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黄止痒搽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三黄止痒搽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937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28 CN 102793785 A *CN102793785A* (21)申请号 201210301307.6 (22)申请日 2011.07.19 201110202206.9 2011.07.19 A61K 36/756(2006.01) A61P 17/04(2006.01) (71)申请人 上海市中医医院 地址 200071 上海市闸北区芷江中路 274 号 (72)发明人 顾乃芳 蔡希 吴怡峰 傅燕华 卞青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1214 代理人 徐小蓉 (54) 。
2、发明名称 一种三黄止痒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外用搽剂及其 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三黄止痒搽剂及其制备 方法, 所述搽剂以 1000 总重量份计算, 其原料药 组成及用量所占的重量份分别为 : 苦参 20-30、 大 黄 20-30、 黄芩 20-30、 黄柏 20-30、 龙胆草 10-15、 生山栀 20-30, 所述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组 成, 按照上述重量份, 混和、 粉碎成细粉, 之后过 目筛, 混匀 ; 加入已完全溶胀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3-10 重量份, 再加已熔化的苯酚 5-15 重量份, 搅 匀, 加水调整总量至1000重量份, 即得。 。
3、本发明的 优点是, 清热解毒、 收涩止痒, 用于皮肤因热毒壅 盛而致的急性期皮肤红肿、 热痒、 渗出等皮肤病, 既有清热作用, 又有收敛作用, 适合于急性期伴有 少量渗出的各种皮损 ; 纯中药制剂, 使用安全、 无 刺激, 可长期使用 ; 价格较低。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1 页 2 1. 一种三黄止痒搽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搽剂以 1000 总重量份计算, 其原料药组成及用 量所占的重量份分别为 : 苦参 20-30、 大黄 20-3。
4、0、 黄芩 20-30、 黄柏 20-30、 龙胆草 10-15、 生 山栀 20-30。 2. 一种三黄止痒搽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组成, 按照上 述重量份, 混和、 粉碎成细粉, 之后过目筛, 混匀 ; 加入已完全溶胀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3-10 重量份, 再加已熔化的苯酚 5-15 重量份, 搅匀, 加水调整总量至 1000 重量份,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93785 A 2 1/4 页 3 一种三黄止痒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的外用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三黄止痒搽 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
5、景技术 0003 目前临床上对于痤疮、 酒渣鼻、 疖病、 湿疹、 皮炎 (急性期, 有轻度渗出者) 、 带状疱 疹 (急性期出现水疱者) 等病例, 通常采用的下述药物治疗, 例如常用的治疗痤疮外用药有 : 1. 维 A 酸类 : 如维 A 酸乳膏 (15 20 元) 、 维 A 酸凝胶 (35 元) 、 异维酸凝胶 (50 元以上) 等, 但用药后可出现轻度刺激反应 (如局部潮红、 脱屑或烧灼感) 。2. 抗生素类 : 如 1% 2 红霉素软膏 (1 2 元) 、 林可霉素 VB6 软膏 (30 元左右) , 适宜用于有感染的皮疹。此两类药 作用有限, 部分病人有不适感。常用的治疗酒渣鼻外用药。
6、有 0.75% 甲硝唑凝胶 20g(20 元 以上) , 有抗菌作用, 短期使用有效 ; 复方硫磺洗剂或 5% 硫磺软膏 (5 10 元) , 有一定疗效, 但常有皮肤刺激反应及刺激味。常用的治疗疖病外用药有 : 莫匹罗星软膏 5g(15 元左右) 作用有限。常用的治疗湿疹、 皮炎的外用药有外用糖皮质激素糊剂或 25% 40% 氧化锌油 或糊剂 (一般均为医院自制) ; 上市的产品中大多为软膏剂, 长期使用激素软膏易产生各种 不良反应, 且不适于有渗出者。 常用的治疗带状疱疹 (急性期出现水疱者) 的外用药有 : 疱液 未破时用炉甘石洗剂 100ml、 3% 阿昔洛韦软膏 10g、 1% 喷昔。
7、洛韦乳膏 10g ; 疱疹破溃后用 3% 硼酸溶液 200ml、 莫匹罗星软膏 5g。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三黄止痒搽剂及其制备 方法, 该搽剂是纯中药制剂, 用于皮肤热毒作痒的病症, 效果非常明显。 0005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 一种三黄止痒搽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搽剂以 1000 总重量份计算, 其原料药组成及用量 所占的重量份分别为 : 苦参 20-30、 大黄 20-30、 黄芩 20-30、 黄柏 20-30、 龙胆草 10-15、 生山 栀 20-30。 0006 一种三黄止痒搽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原料。
8、药组成, 按照上述重量份, 混和、 粉碎成细粉, 之后过目筛, 混匀 ; 加入已完全溶胀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3-10 重量份, 再 加已熔化的苯酚 5-15 重量份, 搅匀, 加水调整总量至 1000 重量份, 即得。 0007 本发明的优点是, 清热解毒、 收涩止痒, 用于皮肤因热毒壅盛而致的急性期皮肤红 肿、 热痒、 渗出等皮肤病, 既有清热作用, 又有收敛作用, 适合于急性期伴有少量渗出的各种 皮损 ; 纯中药制剂, 使用安全、 无刺激, 可长期使用 ; 价格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2793785 A 3 2/4 页 4 0008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
9、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便于同行业 技术人员的理解 : 实施例一 : 原料药组成及用量为 : 苦参 25g、 大黄 25g、 黄芩 25g、 黄柏 25g。 0009 将上述原料组成按照上述重量份, 混和、 粉碎成细粉, 之后过 80 目筛, 混匀 ; 加入 已完全溶胀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5g, 再加已熔化的苯酚 10g, 搅匀, 加水调整总量至 1000ml。 0010 本实施例所述搽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 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的的搽剂按 100 ml/ 瓶分装入瓶。局部涂抹, 每晚 1 次, 用前摇 匀。2 周为 1 疗程。 0011 实施例二 :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原料药组成的不同,。
10、 本实施例针对的有 痤疮病症的患者。 0012 原料药组成 : 苦参 25g、 大黄 25g、 黄芩 25g、 黄柏 25g、 蛇舌草 30、 蒲公英 30。2 周 为 1 疗程。 0013 痤疮的病情症状 : 面部丘疹、 黑头粉刺、 重症有脓疱、 结节、 囊肿。 0014 以下是将本实施例与对比组应用于临床的报告 : 每组患者二十人。 组别治疗时间 (周)临床治愈 (例)好转 (例)未愈 (例) 采用维 A 酸类组21316 采用维 A 酸类组44412 实施例一组20614 实施例一组4884 实施例二组24610 实施例二组41244 0015 参照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 上述痤疮疗。
11、效标准如下 : 临床治愈 : 皮肤损害消退, 自觉症状消失 ; 好转 : 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皮损消退 30以上 ; 未愈 : 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 30。 0016 由上述例表可看到, 与现有的治疗药物相比, 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效果均优于 对比组药物, 且实施例二的效果优于实施例一的效果, 价格远低于上两类药, 无副作用, 且 100% 的患者反应上述实施例药物清热消炎作用强, 可迅速见效, 无不适感觉。 0017 实施例三 :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原料药组成的不同, 本实施例针对的有 酒渣鼻病症的患者。 0018 原料药组成 : 苦参 25g、 大黄 25g、 黄芩 25g。
12、、 黄柏 25g、 生地 30、 桑白皮 30。2 周为 1 疗程。 0019 酒渣鼻病情症状 : 鼻部潮红, 情绪激动时明显, 丘疹、 脓疱, 毛细血管扩张明显, 皮 肤肥厚, 最后形成鼻赘。 0020 以下是将本实施例与对比组应用于临床的报告 : 每组患者二十人。 组别治疗时间 (周)临床治愈 (例)好转 (例)未愈 (例) 复方硫磺洗剂或 5% 硫磺软膏20218 复方硫磺洗剂或 5% 硫磺软膏42612 实施例一组20812 实施例一组44124 实施例三组24106 实施例三组4884 说 明 书 CN 102793785 A 4 3/4 页 5 0021 参照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3、 , 上述酒糟鼻疗效标准如下 : 临床治愈 : 皮损消失。 0022 好转 : 部分皮损减轻, 或消失 30以上。 0023 未愈 : 皮损无变化或消退不足 30。 0024 由上述例表可看到, 与现有的治疗药物相比, 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三的效果均优于 对比组药物, 且实施例三的效果优于实施例一的效果, 且 100% 的患者反应上述实施例药物 清热、 凉血、 消炎作用强, 见效快, 无刺激感觉, 可长期使用。 0025 实施例四 :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原料药组成的不同, 本实施例针对的有 疖病病症的患者。 0026 原料药组成 : 苦参 25g、 大黄 25g、 黄芩 25g、 黄柏 2。
14、5g、 野菊花 30、 金银花 20。1 周 为 1 疗程。 0027 疖病病情症状 : 高出皮肤的鲜红色毛囊性丘疹, 渐增大, 疼痛, 2-3 天成脓, 溃后即 愈。全身各处散发, 或在一定部位反复发作。 0028 以下是将本实施例与对比组应用于临床的报告 : 每组患者二十人。 组别治疗时间 (周)临床治愈 (例)好转 (例)未愈 (例) 莫匹罗星软膏0.52810 莫匹罗星软膏14610 实施例一组0.52108 实施例一组1884 实施例四组0.54610 实施例四组14142 0029 参照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 上述疖病疗效标准如下 : 临床治愈 : 疖肿消散或溃后愈合, 全身症。
15、状消失。 0030 好转 : 再发疖肿数减少, 症状减轻。 0031 未愈 : 疖肿此愈彼起, 不能控制。 0032 由上述例表可看到, 与现有的治疗药物相比, 实施例一与实施例四的效果均优于 对比例药物, 且实施例四的效果优于实施例一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药物有较好的清热解毒 作用, 对于反复发作的疖病有较好的疗效, 且能减少复发。 0033 实施例五 :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原料药组成的不同, 本实施例针对的有 湿疹、 皮炎 (急性期, 有轻度渗出者) 病症的患者。 0034 原料药组成 : 苦参 25g、 大黄 25g、 黄芩 25g、 黄柏 25g、 土茯苓 30。2 周 为 1 。
16、疗程。 0035 湿疹、 皮炎 (急性期, 有轻度渗出者) 的病情症状 : 急性湿疹有红斑、 丘疹、 水疱、 渗 出, 对称分布, 剧烈搔痒。 0036 以下是将本实施例与对比组应用于临床的报告 : 每组患者二十人。 组别治疗时间 (周)临床治愈 (例)好转 (例)未愈 (例) 外用糖皮质激素糊剂20812 外用糖皮质激素糊剂42108 实施例一组201010 实施例一组44106 实施例五组22126 实施例五组48102 说 明 书 CN 102793785 A 5 4/4 页 6 0037 参照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 上述湿疹疗效标准如下 : 临床治愈 : 皮损消退。 0038 好转。
17、 : 皮损消退 30以上。 0039 未愈 : 皮损消退不足 30。 0040 由上述例表可看到, 与现有的治疗药物相比, 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五的效果均优于 对比例药物, 且实施例五的效果优于实施例一的效果, 适用于急性期湿疹、 皮炎有轻度渗出 者, 清热、 消炎和收敛作用明显, 由于是无激素的中药制剂, 可安全使用于面部等娇嫩皮肤 处, 并可长期使用, 且 100% 的患者反应见效快, 无不适感觉。 0041 实施例六 :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原料药组成的不同, 本实施例针对的有 带状疱疹 (急性期出现水疱者) 病症的患者。 0042 原料药组成 : 苦参 25g、 大黄 25g、 黄芩。
18、 25g、 黄柏 25g、 龙胆草 15、 生山栀 30。1 周 为 1 疗程。 0043 带状疱疹 (急性期出现水疱者) 病情症状 : 单侧皮肤有绿豆大小的水疱, 呈带状分 布, 疼痛剧烈。 0044 以下是将本实施例与对比组应用于临床的报告 : 每组患者二十人。 组别治疗时间 (周) 临床治愈 (例) 好转 (例) 未愈 (例) 用炉甘石洗剂、 阿昔洛韦软膏、 喷昔洛韦乳膏10416 用炉甘石洗剂、 阿昔洛韦软膏、 喷昔洛韦乳膏20812 硼酸溶液、 莫匹罗星软膏10416 硼酸溶液、 莫匹罗星软膏20614 实施例一组10812 实施例一组23116 实施例六组1686 实施例六组210。
19、64 0045 参照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 上述带状疱疹疗效标准如下 : 临床治愈 : 皮疹消退, 临床体征消失, 无疼痛后遗症。 0046 好转 : 皮疹消退约 30, 疼痛明显减轻。 0047 未愈 : 皮疹消退不足 30, 仍有疼痛。 0048 由上述例表可看到, 与现有的治疗药物相比, 实施例一与实施例六的效果均优于 对比例药物, 且实施例六的效果优于实施例一的效果, 且 100% 的患者反应上述实施例药物 见效快, 无不适感觉, 该药物搽剂既有清热作用, 又有收敛作用, 适合于带状疱疹急性期出 现水疱时的各种皮损。 0049 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知晓上述实施例中药物组分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是作为增 稠剂, 苯酚作为防腐剂, 其添加量的多少显然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适量增减, 在此不再 赘述。 说 明 书 CN 102793785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