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020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1 CN 103802040 A (21)申请号 201410067759.1 (22)申请日 2014.02.27 B24D 18/00(2006.01) (71)申请人 湖州机床厂有限公司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经济开发区里村 路 336 号 (72)发明人 郑建华 沈银华 吴佳森 周凌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33217 代理人 胡根良 (54) 发明名称 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涉及砂 轮生产领域。
2、, 解决现有技术中砂轮压制液压机自 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砂轮压制液压 机包括机架, 机架上设有工作台, 工作台的上设有 砂轮模具, 砂轮模具的上方设有上压模和驱动上 压模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 机架上设有导轨和驱 动工作台沿导轨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导轨沿工 作台移动方向依次设有自动进料工位、 压制工位 和砂轮脱模工位, 压制工位正上方设置上压模, 自 动进料工位的上方设有自动进料装置, 砂轮脱模 工位的下方设有脱模装置。本发明应用于砂轮的 生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02040 A CN 103802040 A 1/1 页 2 1. 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包括机架, 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的上设有砂轮 模具, 所述砂轮模具的上方设有上压模和驱动上压模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机架上设有导轨和驱动工作台沿导轨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导轨沿工作台移动方向 依次设有自动进料工位、 压制工位和砂轮脱模工位, 所述压制工位正上方设置所述上压模, 所述自动进料工位的上方设有自动进料装置, 所述砂轮脱模工位的下方设有脱模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砂轮压制。
4、液压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制工位上设有垫 板, 工作台位于垫板的上方, 工作台的底面两侧设有连接槽, 所述连接槽中连接有支座, 所 述连接槽的顶面设有导向柱, 所述支座上设有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安装槽, 所述导向柱上连 接有的缓冲弹簧, 所述支座活动连接所述导轨, 所述垫板与工作台的相对面之间留有缝隙。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垫板的下方设有浮 动顶出装置,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底座, 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纳槽, 所述砂轮模具部分位于容纳 槽内, 所述砂轮模具的底部设有朝周向外侧突出的挡块, 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设有限位块, 所 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凸起部的上。
5、方。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砂轮模具包括 内套和外套, 所述浮动顶出装置包括设在垫板下方的浮动缸, 浮动缸上设有内顶杆和外顶 杆, 所述垫板上设有连接内顶杆和外顶杆的避让孔,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通孔 中连接有对应在内顶杆和内套之间内接杆以及对应在外顶杆和外套之间的外接杆, 所述内 接杆和外接杆的顶部设有凸台, 所述通孔的顶端设有连接所述凸台的沉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脱模装置的 上方设有依次设有砂模翻转装置、 下模板取出装置和上模板取出装置, 所述导轨一侧设有 转轴,。
6、 所述砂模翻转装置包括翻转座、 驱动翻转座绕转轴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翻 转座翻转的第四驱动装置, 所述翻转座包括底板、 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两座侧壁以及设置 在侧壁相对面上的突起部, 所述底板、 侧壁以及突起部形成砂轮存纳腔, 所述底板上通过升 降装置连接有夹紧块, 所述下模板取出装置包括第一吸盘、 连杆和驱动连杆绕转轴转动的 第五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吸盘通过升降气缸连接在连杆的下方, 所述上模板取出装置包括 第二吸盘、 驱动第二吸盘横向移动的第六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吸盘升降的第七驱动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砂模翻转装置上连 接有驱动砂。
7、模翻转装置沿转轴轴向升降的第八驱动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砂轮压制机的砂轮翻转换模板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为电磁吸盘或是真空吸盘。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自动进料 工位和压制工位之间设有刮平工位, 所述刮平工位上方设有刮平机构, 所述刮平机构包括 刮刀和驱动刮刀转动的伺服电机。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自动进料 装置为失重秤。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轨上。
8、活 动连接有至少两座所述工作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02040 A 2 1/4 页 3 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轮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砂轮是用磨料和结合剂树脂等制成的中央有通孔的圆形固结磨具。 砂轮是磨具中 用量最大、 使用面最广的一种, 使用时高速旋转, 可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外圆、 内圆、 平面 和各种型面等进行粗磨、 半精磨和精磨以及开槽和切断等。砂轮通过砂轮压制液压机进行 加工, 现有砂轮压制液压机包括上模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下模, 将砂轮粉料导入下模之中, 液压装置驱动下模下降进行压制, 之后再将压制好的砂轮从下模中取。
9、出, 放入窑炉中烧制。 但是现有砂轮压制液压机的自动化程度低, 只能实现半自动化, 需要人工进行多种辅助工 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自动化程度高, 提高砂轮生 产的工作效率。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包括机架, 所述机架上设有工作台, 所述工作台的上设有砂 轮模具, 所述砂轮模具的上方设有上压模和驱动上压模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 所述机架上 设有导轨和驱动工作台沿导轨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导轨沿工作台移动方向依次设有 自动进料工位、 压制工位和砂轮脱模工位, 所述压制工位。
10、正上方设置所述上压模, 所述自动 进料工位的上方设有自动进料装置, 所述砂轮脱模工位的下方设有脱模装置。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压制工位上设有垫板, 工作台位于垫板的上方, 工作台的底面两侧 设有连接槽, 所述连接槽中连接有支座, 所述连接槽的顶面设有导向柱, 所述支座上设有连 接所述导向柱的安装槽, 所述导向柱上连接有的缓冲弹簧, 所述支座活动连接所述导轨, 所 述垫板与工作台的相对面之间留有缝隙。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垫板的下方设有浮动顶出装置, 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有底座, 所 述底座上设有容纳槽, 所述砂轮模具部分位于容纳槽内, 所述砂轮模具的底部设有朝周向 外侧突出的挡块,。
11、 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设有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凸起部的上方。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砂轮模具包括内套和外套, 所述浮动顶出装置包括设在垫板下方 的浮动缸, 浮动缸上设有内顶杆和外顶杆, 所述垫板上设有连接内顶杆和外顶杆的避让孔, 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通孔中连接有对应在内顶杆和内套之间内接杆以及对应 在外顶杆和外套之间的外接杆, 所述内接杆和外接杆的顶部设有凸台, 所述通孔的顶端设 有连接所述凸台的沉孔。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脱模装置的上方设有依次设有砂模翻转装置、 下模板取出装置和 上模板取出装置, 所述导轨一侧设有转轴, 所述砂模翻转装置包括翻转座、 驱动翻转座绕转。
12、 轴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翻转座翻转的第四驱动装置, 所述翻转座包括底板、 间隔 说 明 书 CN 103802040 A 3 2/4 页 4 设置在底板上的两座侧壁以及设置在侧壁相对面上的突起部, 所述底板、 侧壁以及突起部 形成砂轮存纳腔, 所述底板上通过升降装置连接有夹紧块, 所述下模板取出装置包括第一 吸盘、 连杆和驱动连杆绕转轴转动的第五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吸盘通过升降气缸连接在连 杆的下方, 所述上模板取出装置包括第二吸盘、 驱动第二吸盘横向移动的第六驱动装置和 驱动第二吸盘升降的第七驱动装置。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砂模翻转装置上连接有驱动砂模翻转装置沿转轴轴向升降的第八。
13、 驱动装置。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为电磁吸盘或是真空吸盘。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自动进料工位和压制工位之间设有刮平工位, 所述刮平工位上方 设有刮平机构, 所述刮平机构包括刮刀和驱动刮刀转动的伺服电机。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自动进料装置为失重秤。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导轨上活动连接有至少两座所述工作台。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0016 本发明的砂轮压制液压机, 在机架上设有导轨, 导轨上依次设有自动进料工位、 压 制工位和砂轮脱模工位, 工作台沿导轨移动的过程依次经过这些工位, 自动进料装置在自 动进料工位上自动向砂轮模具内加砂轮原料, 上压。
14、模在压制工位对砂轮模具中的原料进行 压制, 压制完成的砂轮在砂轮脱模工位完成自动脱模, 因此该机械设备能自动化的完成生 产过程, 提高砂轮制造的效率, 降低劳动强度。 0017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 0019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视图 ; 0020 图 2 为本发明中浮动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3 为砂模翻转装置、 下模板取出装置和上模板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包括机架, 机架上设有工作台, 工作台的上设有。
15、 砂轮模具, 砂轮模具的上方设有上压模和驱动上压模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 机架上设有导 轨和驱动工作台沿导轨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导轨沿移动方向依次设有自动进料工位、 压 制工位和砂轮脱模工位, 压制工位上设有垫板, 工作台位于垫板的上方, 垫板的正上方设置 上压模, 进料工位的上方设有自动进料装置, 砂轮脱模工位的下方设有脱模装置。 该砂轮压 制液压机实现砂轮在进入窑炉前的自动化生产, 生产效率高, 并且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加工 的质量。 0023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 但下 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全部。 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 本。
16、领域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4 参考图1、 图2和图3, 所示的一种砂轮压制液压机, 包括机架1, 机架1上设有工作 台 14, 工作台 14 的上设有砂轮模具 6, 砂轮模具 6 的上方设有上压模 12 和驱动上压模 12 说 明 书 CN 103802040 A 4 3/4 页 5 升降的第一驱动装置, 优选的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气缸或是第一液压缸, 机架 1 上设有导 轨 11 和驱动工作台 14 沿导轨 11 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导轨 11 沿移动方向依次设有自动 进料工位 111、 压制工位 113 和砂 轮脱模工位 。
17、114, 自动进料工位 111 的上方设有自动进料 装置 2, 压制工位 113 上方设置上压模 12, 砂轮脱模工位 114 上设有脱模装置 17。工作台初 始时位于自动进料工位 111 上, 自动进料装置 2 向砂轮模具 6 中加入砂轮原料, 之后盖上上 模板, 工作台 14 沿导轨 11 移动到压制工位 113, 上压模 12 下压配合砂轮模具 6 完成压制, 工作台 14 继续移动到砂轮脱模工位 114, 由脱模装置 17 顶出砂轮完成砂轮成型, 最后工作 台 14 返回自动进料工位 111 进行下一次的生产。 0025 并且, 可在导轨 11 上设置至少两座工作台 14, 工作台 1。
18、4 上均连接有第二驱动装 置, 优选的第二驱动装置为丝杆驱动装置。 以两个工作台为例, 第一工作台从自动进料工位 111到达压制工位113进行压制的同时, 自动进料装置2向第二工作台上的砂轮模具进行加 料, 通过该设置方式提高液压机使用效率。 0026 进一步的, 在自动进料工位 111 和压制工位 113 之间设有刮平工位 112, 刮平工位 112 上方设有可升降的刮平机构 3, 刮平机构 3 包括刮刀和驱动刮刀转动的伺服电机, 刮刀 旋转将砂轮模具上多余的原料自动刮除。 0027 优选的, 自动进料装置 2 为失重秤, 失重秤通过支柱连接机架。失重秤是一种间断 给料连续出料的称重设备, 。
19、由于失量控制是在料斗中进行, 可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 结构又 易于密封。 其原理如下, 当称重斗的物料达到称重下限位置时, 出料螺旋机则按照当时的转 速固定出料量, 同时控制料仓里的物料快速下到称重斗内, 当装料到称重上限时停止装料, 快速装料可以缩短进料时间, 提高称重的准确度和控制精度。 0028 参考图 1 和图 2, 在压制工位 113 上设有垫板 13, 导轨 11 设置在垫板 13 的两侧, 工作台 14 位于垫板 13 的上方, 工作台 14 的底面两侧设有连接槽 145, 连接槽 145 中连接 有支座 141, 连接槽 145 的顶面设有导向柱 142, 支座 141 上设有。
20、连接导向柱 142 的安装槽 143, 导向柱 142 上套接有的缓冲弹簧 144, 支座 141 通过滚轮 16 连接导轨 11, 垫板 13 与工 作台14的相对面之间留有缝隙。 压制过程中, 1000吨的压力导轨11无法承受 ; 因此在工作 台 14 上设置支座 141, 并且支座 141 和工作台 14 通过弹性件连接后, 压制时, 工作台 14 受 力可与垫板 13 贴合, 让垫板 13 承受全吨位压力, 而此时支座 141 顶面并未与工作台 14 接 触, 所以导轨 11 所受的压力小。压制完成后, 缓冲弹簧 144 回复顶起工作台 14, 离开垫板 1 2 毫米, 工作台 14 。
21、移动无障碍, 导轨无损害。 0029 本发明中, 垫板13的下方设有浮动顶出装置5, 工作台14上设有底座15, 底座15 上设有容纳槽 151, 砂轮模具 6 部分位于容纳槽 151 内, 砂轮模具 6 的底部设有朝周向外侧 突出的挡块 63, 容纳槽 151 的内壁设有限位块 152, 限位块 152 位于挡块 63 的上方。浮动 顶出装置 5 向上顶出砂轮模具 6 时, 砂轮模具 6 沿着容纳槽 151 的高度方向移动, 并且限位 块 152 阻挡挡块 63, 限制顶出的高度。浮动顶出装置的浮动作用使得砂轮制品在厚度方向 密度均匀。 0030 由于垫板 13 是固定在机架 1 上的, 而。
22、工作台 14 是可移动的, 所以传统的浮动顶出 装置并不适用。具体的, 本发明的砂轮模具 6 包括内套 62 和外套 61, 浮动顶出装置 5 包括 设在垫板 13 下方的浮动缸 51, 浮动缸 51 上设有内顶杆 52 和外顶杆 56, 垫板 13 上设有连 接内顶杆 52 和外顶杆 56 的避让孔, 工作台 14 上设有若干通孔, 通孔中连接有对应在内顶 说 明 书 CN 103802040 A 5 4/4 页 6 杆 52 和内套 62 之间的内接杆 53 以及对应在外顶杆 56 和外套 61 之间的外接杆 57, 内接 杆 53 和外接杆 57 的顶部均设有凸台 55, 通孔的顶端设有。
23、连接凸台 55 的沉孔, 内套 62 的 内圆面底部设有凹槽 64, 凹槽 64 上连接有顶板 54, 内接杆 53 连接顶板 54 的中部。工作台 14 移动到压制工位 113 时, 浮动缸 51 工作, 内顶杆 52 顶动内接杆 53, 外顶杆 56 顶动外接 杆 57, 内接杆 53 顶起内套 62, 外接杆 57 顶起外套 61, 之后上压模 12 下压, 带动砂轮模具 6 向下回位, 在此力作用下, 浮动缸 51 背压排油, 从而实现浮动效果。 0031 参考图 3, 还在脱模装置 17 的上方设有依次设有砂模翻转装置、 下模板取出装置 和上模板取出装置, 导轨 11 一侧设有转轴 。
24、18, 砂模翻转装置包括翻转座 83、 驱动翻转座 83 绕转轴 18 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81 以及驱动翻转座 83 翻转的第四驱动装置 82, 翻转座 83 包括底板 834、 间隔设置在底板 834 上的两座侧壁 832 以及设置在侧壁 832 相对面上的突 起部 831, 底板 834、 侧壁 832 以及突起部 831 围绕形成砂轮存纳腔 833, 底板 834 上通过升 降装置 85 连接有夹紧块 84 ; 下模板取出装置包括第一吸盘 74、 连杆 73 和驱动连杆 73 绕转 轴18转动的第五驱动装置71, 第一吸盘74通过升降气缸72连接在连杆73的下方 ; 上模板 取出装置包。
25、括第二吸盘 41、 驱动第二吸盘 41 横向移动的第六驱动装置 42 和驱动第二吸盘 41 升降的第七驱动装置 43。脱模装置 17 将下模板 92、 砂轮 91 以及上模板 93 从砂轮模具 6 中顶出后, 上模板取出装置移到至工作台 14 的正上方, 第二吸盘 41 下降取走上模板 93, 然后上模板取出装置再动作将窑板 94 盖在砂轮 91 的上方, 翻转座 83 从工作台一侧转动到 工作台 14 上方的同时, 翻转 180 度, 砂轮 91 位于砂轮存纳腔 833 内, 夹紧块 84 升降压动窑 板 94 将砂轮固定, 翻转座 83 转动回到原位, 并且翻转回复后, 夹紧块 84 下降。
26、松开砂轮, 第 一吸盘 74 下降, 第一吸盘 74 吸附下模板 92 之后, 连杆 73 带动第一吸盘 74 转到砂轮模具 6 的正上方, 将下模板 92 送回砂轮模具 6 之中, 然后第一吸盘 74 回复原位。通过该装置可 实现砂轮的自动搬运, 提高搬运的平稳性, 提高工作效率, 可防止人工搬运导致的砂轮局部 损毁现象。 0032 并且, 砂模翻转装置上连接有驱动砂模翻转装置沿转轴轴向升降的第八驱动装 置, 由于不同砂轮, 其砂轮模具的高度会产生变化, 因此通过升降砂模翻转装置, 支持不同 规格的砂轮制造。 0033 其中, 第一吸盘 74 和第二吸盘 41 为电磁吸盘或是真空吸盘。 00。
27、34 上述第五驱动装置 71、 第三驱动装置 81 和第四驱动装置 82 为旋转液压马达、 齿 条油缸或是伺服电机 ; 第六驱动装置 42、 第七驱动装置 43 和第八驱动装置可为气缸或是油 缸, 升降装置85包括连接夹紧块84的顶杆和驱动顶杆升降的气缸或油缸, 夹紧块可抵压窑 板 94 将砂轮压紧。 0035 另外, 脱模装置 17 包括顶针, 可升降的顶针从内套和外套之间穿过, 顶起砂轮。 0036 通过上述实施例, 本发明的目的已经被完全有效的达到了。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 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 任何不偏离本发明 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说 明 书 CN 103802040 A 6 1/3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02040 A 7 2/3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02040 A 8 3/3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02040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