齐平时,检测凸摆动至第一接近传感器的正上方,使第一接近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检
测凸的检测信号。
进一步,固定侧机构还包括固定侧支架、卡位升降气缸和挡板调整气缸;卡位升降
气缸和挡板调整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侧支架上;所述固定侧支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挡
板安装在挡板调整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并在挡板调整气缸的驱动下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朝向
或远离活动侧机构移动;卡位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卡位块;卡位块在卡位升降气
缸驱动下升降;当卡位块升起时,卡位块挡在挡板移动的路径上能够阻挡所述挡板的移动,
从而使得挡板形成三个位置状态:挡板被挡板调整气缸拉回的状态,挡板被挡板调整气缸
推出的状态以及挡板被挡板调整气缸推出后被卡位块所阻挡的状态。
进一步,挡板的侧边安装有第二接近传感器。
进一步,重力摆的外侧安装有加重杆。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将双侧定位设计成一侧相对固定,另一侧通过气
缸驱动实现双侧定位,相对固定侧设计有板料宽度匹配机构,通过两个调整气缸的共同作
用能够实现三种宽度调整。双侧均设计有接近传感器,从而避免活动侧气缸活动幅度过大
或延时导致板料弯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侧机构宽度匹配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活动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活动侧机构的重力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双侧的侧边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架、固定侧机构2和活动侧机构3。
固定侧机构2和活动侧机构3安装在安装架上。安装架由安装架板11和活动气缸安装架12所
组成。安装架板11和活动气缸安装架12均安装在板料生产线的板料传输机构的机架上。安
装架板11为竖直设置并垂直于板料传输机构传输方向的板体,两端分别安装固定侧机构2
和活动侧机构3,使得固定侧机构2和活动侧机构3分别位于板料传输机构的两个对侧上,实
现板料传输机构上板料的两个侧边的定位。
固定侧机构2主要由挡板23所组成。本实施例中,为使得侧边定位机构能够匹配不
同宽度的板料,固定侧机构2还包括了宽度匹配机构。挡板23安装在宽度匹配机构上。宽度
匹配机构安装在安装架板11上。宽度匹配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固定侧支架、卡位升降
气缸21和挡板调整气缸22。固定侧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板291和第二支架板292。第一支架板
291和第二支架板292水平并垂直固定在安装架板11上。第一支架板291位于第二支架板292
的下方,用于安装卡位升降气缸21。挡板调整气缸22安装在第二支架板292上。挡板23安装
在挡板调整气缸22的活塞杆末端。挡板23竖直设置并平行于板料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挡
板23在挡板调整气缸22的驱动下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朝向或远离活动侧机构3移动。或者也
可以说,挡板23在挡板调整气缸22的驱动下能够在水平方向并垂直于板料传输机构传输方
向上移动。挡板23的侧边安装有第二接近传感器24。第二接近传感器24随挡板23的移动而
移动,用于检测板料是否接近挡板23。卡位升降气缸21安装在第一支架板291的下方。卡位
升降气缸21的活塞伸缩方向竖直。卡位升降气缸21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卡位块211。卡位块
211在卡位升降气缸21驱动下升降,并能够通过在第二支架板292上设置的通孔向上穿出,
使得卡位块211高于第二支架板292。由此,当卡位块211升起并且高于第二支架板292时,卡
位块211挡在挡板23移动的路径上能够阻挡挡板23的移动。当卡位块211降下并且低于第二
支架板292时,卡位块211不能挡板23在挡板调整气缸22的驱动下的移动。由此,使得挡板23
形成三个位置状态:第一个位置状态是图2中A所示的状态,此时,挡板调整气缸22活塞杆回
缩,挡板23被挡板调整气缸22拉回并贴近挡板调整气缸22所形成的状态;第二个位置状态
是图2中B所示状态,此时,挡板23被挡板调整气缸22推出,卡位块211升起并将挡板23阻挡
在卡位块211之前所形成的状态;第三个位置状态是图2中C所示的状态,挡板23被挡板调整
气缸22推出顶在前端限位块25上所形成的状态。图2中A、B、C所示的状态分别对应了三种板
料的三种不同宽度。前端限位块25安装在第二支架板292上,用于确定C状态所对应的板料
宽度。
活动侧机构3,如图1、图3、图4所示,包括导轨31、滑动板32、气缸33、重力摆34、第
一接近传感器35和限位板36。导轨31水平安装在安装架板11上。滑动板32 为竖立的板体,
通过滑块321架设在导轨31上,并能够顺着导轨31滑动。由于安装架板11垂直于板料传输机
构传输方向,滑动板32的移动方向也垂直于板料传输机构传输方向,或者说,滑动板32的移
动朝向或远离固定侧机构2。气缸33安装在活动气缸安装架12上。气缸33的活塞杆通过连接
块331与滑动板32相连,使气缸33能够驱动滑动板32顺着导轨31在水平方向上朝向或远离
固定侧机构2滑动。重力摆34通过摆动轴341安装在竖立板体的滑动板32的顶端,能够围绕
摆动轴341摆动。重力摆34的底端设有检测凸342。重力摆34的内侧设有触碰块343。触碰块
343与挡板23高度相同。第一接近传感器35安装在滑动板32上,并位于重力摆34的下方。限
位板36竖直安装在滑动板32的顶端,并位于重力摆34的内侧。重力摆34的外侧安装有加重
杆344。重力摆34的内侧也就是朝向固定侧机构2的方向上。重力摆34的外侧也就是远离固
定侧机构2的方向上。限位板36上设有触碰通孔361。当重力摆3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摆动至
重心最低点时,重力摆34内侧的触碰块343穿过限位板36上的触碰通孔361后并向内侧凸
出,而重力摆34的主体部分则卡在限位板36的外侧。当板料于内侧触碰触碰块343使触碰块
343与限位板36齐平时,检测凸342摆动至第一接近传感器35的正上方,使第一接近传感器
35能够检测到检测凸342的检测信号。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施例对板料进行定位时,由固定侧机构的挡板23
和活动侧机构的限位板36作为基准线。定位前,板料位于固定侧机构的挡板23和活动侧机
构的限位板36之间。定位时开启气缸33,驱动重力摆34和限位板36随滑动板32向固定侧机
构2移动。当重力摆34内侧的触碰块343碰到板料时,推动板料向固定侧机构2移动,此时由
于加重杆344的存在,使得板料无法推动触碰块343而使触碰块343与限位板36齐平。当固定
侧机构2的第二接近传感器24检测到板料接近信号时,迅速调整气缸33的推力。由于气缸33
由压缩空气所控制,因此操作会有延时,气缸33的推力调整后继续推着板料向固定侧机构2
移动,直到板料顶在挡板23上。板料顶在挡板23上所产生的反向作用力推动触碰块343直到
触碰块343与限位板36齐平,此时,第一接近传感器35能够检测到检测凸342的接近信号。当
第一接近传感器35和第二接近传感器24均检测到接近信号时,定位作业完成。具体来说,本
实施例中的重力摆34起到气缸33作业延时缓冲的作用,重力摆34延时缓冲的效果可以通过
调整加重杆344的重量而调整,使其能够匹配气缸33的作业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