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pdf(40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6465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18 CN 103864657 A (21)申请号 201410014561.7 (22)申请日 2011.03.15 2010-057123 2010.03.15 JP 2010-080851 2010.03.31 JP 2010-172322 2010.07.30 JP 2010-252108 2010.11.10 JP 201180024285.7 2011.03.15 C07D 201/06(2006.01) C07D 201/04(2006.01) C07D 225/02(2006.01) (71)。
2、申请人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山口县宇部市 (72)发明人 钉本纯一 河井让治 倭和雄 冈田昌英 杉本常实 松本纮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臧建明 (54) 发明名称 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高纯度高质量的酰 胺化合物, 特别是内酰胺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 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将回收到肟形成步骤中的溶 液中卤化物、 醛类化合物、 醇类化合物和腈类化合 物中每个的量控制在 0.4mol% 或更少, 基于作为 起始原料的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于通过氢化和 / 或结晶纯化一种或多种选自环 酮。
3、, 肟和酰胺化合物的化合物以除去含有双键的 杂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具有 环状桥结构的杂质的含量通过使用经重结晶纯化 的环烷酮控制。 (30)优先权数据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7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7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64657 A CN 103864657 A 1/1 页 2 1. 一种内酰胺, 包含具有环状桥结构的, 以重量计为 50ppm 或更少的杂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内酰胺, 其中所述具有环。
4、状桥结构的杂质是具有双环和 / 或三 环环状结构的内酰胺。 3. 一种用于通过环烷酮肟的贝克曼重排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贝克曼重排反应溶液 中含有以重量计 300ppm 或更少的具有环状桥结构的杂质, 基于作为所需产物的内酰胺。 4. 如权利要求 3 中所述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所述具有环状桥结构的杂质是具有双 环和 / 或三环环状结构的酰胺化合物。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所述环烷酮肟通过环烷酮与羟胺反应制 备。 6. 如权利要求 5 中所述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所述环烷酮通过丁二烯加成反应制 备。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环烷酮含有。
5、的所述具有环状桥结构的酮 以重量计为 500ppm 或更少。 8. 如权利要求 7 中所述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具有环状桥结构的酮是具有双环环状 结构的酮和 / 或具有三环环状结构的酮。 9.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环烷酮是具有 8 至 20 个碳原子的环烷 酮, 其通过重结晶纯化。 10.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内酰胺是十二内酰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64657 A 2 1/37 页 3 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0001 本申请为 2011 年 3 月 15 日递交的申请号为 201180024285.7, 发明名称为制备酰 胺化合。
6、物的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酰胺化合物例如, 内酰胺的方法, 其用作药物、 农药、 染料和 聚酰胺的起始原料。 背景技术 0003 常见的用于制备酰胺化合物的工业方法包括由相应的酮和羟胺制备肟化合物和 然后进行肟化合物的贝克曼(Beckmann)重排, 例如, 一种工业上有用的-己内酰胺, 其通 过环己酮肟的贝克曼重排制得。重排通常使用浓硫酸和发烟硫酸进行, 因为需要使用化学 计量的或更高量的这些强酸, 这会在中和过程产生远大于产物 - 己内酰胺的量的作为副 产物的盐, 例如硫酸铵盐。 换句话说, 所述方法因此需要许多设备和大量起始原料以及用于 制备例如硫酸的大。
7、量辅助原料和处理诸如硫酸铵的副产物的能量。 0004 相反的, 使用催化剂的液相贝克曼重排反应无需辅助原料并产生较少的副产物, 因此, 有望用于实际应用。液相贝克曼重排中的催化剂已被广泛研究。例如, 公开于专利 文献 No.1 中的一种包含芳环化合物可被使用, 其 (i) 含有至少一个含有离去基的碳原子 作为芳香环成员以及 (ii) 含有至少三个具有吸电子基的杂原子和 / 或碳原子作为芳香环 成员, 其中 (iii) 具有吸电子基的其中两个杂原子和 / 或碳原子在含有离去基的碳原子邻 位或对位的位置。 实际使用的贝克曼重排的催化剂例子包括三氯三嗪 (也被称为氰脲酰氯、 2,4,6- 三氯 -1。
8、,3,5- 三嗪, 缩写为 “TCT“) 和六氯磷腈 ( 专利文献 No.13)。 0005 专利文件No.2描述了贝克曼重排反应可使用专利文件No.1中公开的催化剂在非 极性溶剂中进行。专利文件 No.3 和 No.4 描述了使用专利文件 No.1 中公开的催化剂的类 似化合物进行肟化合物的贝克曼重排反应的方法。专利文件 No.5 和 No.6 公开了使用例如 亚硫酰氯的酰基氯作为催化剂的肟化 合物的贝克曼重排反应。 0006 专利文献 Nos.7 和 8 公开了通过使用专利文献 No.1 公开的催化剂进行贝克曼重 排制备酰胺化合物的具体方法, 但未具体描述溶剂等的回收。 0007 内酰胺主。
9、要用作纱线、 纤维、 薄膜等的聚合物或共聚物,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的必须 具有满足严格的标准值的纯度。 0008 典型标准值的示例包括这些基于吸光度的, 例如透光率差异 (LT.diff, 后续详 述) , UV 值 (在宽度为 1cm 的室中测定 50% 重量的内酰胺溶液的 UV 吸光度 (波长为 290nm) , 以及 PAN 值 (ISO 标准 8660) 。 0009 作为改进这些标准值中 UV 值和 PAN 值的方法, 许多技术已被公开, 包括对内酰胺 产物的蒸馏, 溶剂洗涤, 结晶/重结晶, 酸处理, 碱处理, 氧化, 氢化等。 例如, 专利文献No.14 描述了 PAN 值可通过在。
10、镍催化剂上氢化己内酰胺然后通过蒸馏进行纯化时, 阻止镍催化剂 进入再沸器进行改进。 说 明 书 CN 103864657 A 3 2/37 页 4 0010 专利文献 No.15 公开了以环十二酮为起始原料中的杂质对所要获得的化合物 十二内酰胺的透光率差异的影响。 0011 已知用于获得较低 UV 值的方法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氢化内酰胺。例如, 专利文献 No.9 公开了通过在悬浮的氢化催化剂的存在下, 氢化使用贝克曼重排反应制得的己内酰 胺。进一步的, 专利文献 No.10 和 11 公开了使用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己内酰胺后氢 化己内酰胺的方法。专利文献 No.12 公开了在氢化催化剂的存。
11、在下氢化由环化水解氨基腈 制得的内酰胺的方法。 0012 上述技术文件涉及对使用诸如硫酸的强酸通过肟的贝克曼重排制备内酰胺的标 准值的改进。它们均未公开用于提高内酰胺的上述标准值的纯化方法, 所述内酰胺通过不 会产生大量作为贝克曼重排反应的副产物的硫酸铵制造过程制得。并且, 上述技术文件显 示了处理方法和 UV 值, PAN 值等之间的关系, 但未明确导致标准值变劣的物质, 或未显示出 成因物质 (causative substances) 的浓度和标准值之间的关系。 0013 另一方面, 上述标准值仅在以下情况下是有效的, 即当酰胺化合物中的杂质显示 为具有 UV 吸收或与高锰酸钾反应, 而。
12、这不能有助于检测其他杂质。 0014 出现的内酰胺不是所需的内酰胺并且酰胺化合物不是所需的, 因为它 们可能会 抑制聚合并降低聚合物的物理性能。然而, 当其是杂质时, 内酰胺和 / 或酰胺化合物具有不 同于产物内酰胺的结构, 但上述标准值并不是总是改变,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用于检测和 分析这些杂质的方法以及用于减少这些杂质的措施。 0015 现有技术文献 0016 专利文献 0017 专利文献 No.1: 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 No.2006-219470。 0018 专利文献 No.2: 国际公开 No.WO07/125002。 0019 专利文献 No.3: 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 No.200。
13、8-156277。 0020 专利文献 No.4: 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 No.2008-162935。 0021 专利文献 No.5: 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 No.1976-041376。 0022 专利文献 No.6: 日本审查专利公开号 No.1977-012198。 0023 专利文献 No.7: 国际公开 No.WO08/096873。 0024 专利文献 No.8: 国际公开 No.WO09/069522。 0025 专利文献 No.9: 德国专利 No.1,253,716。 0026 专利文献 No.10: 德国专利 No.1,004,616。 0027 专利文献 No.11: 东德。
14、专利 No.75083。 0028 专利文献 No.12: 美国专利 No.5,496,941。 0029 专利文献 No.13: 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 No.2009-298706。 0030 专利文献 No.14: 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 No.2006-528649。 0031 专利文献 No.15: 日本特开专利公开号 No.2004-099585。 发明内容 0032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33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通过对肟的贝克曼重排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其 说 明 书 CN 103864657 A 4 3/37 页 5 中制备得到了高质量的酰胺化合物而没有产生大量的副产物,。
15、 例如硫酸铵。 0034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35 本发明涉及以下内容。 0036 1 一种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包括 : 0037 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 酮和羟胺反应得到肟 ( 下文中, 称之为肟形成步骤 ), 0038 使用贝克曼重排催化剂对所述肟进行贝克曼重排以得到酰胺化合物 ( 下文中, 称 之为重排步骤 ), 和 0039 分离所制备的酰胺化合物和所述溶剂, 并回收所分离的溶剂至所述肟形成步骤 ( 下文中, 称之为溶剂回收步骤 ) ; 0040 其中在所述溶剂回收步骤中回收的并回收至所述肟形成步骤中的溶剂中的卤化 物、 醛类化合物、 醇类化合物和腈类化合物的每个的量控制在 0.。
16、4mol% 或更少, 基于作为起 始原料的酮。 0041 2 如 1 中所述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肟形成步骤中反应溶液中醛肟化 合物和偕胺肟化合物每个的量控制在 0.4mol% 或更少, 基于肟。 0042 3如1中所述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贝克曼重排催化剂包含卤素原子。 0043 4 如 1 中所述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有机溶剂是芳香烃。 0044 5 如 1 中所述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酮是环十二酮。 0045 6 内酰胺, 包括以重量计 15ppm 或更少的含双键杂质。 0046 7 如 6 中所述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包括 : 0047 环酮和羟胺反应以得到式 (。
17、1) 表示的肟 : 0048 0049 其中 m 表示等于或大于 3 的整数 ; 以及 0050 使用贝克曼重排催化剂对肟进行贝克曼重排以得到内酰胺 ; 0051 其中所述重排催化剂为具有以下基团的化合物 : 0052 -Z-X (2) 0053 其中 Z 表示 P、 N、 S、 B 或 Si 原子, X 表示卤素原子, 并且 Z 除了连接 X 之外还连接 至一个或两个或更多个原子或基团, 或 0054 符合所有以下条件 (i) 至 (iii) 的含芳环化合物 ; 和 0055 通过氢化和 / 或结晶纯化一种或多种选自环酮, 肟和内酰胺基团的化合物 ; 0056 (i) 所述含芳环化合物含有至。
18、少一个含有卤素原子作为离去基的碳原子作为芳香 环成员, 0057 (ii) 所述含芳环化合物含有至少三个具有吸电子基的杂原子和 / 或碳原子作为 芳香环成员, 和 0058 (iii) 具有吸电子基的杂原子和 / 或碳原子中的两个在含有卤素原子作为离去基 的碳原子的邻位或对位的位置。 说 明 书 CN 103864657 A 5 4/37 页 6 0059 8 如 7 中所述的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环酮通过氢化纯化。 0060 9 如 7 或 8 中所述的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肟通过结晶纯化。 0061 10 如 7 至 9 任一中所述的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肟通过氢化纯化。 0062 。
19、11如7至10任一中所述的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通过肟的贝克曼重排制 备的内酰胺通过氢化纯化。 0063 12如7至11任一中所述的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所述内酰胺是十二内酰 胺。 0064 13 内酰胺, 包含具有环状桥结构的以重量计为 50ppm 或更少的杂质。 0065 14如13所述的内酰胺, 其中具有环状桥结构的杂质是具有双环和/或三环环 状结构的内酰胺。 0066 15 一种通过环烷酮肟的贝克曼重排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贝克曼重排反应溶 液中含有的具有环状桥结构的杂质以重量计为 300ppm 或更少, 基于作为所需产物的内酰 胺。 0067 16 如 15 中所述的制备内酰胺。
20、的方法, 其中所述具有环状桥结构的杂质是具 有双环和 / 或三环环状结构的酰胺化合物。 0068 17 如 15 或 16 中所述的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所述环烷酮肟通过环烷酮 与羟胺反应制备。 0069 18 如 17 中所述的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所述环烷酮通过丁二烯加成反应 制备。 0070 19如17或18中所述的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含在所述环烷酮 中的具有 环状桥结构的酮以重量计为 500ppm 或更少。 0071 20 如 19 中所述的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所述具有环状桥结构的酮是具有 双环环状结构的酮和 / 或具有三环环状结构的酮。 0072 21 如 17 至 20。
21、 任一中所述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所述环烷酮是具有 8 至 20 个碳原子的环烷酮, 其通过重结晶纯化。 0073 22 如 15 至 21 任一中所述制备内酰胺的方法, 其中所述内酰胺是十二内酰 胺。 0074 发明的效果 0075 根据本发明, 通过从溶剂中除去导致贝克曼重排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副产物和其前 体, 可使用少量催化剂制备出高产率的酰胺化合物。并且, 根据本发明, 具有高纯度的高质 量酰胺化合物可通过简便方法获得。 附图说明 图 1 显示了酰胺化合物的制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本发明的贡献在于确定了导致贝克曼重排催化剂活性降低的杂质, 导致透光率差 异增加的杂质以及导致酰。
22、胺化合物聚合率降低的杂质, 并发现了可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质量酰胺化合物特别是内酰胺的方法, 尤其是根据以下一至三方 说 明 书 CN 103864657 A 6 5/37 页 7 面。 0077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确定和除去导致贝克曼重排反应转化率降低 的杂质。 0078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确定和除去具有双键的杂质, 所述杂质作为导 致酰胺化合物的透光率差异增加的物质。 0079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除去具有环状桥结构的杂质的方法。 0080 首先, 将描述在每个方面中的杂质的特征以及除去它们的方法。关于第一至第三 方面有共性的内容将在。
23、之后描述。 0081 抑制贝克曼重排反应的杂质 0082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涉及提供一种用于确定和除去导致贝克曼重排反应转化率 降低的杂质。 0083 酰胺化合物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得, 包括 : 0084 (1) 用于制备相应的肟的 “ 肟形成步骤 “ ; 和 0085 (2) 使用贝克曼重排催化剂对所述肟进行贝克曼重排以得到酰胺化合 物的 “ 重 排步骤“。 在此, 优选进一步进行“溶剂回收步骤“以在贝克曼重排反应后将反应溶液分离 为酰胺化合物和溶剂, 并将后者回收至肟形成步骤。 0086 我们研究了, 重排步骤中用于贝克曼重排反应的反应溶液中的杂质对反应的影 响。结果我们发现醛肟、 偕胺肟。
24、和醇抑制了贝克曼重排反应 ( 参见实施例 A)。当溶剂在贝 克曼重排反应后通过溶剂回收步骤回收时, 优选避免溶剂中抑制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物质的 累积以及避免回收溶剂被这些物质污染。 0087 据认为, 用于贝克曼重排反应的反应溶液中含有醛肟、 偕胺肟和醇是由于以下原 因。 0088 已知醛肟和偕胺肟可分别地通过羟胺与醛和腈反应形成 (Kyoritsu Shuppan Co.,Ltd.,“Chemical Dictionary(Kagaku Daiziten)“, 缩 印 本, 第 34 期, 第 1 卷, 6 月 1 日, 1993, p.244 和 p.418)。已知腈通过醛肟的脱水反应形成 。
25、(Kyoritsu Shuppan Co.,Ltd.,“Chemical Dictionary“, 缩印本, 第34期, 第2卷, 6月1日, 1993, p.99至p.100) 以及醛通过 R-CHCl2的水解形成 (Kyoritsu Shuppan Co.,Ltd.,“Chemical Dictionary“, 缩印本, 第 34 期, 第 1 卷, 6 月 1 日, 1993, p.412)。并且对于 R-CHCl2, Kyoritsu Shuppan Co.,Ltd.,“Chemical Dictionary“, 袖珍版, 第 34 期, 第 2 卷, 6 月 1 日, 1993, p。
26、.1071 描述 了相应于 R-CHCl2的二氯甲苯由甲苯和三氯化磷形成。 0089 已 知 醇 可 通 过 R-CH2Cl 的 水 解 或 醛 的 碱 性 分 解 形 成 (Kyoritsu Shuppan Co.,Ltd.,“Chemical Dictionary“, 缩印本, 第 34 期, 第 8 卷, 6 月 1 日, 1993, p.466)。 0090 因此抑制贝克曼重排反应的上述醛肟、 偕胺肟和醇可能会从这些反应中形成。 0091 实际上, 在可用于贝克曼重排反应的催化剂和溶剂的组合中, 例如, 室温下用甲苯 稀释的亚硫酰氯, 苄基氯、 二氯甲苯和苯甲醛通过气相色谱进行监测。 。
27、可推断的是在每个形 成酰胺化合物的过程中, 进行了一系列的形成上述醛肟和偕胺肟的反应。 0092 重排步骤和肟形成步骤经常使用共同的溶剂。因此, 优选能避免在溶剂回收步骤 中醛肟、 腈和作为醛肟前体的醛以及例如 R-CH2Cl 和 R-CHCl2的氯化物对回收的溶剂的污 染。而且, 为防止醇的累积, 有必要避免不仅是醇本身还有氯化物和醛对回收的溶剂的污 说 明 书 CN 103864657 A 7 6/37 页 8 染。 通过除去这些化合物, 形成上述抑制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物质的路径可被阻断, 而且酰胺 化合物可使用少量贝 克曼重排催化剂稳定制备。 0093 可接受的抑制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物质的累。
28、积量基于以下因素而变化 : 肟形成步骤 中作为起始原料的酮的类型, 重排步骤中贝克曼重排催化剂的类型和量, 溶剂的类型等。 例 如, 当在肟形成步骤, 使用环十二酮作为起始原料的酮时, 且在重排步骤, 使用亚硫酰氯作 为贝克曼重排催化剂以及使用甲苯作为溶剂时, 从肟形成步骤进入重排步骤的肟溶液中含 有作为副产物的偕胺肟的量优选0.4mol%或更少, 更优选0.1mol%或更少, 基于作为起始原 料的酮的量。 0094 当重排步骤的重排反应溶液中偕胺肟的量太大时, 少量催化剂则不能促进重排反 应完成, 导致残留有肟。 可通过增加贝克曼重排催化剂的量来完成贝克曼重排反应, 但这是 不希望的, 因为。
29、需要大量的催化剂。 0095 醛肟和醇相较于偕胺肟对重排反应具有较小影响, 因此只要它们的含量在可接受 的偕胺肟的量的相似范围内, 可含有它们。 0096 如上所述, 作为副产物的偕胺肟和醛肟形成于肟形成步骤。因此为了避免影响 重排反应, 通过溶剂回收步骤回收的溶剂中的氯化物、 醛、 醇和腈的量各自优选控制在 0.4mol% 或更少, 更优选 0.1mol% 或更少, 基于肟 - 形成中作为起始原料的酮的量。 0097 上述副产物可通过下述方法被除去, 使得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0098 贝克曼重排反应后的反应溶液(下文中, 称之为“重排溶液“)是经“后处理“的, 通常使用分离方法, 例如过滤、。
30、 浓缩、 蒸馏、 萃取、 结晶、 重结晶、 吸收和柱色谱或其组合 ( 之 后详述 ), 某些上述副产物可通过后处理除去。溶液可用水或碱性物质洗涤, 或用酸处理水 解以及通过萃取除去上述副产物。 例如, 腈可用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强酸或碱水解, 以转 化为羧酸。 0099 在后处理后, 在溶剂回收步骤中, 将重排溶液分离为溶剂和酰胺化合物, 并将溶剂 再循环至肟形成步骤。在溶剂回收步骤, 在重排步骤生成的以及溶解于反应溶液的来自贝 克曼重排催化剂的离去基团的成分、 残留的贝克曼重排催化剂、 副产物等被除去。 0100 在溶剂回收步骤, 用于分离溶剂和所需的酰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蒸馏、 萃取、 结晶。
31、 或重结晶, 蒸馏通常被使用。 这里, 溶剂回收步骤控制了回收的溶剂中杂质的含量至上述可 接受的水平范围内。 0101 在溶剂回收步骤中, 当通过蒸馏收集溶剂和除去杂质, 来自溶剂的副产物 ( 例如, 苄基氯、 二氯甲苯、 苯甲醛、 苯甲醇、 苯并腈等, 当溶剂是甲苯 ) 比来自作为反应原料酮的副 产物 ( 例如, 1- 氯十二烷、 十二腈、 12- 氯十二烷腈等, 当酮是环十二酮 ) 通常具有更接近于 溶剂的沸点, 因此防止被来自溶剂的副产物污染是重要的。通过蒸馏对溶剂的收集可通过 一个蒸馏流程进行, 但更优选可以合并多个蒸馏流程以将包含副产物的馏分返回至之前的 蒸馏步骤以防止收集溶剂的损失。
32、, 以及通过部分地排出副产物来阻止副产物累积以纯化溶 剂。而且, 也优选为了方便分离 / 除去, 通过在重排溶液的后处理采用例如, 酸处理、 碱处 理、 氧化、 还原等, 将副产物转化为对重排反应无影响的物质或容易分离的化合物。 例如, 包 括通过酸处理或碱处理将腈水解为羧酸、 以及将醛还原为醇。 0102 防止透光率差异增加以及导致透光率差异增加的杂质的方法 0103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具有透光率差异优选为 35% 或更少, 更优选小 说 明 书 CN 103864657 A 8 7/37 页 9 于 35% 的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我们也确定了导致透光率差异增加的杂质。 01。
33、04 酰胺化合物的透光率差异 0105 当酰胺化合物用作聚合物的起始原料时, 抑制聚合物质、 导致物理性质变劣的物 质以及导致退化和染色的物质的存在是不利的。对其评价的尺度包括透光率差异 ( 差异透 光率, 下文中称之为 “LT.diff.“), UV 值 PAN 值。这里, 透光率差异是对于酰胺化合物质量 的标准值之一, 其是包含有样品和无样品的0.00909N的高锰酸钾的甲醇溶液在410nm的吸 光度差异。 0106 即使在上述重排溶液的后处理或蒸馏纯化后, 酰胺化合物, 尤其是内酰胺, 可能不 具有优选35%或更少, 更优选小于35%, 进一步优选25%或更少的透光率差异, 因此对某些应。
34、 用来说可能具有令人不满意的质量。而当尝试用酸处理、 碱处理、 氧化处理、 萃取纯化和结 晶纯化通常方法来纯化例如内酰胺的酰胺化合物时, 未观察到 LT.diff. 的显著减少。 0107 我们推断当下文所述的重排催化剂, 尤其是催化剂 a 或催化剂 b( 催化剂 a 和催化 剂 b 将在之后详述 ) 用于重排步骤时, 透光率差异的增加是由与催化剂相关形成的杂质的 引起, 即, 肟、 溶剂和醛的卤化物、 烯烃、 醛肟等产生于包括溶剂回收的一系列反应。 0108 我们发现首先酰胺化合物, 尤其是内酰胺可通过氢化纯化, 在蒸馏纯化后或不进 行蒸馏纯化, 以获得具有 35% 或更少的 LT.diff。
35、. 的高纯度的内酰胺, 尤其是十二内酰胺 ( 参见实施例 B)。氢化纯化酰胺化合物的方法将于之后描述。 0109 具有双键的杂质 0110 并且, 我们通过气相色谱 - 质谱对蒸馏纯化得到的十二内酰胺进行分析, 并发现 具有双键的杂质十二烯酸 -12- 内酰胺 ( 具有多个异构体 ) 的浓度和透光率差异之间存在 对应关系(参见实施例C)。 贝克曼重排反应中具有双键的杂质的例子包括当作为起始原料 的酮为环十二酮时, 杂质是十二烯酸-12-内酰胺, 和当酮是环己酮时, 杂质为己烯酸-6-内 酰胺。 0111 通过控制具有双键的杂质的含量, 可获得具有透光率差异 (LT.diff.) 优选为 35%。
36、 或更少的酰胺化合物。酰胺化合物中的这些杂质可接受的水平优选是 15ppm 或更少, 更优 选 10ppm 或更少。如果杂质的浓度高于这个可接受的水平, 透光率差异会变得高于 35%。 0112 制备酰胺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的如上所述肟形成步骤和重排步骤, 以及通常肟形成 步骤从作为起始原料的酮得到肟, 以及重排步骤从肟得到酰胺化合物 ( 参见以图 1)。我们 已发现上述具有双键的杂质不仅可通过酰胺化合物的氢化纯化除去也可通过选自以下至 少一种纯化方法降低其到可接受的水平 : 酰胺化合物的氢化纯化、 肟的结晶纯化或氢化纯 化、 和作为起始原料的酮的氢化纯化, 这可得到高质量的酰胺化合物。 下文将描。
37、述酰胺化合 物的氢化纯化、 酮的氢化纯化、 肟的氢化纯化和肟的结晶纯化。 0113 酰胺化合物的氢化纯化 0114 0115 0116 对于酰胺化合物的氢化纯化, 通过重排步骤形成的含有酰胺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 (重排溶液)或经过后处理的重排溶液可用于氢化, 所述后处理例如用水洗涤和/或用如以 下所述的参考实施例 B5 所示的碱进行洗涤以除去重排溶液中残留的催化剂和 / 或催化剂 残渣。在该情况下, 重排溶剂的存在使得氢化可在较低的温度。当重排溶液未进行后处理 说 明 书 CN 103864657 A 9 8/37 页 10 而通过氢化纯化时, 根据重排催化剂的类型, 由于剩余的重排催化剂和 /。
38、 或催化剂残渣氢 化催化剂有可能中毒。 而且, 当包含易于氢化的重排溶剂时, 对氢化催化剂的类型和氢化条 件的可能存在限制。经过后处理的反应混合物, 例如用水洗涤和 / 或用碱进行洗涤, 相较于 未经后处理的重排溶液, 较少受到重排催化剂和 / 或催化剂残渣的影响, 但它们可能在氢 化催化剂的类型和氢化条件等有所限制。 0117 可选地, 关于酰胺化合物的氢化纯化, 除去用于贝克曼重排反应的溶剂后的重排 溶液或在除去溶剂后通过蒸馏纯化的反应混合物 ( 即, 无溶剂的 ) 可被氢化。蒸馏纯化后 的反应混合物不受催化剂残渣的影响, 并且氢化催化剂的类型和氢化条件可选自宽泛的范 围, 因此优选作为氢。
39、化的对象。并且, 其可溶于耐受氢化还原条件的溶剂中, 然后被氢化。 合适的溶剂的例子包括具有 1 至 3 个碳原子的脂肪醇 ( 例如, 甲醇和乙醇 ) 和脂肪烃 ( 例 如, 己烷、 庚烷、 辛烷和环十二烷 ), 并且根据氢化条件, 可使用芳香烃 ( 例如, 苯、 甲苯和二 甲苯 )。 0118 氢化过程是在氢化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这里, 氢化催化剂是以催化剂在系统中是 悬浮的悬浮床形式, 固定床和其他常用于氢化过程的形式使用。 典型地, 氢化催化剂可使用 本体催化剂、 负载催化剂等。 0119 合适的氢化催化剂可源自选自以下的一种金属或多种金属的组合 : 铁 (Fe)、 镍 (Ni)、 铜 (。
40、Cu)、 钴 (Co)、 钌 (Ru)、 铑 (Rh)、 钯 (Pd)、 锇 (Os)、 铱 (Ir)、 金 (Au) 和铂 (Pt)。 0120 催化剂载体可选自, 例如, 活性炭 (C)、 氧化铝 (Al2O3)、 二氧化硅 (SiO2)、 二氧化钛 (TiO2)、 氧化镁 (MgO)、 氧化锆 (ZrO2) 或氧化锌 (ZnO)、 氧化钙 (CaO)、 硅藻土、 粘土矿物、 氧 化镧 (La2O3) 或诸如氧化铈 (Ce2O3) 的稀土金属氧化物。进一步的, 可使用这些氧化物的混 合物或其络合氧化物。进一步的, 硅酸盐或镁、 铝或硼的磷酸盐可使用作为催化剂载体。 0121 氢化催化剂可为。
41、颗粒或粉末的, 并且作为颗粒催化剂可以是球形、 圆柱形、 无定形 和特殊形状的催化剂。 0122 具体例子包括负载于活性炭的钯或铂 (Pd/C、 Pt/C)、 Ni/ 氧化铝 ( 耐硫 Ni/Al2O3 等 ) 和 Ni/ 硅藻土, 和所谓的稳定的镍催化剂, 其中镍的活性是被控制的 ( 通过对负载于纯 化的硅藻土的镍盐进行干燥还原来稳定的催化剂 ), 其廉价且易于操作, 因此是特别优选的 催化剂。进一步的, 使用经过预处理的, 例如预还原的耐硫 Ni/Al2O3等。 0123 氢化可使用催化剂仅在一步中进行, 也可在多步骤中进行。 例如, 当重排溶液或经 水洗涤或经碱洗涤的反应混合物被氢化, 。
42、氢化可使用高耐毒, 例如硫和氯等催化剂 ( 所谓 的“保护催化剂“)在反应容器中进行, 以及使用通常使用的氢化催化剂在另外的反应容器 中进行, 这些反应容器串联连接。 0124 对于负载型催化剂, 催化剂成分的浓度为, 以金属重量计, 优选0.01至80%以重量 计, 更优选 0.1 至 50% 以重量计, 基于催化剂的总重量。 0125 可进一步添加促进催化剂活性的添加剂 ; 例如, 锆、 镁、 铜、 铬、 钛、 钼、 钨、 铁或锌。 0126 这些添加剂通常以 50% 以重量计或更少的量加入, 优选 0.1 至 10% 以重量计, 基于 催化活性金属。 0127 这些负载型或非负载型催化剂。
43、的制备描述于许多文献中。例如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第 5 版, 第 A5 卷, pp.348 至 350。 0128 氢化在大气压或0.1至10MPa压力下进行, 优选0.1至5MPa, 更优选0.1至1MPa。 说 明 书 CN 103864657 A 10 9/37 页 11 0129 通常, 氢化温度优选大于等于 50且小于等于 170以及进一步优选大于等于 70且小于等于 160, 因为这样可防止酰胺化合物的聚合。例如, 当酰胺化合物是 - 己 内酰胺, 温度更优选低于160。 例如, 当酰胺 化合物是十二内酰胺。
44、且氢化在非溶剂系统进 行, 温度优选高于十二内酰胺的熔点 (152 )。 0130 酮化合物的氢化纯化 0131 当酮在肟形成步骤作为起始原料时, 制备的酮可被具有双键的杂质所污染。 例如, 当环酮是环己酮时, 具有双键的杂质是环己烯酮, 和当环酮是环十二酮时, 所述杂质是环 十二烯酮。 0132 虽然对酮化合物的氢化可使用溶剂进行, 但优选在非溶剂体系中直接氢化以避免 溶剂氢化。 0133 氢化催化剂可选自那些源自在酰胺化合物的氢化中所述的金属的氢化催化剂, 在 这些过渡金属中, 尤其是钯 (Pd)、 钌 (Ru) 和铂 (Pt) 优选用于除去杂质, 由于它们对双键具 有良好的选择性氢化性能。
45、, 而不会导致环酮氢化。 0134 这些过渡金属可以盐或溶解于酮的络合物或其溶液, 或负载于载体的形式使用。 0135 催化剂载体可选自, 例如, 炭 (C) 或氧化铝 (Al2O3)、 二氧化硅 (SiO2)、 二氧化钛 (TiO2)、 氧化镁(MgO)、 氧化锆(ZrO2)或氧化锌(ZnO)、 氧化钙(CaO)、 氧化钡(BaO)、 硅藻土、 粘土矿物、 氧化镧 (La2O3) 或诸如氧化铈 (Ce2O3) 的稀土金属氧化物。 0136 氢化条件根据酮和催化剂类型而不同 ; 例如, 当酮是环十二酮和催化剂金属是钯 (Pd) 和 / 或钌 (Ru) 和 / 或铂 (Pt), 催化剂金属 / 。
46、酮的比率优选为 0.001 至 1%, 以重量计, 更优选 0.01 至 0.5% 以重量计, 氢气分压优选 0.1 至 20MPa, 更优选 0.2 至 10MPa, 反应温度 优选 75 至 200, 更优选 90 至 150, 以及反应时间 ( 在连续流装置时的平均驻留时间 ) 优选 1 分钟至 10 小时, 更优选 10 分钟至 3 小时。 0137 当上述氢化条件的某些组合使氢化太温和时, 不利地保留了杂质。当氢化太剧烈 时, 酮的氢化导致醇等的产生, 导致了较低的产率同时需要使用额外的纯化装置以除去副 产物, 这是不希望的。 0138 肟的氢化纯化 0139 用于氢化纯化包含肟的溶。
47、液 ( 下文中, 称之为 “ 肟油 “) 的方法对于减小内酰胺的 透光率差异也是有效的。 0140 氢化纯化肟油的催化剂, 溶剂和条件如酰胺化合物的氢化中所述。这里, 对于溶 剂, 在该方法中根据工艺配制优选使用在肟形成步骤中使用的溶剂或重排溶剂。 0141 肟的结晶纯化 0142 进一步, 可对肟进行结晶纯化以除去杂质。 对于肟结晶纯化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制, 只要其对肟是惰性的并且可适当地溶解肟。例子包括有机酸, 例如乙酸、 丙酸和三氟乙酸 ; 腈例如乙腈、 丙腈和苯并腈 ; 酰胺例如甲酰胺、 乙酰胺、 二甲基甲酰胺 (DMF) 和二甲基乙酰 胺 ; 脂肪烃例如己烷、 庚烷、 辛烷和环十二烷 。
48、; 芳香烃例如苯、 甲苯和二甲苯 ; 卤代烃例如氯 仿、 二氯甲烷、 二氯乙烷、 四氯化碳、 氯苯和三氟甲苯 ; 硝基化合物例如硝基苯、 硝基甲烷和 硝基乙烷 ; 酯例如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 ; 氟代醇例如六氟代丙醇和三氟乙醇 ; 和低级脂肪 醇例如甲醇, 乙醇和丙醇。 0143 在这些溶剂中, 低级脂肪醇例如甲醇、 乙醇和丙醇优选作为溶剂, 因为杂质可以高 说 明 书 CN 103864657 A 11 10/37 页 12 溶解度溶解于这些溶剂中以及较少杂质残留于沉淀晶体。 0144 然而, 低级脂肪醇有可能会与重排催化剂反应, 导致贝克曼重排反应活性降低, 以 及因此基于重排催化剂的选择, 结晶的晶体必须进行干燥以除去醇溶剂。 0145 具有环状桥结构的杂质及除去其的方法 0146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包含于内酰胺的具有环状桥结构的杂质以 及除去其以得到高纯度内酰胺的方法。 0147 当内酰胺用作聚合物的起始原料时, 抑制聚合的物质、 降低物理性能的物质和导 致退化和着色的物质的存在, 会变得不利。采用透光率差异、 UV 值和 PAN 值作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