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抽油泵及其调整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能源综合开发采油领域中,既适合于常规油井采油,又适合于重油汽驱开采及特殊工艺油井采油的抽油泵。
随着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老井复活、稠油开发、特殊油况采油等,已经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与此相适用的采油设备是当前石油开发中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采油领域中普遍使用的抽油泵还是衬套式管式泵。现在国内外所采用的这种抽油泵,对常规油井采油来说是可行的。对于稠油的开发、特殊油况采油需要对井下的油质进行处理时,如将井下的稠油进行稀释或向井下注水处理等,需要将井下全部油管、油管挂、抽油杆和抽油泵提出地面,然后对井下的工况进行处理。这种将地下抽油设备提出油井的方法,不但费工、费时、浪费能源、污染环境,而且还需要相应的配备泄油器、防喷打捞设备等,需要特别大的额外投资,同时它的工作周期也比较长,采油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的一种在抽油过程中,对工艺转换或井下工况进行处理时,不需要将井下地抽油设备提出地面即可进行工艺转换或工况处理的抽油泵。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的抽油泵部分还是由泵筒与安装在泵筒内的柱塞机构组成, 其下端固定连接一个由固定凡尔罩和安装在固定凡尔罩内的凡尔组件构成的凡尔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在凡尔组件的中部套装有一个卡簧,在它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个十字形打捞头,而在柱塞机构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一个打捞帽,打捞帽的圆筒上设有与十字形打捞头相对应的卡装槽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抽油过程中,若变换抽油工艺或因井下工况的变化需要处理时,即可打通抽油管与井底的通道就可以进行,打通抽油管与进底通道的关键就是要将抽油泵中的柱塞机构和凡尔组件从泵筒和固定凡尔罩中抽出,使之上升抽油管中,这时,只要用抽油杆推动柱塞机构下落,使柱塞下端的打捞帽,通过其对应的滑槽套装在十字形打捞头上,然后旋转一定的角度,使打捞帽将十字形打捞头卡住,就可以再通过抽油杆将柱塞机构和凡尔组件一同提升到抽油管中,由于抽油管的直径大于泵筒的直径、柱塞机构和凡尔组件就不会将抽油管阻塞,因此抽油管与井底就形成了通道,以便于对井下的工况进行处理,安装在凡尔组件上的卡簧的作用是:当把凡尔组件提出或放入固定凡尔罩内时,卡簧经过固定凡尔罩的上端出口时,均需要一定的提升力或压力,才能使其通过,其目的是检验打捞帽是否将十字形打捞头卡住。
为了便于对井下的工况进行处理,保证抽油管与井下的畅通,最好将抽油杆、柱塞机构和凡尔组件移到抽油管的一侧,这时可在地面上安装一个柱塞机构和凡尔组件的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括一个底盘,在该底盘上通过一个与抽油管偏心的偏心导轨安装一个下盘根合,正常抽油时,将下盘根合的中心孔与抽油管的中心孔的中心轴线对准,然后再经过一个压板法兰和压紧机构将下盘根合与底盘固定为一体。下盘根合的内孔上部安装有一组下密封圈。为了增加其密封性能,在下盘根合的上端固定安装一个上盘根合,在上盘根合的内孔中安装有一组上密封圈,上盘根合的上端用一个上盘根压帽压紧。其工作原理是:把柱塞机构和凡尔组件提升到抽油管中之后,松开固定下盘根合与底盘之间的压紧机构,转动下盘根合一定角度,就可以使下盘根合中心孔的中心轴线与抽油管的中心轴线偏离,从而由下盘根合通过抽油杆带动柱塞机构和凡尔组件偏到抽油管的一侧。
由于本抽油泵中的柱塞机构下端固定安装了一个打捞帽及凡尔组件的上端固定了一个十字形打捞头,通过两者的配合可以柱塞机构和凡尔组件经抽油杆从抽油泵中提出和放入,因此它既可以保证正常地抽油,又可以使抽油管与井下形成通道,以便于对井下工况及油质进行处理。它避免了使用传统抽油泵抽油时,若变换工艺或处理井下工况时,需要把油管、油管挂、抽油杆和抽油泵等全部提出油井的缺点。本抽油泵可以适应多种井况及工艺转换,减少相应地投资、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抽油时间。当对井下处理完毕后,可以将柱塞机构和凡尔组件放入到抽油泵中,继续抽油。另外本抽油泵在井上设置了调整装置,它不但可以调整抽油杆、柱塞机构和凡尔组件在抽油管中的位置,它还可以通过抽油杆与上、下盘根合中的密封圈的配合,防止井下因高温、高压而产生的井喷事故。同样可以配合地面将柱塞机构及凡尔组件放回泵筒组件中。
图1是本抽油泵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抽油泵中泵筒与柱塞机构部分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抽油泵中固定凡尔罩与凡尔组件部分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与本抽油泵配合使用的调整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抽油泵及其调整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2、3,本抽油泵的泵筒2为圆筒型结构,其两端分别带有外螺纹,其上端经上接头与抽油管相连接,其下端经泵筒接箍3与固定凡尔罩4相连接。在泵筒2中安装有柱塞机构6,柱塞机构6也为圆筒式结构,它与泵筒2的内孔滑动配合,该柱塞机构6上至少带有一个单向阀。柱塞机构6的上端与抽油杆固定连接,以便抽油杆带动柱塞机构6做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抽油动作。在柱塞机构6的下端固定连接一个打捞帽7,该打捞帽7也是圆筒形结构,它的圆筒上设有至少一对与十字形打捞头9相对应的卡装槽8,该卡装槽8可以是型结构,也可以是型结构,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只要能方便地将十字形打捞头9卡住和放开即可。十字形打捞头9固定安装在凡尔组件12的上端,凡尔组件12安装在固定凡尔罩4内的进油凡尔座13上。固定凡尔罩4的上端为导向孔,起到对凡尔组件12的支承及导向作用,以保持凡尔组件12的轴向运动。在固定凡尔罩4上端的导向孔四周设置有出油孔10。在凡尔组件12的中间部分套装有一个卡簧11,卡簧11为开口式圆环结构,其开口时的外径大于固定凡尔罩4内的导向孔的内径,闭口时的外径小于固定凡尔罩4内的导向孔的内径。固定凡尔罩4的下端经下接头5与聚油管固定连接。
参照附图4,与本抽油泵相配合使用的调整装置的结构为:它的下端为一个底盘22,在底盘22上安装有一个与抽油管不同圆心的圆环形偏心导轨19,在偏心导轨19上安装有一个带有圆孔的下盘根合18,下盘根合18的下端经压板法兰20和可拆卸的压紧机构21与底盘22固定连接。压紧机构21可以由螺栓、螺帽构成,也可以是螺栓与底盘22上的螺纹孔的配合,还可以是卡爪。在下盘根合18的内孔中安装有下密封圈17,下密封圈17最好是由石墨或石棉盘根制造。在下盘根合18上还安装一个同轴的上盘根合15,上盘根合15的内孔中安装有上密封圈16,上密封圈16最好用橡胶材料制造。其中上盘根合15起到下盘根合18的盘根压帽的作用。而在上盘根合15的上端安装有一个上盘根压帽14。本调整装置中在上盘根合15和下盘根合18中安装密封圈,主要是起到预防喷井事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