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pdf(1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467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1.02 CN 102846706 A *CN102846706A* (21)申请号 201110180618.7 (22)申请日 2011.06.30 A61K 36/537(2006.01) A61K 36/634(2006.01) A61K 36/704(2006.01) A61K 36/714(2006.01) A61K 36/73(2006.01) A61K 36/746(2006.01) A61K 36/756(2006.01) A61K 36/804(2006.01) A61K 36/815(200。
2、6.01) A61K 36/855(2006.01) A61K 36/8945(2006.01) A61K 36/8964(2006.01) A61K 36/8968(2006.01) A61K 36/8969(2006.01) A61K 36/8994(2006.01) A61K 36/9066(2006.01) A61K 36/9068(2006.01) A61K 9/00(2006.01) A61P 1/02(2006.01) A61P 7/00(2006.01) A61P 7/06(2006.01) A61P 15/00(2006.01) A61P 15/12(2006.01) A61。
3、P 17/04(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3/06(2006.01) A61K 35/32(2006.01) A61K 35/36(2006.01) A61K 35/56(2006.01) A61K 35/64(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 218 号生物纳米科技园 A3 楼 326 单元 申请人 杨洪舒 (72)发明人 杨洪舒 (54) 发明名称 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 生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 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4、, 其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按 重量配比为 : 当归 30 份、 黄芪 6 份。其生产过程 包括 : 超音速气流粉碎、 醇水提取、 超声波粉碎提 取、 水煎浓缩、 超音速喷雾干燥、 纳米研磨、 高压乳 匀、 纳米粒制备等。 本发明注重运用纳米载体联用 技术所体现出的多协同、 多靶向等优点。 规模化生 产后, 可大幅减少生产成本, 大幅提高产品质量, 可使药物的靶向性、 缓控释性更强。 可内外给药并 举, 可按子午流注、 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在四个 时间段服用。 还可以制备成膜剂、 透皮剂按子午流 注、 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贴在人体不同部位, 可 通过皮肤直接吸收。 (51)Int.Cl. 权利要求。
5、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1/2 页 2 1. 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新剂型有效 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当归 30 份、 黄芪 6 份。 其中, 所述各中药富含有机锌、 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将药物与载体制备成药物载体原料药, 原料药可以是纳米粒、 毫微粒、 微米脂质体、 纳米脂质体、 固体脂质纳米粒、 纳米聚合物胶束、 药质体、 纳米乳、 脂质微球、 微。
6、囊、 微乳、 脂 质液体、 纳米膜、 纳米混悬液、 微胶囊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并可根据需要将一种或多种 进行混合。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不仅是所述范围内的上述药物载体原料药, 也包括 在其基础上制备或添加其他不影响其所治疾病的疗效, 而只是使其疗效更好的药物载体原 料药。 3.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所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本新剂型选用的药物载体材料、 活性剂、 助乳剂、 分散剂等药物辅料是明胶、 清 蛋白、 淀粉及其衍生物、 海藻酸盐、 - 环糊精、 蛋白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乳糖、 羟丙基甲 基纤维素、 乙基纤维素、 邻苯二甲酸乙。
7、酸纤维素、 甲基丙烯醋酸酯、 聚乳酸、 氰基丙烯酸酯、 半固态聚原酸酯、 三酰甘油酯 ( 如三硬脂酸、 三棕榈酸、 三月桂酸、 三油酸等中、 长链脂肪酸 的甘油酯 )、 甘油酯 ( 如单硬脂酸甘油酯, 含有单、 二、 三酰甘油酯的合成甘油酯 )、 胆固醇、 聚乙二醇、 微晶石蜡、 鲸酯蜡、 红细胞、 蒙脱石、 茶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权利要求所述的 保护范围不仅是所述范围内的上述药物辅料, 也包括在其基础上添加其他不影响其所治疾 病, 而只是使其疗效更好的药物辅料。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 及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说的。
8、整合型新剂型根据中医整体理论、 配伍理论和药物的药 理、 药效、 药代、 毒理等指标, 采用药物纳米粉体、 微米粉体、 药物单体、 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有效物质群、 中药浸膏、 水煎浓缩液和不同的药物辅料、 药物载体联合使用。并可根据制备 需要将其一种或多种进行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 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最终可形成的整合型新剂型终端产品是 : 片剂、 散剂、 栓剂、 棒剂、 颗粒剂、 软胶囊剂、 硬胶囊剂、 泡腾剂、 滴丸剂、 气雾剂、 膏剂、 口服溶液剂、 缓释片剂、 控释片剂。 6. 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
9、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 取各中药饮片预处理, 称量后置入粉碎机粉碎至 80-200 目, 然后采用超音速 气流粉碎至 1-10 微米, 得不同中药微米粉, 备用。 步骤二 : 取 60的当归微米粉用 6-12 倍量的 30 -90醇水溶液混合浸泡 1-2 天, 回流提取 3 次, 同时提取水溶性、 醇溶性、 酯溶性三种有效药物成份, 回收酒精, 得提取物以 备用。 步骤三 : 取 60的黄芪微米粉, 采用超声波分散萃取设备分别进行分散提取, 超声功 率为 : 800W-3000W、 超声频率 : 28KHz-120KHz、 提取时间为 10-100 分钟。
10、, 得提取物以备用。 步骤四 : 将步骤二、 步骤三所得中药提取物, 采用纳米球磨机研磨 4-16 个小时, 得粒径 分布为 50-1000 纳米的纳米粉, 备用。 步骤五 : 取 40的各中药微米粉, 用水浸泡两小时后用中药煎药机水煎煮 3 次, 煎液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46706 A 2 2/2 页 3 并过滤, 滤液浓缩, 得浸膏或水煎浓缩液以备用。 步骤六 : 将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所得中药提取物、 纳米粉根据需要以及其不同的药 性、 药理作用, 可分别采用层离、 大孔吸附、 凝胶分子筛选、 模分离、 超速离心等技术进行制 备, 得到不同的药物单体、 有效部位、。
11、 有效物质群等药物原料。 步骤七 : 将上述所得药物原料采用不同的药物辅料及载体按 2010 年版 中国药典 中 相关制剂部分标准规范和 2005 年版中国药典 附录 XIXE“微囊、 微球、 与脂质体制剂指导 原则” 等中的要求分别采用高压乳匀法、 包合技术、 固体技术、 研磨法、 溶剂 - 熔融法、 挤压 法、 复凝聚法、 乳化交联法、 聚合分散法、 熔融法、 冷冻干燥法等技术制备成纳米粒、 毫微粒、 微米脂质体、 纳米脂质体、 固体脂质纳米粒、 纳米聚合物胶束、 药质体、 纳米乳、 脂质微球、 微 囊、 微乳、 脂质液体、 纳米膜、 纳米混悬液、 微胶囊等原料药。原料药粒径为 10 纳米。
12、 -10 微米 之间。 步骤八 : 按 2010 年版 中国药典 中制剂部分标准规范要求, 取步骤五所得中药浸膏或 水煎浓缩液和步骤七所得纳米粒、 脂质体、 纳米乳、 微囊等原料药中的一种或多种按配方比 例进行混合。 步骤九 : 在 GMP10000 级洁净室里, 将上述混合好的原料药采用全自动胶囊灌装机分别 灌装成硬胶囊和软胶囊。也可以按 2010 年版的 中国药典 相关制剂标准规范制成其它类 型的上述终端产品。 步骤十 : 将制成的终端产品分别进行数粒、 装瓶、 装盒、 封口、 粘贴标贴、 打码、 装箱等内 外包装。 包装好的产品按生产批次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统一瞬间灭菌, 并开具灭菌报告单。
13、。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中用到的粉碎和提取方法, 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 围不仅是所述的制备技术和方法, 根据需要, 也包括在其基础上添加或使用其他效果更好、 更经济、 更新、 更先进、 更环保的粉碎方法、 提取方法和技术。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步骤六中的药物单体、 有效物质、 有效部位制备技术以及所述步骤七中采用不 同药物辅料制备成的不同类型的纳米粒、 纳米乳等原料药, 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不 仅是所。
14、述的制备技术和方法, 根据需要, 也包括在其基础上添加或使用其他效果更好、 更经 济、 更新、 更先进、 更环保的制备方法和技术。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其关键点 1 是根据原料药的粒径不同和药性的不同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 可产 生不同的靶向性和缓控释性。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 特征在于 : 其关键点 2 是可内外给药并举, 可按子午流注、 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在四个时 间段服用。 还可制备成膜剂、 透皮剂按人体气血流动规律分别贴在人体不同部位, 通过皮。
15、肤 直接吸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46706 A 3 1/11 页 4 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当归补血 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水煎液复方药效化学反应因化学成分太多, 暂时还未被揭示其神秘面纱, 但 中药方剂中一些神秘黑箱药效作用就藏在中药水煎液中, 不能一味最求中药西化、 中药现 代化而只用单体和有效部位。中药水煎浓缩液不能弃之不用!中药方剂用水煎煮时, 由于 方剂合煎时的高温以及溶液中复杂的化学环境, 可能在溶液中发生固有物质间。
16、的络合、 水 解、 氧化、 还原等反应, 从而生成溶液中原来没有的某些新物质, 这些新物质对全方产生增 效、 减毒或改性等药效作用。 加强中药方剂水煎液中新成分形成机制、 稳定性及其药效的研 究, 对提高中药复方和新药水平, 逐步缩小中药复方和中药新药与国际间的差距, 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为研究开发中药新药增加了新途径和新来源。 0003 我国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规定, 改变剂型作为新药研究来管理。制剂水平的落后不 仅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 而且导致药品附加值低, 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和产业经济效益, 是造 成我国医药工业产品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而产值仅相当于一两个跨国制药公司的主要原因 之一。 。
17、0004 新药、 新剂型开发水平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医药工业的经济与技术实力。我国口服 制剂约占各种全身给药制剂的 2/3, 加快研制和推广口服缓控释制剂是当前急需要做的工 作。 0005 当归补血汤出自 内外伤辩惑论 , 是一首金元时代李东垣所创造的益气补血方 剂, 方由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以51比分组成的, 具有益气生血功效, 多用于治劳倦内伤, 气血虚, 阳浮于外之虚热证。主治 : 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 烦渴欲饮, 脉洪大而虚, 重 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 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 或疮疡溃后, 久不愈合者。现代广为应用。近 年来对当归补血汤配伍比例及其有效成分等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视, 许多学。
18、者正致力于探索 不同配比与其物质基础及效用之间的内在联系方面的实验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 渗入, 发现其具有促进造血、 调节免疫功能、 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 为当归补血汤用于多种 原因所致之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系统及其肿瘤等疾病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0006 方论 : 0007 该方证为劳倦内伤, 血虚气弱, 阳气浮越所致。血虚气弱, 阴不维阳, 故肌热面赤、 烦渴引饮, 此种烦渴, 常时烦时止, 渴喜热饮 ; 脉洪大而虚、 重按无力, 是血虚气弱, 阳气浮越 之象, 是血虚发热的辨证关键。治宜补气生血, 使气旺血生, 虚热自止。方中重用黄芪, 其用 量五倍于当归, 其义有。
19、二 : 本方证为阴血亏虚, 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 此时, 恐一时滋阴补血 固里不及, 阳气外亡, 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 即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 无形之气所当急 固” 之理, 此其一 ; 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 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 以资化源, 使气旺血生, 此其二。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 则浮阳秘敛, 阳生阴长, 气旺血生, 而虚热自退。至于妇人 说 明 书 CN 102846706 A 4 2/11 页 5 经期、 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疮疡溃后, 久不愈合, 用本方补气养血, 扶 正托毒, 有利于生肌收口。 0008 各家论述 : 0009 内外伤辨惑论 说 :。
20、“血虚发热, 证象白虎。 ” 故本方应与白虎汤加以区别。白虎 汤证是因于外感, 热盛于内, 病情属实 ; 当归补血汤证由于内伤, 为血虚气弱, 病情属虚。因 此, 白虎汤证大渴而喜冷饮, 身大热而大汗出, 脉洪大而有力 ; 当归补血汤证口渴则喜温饮, 身虽热而无汗, 脉大而虚, 重按无力。所以 内外伤辨惑论 强调 :“惟脉不长实, 有辨耳, 误 服白虎汤必死。 ” 吴昆 医方考 卷 3 :“血实则身凉, 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 虚其阴血, 则阳独治, 故令肌热、 目赤、 面红、 烦渴引饮。 此证纯象伤寒白虎汤之证, 但脉大而虚, 非大而 长, 为可辨尔。 内经 所谓脉虚血虚是也。当归味厚,。
21、 为阴中之阴, 故能养血 ; 而黄芪则味 甘补气者也, 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 而曰补血汤者, 有形之血不能自生, 生于无形之气故也。 内经 日 :阳生阴长 , 是之谓尔。 ” 0010 内外伤辨惑论 卷中 :“治肌热, 燥热, 口渴引饮, 目赤面红, 昼夜不息, 其脉洪大而 虚, 重按全无。 内经 曰脉虚血虚, 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 惟脉不长实有辨耳, 误服白虎汤 必死。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 ” 0011 现代研究 : 0012 本方能增强骨髓造血功能而具有抗贫血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 降低心肌耗氧 量, 以防止或减轻心肌损伤。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可预防血栓的形成 ; 通过降低血液黏 。
22、度, 加快血流, 可改善血液对全身组织器官的供应。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升高血压。此 外, 本方还具有促进核酸蛋白合成、 抗应激反应等作用。 0013 临床应用 : 0014 1.白细胞减少症 : 用本方加三棱15g, 甘草10g, 日1剂水煎服。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40 例。该症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每组 20 例。治疗组服诸药, 对照组服利血生 20mg, 日 3 次。 2 组均服药 14-21 日。结果 : 治疗组显效 ( 连续 3 周检查周围血象, 白细胞在 4000/mm3 以 上, 临床症状消失 )8 例 ; 有效 ( 白细胞在 4000/mm3 以上, 临床症状改善 )11 。
23、例 ; 无效 1 例 ; 总有效率为 95。对照组显效 1 例, 有效 10 例, 无效 9 例, 总有效率为 55。治疗组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无效病例再用本方治疗, 仍能提高临床疗效。 0015 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用本方加血余炭 30g, 生甘草 15g, 仙鹤草 15g 为基 本方。气虚者选加党参、 白术、 黄精 ; 血虚者选加熟地、 阿胶、 枸杞子 ; 用虚者选加生地、 麦 冬、 五味子、 山萸肉、 鳖甲 ; 肾阳虚者选加菟丝子、 补骨脂、 鹿角胶、 巴戟天 ; 胃热盛者选加石 膏、 知母、 川军、 川连 ; 血热盛者选加丹皮、 赤芍、 紫草、 羚羊角 ; 伴感。
24、染者选加银花、 连翘、 蒲 公英、 败酱草、 大青叶等。日 1 剂, 重症患者, 日 2 剂。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4 例。 结果 : 全部病例有效 )。 0016 3. 痹证 : 用本方加减 : 当归 25g, 黄芪 35g, 桂枝 15g, 海风藤 10g, 秦艽 10g, 制川乌 6g。痛痹加细辛 3g ; 着痹加防己 8g, 薏苡仁 30g ; 行痹加防风 9g, 羌活 8g ; 热痹去川乌、 海风 藤, 加知母 10g, 石膏 30g, 忍冬花 20g。日 1 剂, 10 日为 1 疗程。治疗痹证 51 例, 结果 : 治愈 ( 关节肿痛、 肢体麻木消失, 运动自如 )36 。
25、例 ; 好转 ( 关节肿痛、 肢体麻木基本消失, 但活动 轻度受限 )10 例 ; 无效 5 例。疗效最短 10 日, 最长 45 日。该方对痛痹、 着痹疗效尤佳, 热痹 稍逊。 说 明 书 CN 102846706 A 5 3/11 页 6 0017 4. 足底痛 : 用本方加杜仲、 川断、 狗脊为主方。偏肝肾阴虚者加熟地、 玄参、 杞子、 知母等 ; 偏脾肾阳虚者加肉桂、 附子、 菟丝子、 补骨脂等。治疗足底痛 30 例, 结果 : 显效 18 例, 好转 9 例, 减轻 3 例, 全部病例有效。用药最少者 14 剂, 最多者 60 剂。 0018 5. 子宫发育不良性闭经 : 用本方加减。
26、 : 当归 30g, 黄芪 50g, 莪术 15g, 三棱 15g, 丹 参 15g, 月月红 15g, 日 1 剂水煎服, 连服 3 个月为 1 疗程, 2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子宫发 育不良性闭经 37 例, 年龄 21 岁 -34 岁, 平均 27.5 岁 ; 初期年龄 15-22 岁 ; 经迟 31 例 ; 已婚 6 例, 未婚 31 例 ; 病程 8 个月至 9 年, 5 年以上者 22 例。结果 : 显效 ( 治疗期间月经来潮, 但 基础体温双相, 或阴道脱落细胞仅有好转而无周期性变化, 或已妊娠 )23 例 ; 有效 ( 治疗期 间有月经来潮, 但基础体温单相, 或阴道脱落细胞。
27、出现周期性变化 )11 例 ; 无效 ( 治疗过程 中无月经, 或阴道涂片无明显好转 )3 例 ; 总有效率为 91.88。 0019 6. 更年期综合征 : 用本方加夜交藤 30g, 桑叶 12g, 胡桃仁 10g, 三七 6g 为基本方。 气血双虚型加熟地、 白芍 ; 肝肾阴虚型加枸杞、 丹皮 ; 脾肾阳虚型加附子、 山药、 白术 ; 心肾 不效型加丹参、 枣仁、 黄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79 例。结果 : 治愈 (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随 访末复发 )61 例 ; 未愈 18 例。 0020 7. 子宫肌瘤 : 应用本方加减 : 黄芪 20-30g, 当归 6-9g, 楂肉、 赤白芍各 。
28、10g, 三棱、 莪术各6g, 桂枝5g, 丹皮9g。 若血虚者加阿胶、 鸡血藤 ; 阴虚加生脉散 ; 肝郁加一贯煎 ; 脾虚 加四君子汤, 薏苡仁、 山药 ; 肾虚加川断、 巴戟天 ; 出血过多者加益母草、 二至丸、 乌贼骨。治 疗子宫肌瘤 12 例, 结果 : 临床治愈 ( 肿瘤消散, 子宫大小恢复正常, 症状消失 )6 例, 好转 5 例, 无效 1 例。 0021 8. 老年性皮肤瘙痒 : 用本方加减 : 黄芪 30g, 当归 10g, 生熟地各 30g, 制首乌 15g, 玄参 15g, 麦冬 10g, 防风 10g, 荆芥 10g, 蝉衣 10g, 川芎 10g, 炙甘草 3g。日。
29、 1 剂水煎服。治 疗老年性皮肤瘙痒 156 例, 男 135 例, 女 21 例 ; 年龄 50-84 岁 ; 病程 3 个月至 12 年。结果 : 服药 7-21 剂, 瘙痒完全消失, 抓痕血痂消退, 皮肤润泽, 半年未复发者为治愈, 共 104 例, 占 67; 瘙痒基本消失, 皮肤尚留少量抓痕, 半年瘙痒未加重者为显效, 共 26 例, 占 17; 瘙痒 减轻, 皮肤有散在抓痕或干燥脱屑者为好转, 共 20 例, 占 13; 治疗前后瘙痒与皮肤改变无 明显变化者为无效, 共 6 例, 占 4 ; 总有效率为 96。 0022 9. 牙龈出血 : 用本方合失笑散加味。血虚加熟地 12g,。
30、 白芍 15g ; 气阴两虚加太子 参、 生地各 15g, 麦冬、 杞子各 12g ; 阳虚加炮姜 10g, 肉桂 6g。日 1 剂水煎服。治疗顽固性牙 龈出血 20 例, 结果 : 治愈 16 例, 好转 4 例。追踪观察 0.5-8 年均未复发。 0023 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 0024 研究人员将当归补血汤拆分成 7 个组分 ( 包括黄芪挥发油、 黄芪黄酮、 黄芪皂苷、 黄芪多糖、 当归挥发油、 黄酮、 当归多糖 ), 分别观察各个组分对正常及 / 血虚模型 0 小鼠脾 淋巴细胞增殖及抗体生成功能的影响, 结果说明当归补血汤的补益作用是建立在其单味药 中较强活性物质的基础上, 而黄芪皂。
31、苷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 可认为是当归补血汤中 主要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人员选用 4 种不同的提取、 分离之法, 对当归补血汤中阿魏酸 的含量进行 HPLC 法测定比较, 水煎剂中阿魏酸的含量明显低于甲醇回流的方法, 且回收率 较低。当归补血汤合煎液 ( 当归、 黄芪加水共同煎煮 ), 阿魏酸的含量高于分煎液 ( 即单味 当归、 黄芪精剂颗粒加沸水冲泡配备 ), 是因合煎过程中存在助溶现象提高了阿魏酸的煎出 率, 还是阿魏酸在制备单味中药精制分煎的过程中受热分解, 或是其他因素导致此结果, 需 说 明 书 CN 102846706 A 6 4/11 页 7 要进一步研究。 0025 药理作用。
32、 : 0026 程战等通过观察当归与黄芪不同配伍组成的当归补血汤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血清溶血素含量及红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 当归补 血汤能显著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周件贵通过观察本方剂对正常与血虚小鼠脾条 件培养液 (SCM) 中克隆刺激因子 (CSFs) 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 当归补血汤能促进正常小 鼠 LCM( 血虚小鼠肺条件培养液 ) 中 CSFs 的产生, 而对血虚小鼠 LCM 中 CSFs 的产生无明显 影响。本方剂无论 CPM 或增殖指数 (GI)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 可知当归补血汤有 显著促进血虚小鼠脾淋巴。
33、细胞产生 IL2 的作用进而改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状态。 0027 芪归配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可以认为其升高的 cAMP 浓度在适量浓度范围内。孔 祥英在当归与黄芪配伍的免疫实验结果说明当归补血汤对免疫细胞的功能有明显增强作 用。王娟娟等观察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对 60Co 一次性照射后小鼠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 果表明 : 60Co 一次性照射 150rad( 拉德 ) 后,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受损, 致使刺激后抗体形成 细胞释放溶血素量亦明显减少, 对小鼠外周血 ANAE+ 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60Co 一次性照 射 400rad 后, 小鼠脚垫 DTH 受到明显抑制作用, 而当归补血汤及。
34、其当归单味能减轻这些作 用, 尤以当归补血汤效果最佳 (P 0.001)。 0028 王晓波通过建立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 尾静脉注入白色念珠菌使小鼠发生白 色念珠菌深部感染, 监测当归补血汤加味对正常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白 色念珠菌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 当归补血汤加味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白色 念珠菌的吞噬率 (PP) 和吞噬指数 (PI), 有延长发生深部感染白色念珠菌后的小鼠存活时 间的作用, 并可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对小鼠具有全身保护作用。 王晓波等通过检测当归补 血汤加味对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吞噬白色念珠菌的 PP 和 PI 的影响, 观察其对深部感染白色 。
35、念珠菌小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 本方能提高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吞噬白色念珠菌的吞 噬率和吞噬指数, 可提高深部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的存活率。 0029 当归补血汤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有抑制作用, 灌胃后45min时抑制作 用最强。结果表明 : 当归补血汤经肠道进入体内后, 具有一定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刁凤声等通过当归补血汤对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和脾细胞凋亡的实验发现, 当归补血汤具 有抑制小鼠肝癌 Hca-F25/16A3 癌细胞沿淋巴道转移的作用, 并能减轻淋巴结转移程度。总 之, 当归补血汤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抑制淋巴细胞凋亡, 致使更多的淋巴细胞参与淋巴循 环, 。
36、使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增强,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得以很好地发挥, 进而使癌细胞在运 转和转移过程中被杀灭, 起到了抑制癌细胞沿淋巴道转移的作用。 0030 当归补血汤能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 (CFUS)、 造血主细胞增殖、 分化 ; 能增加正常 小鼠的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 血红蛋白、 白细胞和股骨有核细胞数, 拮抗有害物质对它们的 损害。当归补血汤所含的阿魏酸能直接减少 H2O2 的含量, 并与膜磷脂酰乙醇胺结合, 通过 直接清除自由基, 抑制氧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 从而拮抗自由基对红细胞的损害。 桂蜀华等 通过对急性失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模型小鼠给予加味当归补血汤进行观察, 对小鼠外周 血白细。
37、胞、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网织红细胞 (RC) 及骨髓有核细胞 (BMC) 等多项指标进行检 测, 同时从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及骨髓DNA合成代谢方面探讨加味当归补血汤对小鼠造 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 加味当归补血汤具有明显促进外周血细胞回升及骨髓造血功能 说 明 书 CN 102846706 A 7 5/11 页 8 的作用。 0031 当归补血汤能显著增加模型小鼠的红细胞、 白细胞、 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 改善网 织红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及骨髓超微结构, 并能延长模型小鼠的游泳时间、 升高体温、 提 高血浆 cAMP/cGMP 比值。 0032 雷燕等通过制备鸡胚绒毛尿囊膜 (。
38、CAM) 模型, 观察应用黄芪与当归按 5 1 配比 的含药血清后, CAM血管生成的情况。 结果显示 : 黄芪与当归按51配比合用后, 在血管生 成表现以及血管计数方面, 均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其他配比组。 黄芪与当归按51 配伍具有较好的促进 CAM 血管生成的作用。腾佳琳研究发现, 当归补血汤能显著提高小鼠 心肌 cAMP 水平 (P 0.01), 且能显著提高 cAMP/cGMP 比值, 其比值越高, 则越偏于以 cAMP 调节为主。推癌细胞沿淋巴道转移的作用, 并能减轻淋巴结转移程度。总之, 当归补血汤能 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抑制淋巴细胞凋亡, 致使更多的淋巴细胞参与淋巴循环, 。
39、使淋巴细胞免 疫活性增强,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得以很好地发挥, 进而使癌细胞在运转和转移过程中 被杀灭, 起到了抑制癌细胞沿淋巴道转移的作用。 0033 当归补血汤能刺激造血多能干细胞 (CFUS)、 造血主细胞增殖、 分化 ; 能增加正常 小鼠的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 血红蛋白、 白细胞和股骨有核细胞数, 拮抗有害物质对它们的 损害。当归补血汤所含的阿魏酸能直接减少 H2O2 的含量, 并与膜磷脂酰乙醇胺结合, 通过 直接清除自由基, 抑制氧化反应和自由基反应, 从而拮抗自由基对红细胞的损害。 桂蜀华等 通过对急性失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模型小鼠给予加味当归补血汤进行观察, 对小鼠外周 血白。
40、细胞、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网织红细胞 (RC) 及骨髓有核细胞 (BMC) 等多项指标进行检 测, 同时从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及骨髓DNA合成代谢方面探讨加味当归补血汤对小鼠造 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 加味当归补血汤具有明显促进外周血细胞回升及骨髓造血功能 的作用。 0034 当归补血汤能显著增加模型小鼠的红细胞、 白细胞、 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 改善网 织红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及骨髓超微结构, 并能延长模型小鼠的游泳时间、 升高体温、 提 高血浆 cAMP/cGMP 比值。 0035 雷燕等通过制备鸡胚绒毛尿囊膜 (CAM) 模型, 观察应用黄芪与当归按 5 1 配比 的含药血。
41、清后, CAM血管生成的情况。 结果显示 : 黄芪与当归按51配比合用后, 在血管生 成表现以及血管计数方面, 均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其他配比组。 黄芪与当归按51 配伍具有较好的促进 CAM 血管生成的作用。腾佳琳研究发现, 当归补血汤能显著提高小鼠 心肌 cAMP 水平 (P 0.01), 且能显著提高 cAMP/cGMP 比值, 其比值越高, 则越偏于以 cAMP 调节为主。推测可能由于心肌内 cAMP 浓度增加, 激活了依赖 cAMP 的蛋白激酶, 使钙通道激 活, 钙的内流加速, 同时细胞内 cAMP 增加也促进肌浆网释放钙, 从而加强了心肌细胞的兴 奋 - 收缩偶联过程, 从而。
42、发挥正性肌力作用。陈家畅等进行的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表明, 当归补血汤对缺糖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有明显改善作用, 其形态结构特征接近有糖 有氧对照组。表明该药对缺糖缺氧所致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0036 张英华等指出当归补血汤水煎液不能刺激红系造血祖细胞 (CFUE) 的增殖, 而含 药血清有促进 CFUE 增殖的作用, 随着含药血清量的增加, CFUE 克隆增殖数增高, 与正常对 照血清有明显差别。同法取拆方与合方口饲小鼠的含药血清, 观察 CFUE(3d)、 红细胞样前 体细胞 (BFUE)(7d) 克隆增殖情况。各药促进 CFUE、 BFUE 克隆增殖的平均数值顺序是黄芪。
43、 说 明 书 CN 102846706 A 8 6/11 页 9 血清组归芪 1 5 血清组归芪 1 1 血清组当归血清组空白小鼠血清组。此试 验从当归补血汤及其含药血清对小鼠红系造血祖细胞克隆的影响方面, 证实了芪归配伍为 5 1 时的合理性。 0037 尹艳艳等采用小鼠扭体法、 小鼠热水缩尾法、 小鼠热板法及小鼠福尔马林实验来 研究当归补血汤的镇痛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 该方能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 抑制小鼠福尔 马林实验相反应, 延长小鼠热水缩尾和热板舔足反应潜伏期, 提示该方有一定的镇痛作 用。本实验结果表明, 当归补血汤可明显抑制相反应, 但对相反应无明显作用, 从而提 示此药对由。
44、炎症介质产生、 释放而引起的继发炎性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0038 本发明具有实质的创新性和突破性进展是已找出当归补血汤现代中药新剂型中 西医理论相结合的关键点, 本发明将及时填补国内外在运用 “纳米载体联用技术” 和以中西 医结合理论研发 “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 领域的空白, 产品具有靶向分布广等优点, 国 内外无相同或类似的文献报道。研发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国际一级查新报告和专 利检索显示本发明的实质性进步和新颖性。利用国内外数据库进行了查新检索, 综合国内 外文献阅读、 分析对比得到以下结论 :“联用技术研发纳米药物整合型新剂型” 项目, 其创 新点 : 1) 采用富含微量元素。
45、的中药纳米粉体、 药物单体、 有效部位、 有效部位群、 中药浸膏、 水煎浓缩液等以不同药物载体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球、 纳米囊、 聚合物胶束、 固体酯 质纳米粒、 磁性纳米粒、 免疫纳米粒、 纳米乳剂、 混悬剂、 囊泡、 药质体、 微胶囊、 毫微粒、 毫微 球、 毫微襄等, 然后混匀分别装入软、 硬胶囊中同时联合使用并制备成一种整合型新剂型或 根据以上方法制备成其他类型的整合型新剂型 ; 2) 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和中西医结合 理论研发 “纳米药物整合型新剂型” , 产品具有靶向分布广、 缓控释性能强等特点 ; 在国内 文献中未见公开报道, 该项目综合技术特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科技。
46、查新编号 : 200921c0704948。进一步来看 : 本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是整合了中医、 西医的各自优点, 以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和注重药物间的协同观念及辨证施治为总战略战术思想, 结合现代 西方药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毒理学、 药剂学等理论, 注重已证实的中药单一物质单体治 疗的有效性和治疗效果, 注重中药有效物质、 有效部位和有效物质群对治疗疾病所起到的 整体作用。注重中药所含的微量元素对治疗疾病所起到的辅助作用。本中药复方所用中药 的药物有效成分明确, 药物药效已得到现代医学的承认。注重运用纳米载体联用技术研制 现代中药。这些必将推动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 0039。
47、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当归补血汤整 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0040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41 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中 : 该整合型新剂型有 效成分的原料及重量配比当归 30 份、 黄芪 6 份。 0042 其中, 所述的各中药富含有机锌、 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上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 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中 : 将药物与载体制备成药物载体原料药, 原料药可 以是纳米粒、 毫微粒、 微米脂质体、 纳米脂质体、 固体脂质纳米粒、 纳米聚合物胶束、 药质体、 纳米乳、 脂质微球、 。
48、微囊、 微乳、 脂质液体、 纳米膜、 纳米混悬液、 微胶囊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 说 明 书 CN 102846706 A 9 7/11 页 10 合, 并可根据需要将一种或多种进行混合。所述的保护范围不仅是所述范围内的上述药物 载体原料药, 也包括在其基础上制备或添加其他不影响其所治疾病的疗效, 而只是使其疗 效更好的药物载体原料药。进一步地, 上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 生产方法, 其中 : 本新剂型选用的药物载体材料、 活性剂、 助乳剂、 分散剂等药物辅料是明 胶、 清蛋白、 淀粉及其衍生物、 海藻酸盐、 - 环糊精、 蛋白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乳糖、 羟丙 基甲基纤维。
49、素、 乙基纤维素、 邻苯二甲酸乙酸纤维素、 甲基丙烯醋酸酯、 聚乳酸、 氰基丙烯酸 酯、 半固态聚原酸酯、 三酰甘油酯 ( 如三硬脂酸、 三棕榈酸、 三月桂酸、 三油酸等中、 长链脂 肪酸的甘油酯)、 甘油酯(如单硬脂酸甘油酯, 含有单、 二、 三酰甘油酯的合成甘油酯)、 胆固 醇、 聚乙二醇、 微晶石蜡、 鲸酯蜡、 红细胞、 蒙脱石、 茶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药物辅料 不仅是所述范围内的上述药物辅料, 也包括在其基础上添加其他不影响其所治疾病, 而只 是使其疗效更好的药物辅料。 0043 更进一步地, 上述的一种当归补血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其中 : 所说的整合型新剂型根据中医整体理论、 配伍理论和药物的药理、 药效、 药代、 毒理等指标, 采用药物纳米粉体、 微米粉体、 药物单体、 有效成分、 有效部位、 有效物质群、 中药浸膏、 水煎 浓缩液和不同的药物辅料、 药物载体联合使用。并可根据制备需要将其一种或多种进行混 合。 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