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立柱及其成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立柱及其成型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7942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6.25 CN 103879420 A (21)申请号 201410087439.2 (22)申请日 2014.03.11 B61D 17/08(2006.01) B23P 15/00(2006.01) (71)申请人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锦宏东路 88 号 (72)发明人 安剑 滕克磊 刘学之 方喜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002 代理人 郝瑞刚 (54) 发明名称 窗立柱及其成型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内饰品领。
2、域, 公开了一种窗立 柱及其成型方法, 包括立柱本体, 所述立柱本体呈 弯曲状, 其两侧具有翻边, 所述立柱本体的外侧纵 向设有加强筋。本发明在立柱本体的外侧纵向设 置有加强筋, 可避免窗立柱成型过程中存在应力 集中和扭曲变形的现象, 成型不需要调修, 提高了 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 在立柱本体的端 部设有凹筋, 可吸收端部的多余料, 消除了起皱, 改善了成型工艺性, 提高了产品质量, 同时增加了 产品刚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
3、0)申请公布号 CN 103879420 A CN 103879420 A 1/1 页 2 1. 一种窗立柱, 包括立柱本体, 所述立柱本体呈弯曲状, 其两侧具有翻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本体的外侧纵向设有加强筋。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窗立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本体的外侧端部设有凹筋。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窗立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本体的横截面为倒几字型。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窗立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筋为凹型加强筋。 5. 一种权利要求 1-4 任一项所述的窗立柱的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S1、 下料 : 选用一张压料板, 通。
4、过激光切割机加工成无折边的展开形状 ; S2、 模压成型 : 设置与所述窗立柱结构相匹配的模具, 采用所述模具对窗立柱进行一次 成型, 在模压成型时在压料板的纵向形成加强筋 ; S3、 修边 : 将成型后的工件置入整形模内进行修边。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窗立柱的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对窗立柱的成型压 力为 1000 吨 1200 吨。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窗立柱的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S2 中的模压成型时在 压料板外侧的端部形成凹筋。 8.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窗立柱的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料板为不锈钢板, 所述 压料板的厚度为 1-2mm。。
5、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立柱的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2的模压成型中, 上模和 下模之间的间隙为 1-2mm ; 翻边凸模和翻边凹模之间的间隙为 1-2mm ; 所述压料板与上模之 间的间隙为 0.5-1.5mm。 10.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窗立柱的成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步骤S2的模 压成型之前, 对所述模具进行热处理, 对压料板进行时效处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79420 A 2 1/3 页 3 窗立柱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内饰品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窗立柱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轨道车辆的车体由底架、 侧墙、 。
6、端墙、 车顶组成的整体焊接结构。 其中, 侧墙是轨道 车辆最重要的外露部件。 0003 车体的侧墙由窗立柱和边梁通过焊接形成框架, 再通过点焊在外面包上墙板。窗 立柱是主要的受力部件, 其结构和强度直接决定了侧墙的整体强度。窗立柱的表面质量和 轮廓度决定了包上墙板后侧墙整体的外表面状态。 0004 目前, 在汽车窗立柱的生产过程, 其成型后会存在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的扭曲变 形的问题, 现有的解决方法使模压成型后进行调修, 但该方法需要调修的时间较长, 生产效 率低。 发明内容 0005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避免窗立柱在成型过程中由于应力集中而 造。
7、成的扭曲变形。 0007 (二) 技术方案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窗立柱, 包括立柱本体, 所述立柱本体 呈弯曲状, 其两侧具有翻边, 所述立柱本体的外侧纵向设有加强筋。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立柱本体的外侧端部设有凹筋。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立柱本体的横截面为倒几字型。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加强筋为凹型加强筋。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窗立柱的成型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0013 S1、 下料 : 选用一张压料板, 通过激光切割机加工成无折边的展开形状 ; 0014 S2、 模压成型 : 设置与所述窗立柱结构相匹配的模具, 采用所述模具。
8、对窗立柱进行 一次成型, 在模压成型时在压料板的纵向形成加强筋 ; 0015 S3、 修边 : 将成型后的工件置入整形模内进行修边。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模具对窗立柱的成型压力为 1000 吨 1200 吨。 0017 进一步地, 在步骤 S2 中的模压成型时在压料板外侧的端部形成凹筋。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压料板为不锈钢板, 所述压料板的厚度为 1-2mm。 0019 进一步地, 步骤 S2 的模压成型中, 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间隙为 1-2mm ; 翻边凸模和翻 边凹模之间的间隙为 1-2mm ; 所述压料板与上模之间的间隙为 0.5-1.5mm。 0020 进一步地, 在进行步骤。
9、 S2 的模压成型之前, 对所述模具进行热处理, 对压料板进 行时效处理。 0021 (三) 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CN 103879420 A 3 2/3 页 4 0022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窗立柱和该窗立柱的成型方法, 在立柱本体的外侧纵 向设置有加强筋, 可避免窗立柱成型过程中存在应力集中和扭曲变形的现象, 成型不需要 调修, 提高了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0023 进一步地, 在立柱本体的端部设有凹筋, 可吸收端部的多余料, 消除了起皱, 改善 了成型工艺性, 提高了产品质量, 同时增加了产品刚性。 附图说明 0024 图 1 是本发明窗立柱的轴测图 ; 0025 图 2 是图 1。
10、 中 A-A 处的截面图 ; 0026 图 3 是本发明窗立柱成型工艺流程图。 0027 其中, 10、 立柱本体 ; 11、 翻边 ; 12、 加强筋 ; 13、 凹筋 ; 14、 断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9 如图 1 和 2 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窗立柱, 包括立柱本体 10, 该立柱本体 10 呈弯曲 状, 其两侧具有翻边 11, 立柱本体 10 的外侧纵向设有加强筋 12。 0030 本发明在窗立柱的立柱本体的外侧纵向设置有加强筋, 可避免窗立柱成型过程。
11、中 存在应力集中和扭曲变形的现象, 成型不需要调修, 提高了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0031 立柱本体10外侧端部设有凹筋13, 该凹筋13是向立柱本体10的内侧方向凹陷的 工艺筋, 由于窗立柱、 窗下立柱成型过程中, 其顶部形成内弧面, 多余料无法消化, 导致顶面 起皱严重, 无法消除, 因此, 应在立柱本体的端部设有凹筋 13, 使其顶部多料区域加凹筋后, 多余料得以吸收, 消除了起皱, 改善了成型工艺性, 提高了产品质量, 同时增加了产品刚性。 0032 本发明的窗立柱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立柱本体 10 的横截面为倒几字型。加 强筋 12 为凹型加强筋, 其同样为向立柱本体 10 的内侧。
12、方向凹陷的工艺筋。 0033 如图 3 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窗立柱两侧的翻边 11 分别设有断口 14。 0034 本发明的一种上述的窗立柱的成型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0035 S1、 下料 : 选用一张压料板, 通过激光切割机加工成无折边的展开形状, 在展开的 同时留出折边量 ; 0036 S2、 模压成型 : 设置与所述窗立柱结构相匹配的模具, 采用所述模具对窗立柱进行 一次成型, 为了避免窗立柱成型过程中存在应力集中和扭曲变形的现象, 以提高成型质量, 在模压成型时在压料板的纵向形成加强筋 12 ; 0037 S3、 修边 : 将成型后的工件置入整形模内进行修边。修边要保证 : 。
13、窗立柱表面无有 裂纹、 气泡、 结疤、 折叠、 夹杂和端面分层等缺陷, 允许有不大于公称厚度 5% 的轻微凸凹、 压 痕 ; 制品边缘无飞边和毛刺等有害缺陷 ; 窗立柱扭转角不大于 1.5 , 弯曲部分无突弯。 0038 由于窗立柱、 窗下立柱成型过程中, 其顶部形成内弧面, 多余料无法消化, 导致顶 面起皱严重, 无法消除, 因此, 应在步骤 S2 中的模压成型时在压料板外侧的端部形成凹筋 13, 使其顶部多料区域加凹筋后, 多余料得以吸收, 消除了起皱, 改善了成型工艺性, 提高了 产品质量, 同时增加了产品刚性。 说 明 书 CN 103879420 A 4 3/3 页 5 0039 模。
14、具对窗立柱的成型压力为 1000 吨 1200 吨, 优选为 1100 吨。 0040 压料板为不锈钢板。该压料板的厚度为 1-2mm, 优选为 1.5mm。 0041 步骤 S2 的模压成型中, 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间隙为 1-2mm, 优选为 1.5mm ; 翻边凸模 和翻边凹模之间的间隙为 1-2mm, 优选为 1.5mm ; 压料板与上模之间的间隙为 0.5-1.5mm, 优 选为 1mm。模具压型优先选择中间值, 方便后期调整。 0042 在进行步骤 S2 的模压成型之前, 对所述模具进行热处理。不允许有任何铸造缺 陷, 在进行步骤 S2 的模压成型之前, 对压料板进行时效处理。在步骤 。
15、S2 的模压成型之前, 对模具进行热处理能增加模具硬度, 避免压型过程损伤模具, 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在步骤 S2 的模压成型之前, 压料板进行时效处理能消除材料残余应力, 提高窗立柱的成型精度。 0043 经过上述步骤加工完成的窗立柱, 窗立柱上各位置的轮廓度均较好, 完全满足不 锈钢车体窗立柱强度、 表面质量和轮廓度较高的要求。 0044 本发明所提供的窗立柱和该窗立柱的成型方法, 已经在北京地铁 1 号线上得到 了成功的运用, 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成型工艺步骤, 即可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和强度要求的 一体成型的窗立柱, 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 保证了几何尺寸要求、 表面质量和轮廓度要 求, 满足下工序焊接要求, 可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提高了生产效率。 00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 这些改进和替换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879420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879420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