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环状碳酸酯单体和由其制备的聚合物.pdf

  • 上传人:三**
  • 文档编号:5360797
  • 上传时间:2019-01-07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1.29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40987.9

    申请日:

    2012.07.19

    公开号:

    CN103748130A

    公开日:

    2014.04.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8G 59/24申请公布日:20140423|||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8G 59/24登记生效日:20151211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后权利人:蓝立方知识产权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美国密歇根变更后权利人:美国密歇根|||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G 59/24申请日:20120719|||公开

    IPC分类号:

    C08G59/24; C07D317/40

    主分类号:

    C08G59/24

    申请人: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莫里斯·J·马克斯; 艾伦·S·布利克; 菲利普·S·阿西; 德怀特·D·莱瑟姆

    地址:

    美国密歇根

    优先权:

    2011.08.22 US 61/526,0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陈平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环状碳酸酯单体,包含以下各项的反应产物:(a)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和(b)二氧化碳;一种用于制备该环状碳酸酯单体的方法;和一种由其制备的聚合物如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组合物。由以上环状碳酸酯单体制得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组合物形成可以用于制备例如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产物的反应性中间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环状碳酸酯单体,所述环状碳酸酯单体包含以下各项的反应产物:(a)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和(b)二氧化碳。

    2.  权利要求1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其中,所述反应产物包含至少一种具有以下化学结构VIII-XI中的任一项的化合物:


    其中,在以上结构VIII-XII中,各个R1、R2和R3独立地可以是氢、烷基、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且各个R4独立地是氢、烷基、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卤素、硝基、酯、环氧或RO基团,其中R可以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x可以是0至4的整数;y可以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x+y可以是小于或等于6的整数;z可以是0至6的整数;且z+y可以是小于或等于8的整数;且Ar是芳烃片段。

    3.  一种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以下各项的混合物:(a)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化合物;和(b)环氧树脂。

    4.  一种可聚合组合物,所述可聚合组合物包含以下各项的混合物:(a)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和(b)碳酸酯共反应性单体。

    5.  权利要求4的可聚合组合物,其中,所述碳酸酯共反应性单体包括多元胺、多硫醇、多元羧酸、多元醇、或其混合物。

    6.  一种可聚合组合物,所述可聚合组合物包含以下各项的混合物:(a)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和(b)碳酸酯聚合催化剂。

    7.  权利要求6的可聚合组合物,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季铵盐、季盐、季砷盐、路易斯酸、或其混合物。

    8.  一种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包含以下各项的反应产物:(a)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和(b)碳酸酯共反应性单体。

    9.  一种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包含以下各项的反应产物:(a)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和(b)碳酸酯聚合催化剂。

    10.  一种可发泡组合物,所述可发泡组合物包含以下各项的混合物:(a)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的组合物;和(b)发泡剂;和(c)任选地,表面活性剂或泡沫稳定剂。

    11.  权利要求10的可发泡组合物,其中,所述发泡剂包括物理或化学发泡剂。

    12.  权利要求10的可发泡组合物,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或泡沫稳定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其混合物。

    13.  一种泡沫体,所述泡沫体由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的可发泡组合物制成。

    14.  权利要求13的泡沫体,其中所述泡沫体是聚(羟基氨基甲酸酯)。

    15.  一种用于制备环状碳酸酯单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a)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和(b)二氧化碳在提供环状碳酸酯单体的条件下反应。

    说明书

    说明书环状碳酸酯单体和由其制备的聚合物
    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源自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环状碳酸酯单体,以提供可用于制备各种聚合物产物的反应性中间体。
    背景
    用于制备聚合物产物如聚氨酯的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传统的聚氨酯是通过使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而合成的。典型的聚氨酯泡沫体通过异氰酸酯的形成也是本领域已知的。然而,已知基于异氰酸酯的聚氨酯合成方法具有环境、健康和安全担忧,并且在工业中对于发现备选的化学以减少这些担忧有一种增长的趋势。典型地,例如在最终使用应用如喷发泡沫材料中,可以使用基于异氰酸酯的聚氨酯。
    使用1-12重量份添加的单烷基环状碳酸酯作为在传统异氰酸酯泡沫体中的稳定剂;或者作为在传统泡沫体制剂中的发泡剂,也是已知的。但是,环状碳酸酯-胺泡沫体本身在现有技术中是未知的或未被教导的。此外,在现有技术中没有教导可以在室温(25℃)反应并产生足以用于室温固化和泡沫体形成的放热曲线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环状碳酸酯。
    对于生成其名称为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的一种聚氨酯网络的相关类型,环状碳酸酯与胺的聚合是一种已知的备选。但是,当与前述异氰酸酯化学相比时,源自环状碳酸酯和胺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遭受更差的反应性。此外,某些环状碳酸酯单体,如源自双酚A环氧树脂的那些,在室温是固体,使得加工困难。其他环状碳酸酯单体,如基于聚醚环氧树脂的那些,在室温保持液态,但是不能够室温固化或泡沫体形成。鉴于上述关于环状碳酸酯与胺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迄今尚未公开利用环状碳酸酯单体的发泡。
    迄今为止,通过使来自环氧树脂(例如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的环状碳酸酯与多元胺(例如二亚乙基三胺、乙二胺)反应来制备聚(羟基氨基甲酸酯) 是已知的。将所得的聚合物与其他多元胺、颜料和填充剂在具有商业水性环氧树脂(例如Beckopox,VEP2385)的水溶液中混合,以形成汽车涂料。聚(羟基氨基甲酸酯)聚合物需要热来固化,并且在与水性环氧树脂结合之前便在溶剂中产生。在本领域也已经公开了,利用三环状碳酸酯的相似材料(例如转化为三环状碳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与伯胺官能化树脂,用于电沉积涂布。
    在本领域也已知的是用于使用胺封端的低聚物和环状碳酸酯/环氧-封端的低聚物以形成氨基甲酸酯/环氧-胺基团的混合网络的方法。
    现有技术通常需要加热的固化(固化温度通常在70℃至120℃之间)以在传统涂料应用中利用环状碳酸酯-胺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网络。许多实例还需要基于溶剂的聚合,因为许多传统的环氧树脂随着转变成环状碳酸酯基团的环氧基团的百分数接近100%而将固化(例如DERTM383随着大体积环状碳酸酯浓度超过70%开始固化)。在100%转化为环状碳酸酯后在室温仍保持液态的环氧树脂(例如DER736)当被与胺反应时不产生放热曲线,从而阻止了室温固化和泡沫体形成。
    概述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可以用作用于制备各种聚合物的反应性中间体的新型环状碳酸酯单体,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新型环状碳酸酯单体,所述环状碳酸酯单体包含以下各项的反应产物:(a)至少一种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和(b)二氧化碳,从而形成反应性中间反应产物。该反应性中间产物可以用于制备各种聚合物如聚(羟基氨基甲酸酯)。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通过使(a)至少一种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和(b)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形成反应性中间反应产物来制备上述的新型环状碳酸酯单体的方法。
    本发明的又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由上述新型环状碳酸酯单体制备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组合物。有利地,利用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消除了在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中由于前述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担忧使用异氰酸酯的需要。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异氰酸酯与水反应 而环状碳酸酯不与水反应;因此,在其他应用如水基涂料中,允许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上述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组合物的方法。例如,二乙烯基苯二氧化物(DVBDO)当经由结合CO2转化为二环碳酸酯(例如二乙烯基苯二环状碳酸酯,DVBDCC)时是放热的,并且当与具有低当量(<~50g/eq)的多官能胺(>2氨基/分子)反应时显示由室温至~120℃的绝热温升,从而允许产生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DVBDCC通过是充分反应性的并且在室温保持液态(环状碳酸酯浓度<75%)而形成刚性的泡沫体,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局限。DVBDCC也可以作为引发剂,与其他在室温不显示>70℃的稳定温升的环状碳酸酯单体一起,形成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本发明的新型环状碳酸酯单体也可以用于制备聚(羟基氨基甲酸酯)领域,用作涂料、粘合剂和胶粘剂。
    描述
    在其最广泛范围内,本发明包括一种环状碳酸酯单体,所述环状碳酸酯单体包含以下各项的反应产物:(a)至少一种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b)二氧化碳;和(c)催化剂。所得的环状碳酸酯单体是一种反应性中间反应产物,可以用于制备聚合物树脂组合物或制剂如聚(羟基氨基甲酸酯)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组分(a)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如二乙烯基苯二氧化物(DVBDO)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可用于本发明中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尤其是源自二乙烯基苯的那些,如例如DVBDO,是双环氧化物类,其具有比较低的液体粘度,但是与常规的环氧树脂相比赋予其衍生的热固性塑料更高的耐热性和刚度。
    可用于本发明中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可以包含,例如,任何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烃核(nucleus),其在任何环位置带有两个乙烯基。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芳烃部分可以由苯、取代的苯、(取代的)环增的苯或同系结合的(取代的)苯、或其混合物组成。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二乙烯基苯部分可以是邻、间或对位同分异构体或其任何混合物。附加的取代基可以由耐H2O2基团组成,包括饱和的烷基、芳基、卤素、硝基、异氰酸酯基或RO-(其中R可以是饱和的烷基或芳基)。环增的苯可以由萘、四氢化 萘组成。同系结合的(取代的)苯可以由联苯、二苯醚组成。
    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组合物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通常可以由如下一般化学结构I-IV表示:

    在本发明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共聚单体的以上结构I-IV中,各个R1、R2、R3和R4可以独立地是:氢、烷基、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或耐H2O2基团,包括例如卤素、硝基、异氰酸酯基、或RO基团,其中R 可以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x可以是0至4的整数;y可以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x+y可以是小于或等于6的整数;z可以是0至6的整数;且z+y可以是小于或等于8的整数;且Ar是芳烃片段,包括例如1,3-亚苯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例如通过在2008年12月30日由Marks等提交的美国专利临时申请号61/141457中所述的方法,制备本发明中使用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在例如美国专利号2,924,580中也公开了可用于本发明中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组合物。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用于本发明中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可以包括例如,二乙烯基苯二氧化物、二乙烯基萘二氧化物、二乙烯基联苯二氧化物、二乙烯基二苯基醚二氧化物、及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环氧树脂制剂中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可以是例如DVBDO。在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用于本发明中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包括例如由以下结构V的化学式表示的二乙烯基苯二氧化物:

    以上DVBDO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是如下:C10H10O2;DVBDO的分子量为162.2;且DVBDO的元素分析为:C,74.06;H,6.21;和O,19.73,其环氧化物当量为81g/mol。
    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尤其是源自二乙烯基苯的那些,如例如DVBDO,是双环氧化物类,其具有比较低的液体粘度,但比常规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刚度和交联密度。
    以下结构VI示例了可用于本发明的DVBDO的化学结构的一个实施方案:

    以下结构VII示例了用于本发明的DVBDO的化学结构的另一个实施方案:

    当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方法制备DVBDO时,可以获得下列三种可能的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邻、间、对。因此,本发明包括通过以上结构中的任何一种单独表示的或作为其混合物表示的DVBDO。以上结构VI和VII分别显示了DVBDO的间位(1,3-DVBDO)同分异构体和对位(1,4-DVBDO)同分异构体。邻位同分异构体是稀有的;且通常DVBDO最可能在间位(结构VI)比对位(结构VII)同分异构体的比率通常在9∶1至1∶9的范围内制备。本发明包括作为一个实施方案的,结构VI比结构VII的比率在6∶1至1∶6的范围,且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结构VI比结构VII的比率可以为4∶1至1∶4或2∶1至1∶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可以含有一定量(如例如小于20重量%)的取代的芳烃。取代的芳烃的量和结构取决于在二乙烯基芳烃前体成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制备中使用的方法。例如,通过二乙苯(DEB)的脱氢制备的二乙烯基苯可以含有一定量的乙基乙烯基苯(EVB)和DEB。通过与过氧化氢的反应,EVB产生乙基乙烯基苯一氧化物,而DEB保持不变。这些化合物的存在可以将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环氧化物当量增加到大于纯化合物的环氧化物当量的值。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用于本发明中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例如DVBDO,包含低粘度液态环氧树脂(LER)组合物。在25℃,在用于制备本 发明的环氧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中使用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粘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在0.01帕斯卡-秒(Pa-s)至0.1Pa-s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01Pa-s至0.05Pa-s,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01Pa-s至0.025Pa-s。可用于本发明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有利性质之一是它们的热稳定性,这允许它们在中等温度(例如,在100℃至200℃)的配制或加工中使用长达数小时(例如,至少2小时)而不低聚或均聚。通过实质上的粘度或胶凝(交联)增加,在配制和加工期间的低聚或均聚是显然的。可用于本发明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具有充分的热稳定性,使得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在中等温度配制或加工期间不经历实质上的粘度或胶凝增加。
    可用于本发明中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另一个有利性质可以是例如它的刚度。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刚度性质通过一个算得的数测量,该算得的数是使用在《聚合物性质的预测》(Prediction ofPolymer Properties),Dekker,New York,1993中描述的Bicerano的方法除侧链之外的二氧化物的旋转自由度。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刚度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可以为6至10个旋转自由度,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6至9个旋转自由度,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6至8个旋转自由度。
    制备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所用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量可以包括基于环氧化物的当量数比二氧化碳的摩尔数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当量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在100∶1至1∶100当量比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0∶1至1∶10当量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5∶1至1∶5当量比,在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2∶1至1∶2当量比。
    二氧化碳(CO2),即本发明的组分(b),可以包括纯CO2化合物或任何含有CO2的混合物。CO2可以作为一种固态、液态、气态材料或其混合物使用。
    制备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所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可以包括基于环氧化物的当量数比二氧化碳的摩尔数的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当量比,如上所述。
    用于将环氧化物转化为环状碳酸酯的广泛种类的催化剂对本领域技 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催化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季铵盐、季盐、季砷盐和路易斯酸,例如,有机金属催化剂如氯锡氧烷和铝-沙仑配合物;及其混合物。在合成期间,催化剂可以是负载型的或非负载型的。
    制备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的催化剂的浓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可以在0.1重量%至20重量%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重量%至10重量%;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2重量%至5重量%。
    可用于本发明的任选的组分可以包括物理和/或化学发泡剂、表面活性剂、溶剂、填充剂、增塑剂、阻燃剂。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使用的任选的组分的含量依赖于制剂。通常,该含量可以为0.1重量%至75重量%。
    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的制备:将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二氧化碳、催化剂和其他任选组分接触;且随后允许组分在制备环状碳酸酯单体的反应条件下反应。
    典型地,可以将催化剂加入到环氧树脂中,并且CO2在加热下冒泡通过。然而,混合上述组分的顺序无关紧要。例如,反应器可以装入环氧树脂,随后可以同时将CO2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器中。
    将组分加热,直至达到想要的环氧基向环状碳酸酯基团的转化度。允许所得的产物在分离之前或期间冷却至室温,并立即可以用于制备如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等聚合物。
    形成环状碳酸酯单体的反应条件包括在以下温度进行反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在10℃至200℃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60℃至150℃,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00℃至150℃。
    反应的压力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为0.1巴至20巴,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巴至20巴,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巴至15巴。
    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可以包含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例如二乙烯基苯二氧化物(DVBDO))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物。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另一个示例,DVBDO可以与CO2采用适当的催化剂(如例如四铵盐)反应,在100℃在压力下反应。
    环氧基向环状碳酸酯基团的转化率可以为1%至100%。需要适于纯(neat)固化的条件的应用的转化率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为1%至80%;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20%至75%;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50%至75%。 通过控制环状碳酸酯转化率可以控制粘度。
    制备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的反应方法可以是分批式或连续式。在该方法中使用的反应器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反应器和辅助设备。
    可用于本发明的一种任选的方法可以包括例如通过萃取、吸收和再结晶步骤将用于制备环状碳酸酯的催化剂移除。
    本发明的新型环状碳酸酯单体组合物包含任何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烃核,其在任何环位置带有至少一个环状碳酸酯基团。环状碳酸酯单体的芳烃部分可以由苯、取代的苯、(取代的)环增的苯或同系结合的(取代的)苯、或其混合物组成。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的二乙烯基苯部分可以是邻、间或对位同分异构体或其任何混合物。附加的取代基可以包括饱和的烷基、芳基、卤素、硝基、异氰酸酯、环氧或RO-(其中R可以是饱和的烷基或芳基)基团。环增的苯可以由萘、四氢化萘组成。同系结合的(取代的)苯可以由联苯、二苯醚组成。
    本发明的新型环状碳酸酯单体组合物通常可以由如下一般化学结构VIII-XI表示:


    在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的以上结构VIII-XI中,各个R1、R2和R3可以独立地是:氢、烷基、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且各个R4独立地是氢、烷基、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卤素、硝基、酯、环氧或RO基团,其中R可以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x可以是0至4的整数;y可以是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x+y可以是小于或等于6的整数;z可以是0至6的整数;且z+y可以是小于或等于8的整数;且Ar是芳烃片段,包括例如苯基。结构XII表示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其含有连接至芳族环的环氧基,其中,R1-3是如上定义的基团。

    如上制备的本发明的新型环状碳酸酯单体组合物的粘度可以在纯 DVBDO的粘度到在室温为固体之间,取决于环氧基的总转化率。对于需要纯固化的应用,粘度可以在0.01Pa-s至100Pa-s的范围内;优选为0.01Pa-s至77Pa-s;且最优选为0.01Pa-s至50Pa-s。对于利用溶剂将单体聚合的应用,可以使用任何粘度。
    如上所述制备的本发明的新型环状碳酸酯单体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各种产物,如例如:环氧热固性胶粘剂、涂料、复合材料或密封剂;或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或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环氧树脂混合泡沫体、涂料、粘合剂、胶粘剂、或密封剂。此外,当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组合物与具有~24g/eq的胺当量的多官能胺反应时,可以测得从室温至120℃的绝热温升。例如,使用DVBDO的相同实验没有产生可测的温升,表明环状碳酸酯单体比它们的环氧化物对应物更具反应性。于是通过将一部分(例如1%至50%)环氧基转化为环状碳酸酯,环状碳酸酯可以用在需要更快或更低温度固化的环氧应用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新型环状碳酸酯单体组合物可用于通过与碳酸酯共反应性单体反应制备聚合物;例如,通过与多元胺反应制备聚(羟基氨基甲酸酯),通过与多硫醇反应制备聚(羟基硫代氨基甲酸酯),通过与多元羧酸反应制备聚(羟基酯),和通过与多元醇反应制备聚(羟基醚)。
    例如,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组合物包括以下各项的反应产物:(i)如上所述的环状碳酸酯单体组合物;和(ii)多元胺。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使(i)上述环状碳酸酯单体;(ii)至少一种多元胺;和(iii)任选地,各种添加剂在形成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的反应条件下反应,而制备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组合物。
    可固化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组合物第一组分(i)包含上述环状碳酸酯单体如DVBDCC。
    用于制备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组合物的组分(ii)可以包含:任何公知的多元胺,包括例如三亚乙基四胺、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多醚胺,例如以商品名T-403或D-400出售的多元胺;和其混合物。可用于本发明的其他胺包括例如芳基胺如甲苯二胺、亚甲基双苯胺(包括其聚合同系物)及其混合物。
    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基于环状碳酸酯单体的聚合物的碳酸酯共反应性 单体的量可以包括基于环状碳酸酯与共反应性单体的当量的环状碳酸酯与环状碳酸酯共反应性单体的当量比,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在100∶1至1∶100当量比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0∶1至1∶10当量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5∶1至1∶5当量比,且在在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1∶1至1∶1.1当量比。
    在用于制备聚合物的方法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包括使(a)环状碳酸酯单体化合物和(b)碳酸酯共反应性单体反应,例如,其中共反应性单体是多元胺,且其中环状碳酸酯单体与碳酸酯共反应性单体的当量比在10∶1当量比至1∶10当量比的范围内。
    可用于制备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的已知添加剂可以用作任选的添加组分,如例如物理和/或化学发泡剂、表面活性剂、溶剂、填充剂、增塑剂、阻燃(FR)剂及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物理和/或化学发泡剂的浓度应当足以导致最终制品的适宜的密度。发泡剂的含量将涉及将要产生的气体的摩尔数/体系(胺、碳酸酯和所有添加剂的加和)的总质量。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可以是0摩尔/kg体系至10摩尔/kg体系的范围,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1摩尔/kg体系至5摩尔/kg体系,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为0.1摩尔/kg体系至2.5摩尔/kg体系,且在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5摩尔/kg体系至2.5摩尔/kg体系。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可以在0重量%至10重量%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01重量%至5重量%,为0.1重量%至4重量%,在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5重量%至3重量%。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填充剂的浓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可以在0重量%至85重量%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01重量%至75重量%,为0.1重量%至65重量%,在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重量%至60重量%。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增塑剂的浓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可以在0重量%至50重量%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01重量%至40重量%,为0.1重量%至30重量%,在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重量%至20重量%。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FR剂的浓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可以在0重量%至50重量%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01重量%至30重量%, 为0.1重量%至20重量%,在再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重量%至15重量%。
    通过在容器中将以下组分反应,并随后允许所述组分配制成聚(羟基氨基甲酸酯),实现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组合物的制备:(a)如上所述制备的环状碳酸酯或环状碳酸酯/环氧化物混合单体、(b)胺和任选地(c)发泡剂和/或表面活性剂;其他环氧树脂(例如,芳族和脂族缩水甘油醚、环脂族环氧树脂);其他环状碳酸酯单体;其他固化剂;填充剂;颜料;韧化剂;流动改性剂;粘合促进剂;及其混合物。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的方法包括使(a)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和(b)二氧化碳在提供环状碳酸酯单体的条件下反应。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制备环状碳酸酯单体的方法可以包括环氧树脂、反应催化剂、或其组合。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可以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二乙烯基苯二氧化物、二乙烯基萘二氧化物、二乙烯基联苯二氧化物、二乙烯基二苯基醚二氧化物、及其混合物,优选地,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可以是二乙烯基苯二氧化物。此外,在上述方法中二乙烯基芳烃二氧化物与二氧化碳的摩尔比可以在100∶1摩尔百分数至1∶2摩尔百分数的范围内;且该方法可以在50℃至200℃的温度进行。
    通常,混合(mixture)的次序无关紧要,即,本发明的反应制剂或组合物的组分可以以任何顺序混合,以提供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反应产物;例如在用于涂料的制剂的制备中。对某些其他应用,如例如对于制备用于泡沫体的制剂,优选的是将组分(a)与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预先混合,随后添加组分(b)。
    任何上述任选的各种各样的制剂添加剂,例如发泡剂,也可以在混合期间或在混合以形成组合物之前,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
    环状碳酸酯单体组合物的所有组分在形成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的条件下反应。例如,反应在能够制备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的温度进行,所述温度如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为0℃至200℃进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5℃至150℃进行,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20℃至100℃。
    反应的压力可以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1巴至15巴的压力进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巴至10巴;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1巴至3巴。
    可以例如使反应进行足以将组合物固化的预定的时间段,定义为在该处获得想要的固化性质的点。例如,反应时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在5秒至4小时之间选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10秒至1小时之间选择,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30秒至30分钟之间选择。
    可以通过高压撞击式混合器、转子式混合器或静态混合器,进行制备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产物的方法。泡沫体可以被喷发、铸造、注射成型或使用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辅助设备加工。
    由上述环状碳酸酯单体制备的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可以具有各种有益的和有利的性质,如与已知的由现有技术的环状碳酸酯制得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组合物相比的高Tg和快速固化。
    如本文所述制备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聚合物产物可以用于各种最终用途,包括例如泡沫体、涂料、膜、胶粘剂、粘合剂、密封剂、弹性体、层压材料、复合材料、电子设备或铸件。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的组合物可以是由一种以上前述化合物制成的水性分散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用于制备例如泡沫体产物。
    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材料的制备:在容器中使以下组分反应:(A)如上所述制备的环状碳酸酯单体;(B)多官能胺;(C)发泡剂;(D)表面活性剂;和(E)任选地,一种以上添加剂;并随后允许组合物配制成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
    在制备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的泡沫材料中使用的组分(A)是如上所述制备的环状碳酸酯单体。
    在制备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的泡沫材料中,可以使用一种以上多元胺即组分(B),如三亚乙基四胺(TETA)、乙二胺(EDA)和二亚乙基三胺(DETA),以制备本发明的泡沫体。
    在制备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的泡沫材料中,可以使用一种以上发泡剂即组分(C),以制备本发明的泡沫体。例如,可以使用物理或化学发泡剂。可以使用物理发泡剂,包括例如烃、氟碳化合物、氢氟碳化合物、氯碳化合物、氯氟碳化合物、氢氯氟碳化合物、水、惰性气体、及其混合物。也可以使用化学发泡剂,其通过加热分解(活化)以产生随后形成泡沫 体产物的气态产物。
    表面活性剂或泡沫稳定剂,即组分(D),可以用于制备本发明的泡沫体。可以随本发明使用制备聚氨酯泡沫体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有用的任何泡沫稳定剂。可用于制备本发明的泡沫体的泡沫稳定剂可以包括例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磺酸盐、羧酸盐和磷酸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季铵(quaternary amine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含有环氧乙烷的嵌段共聚物和硅氧烷表面活性剂。适合的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包括例如可商购的聚硅氧烷/聚醚共聚物。在本发明中可用的可商购的表面活性剂包括例如TegostabTM B-8462和B-8404(TegostabTM是Goldschmidt Chemical Corp.的商标);DC-198和DC-5043表面活性剂,可得自Dow Corning;和L620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L620是可得自Momentive的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
    在制备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材料中,可以向组合物中任选地添加一种以上的添加剂。任选的添加剂可以包括例如:其他环氧树脂(例如,芳族和脂族缩水甘油醚、环脂族环氧树脂)、其他环状碳酸酯单体、其他固化剂、填充剂、颜料、韧化剂、流动改性剂、粘合促进剂、FR剂、及其混合物。
    通常,优选最后才将含胺组分与环状碳酸酯组分一起加入制剂中。将其他所需的和任选的组分可以在胺一方或碳酸酯一方共混。将这些组分共混以给出类似的粘度以促进混合,可能是有利的。
    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组合物的所有组分均在形成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的条件下反应。例如,将上述组分在室温混合,并反应由于在能够制备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的温度的自发放热而发生,所述温度如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常为50℃至200℃,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60℃至180℃,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90℃至130℃。
    反应的压力可以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0.1巴至100巴的压力进行;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5巴至10巴;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8巴至2巴。
    可以例如使发泡反应进行足以将组合物固化的预定的时间段。例如, 发泡反应时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在0.1分钟至48小时之间选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0.25分钟至12小时之间选择,且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0.5分钟至1小时之间选择。
    可以通过高压撞击式混合器、转子式混合器或静态混合器,进行制备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的方法。泡沫体可以被喷发、铸造、注射成型或使用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辅助设备加工。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例如通过使用高剪切转子式混合或两股高压流的碰撞,将胺组分和碳酸酯组分良好地混合。
    由上述环状碳酸酯单体制备的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可以具有各种有益的和有利的性质,如与已知的由现有技术的环状碳酸酯制得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相比的高Tg和快速固化。本发明的(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产物相对于由异氰酸酯制得的聚氨酯产物还具有提高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性(EH&S)特征(profile)以及提高的水解和化学稳定性。
    如本文所述制备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可以用于以下最终用途,包括例如用于建筑外墙的、屋顶材料、冰箱和冷冻机的热绝缘材料。本发明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的其他用途包括建筑密封剂、包装泡沫体、模拟木材的结构泡沫体、或其他装饰结构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用于制备泡沫体产物。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例如:(i)一种通过将(a)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化合物与(b)环氧树脂混合而制备树脂组合物的方法;(ii)一种通过将(a)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化合物与(b)碳酸酯共反应性单体混合而制备可聚合组合物的方法;(iii)一种通过将(a)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化合物与(b)碳酸酯聚合催化剂混合而制备可聚合组合物的方法;(iv)一种通过将(a)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化合物与(b)碳酸酯共反应性单体反应而制备聚合物的方法;(v)一种通过将(a)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化合物与(b)碳酸酯聚合催化剂反应而制备聚合物的方法;(vi)一种通过将(a)本发明的环状碳酸酯单体化合物与(b)发泡剂和(c)任选地,表面活性剂混合而制备可发泡组合物的方法;和(vii)一种通过使以上可发泡组合物反应制备泡沫体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包括一种由通过上述方法中任何一种制得的组合物制成 的制品。
    实施例
    在实施例中,使用以下化学品和分析方法。
    “DVBDC”代表二乙烯基苯二环状碳酸酯。
    二乙烯基苯二氧化物(DVBDO)具有环氧化物当量(EEW)=81g/eq。
    D.E.R.383环氧树脂是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其可得自陶氏化学公司(The Dow Chemical Company)并具有EEW=180g/eq。
    二氧化碳来自加压钢瓶以气态使用。
    溴化四丁铵(TBAB)可得自Sigma-Aldrich,并用作反应催化剂。
    Jeffamine T-403和D-400是多醚胺,其可得自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并分别具有162g/eq和230g/eq的胺氢当量。
    三亚乙基三胺(TETA)是多亚乙基胺,其可得自陶氏化学公司(The DowChemical Company),并具有21g/eq的胺氢当量。
    表面活性剂L620是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可得自Momentive。
    使用300MHz Brucker光谱仪,通过1H-NMR测定碳酸化百分比。
    使用装有Smart DuraSamplIR样品界面的Nicolet Nexus670FT-IR分光光度计,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
    使用TA Instruments ARES流变仪,测定熔体粘度(η*),所述流变仪装有40mm顶部和50mm底部平行板夹具,并使用以5℃/分钟和10s-1的频率对DVBDO材料从100℃至25℃且对DER383材料从200℃至25℃的温度扫描。
    使用以10℃/分钟的温度扫描运行的TA Instruments Q200Calorimeter,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g)。
    通过在氮气下使用10℃/分钟的温度扫描运行的TA Instruments Q50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通过热重分析(TGA)测定热分解温度(Td)。
    实施例1-2和比较例A-B-二乙烯基苯二碳酸酯(DVBDC)和DER383二碳酸酯(DER383-DC)的制备
    向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加热套、热电偶和连接到CO2钢瓶的气体进口 管的500mL、4颈圆底烧瓶中,加入如在表I中所示的环氧树脂和0.8gTBAB。将混合物搅拌并加热至100℃。随后,经过气体进口管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在5MPa的钢瓶中压力且具有0.03MPa的出口压力的CO2。在表I中指示的时间之后,停止气体加入,并且允许所得的产物冷却。FTIR分析显示了在每种产物中位于1780cm-1的碳酸酯带的存在。1H-NMR显示了在每种产物中环氧化物共振的消失和碳酸酯共振的出现。
    表I-实施例1-2和比较例A-B

    实施例3-50%DVBDC(DVBDC-50)的制备
    向10g来自实施例2的DVBDC(DVBDC-74)中,加入3.6g的DVBDO,以提供13.6g的DVBDC-50。
    实施例4-7和比较例C-E-由DVBDC或DER383-DC、由多元胺制备聚(羟基氨基甲酸酯)
    向20mL小瓶中,将碳酸酯树脂和胺以在表II中示出的量加入。将内容物在100℃混合并固化24小时。DSC和TGA分析给出了示于表II中的Tg和Td值。
    表II-实施例4-7和比较例C-E

    实施例8-由DVBDC-74、TETA和环己烷制备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
    向250mL杯中,依次加入以下材料:38.2g DVBDC-74、4.2g环己烷、1.9g表面活性剂L620、和15.7g TETA。使用高速混合器将混合物搅拌10秒,倾倒入1L容器中,并将其制成具有大约为10的体积膨胀比的聚(羟基氨基甲酸酯)泡沫体。
    实施例9-来自DVBDC-74和TETA的室温固化的聚合物的放热行为
    向装备由热电偶的有夹套的玻璃小瓶中,添加4g的DVBDC-74。随后,向玻璃小瓶中加入1.24g的TETA,并将所得的混合物经过漩涡混合器混合10秒。测量到温升,从而得到从室温(25℃)至125℃的绝热温升。

    关 键  词:
    环状 碳酸 单体 制备 聚合物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环状碳酸酯单体和由其制备的聚合物.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36079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