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501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11 CN 102550179 A *CN102550179A* (21)申请号 201110416781.9 (22)申请日 2011.11.25 A01C 7/18(2006.01) (71)申请人 李松根 地址 266700 山东省平度市经济开发区福乐 花园 11 号楼 203 户 (72)发明人 李松根 (54) 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 (57) 摘要 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 域。其包括机架、 种子箱、 取种装置、 调向装置、 播 种装置、 传动装置、 地轮和牵引悬挂。取种装置包 。
2、括并列的多个取种槽 8、 取种槽内设有取种链条 4、 取种链条上安装有多个取种勺 5。调向装置包 括处于落种竖槽10中部的调向盒46, 由二半盒盖 铰链相扣构成, 调向盒右半盒盖其底部锥尖部缺 失成开口 48, 调向盒具有张口调向翻种机构。播 种装置由处于落种竖槽 10 下部的上开口排种盒 21 和排种盒盖板 22、 排种盒与排种盒盖板上下移 动机构、 以及排种盒定时张口排种机构构成。 该机 具有种芽调向功能, 可确保蒜种种芽朝上率达到 95以上。该机一播多行, 机械化程度高、 播种效 率高、 质量好, 蒜种垂直播种入土, 播深一致, 符合 农艺要求, 适于推广。 (51)Int.Cl. 权利。
3、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7 页 1/1 页 2 1. 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 包括机架、 种子箱、 取种装置、 调向装置、 播种装置、 传动装 置、 地轮和牵引悬挂, 其特征是, 所述取种装置包括由隔槽板 (7) 分隔成的并列多个取种槽 (8)、 取种槽内设有取种链条 (4)、 取种链条上均匀间隔安装有多个取种勺 (5), 取种槽前端 与种子箱底部排种口(42)相对应, 取种槽后端与落种竖槽(10)相衔接 ; 所述调向装置由处 于落种竖槽 (10) 中部的倒锥筒状调向盒 (。
4、46)、 调向盒左右二半盒盖铰链相扣、 调向盒右半 盒盖底部锥尖部缺失成开口 (48)、 调向盒具有张口调向翻种机构 ; 所述播种装置由处于落 种竖槽 (10) 下部的上开口排种盒 (21) 和排种盒盖板 (22)、 排种盒与排种盒盖板之上下移 动机构、 以及排种盒定时张口排种机构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 其特征是, 所述取种装置之取种勺(5)俯视呈爪状, 由并列的多个取种短杆(5)构成, 短杆间具 有固定隔板 (6), 取种勺探出隔板前沿之长度可容纳搁置一瓣蒜种 ; 取种勺具有探出隔板 前沿长短的调节机构, 其包括可左右移动调节的取种从动链轮轴 (32)、 取。
5、种从动链轮轴轴 端轴承 (33) 处于横向调节槽 (37) 内、 轴端轴承 (33) 外壳与连杆 (36) 相连接、 连杆与曲柄 (35) 铰链、 曲柄轴具有凸臂 (44)、 凸臂与调节螺杆 (34) 相铰链 ; 所述调向装置之调向盒张口调向翻种机构, 包括拐状第一杠杆 (47) 其支点轴 (49) 安 装于机架板上, 第一杠杆首端处于一个取种勺短杆 (5 ) 的隔板之间, 受控于取种勺短杆 的压动, 第一杠杆尾端具有处于调向盒底部锥尖部开口处 (48) 的横向拨杆 (50) ; 还包括设 于调向盒侧面的第二杠杆 (51) 其支点轴 (52) 安装于机架板上, 第二杠杆首端处于左半盒 盖滑槽 。
6、(53) 内, 尾端处于右半盒盖滑槽 (54) 内 ; 所述播种装置之排种盒与排种盒盖板之上下移动机构, 由固定于曲拐 (18) 下端的轴 套 (19)、 轴套安装固接有一排多个排种盒的转轴 (20)、 轴套壳下部固接有一排多个排种盒 盖板 (22) 的条板、 条板二端具有上下移动导向杆 (23)、 曲拐 (18) 之上端铰链于曲轴 (16) 上构成 ; 所述排种盒定时张口排种机构, 由其下端固接于排种盒转轴 (20) 上的曲臂 (17)、 曲臂上端与安装在主动轴套管 (12) 上的摆杆 (13) 相对应靠近并定时受摆杆 (13) 的压推、 摆杆(13)与安装在中间轴(14)上的凸轮(15)相。
7、对应靠近并定时受凸轮(15)的压推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 其特征是,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变速 箱 (25)、 变速箱动力输入轴连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 变速箱动力输出轮链传动连接主动轴 (11)链轮、 主动轴一端之第一输出轮(28)链传动连接中间轴链轮(29)、 与中间轴链轮(29) 共轴的共轴链轮 (30) 链传动连接取种主动轴链轮 (31)、 取种槽内取种主动轴之取种主动 链轮 (3) 连接其上取种从动轴之取种从动链轮 (3 ) ; 主动轴 (11) 另一端之第二输出轮 (28)链传动连接旋耕挡土板(40)固定杆之轴端链轮(38)、 固定杆轴端链轮(3。
8、8)连接旋 耕犁 (27) 之动力输入链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50179 A 2 1/3 页 3 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主要涉及大蒜种植机械。 背景技术 : 0002 已有技术中公开的大蒜播种机械多是实用性差, 特别是按农业艺要求, 大蒜播种 应保持蒜种瓣腚朝下、 芽朝上, 但这一难题至今未得以解决, 所以至今全国大蒜机械化种植 一致是一难题, 大蒜种植区基本上仍是以人工种植为主, 劳动强度大, 目前, 极待研制开发 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和种植模式的大蒜播种机。 发明内容 : 0003 本发明之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
9、, 它机械化程度高, 播种效率高、 质 量好, 特别是解决蒜种种芽朝上播种的难题, 适于推广。 0004 本发明是如此实施, 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 包括机架、 种子箱、 取种装置、 调向装 置、 播种装置、 传动装置、 地轮和牵引悬挂。所述取种装置包括由隔槽板 7 分隔成的并列多 个取种槽 8、 取种槽内设有取种链条 4、 取种链条上均匀间隔安装有多个取种勺 5, 取种槽前 端与种子箱底部排种口 42 相对应, 取种槽后端与落种竖槽 10 相衔接。所述调向装置包括 处于落种竖槽 10 中部的倒锥筒状调向盒 46, 由二半盒盖铰链相扣构成, 调向盒右半盒盖其 底部锥尖部缺失成开口 48, 调向盒。
10、具有张口调向翻种机构。所述播种装置由处于落种竖槽 10下部的上开口排种盒21和排种盒盖板22、 排种盒与排种盒盖板之上下移动机构、 以及排 种盒定时张口排种机构构成。 0005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取种装置取种勺将单瓣蒜种提取、 送至落种竖槽上 方落下 ; 落入其下调向盒内, 将种芽朝下的蒜瓣调向为种芽朝上落入排种盒 ; 排种盒入土 下移至一定深度张口排种。 该机可确保蒜种种芽朝上率达到95以上。 该机可一播多行, 机 械化程度高、 播种效率高质量好, 蒜种垂直播种, 播深精准一致, 符合农艺要求, 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 0006 附图 1 本发明构造示意图 0007 附图 2 本。
11、发明主视图 0008 附图 3 本发明俯视图 0009 附图 4 本发明单个取种槽俯视放大图 0010 附图 5 本发明取种勺主视图 0011 附图 6 本发明取种勺左视图 0012 附图 7 本发明调向盒主视图 0013 附图 8 本发明调向装置主视图 0014 附图 9 本发明调向装置左视图 0015 附图 10 本发明调向装置调向翻种动作图 说 明 书 CN 102550179 A 3 2/3 页 4 0016 附图 11 本发明落种竖槽内构造示意图 0017 附图 12 本发明排种盒机构主视图 0018 附图 13 本发明排种盒机构左视图 0019 附图 14 本发明排种盒机构排种动作。
12、图 0020 附图 15 本发明排种盒左视图 0021 附图 16 本发明排种盒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22 上述说明书附图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该大蒜播种机包括机架1、 种 子箱 2、 取种装置、 调向装置、 播种装置、 传动装置、 地轮 39 和牵引悬挂 26。取种装置见附图 1、 3、 4、 5、 6 所示, 包括由隔槽板 7 分隔成的并列多个取种槽 8, 取种槽前端与种子箱底部排 种口 42 相对应, 取种槽后设有挡种板 9, 取种槽与挡种板 9 之间构成落种竖槽 10, 落种竖槽 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落种溜管 45、 调向盒 46 和排种盒 21。取种槽 8 内设取种。
13、传动链条 4, 取种传动链条上均匀间隔的安装取种勺 5, 取种勺 5 由多个并排的取种短杆 5构成, 俯视 呈爪状, 取种短杆间设有固定隔板 6, 爪状取种勺探出隔板前沿的长度只可容纳搁置一瓣蒜 种。取种传动链条传动时, 由种子箱排种口 42 流淌过来的蒜种将被取种勺提升传送至落种 竖槽落下。爪状取种勺具有探出隔板 6 前沿长短的调节机构, 该调节机构由可左右移动调 节的取种从动链轮轴 32、 轴端轴承 33 处于横向调整槽 37 内、 轴承 33 外壳与连杆 36 相连 接、 连杆与曲柄 35 铰链、 曲柄轴具有凸臂 44、 凸臂与调节螺杆 34 相铰链构成。当转动调节 螺杆 34 时, 将。
14、推、 拉凸臂 44, 使曲柄摆动, 经连杆 36 拉、 推轴端轴承 33 左右移动, 使取种从 动链轮轴 32 左右移动, 从而调节取种勺探出隔板 6 前沿之长短, 附图 2 所示。 0023 所述调向装置目的是将蒜种头尾端调向, 达到使种芽朝上蒜腚朝下, 如附图 7、 8、 9、 10 所示, 其包括倒锥筒状调向盒 46, 是由左右二半盒盖铰链相扣构成, 调向盒右半盒盖 其底部锥尖部缺失形成开口 48。调向盒具有张口调向、 翻种机构, 其包括拐状第一杠杆 47, 其支点轴 49 安装于机架板上, 第一杠杆首端 ( 即用力点端 ) 处于一个取种勺短杆 5的隔 板之间, 受控于取种勺短杆 5的压。
15、动, 第一杠杆尾端 ( 即阻力点端 ) 具有横向拨杆 50, 处 于调向盒底部锥尖开口处。 还包括设于调向盒侧面的第二杠杆51, 其支点轴52安装于机架 板上, 第二杠杆首端处于左半盒盖之滑槽 53 内, 第二杠杆尾端处于右半盒盖之滑槽 54 内。 当取种链条 4 传动其取种勺短杆 5压动第一杠杆 47 时, 第一杠杆尾端横向拨杆 50 向左 摆动, 若此时落入调种盒的蒜种是顶芽朝下, 其顶芽部将经缺口 48 露出, 横向拨杆 50 将推 压蒜种顶芽部以及左半盒盖之锥尖部一同左摆, 同时在联动第二杠杆作用下, 调向盒被打 开, 因横向拨杆 50 推压蒜种顶芽部, 在左半盒盖张开过程蒜瓣将翻转腚。
16、朝下并下落, 完成 调向。若此时落入调种盒的蒜种是腚朝下则不必调向, 横向拨杆 50 推压不着蒜腚, 只是推 压半盒盖锥尖部将盒打开, 而蒜瓣不产生调向翻落, 保持原样腚朝下直立下落。如此。经过 调向盒后落入其下播种盒 21 的蒜种, 绝大多数 (95以上 ) 将是顶芽部朝上, 腚部朝下, 基 本达到实现了调向目的。 调向盒二半盒盖的铰链轴55上安装有回位扭簧56, 调向盒张开调 向翻种后, 在回位扭簧作用下, 二半盒盖逐渐并合, 左半盒盖锥尖部推动横向拨杆 50 向右 摆动回位。 0024 所述播种装置由处于落种竖槽 10 下部处于调向盒 46 之下的上开口排种盒 21、 排 说 明 书 C。
17、N 102550179 A 4 3/3 页 5 种盒盖板 22、 排种盒与排种盒盖板之上下移动机构、 以及排种盒定时张口排种机构构成, 见 附图1、 3、 12、 13、 14、 15、 16所示。 排种盒与排种盒盖板之上下移动机构, 由固定于曲拐18下 端的轴套 19、 轴套安装转轴 20、 转轴 20 固接有一排多个落种盒、 轴套壳下部固接具有一排 多个排种盒盖板 22 的条板、 条板二端具有移动导向杆 23、 曲拐 18 之上端铰链于曲轴 16 上 构成。当曲轴 16 转动时带动曲拐 18 上下移动, 使多个排种盒 21 和相对应的多个排种盒盖 板22整体同步上下移动, 移动时由导向杆2。
18、3保证其垂直运动, 导向槽固定于机架侧壁内侧 ( 未示 )。排种盒定时张口排种机构由其下端固接于排种盒转轴 20 上的曲臂 17、 曲臂上端 与安装在主动轴套管 12 上的摆杆 13 下端相对应靠近, 并定时受摆杆 13 的压推, 摆杆 13 与 安装在中间轴 14 上的凸轮 15 相对应靠近, 并定时受凸轮 15 的压推构成。播种过程当中间 轴 14 转动至一定角度, 排种盒下移, 此时已有调向蒜种落入排种盒内, 随排种盒逐渐入土, 此时凸轮15将压推曲臂17外摆, 从而使曲臂下端扭动排种盒转轴20, 使排种盒逐渐张开排 出蒜种, 蒜瓣芽朝上腚朝下垂直入土, 之后排种盒与其盖板整体上移, 上。
19、移过程排种盒反向 扭转与排种盒盖板 22 相扣合, 随后由刮土板 24 刮土、 平地。 0025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 25、 变速箱动力输入轴连接拖拉机动力输出轴、 变速箱 动力输出轮链传动连接主动轴 11 链轮、 主动轴一端之第一输出轮 28 链传动连接中间轴链 轮 29、 与中间轴链轮 29 共轴的链轮 30 连接取种主动轴链轮 31、 取种槽内取种主动轴之主 动取种链轮 3 连接其上取种从动轴之从动取种链轮 3。主动轴 11 另一端之第二输出轮 28链传动连接旋耕挡土板 40 固定杆 41 之轴端链轮 38、 轴端链轮 38 连接旋耕犁 27 之动 力输入链轮。在播种过程, 先旋耕在。
20、随后播种。旋耕犁 27 具有入土深度调节手柄装置 43。 说 明 书 CN 102550179 A 5 1/7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50179 A 6 2/7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50179 A 7 3/7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50179 A 8 4/7 页 9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50179 A 9 5/7 页 10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50179 A 10 6/7 页 11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50179 A 11 7/7 页 12 图 15 图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550179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