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自组装的非酶离子检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DNA自组装的非酶离子检测方法.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056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18 CN 103305605 A *CN103305605A* (21)申请号 201310176158.X (22)申请日 2013.05.13 C12Q 1/68(2006.01) G01N 21/64(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 究院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开 源大道 190 号 (72)发明人 曾令文 葛晨晨 陈俊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谭英强 (54) 发明名称 基于 DNA 自组装。
2、的非酶离子检测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 DNA 自组装的非酶离子检 测方法, 使用捕获探针捕获被离子特异性酶切反 应中生成的单链核酸, 之后与自组装探针反应生 成长DNA双链, 通过确定DNA双链的量来确定离子 浓度。 具有操作简单, 检出限低, 线性范围大, 特异 性好, 反应迅速, 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序列表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序列表2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05605 A CN 10330560。
3、5 A *CN103305605A* 1/1 页 2 1. 基于 DNA 自组装的非酶离子检测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设计捕获探针 CP、 自组装探针 SP1 和 SP2, CP 的一端连接有分离标记, 另一端与底 物 DNA 链的一端 MP 互补 ; 探针 SP1 的 5 端和 3 端可分别和 SP2 的 3 端和 5 端互补, 自 组装形成双链 DNA, SP1 和 SP2 的 5 端和 3 端中至少部分序列、 探针 CP 和 MP 共互补形成 双链复合体 ; 2) 将底物 DNA 链、 待测离子依赖型 DNA 酶和样本加入反应液中, 混匀, 反应完全 ; 3) 在上述反应液中加。
4、入 CP, 充分反应使其与底物 DNA 链被切断而形成的 MP 链杂交, 得到 CP-MP 杂交链 ; 4) 将 CP-MP 杂交链分离, 清洗去除其他游离 DNA 链 ; 5) 将纯化的 CP-MP 杂交链、 SP1、 SP2 加入反应液, 反应完全以形成自组装双链, 得到 CP-MP-SP1-SP2 双链复合体 ; 6) 将 CP-MP-SP1-SP2 双链复合体, 清洗去除其他游离 DNA 链 ; 7) 通过检测清洗后的 DNA 链中双链 DNA 的量, 确定待测离子的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步骤 3) , 同时加入 CP 和封闭 DNA, 封闭 D。
5、NA 与底物 DNA 链被切割后的另一段序列完全互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CP中核酸序列的长度为1530 bp。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SP1 和和 SP2 的长度独立为 20 50 bp。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分离标记为亲合基团、 固相载体。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清洗后的 DNA 链与特异性嵌入双 链 DNA 中的荧光染料反应, 之后检测其荧光值确定双链 DNA 的量。 7. 实现权利要求 1 6 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检测试剂盒。
6、。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05605 A 2 1/5 页 3 基于 DNA 自组装的非酶离子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种离子检测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 DNA 自组装的非酶离子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环境中离子的浓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在众 多的离子中, 重金属离子的危害性更大, 更有必要对其含量进行精确的测定。 0003 传统的用于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主要有石墨烯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和 电 感 耦 合 等 离 子 原 子 发。
7、 射 光 谱 法 (ICP-AES : 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这两种方法对 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准确可靠, 但使用的仪器价格昂贵, 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操作, 因而限制了其在基层实验室的广泛应用。近年来, 各种检测重金属离子的生物传感器不断 出现, 其检测的原理都是依赖于重金属离子能够切割其 DNA 酶结合的底物链的特定位点, 然后使用一系列的方法来检测释放的底物链, 检测方法包括 : 荧光法, 比色法, 动力学光散 射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等。虽然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 这些方法操作简便, 检测灵敏度 高,。
8、 但是需要用到蛋白酶或者荧光标记 DNA, 增加了检测的成本和反应体系的复杂性。胶体 金试纸条提供了一种定性的方法检测重金属离子, 但是不能够准确定量。因此发明一种简 单、 便宜、 灵敏的和可定量的方法来检测重金属离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 DNA 自组装的非酶离子检测方法, 本发明方法不 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实现上述检测方法的试剂盒。 0006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基于 DNA 自组装的非酶离子检测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设计捕获探针 CP、 自组装探针 SP1 和 SP2, CP 的一。
9、端连接有分离标记, 另一端与底物 DNA 链的一端 MP 互补 ; 探针 SP1 的 5 端和 3 端可分别和 SP2 的 3 端和 5 端互补, 自组 装形成双链 DNA, SP1 和 SP2 的 5 端和 3 端中至少部分序列、 探针 CP 和 MP 共互补形成双 链复合体 ; 2) 将底物 DNA 链、 待测离子依赖型 DNA 酶和样本加入反应液中, 混匀, 反应完全 ; 3) 在上述反应液中加入 CP, 充分反应使其与底物 DNA 链被切断而形成的 MP 链杂交, 得 到 CP-MP 杂交链 ; 4) 将 CP-MP 杂交链分离, 清洗去除其他游离 DNA 链 ; 5) 将纯化的 CP。
10、-MP 杂交链、 SP1、 SP2 加入反应液, 反应完全以形成自组装双链, 得到 CP-MP-SP1-SP2 双链复合体 ; 6) 将 CP-MP-SP1-SP2 双链复合体, 清洗去除其他游离 DNA 链 ; 7) 通过检测清洗后的 DNA 链中双链 DNA 的量, 确定待测离子的量。 说 明 书 CN 103305605 A 3 2/5 页 4 0007 优选的, 在步骤 3) , 同时加入 CP 和封闭 DNA, 封闭 DNA 与底物 DNA 链被切割后的另 一段序列完全互补。 0008 优选的, CP 中核酸序列的长度为 15 30bp。 0009 优选的, SP1 和和 SP2 的。
11、长度独立为 20 50bp。 0010 该方法中, 分离标记为亲合基团、 固相载体。 0011 优选的, 将清洗后的DNA链与特异性嵌入双链DNA中的荧光染料反应, 之后检测其 荧光值确定双链 DNA 的量。 0012 实现上述检测方法的试剂盒, 该试剂盒中含有 CP、 离子依赖型 DNA 酶链、 SP1 和 SP2。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 在检测体系中, 检测信号的放大不需要使用任何蛋白酶, 降低了实验过程中对温度 的要求。 0014 (2) 本发明体系对样本的要求低, 可以用于实际样品的定量检测。 0015 (3) 本发明中用 DNA 自组装形成的双链作为信号放大方式,。
12、 反应快速方便, 缩短了 操作时间。用于实现信号放大的 DNA 纳米管的核酸序列不需要荧光标记, 降低了检测成本。 并且随着检测的靶核酸序列的不同, SP1 和 SP2 的序列可以随意改变。 0016 (4) 本发明所述的 DNA 自组装非酶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对铜离子的检测 限为 12.8pM, 比 FDA 规定的检测限 (20M) 提高了 1000 多倍。检测迅速方便, 用普通的荧 光分光光度计读数, 不需要昂贵的仪器, 节约了检测成本。 0017 (5) 本发明所述的 DNA 自组装非酶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其他离子对检测 不产生明显的干扰。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
13、本发明方法的检测原理图 ; 图 2 为验证 SP1 与 SP2 是否能组装成长双链 DNA 的电泳图谱 ; 图 3 为本发明方法的检测结果曲线 ; 图 4 为本发明方法的灵敏度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DNA 纳米管是由两种首尾互补的核酸序列通过级联的杂交反应而形成的一个长链 结构, 这个长的双链 DNA 被 SYBR Green 染色后, 就可以作为一个信号探针用于核酸的检 测。因此, 使用 DNA 纳米管作为信号放大装置用来检测铜离子具有明显的优势。检测中避 免使用蛋白酶、 荧光标记 DNA 和复杂昂贵的仪器, 适合在基层实验室使用。 0020 离子依赖型 DNA 酶可与其底物。
14、 DNA 链形成酶 - 底物复合体。已经发现的离子依赖 型 DNA 酶有铜离子、 铅离子、 汞离子、 铀离子。 0021 基于 DNA 自组装的非酶离子检测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设计捕获探针 CP、 自组装探针 SP1 和 SP2, CP 的一端连接有分离标记, 另一端与底物 DNA 链的一端 MP 互补 ; 探针 SP1 的 5 端和 3 端可分别和 SP2 的 3 端和 5 端互补, 自组 装形成双链 DNA, SP1 和 SP2 的 5 端和 3 端中至少部分序列、 探针 CP 和 MP 共互补形成双 说 明 书 CN 103305605 A 4 3/5 页 5 链复合体 ;。
15、 2) 将底物 DNA 链、 待测离子依赖型 DNA 酶和样本加入反应液中, 混匀, 反应完全 ; 3) 在上述反应液中加入 CP, 充分反应使其与底物 DNA 链被切断而形成的 MP 链杂交, 得 到 CP-MP 杂交链 ; 4) 将 CP-MP 杂交链分离, 清洗去除其他游离 DNA 链 ; 5) 将纯化的 CP-MP 杂交链、 SP1、 SP2 加入反应液, 反应完全以形成自组装双链, 得到 CP-MP-SP1-SP2 双链复合体 ; 6) 将 CP-MP-SP1-SP2 双链复合体, 清洗去除其他游离 DNA 链 ; 7) 通过检测清洗后的 DNA 链中双链 DNA 的量, 确定待测离。
16、子的量。 0022 优选的, 在步骤 3) , 同时加入 CP 和封闭 DNA, 封闭 DNA 与底物 DNA 链被切割后的另 一段序列完全互补。这样, 当反应物不含有待测离子时, CP、 封闭 DNA 和底物 DNA 链通过碱 基互补, 形成与底物 DNA 链完全互补的双链, 该双链不具有粘性末端, 无法与 SP1 或 SP2 互 补, 可以进一步减少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0023 DNA 酶 - 底物复合体在正常条件可以稳定存在, 其底物 DNA 链不易脱落, 但是在对 应离子存在的情况下, 底物 DNA 链会在特异位点被切断, 如铜离子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切 断与铜离子依赖型DNA酶链。
17、杂交的底物链, 切断后的底物链与DNA酶链的亲和力降低, 无法 与DNA酶链形成杂交复合体, 释放出两条单链核酸, 这些单链核酸可与捕获探针CP杂交。 方 便起见, 将切割后形成的单链核酸中的一条记为 MP。MP 的一端与 CP 杂交, 另一端与 SP1 或 SP2 的一端杂交, 这样就可以将 CP、 MP、 SP1 和 SP2 连接在一起。 0024 综合考虑合成的难度和所需的碱基互补配对力, 探针 SP1 和 SP2 的长度独立优选 为2050bp。 当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 通过有限次实验确定核酸序列的长度。 这些核酸可以被进一步修饰, 如使用 LNA 修饰, 以提高其特异性。
18、、 热稳定性等, 以获得更佳 的检测效果。 0025 该方法中, 分离标记的用途在于简化后续的分离操作, 分离标记可以是亲合基团、 固相载体等。常见的分离标记有亲和分离标记、 固相载体等。亲和分离标记包括但不限于 生物素、 抗原、 核酸序列等, 这些亲和分离标记可以通过亲和作用, 如生物素 - 链霉亲和素 反应、 抗原 - 抗体反应、 核酸互补作用等结合在一起, 形成复合体, 方便分离 ; 固相载体包括 但不限于磁珠、 微球、 酶标板等。 0026 最终双链DNA量的确定 : 可以通过加入特异性插入双链DNA的荧光染料, 之后检测 荧光强度以确定最终DNA双链的量, 亦可以使用其他公知的方法确。
19、定双链DNA的量, 如琼脂 糖凝胶电泳, 分光光度计测量 ds-DNA 的 OD 值。 0027 优选的, 将清洗后的DNA链与特异性嵌入双链DNA中的荧光染料反应, 之后检测其 荧光值确定双链 DNA 的量。这种荧光染料的实例有 SYRB GreenI、 Taqman 探针、 分子信标 等。 0028 下面结合附图, 示例性说明本发明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 0029 参照图 1, Cu 依赖型 DNA 酶链与底物 DNA 链杂交形成稳定的复合体, 当铜离子存在 时, 底物 DNA 链在酶切位点 G 处被特异性切断, 形成两条单链核酸, 将其中的一条核酸命名 为 MP, MP 可与捕获探针 CP。
20、 杂交, 形成 CP-MP 复合体 ; 反之, 如样本中不存在 Cu, 则底物 DNA 链不会切断, CP 会与底物链形成复合体, 记为 CP-Cu 复合体 ; 说 明 书 CN 103305605 A 5 4/5 页 6 通过 Biotin-SA 的亲和作用将 CP-MP 复合体或 CP-Cu 复合体分离 ; 在加入自组装探针 SP1 和 SP2 后, SP1 和 SP2 中的一条与 CP-MP 复合体的粘性末端杂 交, 形成另一粘性末端, SP1 和 SP2 自组装形成长双链 DNA, 记为 CP-MP-SP1-SP2 复合体 ; 而 CP-Cu复合体因为底物DNA链含有无法SP1与SP2。
21、互补的额外序列, 无法进一步形成具有长 双链 DNA 复合体, 反应至此结束 ; 同样的, 通过Biotin-SA的亲和作用将CP-MP-SP1-SP2复合体清洗分离, 去除多余的游 离核酸, 之后加入 SYBR Green , 通过检测其荧光确定铜离子的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31 引物设计 : 设计合成 CP、 Cu 依赖 DNA 酶链底物 DNA 链、 Cu 依赖 DNA 酶链、 封闭 DNA、 SP1 和 SP2, 具体的核酸序列如下 : 其中, Cu 底物 DNA 链中下划线标记的 G 即为酶切位点, 靶序列 MP 为 Cu 底物 DNA 链经 酶切。
22、后的较长序列 ; MP 中下划线标记的部分与 CP 互补, 其余部分与 SP1 的 5 端互补, 也可 与封闭 DNA 互补 ; SP1 和 SP2 中, 下划线标记的核酸互补, 其余部分亦互补。 0032 SP1 和 SP2 的自组装 : 用 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 SP1 和 SP2 是否可以自组装形成长双链。从左至右, 第一 个泳道为 DNA 的 marker, 第二, 三个泳道中分别加入 5L 的 1M SP1 和 1M SP2, 第四泳 道加入 5L (SP1+SP2) 混合液, 100V 恒定电压 30min 进行电泳, 最后结果用成像系统观察。 0033 实验结果如图 2 所。
23、示。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SP1 和 SP2 自组装形成双链 DNA。 0034 铜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 1) 在 94L 的 10SSC 中, 分别加入 5L 的 DNA 酶链 (100M) 与 1L 的底物链 (100M), 90加热变性 2 分钟, 然后室温缓慢冷却 1 小时, 使 DNA 酶链和底物 DNA 链充分 杂交, 得到反应液 1 ; 2)向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铜离子中加入溶液(1), 再分别加入50M的抗坏血酸钠, 得到 铜离子的终浓度分别为 (10M,1M,200nM,50nM,2nM,100pM,20pM,0pM) , 室温反应 1 小 时, 使铜离子充分的切割底物链, 从。
24、而释放出靶核酸 MP, 得到反应液 2 ; 说 明 书 CN 103305605 A 6 5/5 页 7 3) 在 100L2mg/ml 的链霉亲和素修饰的磁珠 (SA-MBs) 中加入捕获探针 CP, 使其终浓 度为 1M ; 通过磁珠分离去上清, MBs-CP 重悬于 100LTris 缓冲液中 (50mM, pH7.4, 含有 0.01% 的 Tween-20 和 0.5%BSA), 得到反应液 3 ; 4) 向反应液 2 中分别加入 10L 的反应液 3, 室温振荡反应 30 分钟。磁性分离洗去多 余的核酸, 用 4SSC 重悬后, 分别加入 1M 的 SP1 和 SP2, 室温振荡反。
25、应 45 分钟, 磁性清 洗, 加入 SYBR Green 染色, 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溶液的荧光信号。 0035 对不同浓度的铜离子的检测 :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溶液, 浓度分别为 10M, 1M, 200nM, 50nM, 2nM, 100pM, 20pM, 0pM, 按上述的铜离子浓度检测方法进行铜离子浓度检测, 检测结果如图 2 所示。 0036 由图 3 可知, 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 溶液的荧光强度也随着增加, 并且铜离 子浓度的对数 (logC) 与溶液的荧光强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铜离子的线性范围是 20pM-1M, 检测限为 12.8pM, 比美国环境保护局 (F。
26、DA) 规定的检测限 (20M) 提高了 1000 多倍。 0037 特异性实验 : 按照上述的铜离子浓度检测方法, 分别配制 10M 不同重金属离子的标准溶液, 这些 重金属离子分别是 Mn2+, Mg2+, Ni2+, Cd2+, Ca2+, Hg2+, Zn2+, Pb2+, Co2+并检测其荧光值。实验结 果如图 4 所示。 0038 实验结果显示, 与空白(blank)的荧光强度比较, 除了Pb2+和Co2+会产生稍高的荧 光信号, 其他金属离子的溶液荧光强度与空白基本一致。而使用 1M 的铜离子检测可以产 生很高的荧光信号, 说明该传感器选择性好, 不容易受其他物质的干扰, 特异性。
27、很好。 0039 类似的, 参照上述方法, 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离子依赖型 DNA 酶链, 配合相应的底物 链及自组装探针, 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离子的浓度检测。 说 明 书 CN 103305605 A 7 1/2 页 8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基于 DNA 自组装的非酶离子检测方法 iron 7 PatentIn version 3.5 1 42 DNA 人工序列 1 atactccccc aggtgccgag cttctttcta atacggctta cc 42 2 35 DNA 人工序列 2 ggtaagcctg ggcctctttc tttttaagaa agaac 35 。
28、3 35 DNA 人工序列 3 atactccccc aggtgccgag cttctttcta atacg 35 4 序 列 表 CN 103305605 A 8 2/2 页 9 17 DNA 人工序列 4 cgtattagaa agaagct 17 5 17 DNA 人工序列 5 cgtattagaa agaagct 17 6 35 DNA 人工序列 6 cggcacctgg gggagtattg cggaggaagg tgccg 35 7 35 DNA 人工序列 7 atactccccc aggtgccgcg gcaccttcct ccgca 35 序 列 表 CN 103305605 A 9 1/3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05605 A 10 2/3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05605 A 11 3/3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05605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