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下肢支撑件以及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下肢支撑件以及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25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N 103932538 A (21)申请号 201410185925.8 (22)申请日 2014.05.04 A47D 13/02(2006.01) A47D 15/00(2006.01) (71)申请人 曹石鼓 地址 410116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时代阳光 大道 260 号长沙恒大城 45 栋 502 室 (72)发明人 曹石鼓 (54) 发明名称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以及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 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57) 摘要 在使用背袋、 腰凳等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时, 以及直接抱或背婴幼儿时。
2、, 婴幼儿的下肢没有 良好的支撑和固定措施, 带来几种不利因素 : 下 肢重力转化为婴幼儿裆部或大腿部受到的勒力, 如此长期保持姿势时会引起疲劳和不适 ; 在婴幼 儿睡眠时, 下肢的摆动没有受到控制, 容易影响睡 眠 ; 且婴幼儿下肢无着力处, 因此无法用脚发力 来调整姿态, 活动不灵活, 因此不乐意坐在此类产 品上。本发明为这类携带婴幼儿的方法提供一种 为婴幼儿下肢提供支撑的方案, 消除这些缺点, 包 括三类产品 : (1)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2) 带有下 肢支撑件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3) 含有下 肢支撑部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
3、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2538 A CN 103932538 A 1/1 页 2 1. 一种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包括支撑件主体和连接部, 其特征在于 : 连接部将支撑件 主体连接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 或直接固定在携带婴幼儿的人的身上 ; 支撑件主体 直接为婴幼儿下肢提供支撑, 承受婴幼儿下肢重力。 2. 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其特征在于 : 其承载力大于婴幼儿体重, 使 得婴幼儿可以立于其上, 并可以通过蹬腿的方式来调整自身姿势。 。
4、3. 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防摆动构件, 可防止婴 幼儿下肢摆动, 避免其睡眠受到下肢摆动的影响。 4. 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其特征在于 : 支撑件主体含有底部支撑构 件和下肢紧固件, 底部支撑构件承载婴幼儿下肢重力, 下肢紧固件将婴幼儿下肢与支撑件 主体锁定在一起。 5. 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其特征在于 : 支撑件主体的位置可调节。 6. 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其特征在于 : 支撑件主体采用网状材料, 或 额外留有透气孔洞。 7. 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其特征在于 :。
5、 支撑件主体有形状维持结构, 可在受力时维持其整体或局部的形状。 8. 一种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包括装置主体, 固定件和据权利 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使用用固定件固定在携带婴幼儿的人身上, 其特征在于 :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连接在装置主体或固定件上, 为婴幼儿下肢提供支撑。 9. 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婴 幼儿下肢支撑件可以拆卸。 10. 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有 收纳袋, 可将婴幼儿下肢支撑件收入收纳袋中。 11. 一种可支撑婴幼儿下肢。
6、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还含有下肢支撑 部, 下肢支撑部是装置主体或固定件上自带的凸起部位或凹陷部位或孔洞, 并非额外连接 的构件, 可对婴幼儿下肢提供支撑。 12. 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其特征在于 : 下肢支撑部的位置可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32538 A 2 1/4 页 3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以及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 携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婴幼儿用品。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解决大人携带婴幼儿出门时由于抱小孩或者背小孩带来的疲劳, 市场上退出 了一些婴幼儿携带装置, 如推车, 背袋。
7、, 腰凳, 背架, 等等。 但在推车上时, 婴幼儿缺乏被陪伴 的感觉, 睡不安稳, 且容易哭闹。于是背袋、 腰凳等穿戴式的婴幼儿携带装置越来越受到消 费者的欢迎。大人采用穿着的方式使用此类携带装置, 既能缓解长时间抱小孩或者背小孩 产生的疲劳, 又能解放双手。这类携带装置与推车比起来, 更让婴幼儿与大人贴近, 使之有 被陪伴的感觉, 可减少婴幼儿的哭闹, 培养婴幼儿和大人之间的亲子感情。 0003 但现有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如婴幼儿背袋、 背带、 腰凳, 以及结合了他们两 者或两者以上特点的装置 ( 如有坐兜的腰凳 ), 婴幼儿的脚悬空, 没有对其提供支撑的结 构。 在使用时, 婴幼儿以。
8、坐姿坐在或以立姿骑在装置主体(如坐兜, 坐凳)上, 脚处于悬垂状 态, 双腿容易疲劳, 并通常胯部参与着力, 胯部、 臀部以及大腿背面容易受到不舒适的约束。 0004 这种状态下, 由于下肢无处着力, 因此胯部不适时, 婴幼儿难以自行通过蹬腿的方 式来调节姿态。再则, 婴幼儿通常喜欢双脚有处着力的感觉, 这样活动更自主, 还可以进行 站立等活动。 0005 当在携带装置中睡觉时, 婴幼儿腿部会摆动, 摆动幅度稍大时, 或摆动情况变化剧 烈时, 婴幼儿的睡眠将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0007 抱和背婴幼儿时, 婴幼儿双脚踏空, 没有获得支撑, 而背袋、 腰凳等。
9、穿戴式婴幼儿 携带装置也无专门的下肢支撑构件, 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首先, 婴幼儿的脚踏空, 双腿悬 垂, 因此双腿容易疲劳。 其次, 下肢没有被良好的固定, 因此会产生下肢摆动, 大大影响婴幼 儿睡眠。 再则, 由于胯部受力, 因此胯部会有不适, 又因为下肢无支撑, 因此无法以蹬腿的方 式来调节自身姿势, 缓解不适。 同时, 因为双脚无处着力, 活动的自主性差, 也无法进行站立 等活动。 0008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携带婴幼儿过程中为婴幼儿下肢提 供支撑的方案, 包含三类产品 :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包含下肢支撑件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 置, 以及包含下肢支撑部的穿戴式。
10、婴幼儿携带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9 一种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包括支撑件主体和连接部, 支撑件主体是直接承载婴幼 儿下肢重力的部分, 连接部将支撑件主体连接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 或直接固定在 携带婴幼儿的人的身上。 可用以缓解婴幼儿下肢疲劳 ; 可用于将婴幼儿下肢固定, 避免下肢 摆动, 提高婴幼儿在携带装置中的睡眠质量 ; 可用于承受婴幼儿下肢重力, 缓解婴幼儿裆部 说 明 书 CN 103932538 A 3 2/4 页 4 所受的紧勒状态 ; 可用于在婴幼儿裆部感到不适时, 让其可以通过蹬腿的方式来调整姿势 ; 还可用于让婴幼儿的双脚有着力处, 使之可以站立、 变换姿势,。
11、 活动更灵活自主。 0010 一种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含有婴幼儿下肢支撑件。婴幼 儿下肢支撑件可以连接在装置主体上或连接在固定装置主体的固定件上, 也可以单独连接 在固定于携带婴幼儿的人身上的固定件上。 0011 为了防止摇摆,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与固定件或装置主体的连接需要有一定的防摇 摆的功能。可以通过额外的刚性固定结构固定在固定件或装置主体上, 以起到防止摇摆的 作用。也可以通过多根柔性拉索结构共同作用, 防止其摇摆。 0012 为了便于更换、 清洗,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可以设计成可拆卸式的 ; 为了放置拆卸下 来的婴幼儿下肢支撑件和备用的婴幼儿下肢支撑, 该携带装置上。
12、可附加收纳袋。 0013 为了适应婴幼儿和携带婴幼儿的人的多种多样的体型,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的长短 设计成可调节的, 其位置和姿态也可设计成可调节的。 0014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 既可以在生产和销售中与装置主体一起成套提供, 也可以与 装置主体分别制作或销售, 在使用中组合起来, 联合起作用 ; 还可以单独制作和销售, 可以 在使用中与已有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联合使用, 将已有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改造 成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 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携带婴幼儿的人的身 上, 单独使用。 0015 为了在寒冷天气增强对婴幼儿下肢保暖功能, 下肢支撑件还可使用保暖材料或保 暖结。
13、构。为了适应炎热天气的透气性要求, 婴幼儿下肢支撑件还可使用透气材料或透气结 构, 以增强透气性, 透气材料有丝网状材料等, 透气结构可以是在留有透气孔洞的面料等。 0016 其固定件固定件既可以为带状, 也可以为衣状。 0017 一种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 含有婴幼儿下肢支撑部。该支 撑部为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的一部分, 并非额外连接上来的构件。它既可以设置在装置 主体上, 也可以设置在固定件上 ; 它既可以是凸出部, 也可以是凹陷部, 还可以是可以容纳 婴幼儿下肢的孔洞结构。 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机构, 使得下肢支撑部的位置可调, 用以适应 不同体型的婴幼儿的需求, 和婴幼。
14、儿不同姿态的需求。 0018 有益效果 : 0019 可支撑和固定婴幼儿下肢, 缓解疲劳 ; 也可避免下肢摆动, 提高婴幼儿在携带装置 中的睡眠质量 ; 也可承受婴幼儿下肢重力, 缓解婴幼儿裆部和大腿局部所受的紧勒状态 ; 并且在婴幼儿裆部或腿部感到不适时, 让其可以通过蹬腿的方式来调整姿势 ; 也可以让婴 幼儿的双脚有着力处, 活动更灵活自主 ; 还可以增强婴幼儿的足部保暖。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是婴幼儿下肢支撑件连接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 且婴幼儿采取立姿骑 坐在装置主体上的一种实施例。 0021 图 2 是婴幼儿下肢支撑件连接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 且婴儿采取坐姿坐在 装。
15、置主体上的一种实施例。 0022 图 3 是婴幼儿下肢支撑件直接固定在携带婴幼儿的人身上的一种实施例。 0023 图 4 是支撑件主体, 以及连接部靠近支撑件主体的部分的构造的一种实施例。 说 明 书 CN 103932538 A 4 3/4 页 5 0024 图 5 是设置下肢支撑部的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 来阐释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图 1 是婴幼儿下肢支撑件连接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 且婴幼儿采取立姿骑 坐在装置主体 1 上的一种实施例。这里以婴儿背袋为例, 但实施时不限于背袋, 可以推广到 腰凳、 腰凳与背袋的结核装置等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中去。 。
16、图中所述一种婴儿背袋, 它的 装置主体 1 为一种坐兜 ( 或称背袋 ), 固定件 2 呈带状, 分为背带、 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各 固定件 2 的长短可以用调节件 3 来调节。支撑件主体 4 以连接部 5 连接到装置主体 1 上。 支撑件主体 4 直接承受婴幼儿的下肢的重力, 对下肢起到支撑作用, 缓解其腿部长期悬垂 带来的大腿部和胯部的疲劳。而且能起到固定下肢位置的作用, 在睡眠时避免因上肢突然 移动而影响睡眠。这里, 下肢支撑件的支撑件主体 4 用一块板来简单表示, 但其构型不仅限 于板状, 可以是袋状, 鞋状, 鞋套状, 也可以通过下肢紧固件与下肢相固定。 下肢紧固件的类 型多种多样,。
17、 可以是用来绑扎的系带, 也可以是带扣头的束带, 还可以是植于支撑件主体的 松紧带, 总之, 要用来限制住下肢与支撑件主体4之间的滑移和脱离。 同时, 下肢支撑件4可 以使用保暖材料或结构, 以在寒冷的天气增强婴幼儿下肢保暖。为了使得下肢支撑件 4 的 位置可调, 连接部可以采取活动连接结构。 0027 图 2 是婴幼儿下肢支撑件连接在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 且婴儿采取坐姿坐在 装置主体 1 上的一种实施例。支撑件主体 4 以连接部 5 连接到固定装置主体 1 的固定件 2 上。事实上, 根据婴幼儿和大人两者的体型, 以及婴幼儿的坐姿, 婴幼儿的脚的位置会有不 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究。
18、竟将下肢支撑件 4 连接到哪个部位, 也可以选择同时连接到 装置主体 1 和固定件 2 上。为了使得下肢支撑件 4 的位置可调, 连接部可以采取活动连接 结构。 0028 图 3 是婴幼儿下肢支撑件直接固定在携带婴幼儿的人身上的一种实施例。支撑件 主体 4 通过连接部携带婴幼儿的人身上。该实施例中的连接部包括吊带 5 和固定带 6 上, 吊带 5 将支撑件主体 4 连接到固定带 6 上, 固定件 6 直接固定在携带婴幼儿的人身上。这 种设计的好处是, 使得下肢支撑件可以独立于通常意义上的携带装置来生产、 销售和使用, 还可以用来将现有的婴儿携带装置改进为本案所提出的 “可支撑婴幼儿下肢的穿戴式。
19、婴幼 儿携带装置” 。 0029 为了防止摇摆, 下肢支撑件需要有一定的防摇摆的功能。可以通过额外的刚性固 定结构将其固定在固定带或装置主体上, 或携带婴幼儿的人身上, 以起到防止摇摆的作用。 也可以通过多根柔性拉索结构共同作用, 防止其摇摆。 0030 图 4 是支撑件主体, 以及连接部靠近支撑件主体的部分的构造的一种实施例。该 下肢支撑件的支撑件主体 4 为鞋状, 主要部分用柔性材料制造, 底部 7 用硬度较大的材料 ( 如橡胶 ) 制成, 或用更厚的材料制成以增加刚度, 用以在受力时维持形状, 使得婴幼儿的 脚部得到更有效的支撑, 有脚踏实地的感觉。为了防止脱落, 可以在入口 16 周围。
20、设置一松 紧带 8, 这就是下肢紧固件的一种方案。防脱落的下肢紧固件的备选方案还有很多, 如设置 系带, 粘扣, 暗扣, 纽扣, 带扣头的束带, 等等。为了增强透气性, 还可以在支撑件主体 4 上开 透气孔洞 9。在该图中, 连接部为带状 10, 在下肢支撑件 4 的前后部各有一个, 而且, 其靠近 说 明 书 CN 103932538 A 5 4/4 页 6 支撑件主体4的部分分叉, 可以限制支撑件主体4沿着足部侧向转动, 因此达到更好的平稳 性, 防止沿着足部的左右方向进行侧向转动性摇摆。 而前后两根拉索式连接件共同作用, 可 以起到防止下肢沿着足部的前后方向摇摆的作用。如果是以坐姿, 则。
21、下肢通常附着在大人 身上, 沿着足部的左右方向平移式摇摆被大人身体限制住 ; 如果以立姿, 则两条下肢通常互 相靠在一起, 也难以发生左右摇摆。因此, 只要还是要限制其前后摇摆, 则可以基本满足要 求。 如果需要精益求精, 则可在立姿时, 用额外的锁定结构, 如系带, 将左右两只支撑件主体 4 互相锁定起来, 就能进一步防止左右摇摆了。 0031 图 5 是设置下肢支撑部的一个实施例。这是一种腰凳。腰凳主体 26 由腰凳固定 带 27 固定在携带婴幼儿的人身上。下肢支撑部为腰凳主体 26 的一部分, 它是一个含有一 个纵向凸出部 28 的侧向凸出部 29。婴幼儿的脚可以踏在纵向凸出部 28 上。
22、以获得支撑。此 类下肢支撑部还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在腰凳的其它位置, 以及固定带上, 既可以是凸出部, 也 可以是凹陷部, 还可以是孔洞结构。 另外, 婴幼儿背袋等穿戴式婴幼儿携带装置上也可以设 置该类下肢支撑部。 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机构, 使得下肢支撑部的位置可调, 用以适应不同 体型的婴幼儿的需求, 和婴幼儿不同姿态的需求。 说 明 书 CN 103932538 A 6 1/5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2538 A 7 2/5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2538 A 8 3/5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2538 A 9 4/5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2538 A 10 5/5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32538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