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具有逐渐变化的几何形状的磨浆机磨盘.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5362289
  • 上传时间:2019-01-07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15.4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24329.6

    申请日:

    2013.09.17

    公开号:

    CN103669073A

    公开日:

    2014.03.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21D 1/30申请日:20130917|||公开

    IPC分类号:

    D21D1/30

    主分类号:

    D21D1/30

    申请人:

    安德里兹有限公司

    发明人:

    路克·金格拉斯

    地址:

    美国纽约州

    优先权:

    2012.09.17 US 61/701,825; 2013.09.05 US 14/019,14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代理人:

    黄威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磨浆机磨盘区段,其具有从磨盘的圆周或圆周附近以基本上螺旋状向与破碎器棱区相邻的磨盘转动轴延伸的连续过渡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安装在磨浆机盘上的磨浆机磨盘区段或扇区的图案,包括: 
    在外圆周处的外半径和在内圆弧处的内半径; 
    布置在外圆周和内圆弧之间的分成多个带并且包括棱和槽的图案的研磨区,其中每个带中棱的图案具有一密度,并且其中从最靠近内圆弧的区到最靠近外圆周的区,每个带中棱的密度逐渐变大;以及 
    分布成线状的过渡区,该线形成基本上螺旋形状,跨越从研磨区的大约外圆周到大约内圆弧的、安装有磨浆机磨盘区段的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并且其中所述过渡区被设置成相对于穿过该区段的径向线成20°至85°之间的角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在研磨区内,从最靠近内圆弧的研磨区的部分到最靠近外圆周的研磨区的部分,棱和槽的图案变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所述过渡区包括下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绝对表面屏障、连接每个区的棱的端部的次表面屏障、连接的和部分连接的棱端部或者过渡区之间的明显的中断。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所述过渡区包括下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绝对表面屏障、连接每个区的棱的端部的次表面屏障、连接的和部分连接的棱端部或者过渡区之间的明显的中断。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所述过渡区被设置成相对于穿过该区段的径向线成30°至80°之间的角度。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所述过渡区分布为跨越安装有磨浆机磨盘区段的磨浆机磨盘的从大约外半径到大约内圆弧的研磨区的、形成基本上螺旋形状的曲线的组合。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所述过渡区分布为跨越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表面的至少50%的、形成基本上螺旋形状的曲线。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所述过渡区分布为跨越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表面的至少60%的、形成基本上螺旋形状的曲线。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所述过渡区分布为跨越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表面的至少75%的、形成基本上螺旋形状的曲线。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所述过渡区分布为 跨越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表面的至少50%的、形成基本上螺旋形状的曲线。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所述过渡区分布为跨越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表面的至少60%的、形成基本上螺旋形状的曲线。 

    12.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图案,其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磨浆机磨盘的图案,其中在相当于低于研磨区表面面积的10%的棱和槽的图案中,所述连续的过渡区具有一个或多个中断。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其中所述过渡区径向分布在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的至少50%的表面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其中所述研磨区沿着该磨浆机磨盘区段的中心轴对称,并且其中过渡区基本跨越研磨区的整个表面,并且过渡区基本形成为V字形、W字形、倒V字形或者倒W字形。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其中所述研磨区包括从最靠近外圆周的破碎器棱区的端部跨越到研磨区的外圆周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区域。 

    17.  一种磨浆机磨盘区段,包括研磨区,该研磨区具有棱和槽的图案以及X形式的连续过渡区,其中由过渡区产生的X形状在研磨区内产生菱形形状,并且其中从较靠近内圆弧的菱形形状到较远离内圆弧的菱形形状径向移动时,在每个菱形形状内的棱和槽的图案中棱的密度变得更密。 

    18.  一种磨浆机磨盘区段,包括研磨区,在该研磨区内具有棱和槽的图案以及过渡区,其中研磨区和过渡区形成螺旋带,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棱跨越两个或更多个过渡区,并且其中当在从内圆弧向外圆周的方向上穿过过渡区时棱的图案变密。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其中所述过渡区是V字形或倒V字形的形式。 

    2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其中所述过渡区域是V字形或倒V字形的形式。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磨浆机磨盘区段,具有第一横向边缘和第二横向边缘,其中第一横向边缘最靠近该区段的内圆弧,第二横向边缘最靠近该区段的外圆弧,并且其中在从第一横向边缘到第二横向边缘的方向上移动时,棱的图案变密。 

    说明书

    说明书具有逐渐变化的几何形状的磨浆机磨盘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2年9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701,825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棱和槽的图案的旋转磨浆机磨盘,该棱和槽产生从破碎器棱区附近的磨盘或磨盘区段(或扇区)的内部附近区域延伸到磨盘或磨盘区段(或扇区)的外圆周附近区域的连续过渡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磨浆机磨盘通常包括具有非常粗糙的棱和槽的基本上环状的内区,在该区中进料被减小尺寸并且被提供径向(从磨浆机磨盘的旋转轴向圆周)移动分量而没有实质的研磨动作。这被称为破碎器棱区。第二环状外区接收来自第一区的材料,并且在其内部进行相对粗糙的研磨动作,然后在其外部进行更高程度的研磨。
    传统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明显的、基本上环状的研磨区,每个研磨区具有其自己的棱和槽结构,当从最内区(进料区域)移向最外区(出口区域)时,棱图案的密度变高。在每个研磨区之间是过渡区。过渡区通常呈现为相对于旋转轴的大致圆形或环形或者圆弧扩展相对短的距离。过渡区还可以包括各种形状和结构,如美国专利5,383,617号中公开的Z字形、V字形或W字形。甚至当过渡区扩展到一定面积时,传统的磨浆机磨盘设计通常具有显著分开的研磨区,在分开的研磨区之间具有相对恒定的棱和槽设计以及有些限制性的过渡区。尽管磨浆机磨盘可以分段或者可以不分段,但是它们通常是通过将多个区段或扇区并排(横向地)或者以环形阵列装配到盘表面而形成的,在每个区段或扇区上,过渡区通常在径向延伸的中心轴的两侧对称。
    多年来,磨浆机磨盘已经被用于将木材分解成单个纤维,以及将这些纤维开发成适当的造纸或制板纤维。该工艺能量要求高,并且长期以来一直尝试减少将木材研磨成适当的造纸纤维所需的能量。减少能量消耗的最成功的尝试导致所生产的纤维的性质和质量的下降不能接受。
    在实验室利用力量和温度传感器的组合对各种磨浆机磨盘模型进行了实验。发现对能量消耗和纤维质量最重要的不利因素是导致径向不均匀的纤维垫分布的磨浆机磨盘上的图案。这意味着在磨浆机磨盘表面上特别是在从内边缘到外边缘的径向方向上移动时,纤维垫的厚度不均匀。换句话说,对于实现最佳能量消耗和纤维质量来说不好的图案是那些导致在给定的径向位置处纤维较大地累积的图案。较大的径向累积通常与棱和槽图案变化处的点相关,特别是从粗糙的入口图案到朝向圆周的较精细的图案,或者有时与限制在槽中的流动的屏障的不良径向分布相关。
    为了优化研磨性能,需要充分利用磨盘的研磨表面。这要求从进料区域(通常是内区域)到出口区域棱和槽的宽度逐渐减小。这种结构使磨浆机磨盘更好地适合于磨浆机的自然给进行为(在进料区域中更多的停留)以及颗粒尺寸从木屑到纤维束再到单个纤维的逐渐减小。
    在磨浆机磨盘图案中使用的典型棱和槽几何形状,也就是过渡区,产生进料堆积和大的纤维累积的区域。另外,在一个区域中大的纤维累积导致过度研磨和过多的纤维切割。过度研磨区域之间的区域被效率较低地使用,因为低的或不足的纤维累积量不利于能量强度的正确应用。
    早期通过结合向研磨区的圆周会聚的棱和槽的设计进行了去除由过渡区的结构引起的纤维堆积的尝试。然而,这些会聚的棱和槽设计趋向于在会聚的通道中推动进料时容易塞住。这些设计还趋向于产生相对于在磨浆机磨盘区段或扇区上横向延伸的线的抽送和保持棱的角度较宽地展开的图案,在磨浆机磨盘表面上产生较不均匀的填充率,以及由于一些材料在研磨区中具有较长和较短停留时间而产生不均匀的研磨。
    因此,为了消除纤维的径向堆积,同时实现良好的操作并且以低的能量水 平产生良好且均匀质量的纤维,需要一种在研磨区之间没有特殊径向过渡点的改进的磨浆机磨盘设计。为了进一步帮助以对操作和纤维质量最低的负面影响消除纤维堆积,另外需要从旋转轴到磨盘圆周棱和槽图案逐渐变得更加精细的改进的磨浆机磨盘设计。为了进一步消除纤维堆积而没有负面影响,磨浆机磨盘设计中还需要另外的限制,例如,在径向方向上屏障的分布应当均匀。本发明涉及这些以及其他需要。
    发明内容
    简单地说,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从靠近破碎器棱区的磨盘内部附近的区域(进料区域)展开并且向靠近磨盘的圆周附近的区域(出口区域)延伸的大致螺旋形的连续过渡区。作为整个组装后的圆形磨盘的一个扇区的磨盘区段的外部或圆周边缘形成第一圆弧。磨盘区段的内部形成较短长度的第二圆弧。磨盘区段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是平行的圆弧。围绕整个组装后的磨盘追踪所述平行圆弧的线形成同心圆。利用这个概念,在磨盘区段的第一和第二圆弧之间绘出的另一个平行圆弧(从左侧到右侧穿过磨盘区段或扇区)将与该连续的过渡区至少相交一次。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平行圆弧”是指与由内边缘和外边缘形成的第一和第二圆弧平行地绘出的圆弧。当沿着磨盘区段的表面绘出时,平行圆弧的每个点与磨盘旋转轴等距离。因此,在与磨浆机磨盘区段的研磨区中任意径向位置相交绘出的任意平行圆弧都可以发现过渡区的一部分。研磨区包括从最靠近外圆周的破碎器棱区的端部扩展到研磨区外圆周的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区域。该效果是产生相对于磨浆机磨盘区段或扇区的外圆周通常成角度的相对较短的研磨区的一些带。过渡区的切线与径向线的交叉形成过渡角度。穿过磨盘的中心点(旋转中心)垂直于外圆周的线形成径向线。由连续的大致螺旋形的过渡区之间的研磨区产生的可见的带具有恒定的宽度,或者该宽度可以从带的最外部分(相对于磨浆机磨盘上的径向位置)到带的最内部分变化。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径向位置”是指在磨盘区段上绘出的径向线上的任意点。
    根据本公开的过渡区可以是从一个棱和槽图案到另一个棱和槽图案的明 显中断,或者它可以采用屏障的形式,该屏障处于绝对表面(与棱的顶部高度相同),或者出于棱的顶部和槽的底部的中间高度,或者该过渡区还可以通过连接两个相邻区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棱端部而形成。此外,本文公开的连续过渡区一般被设置为使得过渡区的切线与径向线之间的角度为20°至85°(优选为30°至80°)。更具体来说,过渡区被设置为相对于穿过该区段的径向线的角度在30°和80°之间。该过渡区可产生可见的曲线或直线,或者曲线与直线的结合。根据本发明,过渡区以大致螺旋形式分布在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的表面上。理想地,在磨浆机磨盘区段的两个边缘处过渡区位置相同,从而当通过将该区段或扇区并排放置在磨浆机盘上而形成区段或扇区的圆环时,过渡区基本匹配,以形成从磨盘的圆周向旋转轴的连续的大致螺旋的路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过渡区分布为在安装有磨浆机磨盘区段的磨浆机磨盘的从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大约外半径到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大约内圆弧的研磨区上形成大致螺旋形状的线的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渡区分布为在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表面的至少50%或者至少60%或者至少75%上形成大致螺旋形状的曲线。尽管这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从一个区段或扇区到下一个区段或扇区没有对准的过渡区也在本发明的精神内,只要过渡区在每个区段上径向大致均匀分布即可。
    在过渡区上的任意点处,与朝向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圆周的棱和槽的图案相比,朝向磨浆机磨盘的旋转轴的棱和槽的图案更粗糙或者更稀疏(更宽并且/或者间隔更大)。换句话说,在从旋转轴到磨盘的圆周的方向上从两个过渡区之间的一个研磨区带到下一个研磨区带径向移动时,棱和槽的结构更精细(棱密度更大)。除了在任意过渡区带上从旋转轴到磨盘圆周径向移动时棱和槽的图案变得更精细以外,还希望在位于过渡区之间的棱和槽的任意带内向外移动时这种图案也变得更精细。每个过渡区带的棱密度的变化可以是分步变大,或者可以逐渐改变。根据过渡区带的相对角度和数目,横跨过渡区以及在研磨区带内棱和槽图案变密的这种结构是理想的,因为从粗糙图案到精细图案的改变在径向方向上变得更加平缓。过渡区可以由绝对表面屏障、连接每个区的棱的端部的次表面屏障、相连或部分相连的棱端部、过渡区之间的明显中断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形成。
    这种新的几何形状的结果是,横跨每个过渡区的棱不再是连续的,而是中断的,从而例如在横跨屏障之前和之后,棱不排成一行。磨浆机磨盘的这种新的逐渐改变的几何形状适用于具有两个以上的研磨区的所有磨浆机磨盘,以及所有已知的棱和槽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直棱、弯曲棱、锯齿棱、对数螺旋形状等。该磨盘还可以用在机械磨浆机中,包括但不限于原化纤器、成纤器、主磨浆机、低稠度磨浆机、中稠度磨浆机、高稠度磨浆机、锥形磨浆机、单盘磨浆机、双盘磨浆机、多盘磨浆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磨盘图案是可逆的,并且过渡区从入口到出口可以不连续,而是可以关于区段或扇区的中心线对称,或者可以形成以V字形、W字形、倒V或W字形或者X字形交叉的双过渡区阵列。这些也被认为是与本发明相同的概念。当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这些特征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具有明显的、宽度基本恒定的带的磨浆机磨盘区段,每个带具有基本平行的棱的图案。
    图2示出具有明显的、宽度大幅变化的带的磨浆机磨盘区段,每个带具有基本平行的棱的图案。
    图3示出磨盘的转动方向可逆并且过渡区为倒V字形的磨浆机磨盘区段。
    图4示出棱被定位以形成X字形过渡区的可逆磨浆机磨盘区段。
    图5示出磨浆机磨盘区段过渡区、过渡角度或环行线。
    图6示出限定径向或环形弧的磨浆机磨盘区段。
    图7示出具有明显的带的磨浆机磨盘区段,每个带具有基本平行的棱的图案,过渡区角度较陡。
    图8示出具有多个带的磨浆机磨盘区段,其中来自相邻带的棱的端部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
    前面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是为了示例和说明的目的而给出的,并且不意图是穷尽的或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而被选择并描述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本发明进行许多变化。
    图1-4和图7-8中示出根据磨浆机磨盘区段或扇区的多个实施例的磨浆机磨盘设计的示例性实施例。磨浆机磨盘区段(扇区)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从磨盘的出口区域附近的区域向磨盘的进料区域延伸的大致螺旋形的连续过渡区。利用这个概念,在磨盘区段的第一和第二圆弧之间绘出的平行圆弧将与该连续过渡区至少相交一次,使得在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中的任何径向位置都能够发现过渡区的一部分。由此产生相对较短的研磨区的一些带,这些带相对于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外圆周成角度。过渡角是在径向向和与过渡区相切的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它是20°至85°之间的角度。由该连续并且大致螺旋形的过渡区之间的研磨区所产生的可见的带可以具有恒定的宽度,或者该宽度可以从带的最外部(相对于磨浆机磨盘的环状位置)到带的最内部变化。可以产生这个概念的许多变体,并且附图是本发明的图示。
    已经开发出用于安装在磨浆机盘上的磨浆机磨盘区段或扇区的图案。该图案包括在该磨浆机磨盘区段或扇区的外圆周处的外半径及其内圆弧处的内半径以及布置在外圆周和内圆弧之间的分成多个带并且包括棱和槽的图案的研磨区。每个带中棱的图案具有一密度,并且从最靠近内圆弧的区到最靠近外圆周的区,每个带中棱的密度逐渐变大。过渡区分布成线状,该线形成基本上螺旋形状,跨越从研磨区的大约外圆周到大约内圆弧的、安装有磨浆机磨盘区段的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并且该过渡区被设置成相对于穿过该区段的径向线成20°至85°之间的角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磨浆机磨盘区段包括具有棱和槽的图案的研磨区和X形式的连续过渡区。由过渡区产生的X形状在研磨区内产生菱形形状。另外,当从靠近内圆弧的菱形形状向远离内圆弧的菱形形状径向移动时,每个菱形 形状内棱和槽的图案中的棱密度变大(变密)。
    其他实施例包括磨浆机磨盘区段,该磨浆机磨盘区段包括具有棱和槽的图案的研磨区和在该研磨区内的过渡区。该研磨区包含形成螺旋带的过渡区,并且一个或多个棱跨两个或更多个过渡区。当在从内圆弧向外圆周的方向上横过过渡区时,棱的图案变密。该磨浆机磨盘区段可以包括第一横向边缘和第二横向边缘,其中第一横向边缘最靠近磨浆机磨盘区段的内圆弧,第二横向边缘最靠近该区段的外圆弧,并且在从第一横向边缘到第二边缘的方向上移动时,棱的图案变密。
    本发明涉及用于安装到旋转盘磨浆机中的装配到基本圆形盘(未示出)的磨浆机磨盘,其中所述磨盘包括多个相邻的磨浆机磨盘区段10,每个区段10具有径向延伸的中心轴20以及交替的突棱30和限定在棱30之间的槽40的图案。棱30和槽40基本平行地延伸,使得每个棱30具有由径向上的内外端点限定的长度。
    图1示出具有基本平行的棱30的明显的研磨区带50的磨浆机磨盘区段10,每个带50具有基本恒定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当沿着带切向和径向移动时,在给定的带中,例如50a、50b和50c,棱30的密度变大(棱30间隔变近),例如,当从第二横向边缘130(最靠近区段10的内圆弧70)向第一横向边缘120处的区段10的相对侧(最靠近出口区域处的磨盘的外圆周90)移动时,来自带50a的棱30间隔变得更近。当从棱30的一个带50到棱30的下一个带50(例如,从带50a到50b,以及从带50b到50c)向磨盘区段10的外圆周90径向移动时,棱30的密度也变大。径向上棱30的带50之间的这种间隔变化导致在磨浆机磨盘区段10的表面上材料连续地受到较少限制地流动,从而在研磨区110上提供更均匀的材料分布。
    磨浆机磨盘区段10进一步包括具有非常粗糙的棱30和槽40的破碎器棱区100,在该区100中进料被减小尺寸并且被提供径向移动分量(从磨浆机磨盘区段10的内圆弧70向外圆周90),基本上没有研磨动作。破碎器棱区100不存在于每个磨浆机磨盘区段中,并且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研磨区110接收来自破碎器棱区100的材料,并且首先进行相对粗糙的研磨动作,当进料向磨盘区段10 的外圆周90移动时,逐渐向相对精细变化,在研磨区110内间隔紧密的棱30和槽40提供逐渐变高的研磨程度。
    图1的实施例示出磨浆机磨盘区段10,磨浆机磨盘区段10具有可以由屏障140分开的棱图案的清晰明显的带50。过渡区55的边缘切线与从内圆弧70穿过磨盘区段10的中心延伸到外圆周90且垂直于外圆周90的中心轴20形成被示出为角θ的过渡角。沿着这些有角度的带50,棱30基本上平行。区段10的每个带50在区段10的第一横向边缘120开始,沿着曲线或近似斜线向第二横向边缘130延伸,朝向(向内)或远离(向外)内圆弧70。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左手侧的区段10的第一横向边缘120开始,带50向内向右手侧的朝向内圆弧70的第二横向边缘130移动。
    当从带50的第一边缘60(在此作为例子示出带50b的边缘)处的过渡区55(最靠近内圆弧70)移动到带50的第二边缘80处的过渡区55(最靠近外圆周90)时,在任意给定的带50内棱30的密度变大(棱30间隔变得更近)。棱30的间隔可以每个棱30逐步改变,可以每几个棱30逐步改变,或者甚至可以在整个带50改变一次,两次或更多次。另外,当从一个带50环状地向外(向外圆周90)移动到下一个带50(例如,从带50a移动到带50b)时,在环状向外的带50(在本例子中为50b)中棱30间隔变得更近。
    某些实施例中的除了棱间隔的这种环状地变化(在朝向外圆周90的方向上从一个带50到下一个带50,例如,从50a到50b到50c)以外的在带50的横向上的带间隔的这种变化的效果,产生在径向上向外移动时棱间隔的非常逐渐地改变,其中棱图案向外圆周90逐渐变密(更精细),而在流动限制中会引起峰值的任何环状位置处没有任何大的改变。
    在此情况下,在最外面的过渡区55中,带50被连续的表面屏障140分割,而在最里面的过渡区55,连续的次表面屏障150被用于连接棱30的端部。在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表面和次表面屏障(140,150)的用途可以不同,并且没有屏障的过渡区55也是可能的,根据需要,棱30的端部是正方形的、倒角的、相连的或分开的,以实现正确的给进或限制效果。
    因为过渡区55以螺旋/同心的方式跨越磨浆机磨盘的表面,所以不存在会引起进料流动限制的峰值的环状同心的过渡区域。另外,如图1中所示,当使用连续的表面屏障140作为过渡区55时,对于棱30的外面的带50,这种表面屏障150在该磨盘上也径向均匀分布,并且不会引起在类似的环状位置处发现的由许多表面屏障140造成的进料的环状集中。
    在第一实施例中,棱30的带50的长度“l”基本恒定,并因此相互平行,并且它们是连续的,从而当将两个磨盘区段10并排放置时,棱30的带50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边缘60、80相连的基本连续的一组螺旋带50。该特征存在于优选实施例中,其他实施例包括在第一和第二边缘60、80没有正对准的带50。这些图案仍提供从内圆弧70到外圆周90的从棱30和槽40的粗糙图案到棱30和槽40的相对更精细的图案的有效逐渐过渡,在安装有本文描述的磨盘区段10的磨浆机磨盘的表面上没有趋向于引起进料的不均匀径向累积的清楚的过渡区55。
    使用这个概念,在磨盘区段10上的任意径向位置从第一横向边缘120到第二横向边缘130绘出的平行圆弧将与基本连续的过渡区55至少交叉一次。换句话说,在安装有所示出的磨浆机磨盘区段10的磨浆机磨盘的研磨区110中的任意径向位置处可以发现过渡区55的一部分。该结果将产生相对较短的研磨区110的一些带50,这些带50一般相对于径向线成角度,并且与过渡区55相切。过渡角度θ可以为大约20°至85°,优选为30°至80°。由基本上连续的并且通常为螺旋的过渡区55之间的研磨区110由此产生的可见的带50可以具有长度“l”恒定的棱30,或者长度“l”可以变化。另外,在可见的带50内棱的宽度w可以是恒定的或者变化的。
    理想地,在此针对所有实施例描述的逐渐变化的几何形状(图案)覆盖磨盘区段10的研磨区表面的至少50%(或60%或75%)(研磨区是除了破碎器棱区100以外的磨盘区段的区域)。在过渡区55中,可以存在一些微小的中断,如不超过10%,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特别地,过渡区可以在相当于研磨区的表面面积的10%以下的棱和槽的图案中具有一个或多个中断。出于公开的目的,中断是由于棱和槽的图案短,达不到磨浆机磨盘区段边缘而基本上但不是 完全覆盖整个研磨区的图案(“螺旋”不与磨盘的边缘平齐,这使过渡区停止于给定的半径处,并且在略微不同的半径处再次开始。)
    图2示出具有逐渐改变的几何形状的磨浆机磨盘区段210的第二实施例,明显的带250包括基本平行但是长度“l”变化的棱230的图案。在本实施例中,基本平行的棱230的带250的长度“l”是可变的,与最靠近内圆弧270的棱230的长度“l”相比,向着外圆周290,长度“l”变短。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其余特征与图1中描述的那些特征类似。随着带250在内圆弧270螺旋地开始并且沿着带250向外圆周290移动,在给定的带250中棱230的密度变大(间隔更近)。当从内圆弧270向外圆周290,从一个带250移动到下一个带250时,棱230的密度也增加。在这些方向上带250之间棱230的密度的这种变化导致在磨浆机磨盘区段210表面上材料连续且较少受限制的流动。
    图3示出具有可逆的逐渐变化的几何形状的磨浆机磨盘区段310的实施例。在该情况下,因为希望在安装有磨浆机磨盘区段310的磨浆机磨盘的两个转动方向上给进特征相同,所以过渡区355形成V字形或倒V字形。基本平行的棱330的带350不以螺旋方式连续延伸;它们的图案关于磨盘区段310的中心轴对称。该图案提供与图1和图2相同的棱密度(棱330的间隔)以及过渡区355和屏障340的分布的逐渐变化,然而是可逆的。
    图4示出具有逐渐变化的几何形状的可逆磨浆机磨盘区段41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情况下,代替使用形成V字形的过渡区455,本实施例的过渡区455形成X字形,并且还形成本身在两个方向上交叉的基本连续的螺旋(从第一横向边缘425到第二横向边缘435向内圆弧470螺旋,以及从第二横向边缘435到第一横向边缘425向内圆弧470螺旋)。此外,当从内圆弧470向外圆周490移动时,棱430的密度逐渐变大(间隔变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由交叉的过渡区455产生的每个菱形研磨区450中,棱430基本平行并且基本等间隔。从内圆弧470向着外圆周490,从一个菱形450径向上到下一个菱形450,棱430的密度逐步增加。
    图5示出例如图1中所示的磨盘区段中棱和槽的带之间的过渡区540的位 置。过渡区540的切线520与径向线510相交,形成过渡角度θ。径向线510由穿过旋转轴的垂直于外圆周550的线形成。
    图6示出平行的圆弧640,其中平行的圆弧640的所有点到磨浆机磨盘的旋转轴650的距离相等,并且平行于磨盘区段的圆周610(或者与其距离恒定)。在研磨区中的任意平行圆弧640上,一个或多个螺旋过渡区与其交叉。
    图7示出与图2类似的磨浆机磨盘区段71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过渡区755具有比图1或图2中所示的过渡角度更陡的过渡角度θ。如图7中所示,当朝向磨浆机磨盘区段710或扇区的圆周790越过过渡区755时,棱730的图案变密。当朝向外圆周790向外螺旋时,在研磨区的每个带750内,棱730的图案也变密。与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角度较小的过渡区相比,较陡的过渡角度θ在某些应用中可能是有益的。
    图8示出磨浆机磨盘区段810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每个螺旋带850的棱830的端部相连(一些棱830跨越过渡区855,而不是具有终点或者与过渡区855相符)。在棱830和槽840的图案上绘出的三个螺旋线802、803和804示出了过渡区855所处的位置,例如,当朝向磨浆机磨盘区段810的外圆周890跨越过渡区855时,棱830的图案变密。当在带850内从磨浆机磨盘区段810的第二横向边缘833向磨浆机磨盘区段810的第一横向边缘834移动时,以及当径向朝着磨盘区段810的外圆周890移动,从一个带到下一个带(例如,从带850a到带850b)时,棱830和槽840的图案逐渐变得精细(更密)。径向方向上棱830的带850之间的这种间隔变化导致在磨浆机磨盘区段810的表面上材料的连续且较少受限制的流动,这提供了在研磨区上材料更均匀的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每个带850之间的连接895实现带850之间的过渡区855。本实施例的过渡区855具有许多不同的变体,例如,一些棱830可以相连,并且过渡区855的一部分包含屏障和/或中断。
    应当理解,本发明绝不局限于所公开的或者附图中示出的具体结构和方法步骤,本发明还包括本领域中已知的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此公开的装置可用于多个磨浆机磨盘应用等。

    关 键  词:
    具有 逐渐 变化 几何 形状 磨浆机 磨盘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具有逐渐变化的几何形状的磨浆机磨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36228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