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5443312
  • 上传时间:2019-01-18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1.3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02466.2

    申请日:

    2014.03.19

    公开号:

    CN103866789A

    公开日:

    2014.06.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29/045申请公布日:201406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045申请日:20140319|||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45; E02D29/16; C04B28/04

    主分类号:

    E02D29/045

    申请人:

    重庆大学

    发明人:

    华建民; 康明; 曹永红

    地址:

    400045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该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段划分及浇筑顺序的确定;步骤二,混凝土的配合比的抗裂设计;步骤三,温度监测及保温蓄热养护;步骤四,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效果检测。本发明通过合理布置钢筋、合理留设伸缩缝和砂的选用的方法,经过了试验和工程实践,对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是行之有效的,能够解决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结构产生裂缝的问题。本发明充分利用裂缝控制的有利条件,改变了过去控制裂缝并不理想的状况。此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施工段划分及浇筑顺序;
    步骤二,设计混凝土抗裂的配合比的;
    步骤三,温度监测及保温蓄热养护;
    步骤四,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效果检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240kg/m3、粉煤灰90kg/m3、矿粉90kg/m3、水175kg/m3、砂720kg/m3、石1085kg/m3、减水剂8.8kg/m3、砂率40%、水胶比0.42、浆骨比33.5:66.5。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减少水泥水化热量,优化配置了胶凝材料的种类及用量,混凝土水化热温升30.3℃。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在底板中布置6个温度监测点,温度记录从混凝土入模开始,首先记录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72h内,每2h测一次;72h~7d每4h测一次;7d~14d每8h测一次。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水化温升控制,在混凝土内外温差为25℃时覆盖保温材料。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合理布置钢筋;
    留设伸缩缝;
    砂的选用,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必须控制在2.3以上,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
    外加剂的选用,合理掺入减水剂、缓凝剂、微膨胀剂;
    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控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
    混凝土的养护,进行塑料薄膜覆盖或浇水草袋覆盖养护。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同的配筋率下,应选择细筋密布,钢筋的弹性模量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7~15倍,合理的钢筋配置可以起到减轻混凝土收缩的程度;
    钢筋混凝土连续式结构处于室内或土中条件下的伸缩缝设置为间距为55m;
    泵送砼时,砂率应控制在38%~45%;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必须控制在2.3以上,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掺入减水剂、缓凝剂、微膨胀剂,采用的微膨胀剂中UEA-H效果较好,水中养护14d、空气中养护28d的限制膨胀率分别为0.045%和0.011%。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温度均匀上升,浇前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塑料薄膜覆盖或浇水草袋覆盖养护是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防止产生裂缝的一重要环节,可以控制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前,即在施工期间经常产生裂缝(除特别说明外,文中所指裂缝均是指通常条件下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肉眼可见裂缝),此时,结构通常尚未承受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全部荷载,这种裂缝多因间接作用如,非荷载变形(收缩、温度等)引起。王铁梦教授总结分析个人经验和国内外的调查资料认为:“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变形变化(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陷)引起的约占80%以上;属于由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文中将这种在施工期间主要因间接作用(收缩、温度等)引起的裂缝称作混凝土“施工期间间接裂缝”。混凝土施工期间间接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数天或十几天的时间段内,也有在浇筑完毕的几个月后仍主要因间接作用产生裂缝的,但与后续正常使用状态的长时期相比,施工期间间接裂缝可称作“早期裂缝”。
    混凝土施工期间间接裂缝可能会对建筑的使用功能、耐久性及观感造成影响;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影响到结构的承载能力;有时即使对建筑的使用功能、耐久性及承载能的影响不大,也会对用户心理等造成不良影响。随着我国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就是结构产生裂缝,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裂缝的发生,将有害裂缝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结构产生裂缝,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该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段划分及浇筑顺序的确定;
    步骤二,混凝土的配合比的抗裂设计;
    步骤三,温度监测及保温蓄热养护;
    步骤四,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效果检测。
    进一步,在步骤二中,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240kg/m3、粉煤灰90kg/m3、矿粉90kg/m3、水175kg/m3、砂720kg/m3、石1085kg/m3、减水剂8.8kg/m3、砂率40%、水胶比0.42、浆骨比33.5:66.5。
    进一步,为减少水泥水化热量,优化配置了胶凝材料的种类及用量,混凝土水化热温升30.3℃。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在底板中布置6个温度监测点,温度记录从混凝土入模开始,首先记录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72h内,每2h测一次; 72h~7d每4h测一次;7d~14d每8h测一次。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水化温升控制,在混凝土内外温差为25℃时覆盖保温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通过混凝土的配合比的抗裂设计和温度监测及保温蓄热养护;经过了试验和工程实践,对底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是行之有效的,能够解决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结构产生裂缝的问题。本发明从结构设计及优化、原材料优选、配合比优化设计到施工过程有效控制,包括施工环境(温度、湿度及风速、日照等)的选择综合采取防治措施,充分利用裂缝控制的有利条件,改变了过去只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裂缝并不理想的状况,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将平时施工中不易做到、做好的工作一一落实到实处。此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跳仓浇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板混凝土测温点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本发明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该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段划分及浇筑顺序的确定;
    步骤二,混凝土的配合比的抗裂设计;
    步骤三,温度监测及保温蓄热养护;
    步骤四,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效果检测。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二中,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240kg/m3、粉煤灰90kg/m3、矿粉90kg/m3、水175kg/m3、砂720kg/m3、石1085kg/m3、减水剂8.8kg/m3、砂率40%、水胶比0.42、浆骨比33.5:66.5。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为减少水泥水化热量,优化配置了胶凝材料的种类及用量,混凝土水化热温升30.3℃。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三中,在底板中布置6个温度监测点,温度记录从混凝土入模开始,首先记录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72h内,每2h测一次;72h~7d每4h测一次;7d~14d每8h测一次。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三中,水化温升控制,在混凝土内外温差为25℃时覆盖保温材料。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S101:施工段划分及浇筑顺序的确定;
    S102:混凝土的配合比的抗裂设计;
    S103:温度监测及保温蓄热养护;
    S104: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效果检测。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武汉市第三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平面呈“L”形,建筑面积26542m2。建筑地面以上11层,地下一层,总高度为41.8m,地下室层高5.1m,座落在天然地基上。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钢筋采用HPB235(φ),HRB335,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方式。地下室底板及底板基础下设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地下室底板厚均为400mm。虽然底板混凝土厚度不大,混凝土工程量不大,但约束条件复杂,具有明显的大体积混凝土性质。
    地下室外墙较长(周长240多米),采用C40S8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无缝施工技术,一次性整体浇筑,其长度较大。如何控制地下室底板及墙体混凝土施工期间开裂是其关键技术问题。
    实施中仍坚持裂缝综合防治,进行综合防治,其中重点加强了配合比的抗裂设计、施工过程收缩监测等措施。
    第一步,施工段划分及浇筑顺序的确定
    ①施工段的划分:
    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期间地下室混凝土由于温度、收缩引起的裂缝,地下室底板及墙、柱、顶板混凝土采用跳仓浇筑(图2),地下室底板分为三块,第一 块:轴交①-⑤轴+4400mm;第二块:轴+3400mm交⑤轴+4400mm-⑩轴;第三块:⑦-⑩轴交轴+3400mm-轴,
    混凝土浇筑顺序按:跳仓第一块→跳仓第三块→跳仓第二块进行。第一块和第三块底板混凝土浇筑后7天,待混凝土收缩完成部分后,浇筑第二块底板混凝土。
    ②施工缝的留置
    地下室底板及墙体竖向施工缝按跳仓分块留设。底板竖向施工缝设钢板止水带。
    柱水平施工缝:底板顶面、顶板梁底;
    外墙水平施工缝:底板面上500mm,设钢板止水带一道;顶板梁下施工缝设止水胶条一道;
    内墙水平施工缝:底板面、顶板梁底。
    施工缝处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③混凝土跳仓浇筑施工顺序
    地下室底板、墙体在跳仓分块内连续浇筑。
    第二步,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技术要点
    底板混凝土施工期间开裂主要由温度及收缩引起,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①商品混凝土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使混凝土水化热较低,收缩率相对较小,施工性能优良。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配合比如表1所示。
    水为自来水;水泥采用亚东普通硅酸盐水泥42.5,细度0.6%;采用Ⅱ级青山电厂粉煤灰,细度14%,需水比101%;矿粉:亚东,比表面积420m2/kg,需水比99%,活性90%(28天);天然湖南洞庭湖中砂,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6), 空隙率37%;碎石,级配5~25,含泥量0.5%,空隙率44%,压碎指标9%;中建三局自产减水剂,FDN—5R缓凝型,减水率23.1%。
    表1底板混凝土配合比及相关指标

    为减少水泥水化热量,优化配置了胶凝材料的种类及用量,经计算并参考工程经验,混凝土水化热温升约30.3℃,在采取其他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可以保证不出现温度裂缝。
    ②在承台低于底板的侧壁上,在指定位置(收缩变形受约束的方向)放入10m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以减少地基对底板混凝土收缩的约束。聚苯乙烯泡沫板应紧贴胎模安装,不进入底板,不进入承台,混凝土施工期间注意对泡沫板的保护。
    第三步,温度监测及保温蓄热养护
    1)温度监测
    为控制底板混凝土水泥水化温升,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混凝土养护措施,在底板中布置6个温度监测点(建筑电子测温计):如图3所示,
    a.1#测温点:4/C轴和1/2轴相交处ZJ-25,布置1#测温点;
    b.2#测温点:1#测温点附近,靠近混凝土表面的位置布置2#测温点;
    c.3#测温点:F轴和8、9轴相交处基础ZJ-23,布置3#测温点;
    d.4#测温点:3#测温点附近,靠近混凝土表面的位置布置4#测温点;
    e.5#测温点:D轴和7轴相交处联合基础ZJ-27,布置5#测温点;
    f.6#测温点:C轴和7轴相交处联合基础ZJ-12,布置6#测温点。
    读数时注意记录环境温度、湿度及风速、降雨情况。
    温度记录从混凝土入模开始,首先记录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72h内,每2h测一次;72h~7d每4h测一次;7d~14d每8h测一次。
    2)水化温升控制
    在严密覆盖塑料薄膜的前提下,可以稍微延迟保温材料覆盖时间,在混凝土内外温差接近25℃(大约在塑料薄膜覆盖后6~8h)时覆盖保温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一种 地下室 底板 施工 期间 裂缝 控制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地下室底板施工期间裂缝控制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44331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