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一种用于治疗血淋的中药.pdf

  • 上传人:b***
  • 文档编号:5416586
  • 上传时间:2019-01-14
  • 格式:PDF
  • 页数:5
  • 大小:329.4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56949.4

    申请日:

    2014.12.11

    公开号:

    CN104383213A

    公开日:

    2015.03.0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945申请公布日:201503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45申请日:201412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45; A61P13/00; A61P7/04

    主分类号:

    A61K36/8945

    申请人:

    丁大双

    发明人:

    丁大双

    地址:

    225500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南山寺路49号9幢5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淋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生地10份、炒黄柏8份、香桃木实9份、旱莲草9份、大蓟8份、小蓟8份、茜草根8份、粉萆薢6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血淋。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血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生地10份、炒黄柏8份、香桃木实9份、旱莲草9份、大蓟8份、小蓟8份、茜草根8份、粉萆薢6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治疗血淋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淋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病名
    淋证以尿血或尿中夹血为主要症候者。《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
    病理
    血淋系“五淋”之一,属淋证范畴。血淋病位主要在膀胱和肾,且与肝脾亦有关。其主要发病机理为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病久则可由实转虚,而见虚实夹杂证。其发病机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膀胱湿热:多因阴部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热盛伤络,迫血妄行,故小便涩痛有血,而成血淋。(2)脾肾亏虚:久淋不愈,耗伤正气,或房事不节,皆可导致脾肾两虚,肾阴不足,虚火灼络,血不循经,故尿中夹血,而致血淋。血淋因湿热下注,热伤血络者属实;阴虚火旺,扰动阴血者属虚。
    症状
    《医宗必读·淋证》将血淋分为血热、血冷、血虚、血瘀诸种。主证小便涩痛有血。
    血热者,尿出灼热刺痛,血色鲜红,脉有力。
    血冷者,尿出血色晦暗,面色枯白,脉沉迟。
    血虚者,尿出时涩痛不甚,尿色淡红,脉虚数。
    血瘀者,尿时阴中痛如刀割,血色紫暗有块,小腹硬满,脉沉弦或数。
    血淋多见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尿路结石、结核、泌尿系肿瘤等疾病。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生地【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性味】甘,寒。【归经】 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用法用量】 9~15g
    炒黄柏【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炮制】炒黄柏:取黄柏片,,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晾干【性味】 苦,寒。【归经】 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用法用量】 3~12g;外用适量。【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香桃木实【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香桃木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性味】干寒,味苦。【功能主治】生干生寒,凉血止血,燥湿止泻,收敛止汗,消炎止痛,滋补毛根。主治湿热性或血液质性疾病,如热性出血,牙眼出血,尿血尿涩,月经过多,湿性腹泻,出汗不止,各种炎肿,脓创,毛发脱落等。
    旱莲草【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花开时采割,晒干。【性味】 甘、酸,寒。【归经】 归肾、肝经。【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用法用量】 6~12g。外用鲜品适量。【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大蓟【来源】 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以全草及根入药。野生品春、夏开花前连根挖出洗净晒干。栽培品在栽后第二年采收。【性味】 味甘;微苦;性凉【归经】 归心;肝经【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行瘀消肿。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瘰疬;湿疹;肝炎;肾炎【用法用量】 5-10g。   
    小蓟【来源】 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 (Bunge)Kitam.[Cirsium segetum Bunge]的干燥地上部分(带花全草),根状茎亦可入药。夏季采收带花全草,去杂质,鲜用或晒干。【性味】 甘、苦,凉。【归经】 归心、肝经。【功能主治】 全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根状茎:肝炎。【用法用量】4.5~9g。【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茜草根【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春、秋采挖,除去茎苗,去净泥土及细须根,晒干。一般以秋季采者质量为佳。【性味】 苦,寒。【归经】 入心。肝经。【功能主治】 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 3~9g。
     粉萆薢【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 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性味】 苦,平。【归经】 归肾、胃经。【功能主治】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用法用量】 5~15g。【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血淋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血淋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血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生地10份、炒黄柏8份、香桃木实9份、旱莲草9份、大蓟8份、小蓟8份、茜草根8份、粉萆薢6份。
        发明人认为血淋为君相火旺,湿热留恋膀胱血份而发病。故组配本方。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收集患者68 例,其中男性56 例,女性12 例。18~30 岁24 例,30~50 岁的39 例,50 岁以上的5 例,结石0.1~0.4cm 39 例,0.4~0.7cm 16 例,直径大于0.7cm 13 例。所有病例都是经B 超和腹部X 线平片确诊为泌尿系结石,其中肾结石28 例,输尿管结石32 例,尿道结石2 例,膀胱结石6 例。以上病人都是以突发性剧烈疼痛,牵引少腹,尿频,尿急,尿疼,尿色混浊,甚至尿中有血或细砂石为主要表现。
    2、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3次。
    3、 疗效观察
    方药确定后,以临床症状分急慢性而加减,5d 为1 个疗程,方药1 付/d,连续治疗2 个疗程观察疗效。
    4、疗效的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X 线腹部平片和B 超检查结石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改善,X 线腹部平片和B 超检查结石模糊,疼痛明显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5、结 果
    68 例患者中,1个疗程后,治愈18 例,治愈率为26.47%,有效48例,有效率为70.58%,无效4 例。两个疗程后,治愈51 例,占75%,有效16 例,占23.52%,无效1 例,占1.47%,总有效率为98.53%。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血淋,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生地10g、炒黄柏8g、香桃木实9g、旱莲草9g、大蓟8g、小蓟8g、茜草根8g、粉萆薢6g;先将以上药材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用于治疗血淋。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实施例2
    称取:生地10g、炒黄柏8g、香桃木实9g、旱莲草9g、大蓟8g、小蓟8g、茜草根8g、粉萆薢6g;先将以上药材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血淋。口服,每日服用一次。
    实施例3
    称取:生地10g、炒黄柏8g、香桃木实9g、旱莲草9g、大蓟8g、小蓟8g、茜草根8g、粉萆薢6g;先将以上药材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血淋。口服,每日分早晚两次服用。

    关 键  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于治疗血淋的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41658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