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pdf(3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218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8 CN 103821839 A (21)申请号 201310580211.2 (22)申请日 2013.11.19 13/680911 2012.11.19 US F16D 13/62(2006.01) F16D 48/00(2006.01) F16H 3/44(2006.01) (71)申请人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 司 地址 美国密执安州 (72)发明人 J.M.哈特 D.A.威尔顿 E.W.梅勒 E.I. 伍登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 司 72001 代理人 成城 。
2、杨炯 (54) 发明名称 具有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提供 变速器, 其具有壳体、 多个行星齿轮组、 结构化构 件、 链轮构件、 环形鼓、 带和致动器。 所述链轮构件 由所述结构化构件旋转地支撑。所述环形鼓邻近 于所述结构化构件并且持续地旋转地联接于所述 多个行星齿轮组之一的构件。所述带包围所述环 形鼓并且包括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 第一位置所述带与所述鼓充分隔开, 并且在所述 第二位置所述带接触所述鼓。所述致动器将所述 带选择性地定位在至少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之间, 以在所述结构化构件和所述环形鼓之间传 递扭矩。 (30)优先权数据 。
3、(51)Int.Cl.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6 页 附图 1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6页 附图1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21839 A CN 103821839 A 1/4 页 2 1. 一种变速器, 所述变速器包括 : 壳体 ;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多个行星齿轮组, 每个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构件、 第二构件和第 三构件 ; 结构化构件, 所述结构化构件紧固到所述壳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器部, 其中, 所述 锚定部限定锚定孔, 所述致动器部限定致动器腔 ; 链轮构件, 所述链轮构件由所述结构化构件旋转地支。
4、撑 ; 环形鼓, 所述环形鼓邻近于所述结构化构件并且包括制动部, 所述制动部包围所述多 个行星齿轮组之一, 其中, 所述环形鼓持续地旋转地联接于所述多个行星齿轮组之一的构 件 ; 带, 所述带包围所述环形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部, 其中, 所述锚定部设置在所述结 构化构件的锚定孔中, 且其中, 所述带包括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且其中在所述第一位 置所述带与所述鼓充分隔开, 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带接触所述鼓 ; 以及 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包括主体和活塞, 其中, 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结构化构件的致动器 部中, 所述活塞与所述带式离合器的所述致动部接合, 以将所述带选择性地定位在至少所 述第一。
5、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以在所述结构化构件和所述环形鼓之间传递扭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带是双重缠绕的带式离合器带。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壳体由铝制成、 所述结构化构件由铸铁制 成, 并且所述锚定部和致动器部与所述结构化构件整体地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带的锚定部是销。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鼓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 所 述第一部分是大致筒形形状的, 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结构化构件。
6、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且 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支撑所述链轮构件并且包围所述鼓的第一部分, 且其中, 所述结构化构 件的第二部分大致平行于所述鼓的第二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变速器,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鼓和所述结构化构件之间的 旋转轴承。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多个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 第 二行星齿轮组、 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 9. 一种变速器, 所述变速器包括 : 输入构件 ; 输出构件 ; 壳体 ;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 第二、 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 每个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构 件、 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 ; 结构化构。
7、件, 所述结构化构件紧固到所述壳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器部, 其中, 所述 锚定部限定锚定孔, 所述致动器部限定致动器腔 ; 链轮构件, 所述链轮构件由所述结构化构件旋转地支撑 ; 第一互连构件, 所述第一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21839 A 2 2/4 页 3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二互连构件, 所述第二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 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三互连构件, 所述第三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 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四互连构件, 所。
8、述第四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五互连构件, 所述第五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一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一构件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 第二构件互连 ; 第二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 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 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互连 ; 第三扭矩传。
9、递机构, 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一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 第四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 第五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五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 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结构化构件互连, 所述第五扭矩传 递机构包括 : 环形鼓, 所述环形鼓邻近于所述结构化构件并且包括制动部, 所述制动部包围所述第 一和第四行星齿轮组之一, 其中, 所述环形鼓持续地旋转地联接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 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
10、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 带, 所述带包围所述环形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部, 其中, 所述锚定部设置在所述结 构化构件的锚定孔中, 且其中, 所述带包括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且其中在所述第一位 置所述带与所述鼓充分隔开, 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带接触所述鼓 ; 以及 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包括主体和活塞, 其中, 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结构化构件的致动器 部中, 所述活塞与所述带式离合器的所述致动部接合, 以将所述带选择性地定位在至少所 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以在所述结构化构件和所述环形鼓之间传递扭矩 ; 以及 第六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六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 的。
11、第一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 以及 其中,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 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10. 一种变速器, 所述变速器包括 : 输入构件 ; 输出构件 ; 壳体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21839 A 3 3/4 页 4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 第二、 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 每个行星齿轮组具有太阳 轮、 齿圈和行星架构件 ; 结构化构件, 所述结构化构件紧固到所述壳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器部, 其中, 所述 锚定部限定锚定孔, 所述致动器部限定致动器腔 ; 链轮构件, 所述链轮构件由所述结构化。
12、构件旋转地支撑 ; 第一互连构件, 所述第一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 组的行星架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二互连构件, 所述第二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与所述第三行 星齿轮组的齿圈持续地互连 ; 第三互连构件, 所述第三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所述第四行星齿 轮组的太阳轮持续地互连 ; 第四互连构件, 所述第四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所述第四行星齿 轮组的行星架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五互连构件, 所述第五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 组的行星架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一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
13、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太阳轮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 架构件互连 ; 第二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 的齿圈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 阳轮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互连 ; 第三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太阳轮与所述壳体互连 ; 第四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行星架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壳体互连 ; 第五扭矩传递。
14、机构, 所述第五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 的太阳轮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所述结构化构件互连, 所述第五扭矩传递机 构包括 : 环形鼓, 所述环形鼓邻近于所述结构化构件并且包括制动部, 所述制动部包围所述第 一和第四行星齿轮组之一, 其中, 所述环形鼓持续地旋转地联接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 太阳轮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 ; 带, 所述带包围所述环形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部, 其中, 所述锚定部设置在所述结 构化构件的锚定孔中, 且其中, 所述带包括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且其中在所述第一位 置所述带与所述鼓充分隔开, 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带接触所述鼓。
15、 ; 以及 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包括主体和活塞, 其中, 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结构化构件的致动器 部中, 所述活塞与所述带式离合器的所述致动部接合, 以将所述带选择性地定位在至少所 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以在所述结构化构件和所述环形鼓之间传递扭矩 ; 以及 第六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六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 的齿圈与所述壳体互连 ; 以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21839 A 4 4/4 页 5 其中,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 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权 利 要 求 书 C。
16、N 103821839 A 5 1/16 页 6 具有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具有多个行星齿轮组和多个扭矩传递装置的多速变速器, 且更 具体地涉及具有用作多个扭矩传递装置之一的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 该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与本公开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 且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构成现 有技术。 0003 典型的多速变速器使用摩擦离合器、 行星齿轮布置和固定互连件的组合来实现多 个传动比。摩擦离合器通常包括多个盘片, 所述盘片彼此接合以传递扭矩。当离合器脱离 时, 盘片摩擦离合器通常紧贴地间隔开并且在盘片之间可能具有阻滞力。盘片摩擦离合器 中的阻滞力增加旋转。
17、损失并且降低变速器的效率。带式离合器是盘片离合器的替代形式, 但是供安装该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外壳或离合器壳通常由铝或具有不期望的应力集中容 限的某种其他材料制成。对于新式和改进变速器构造的需要实质上是持续不断的, 所述变 速器构造展现改进的性能和效率。因此, 需要一种包括具有改进的效率和性能的离合器的 多速变速器。 发明内容 0004 提供一种变速器, 其具有壳体、 多个行星齿轮组、 结构化构件、 链轮构件、 环形鼓、 带和致动器。所述结构化构件紧固到所述壳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器部。所述锚定部限 定锚定孔, 所述致动器部限定致动器腔。所述链轮构件由所述结构化构件旋转地支撑。所 述环形鼓邻近于。
18、所述结构化构件并且包括制动部, 所述制动部包围所述多个行星齿轮组之 一。所述环形鼓持续地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多个行星齿轮组之一的构件。所述带包围所述环 形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部。所述锚定部设置在所述结构化构件的锚定孔中, 所述带包 括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带与所述鼓充分隔开, 并且在所述第二 位置所述带接触所述鼓。所述致动器包括主体和活塞。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结构化构件的 致动器部中, 所述活塞与所述带式离合器的所述致动部接合, 以将所述带选择性地定位在 至少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以在所述结构化构件和所述环形鼓之间传递扭矩。 0005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 所。
19、述带是双重缠绕的带式离合器带。 0006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结构化构件由铸铁制成, 并且所述锚定部和致 动器部与所述结构化构件整体地形成。 0007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带的锚定部是销。 0008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鼓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 是大致筒形形状的, 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0009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结构化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 一部分支撑所述链轮构件并且包围所述鼓的第一部分, 所述结构化构件的第二部分大致平 行于所述鼓的第二部分。 说 明 书 CN 103821839 A 6 2/。
20、16 页 7 0010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鼓和所述结构化 构件之间的旋转轴承。 0011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多个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 第二行 星齿轮组、 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 0012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变速器还包括输入构件、 输出构件、 第一至第五 互连构件、 以及第一至第六扭矩传递机构。所述第一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 一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 所述第二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地互连。 所述第三互连构件将所 述第一行星齿。
21、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地互连。所述第四 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 连。 所述第五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 件持续地互连。 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 件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 互连。 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以及所 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以及所述 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互连。 所述第三扭矩传。
22、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 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所述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 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所述环形 鼓、 所述带和所述致动器形成第五扭矩传递机构, 其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一行星齿 轮组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结构化构件互连。 所述第六扭 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所述扭 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输出构件之间建 立至少十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13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
23、例中, 所述输入构件持续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 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便共同旋转。 0014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输出构件持续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 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以便共同旋转。 0015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所述第四行星齿 轮组的第三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是太阳轮 ; 所述第一、 第二、 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是行星架构件 ; 所述第一行 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
24、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是齿圈。 0016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变速器还包括第七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七扭 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 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互 连。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输出构 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二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17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实施例中, 所述变速器还包括第七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七扭 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说 明 书 CN。
25、 103821839 A 7 3/16 页 8 的第二构件互连。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 和所述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二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18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9 1. 一种变速器, 所述变速器包括 : 壳体 ;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多个行星齿轮组, 每个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构件、 第二构件和第 三构件 ; 结构化构件, 所述结构化构件紧固到所述壳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器部, 其中, 所述 锚定部限定锚定孔, 所述致动器部限定致动器腔 ; 链轮构件, 所述链轮构件由所述结构化构件旋转地支撑 ; 环形鼓, 所述环形鼓邻。
26、近于所述结构化构件并且包括制动部, 所述制动部包围所述多 个行星齿轮组之一, 其中, 所述环形鼓持续地旋转地联接于所述多个行星齿轮组之一的构 件 ; 带, 所述带包围所述环形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部, 其中, 所述锚定部设置在所述结 构化构件的锚定孔中, 且其中, 所述带包括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且其中在所述第一位 置所述带与所述鼓充分隔开, 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带接触所述鼓 ; 以及 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包括主体和活塞, 其中, 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结构化构件的致动器 部中, 所述活塞与所述带式离合器的所述致动部接合, 以将所述带选择性地定位在至少所 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以在所述。
27、结构化构件和所述环形鼓之间传递扭矩。 0020 2. 根据方案 1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带是双重缠绕的带式离合器带。 0021 3. 根据方案 1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壳体由铝制成、 所述结构化构件由铸铁 制成, 并且所述锚定部和致动器部与所述结构化构件整体地形成。 0022 4. 根据方案 1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带的锚定部是销。 0023 5. 根据方案 1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鼓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 所 述第一部分是大致筒形形状的, 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0024 6. 根据方案 5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结构化构件。
28、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且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支撑所述链轮构件并且包围所述鼓的第一部分, 且其中, 所述结构化 构件的第二部分大致平行于所述鼓的第二部分。 0025 7. 根据方案 1 所述的变速器,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鼓和所述结构化构件之间 的旋转轴承。 0026 8. 根据方案 1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多个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 第二行星齿轮组、 第三行星齿轮组和第四行星齿轮组。 0027 9. 根据方案 8 所述的变速器, 还包括 : 输入构件 ; 输出构件 ; 第一互连构件, 所述第一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 。
29、; 第二互连构件, 所述第二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 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地互连 ; 说 明 书 CN 103821839 A 8 4/16 页 9 第三互连构件, 所述第三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 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四互连构件, 所述第四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五互连构件, 所述第五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一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一构件与所。
30、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 第二构件互连 ; 第二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 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 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互连 ; 第三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一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 第四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 以及 第六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六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
31、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 的第一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 以及 其中, 所述环形鼓、 所述带和所述致动器形成第五扭矩传递机构, 其可选择性地接合以 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结构化构 件互连 ; 以及 其中,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 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28 10. 根据方案 9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输入构件持续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行星 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便共同旋转。 0029 11. 根据方案 9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输。
32、出构件持续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以便共同旋转。 0030 12. 根据方案 9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所述第四 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 一构件是太阳轮 ; 所述第一、 第二、 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是行星架构件 ; 所述 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 三构件、 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是齿圈。 0031 13. 根据方案 9 所述的变速器, 还包括第七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七扭矩传递机。
33、 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 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互连, 且其 中,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输出构 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二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32 14. 根据方案 9 所述的变速器, 还包括第七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七扭矩传递机 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 说 明 书 CN 103821839 A 9 5/16 页 10 件互连, 且其中,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
34、以在所述输入构件 和所述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二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33 15. 一种变速器, 所述变速器包括 : 输入构件 ; 输出构件 ; 壳体 ;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 第二、 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 每个行星齿轮组具有第一构 件、 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 ; 结构化构件, 所述结构化构件紧固到所述壳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器部, 其中, 所述 锚定部限定锚定孔, 所述致动器部限定致动器腔 ; 链轮构件, 所述链轮构件由所述结构化构件旋转地支撑 ; 第一互连构件, 所述第一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二互连构件。
35、, 所述第二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 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三互连构件, 所述第三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 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四互连构件, 所述第四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四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五互连构件, 所述第五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 齿轮组的第二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一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一构件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 第二构件互连。
36、 ; 第二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 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 第一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互连 ; 第三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一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 第四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 第五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五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 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与所述结构化构件。
37、互连, 所述第五扭矩传 递机构包括 : 环形鼓, 所述环形鼓邻近于所述结构化构件并且包括制动部, 所述制动部包围所述第 一和第四行星齿轮组之一, 其中, 所述环形鼓持续地旋转地联接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 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 带, 所述带包围所述环形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部, 其中, 所述锚定部设置在所述结 构化构件的锚定孔中, 且其中, 所述带包括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且其中在所述第一位 说 明 书 CN 103821839 A 10 6/16 页 11 置所述带与所述鼓充分隔开, 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带接触所述鼓 ; 以及 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包括主体和活塞,。
38、 其中, 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结构化构件的致动器 部中, 所述活塞与所述带式离合器的所述致动部接合, 以将所述带选择性地定位在至少所 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以在所述结构化构件和所述环形鼓之间传递扭矩 ; 以及 第六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六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 的第一构件与所述壳体互连 ; 以及 其中,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 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34 16. 根据方案 15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带是双重缠绕的带式离合器带, 所述 结构化构件由铸铁制成, 并且所述锚定部。
39、和致动器部与所述结构化构件整体地形成, 所述 带的锚定部是销 ; 所述鼓还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是大致筒形形状 的, 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径向向外延伸 ; 所述结构化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 分, 且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支撑所述链轮构件并且包围所述鼓的第一部分, 且其中, 所述结 构化构件的第二部分大致平行于所述鼓的第二部分。 0035 17. 根据方案 15 所述的变速器, 其中, 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所述第 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 第一构件是太阳轮 ; 所述第一、 第二、 第三和第四行星齿。
40、轮组的第二构件是行星架构件 ; 所 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 第三构件、 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是齿圈。 0036 18. 根据方案 15 所述的变速器, 还包括第七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七扭矩传递 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 三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构件以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件互连, 且其 中,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输出构 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二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37 19. 根据方案 15 所。
41、述的变速器, 还包括第七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七扭矩传递机 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二构 件互连, 且其中,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 和所述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二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38 20. 一种变速器, 所述变速器包括 : 输入构件 ; 输出构件 ; 壳体 ;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 第二、 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 每个行星齿轮组具有太阳 轮、 齿圈和行星架构件 ; 结构化构件, 所述结构化构件紧固到所述壳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器部, 其中, 所述 锚定部限定锚定孔, 所述致动。
42、器部限定致动器腔 ; 链轮构件, 所述链轮构件由所述结构化构件旋转地支撑 ; 第一互连构件, 所述第一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 组的行星架构件持续地互连 ; 说 明 书 CN 103821839 A 11 7/16 页 12 第二互连构件, 所述第二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与所述第三行 星齿轮组的齿圈持续地互连 ; 第三互连构件, 所述第三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所述第四行星齿 轮组的太阳轮持续地互连 ; 第四互连构件, 所述第四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所述第四行星齿 轮组的行星架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五互连构件, 所述第。
43、五互连构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 组的行星架构件持续地互连 ; 第一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一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太阳轮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 架构件互连 ; 第二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二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 的齿圈以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与所述输入构件、 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 阳轮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互连 ; 第三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三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太阳轮与所述壳体互连 ; 第四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
44、第四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 的行星架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与所述壳体互连 ; 第五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五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 的太阳轮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所述结构化构件互连, 所述第五扭矩传递机 构包括 : 环形鼓, 所述环形鼓邻近于所述结构化构件并且包括制动部, 所述制动部包围所述第 一和第四行星齿轮组之一, 其中, 所述环形鼓持续地旋转地联接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 太阳轮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 ; 带, 所述带包围所述环形鼓并且包括锚定部和致动部, 其中, 所述锚定部设置在所述结 构化构件的锚定孔中, 且。
45、其中, 所述带包括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且其中在所述第一位 置所述带与所述鼓充分隔开, 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带接触所述鼓 ; 以及 致动器, 所述致动器包括主体和活塞, 其中, 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结构化构件的致动器 部中, 所述活塞与所述带式离合器的所述致动部接合, 以将所述带选择性地定位在至少所 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以在所述结构化构件和所述环形鼓之间传递扭矩 ; 以及 第六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六扭矩传递机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 的齿圈与所述壳体互连 ; 以及 其中,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 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个。
46、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39 21. 根据方案 20 所述的变速器, 还包括第七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七扭矩传递机 构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 圈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以及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件互连, 且其中, 所 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和所述输出构件之 间建立至少十二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说 明 书 CN 103821839 A 12 8/16 页 13 0040 22. 根据方案 20 所述的变速器, 还包括第七扭矩传递机构, 所述第七扭矩传递机 构可选择性地接合。
47、以将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构 件互连, 且其中, 所述扭矩传递机构以至少两者的组合可选择性地接合以在所述输入构件 和所述输出构件之间建立至少十二个前进速度比和至少一个倒档速度比。 0041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方面和益处通过参考后述说明和附图将显而易见, 在附图中, 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元件或特征。 附图说明 0042 本文所述的附图仅用于图示说明的目的, 且不打算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 围。 0043 图 1 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的剖视图 ; 图 2 是图 1 的变速器的截面图 ; 图 3 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的实。
48、施例的杠杆图 ; 图 4 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 图5是示出了在图3-4中示出的变速器的可用前进和倒档速度或传动比的每个中的各 种扭矩传递元件的接合状态的真值表 ; 图 6 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的实施例的杠杆图 ; 图 7 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 图8是示出了在图6-7中示出的变速器的可用前进和倒档速度或传动比的每个中的各 种扭矩传递元件的接合状态的真值表 ; 图 9 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的实施例的杠杆图 ; 图 10 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带式离合器的变速器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 以及 图11是示出。
49、了在图9-10中示出的变速器的可用前进和倒档速度或传动比的每个中的 各种扭矩传递元件的接合状态的真值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说明本质上仅为示范性的且绝不意图限制本公开、 应用、 或使用。 0045 现参考图 1 和 2, 示出了变速器 12 的实施例的一部分。变速器 12 包括壳体 20、 支 撑构件 22、 多个行星齿轮组 24 以及带式离合器组件 26。壳体 20 通常围绕并包封变速器 12 的部件, 包括行星齿轮组 24。壳体 20 优选地由轻质但耐用的材料 (例如, 铝) 制成。 0046 支撑构件 22 包括筒体部 30、 盘部 32、 锚定部 34 和伺服凹穴部 36。在所提供的示 例中, 支撑构件 22 是紧固到壳体 20 的铸铁构件。筒体部 30 包括径向外表面 40 和径向内 表面 42。径向外表面 40 旋转地支撑链轮 41, 径向内表面 42 接合至少一个轴承 44。盘部 32 从筒体部 30 向外延伸并且是大致平面状的形状。锚定部 34 从盘部 32 延伸并且限定用 于支撑带的销孔46, 如将在下文描述的。 伺服凹穴部36从盘部32延伸, 并且限定成形为安 装伺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