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皮革处理工艺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选定的聚合物改进皮革处理中的挤压、割裂和修整工序。 动物的生皮和表皮通过加工转变成有用的皮革。这种加工包括湿态处理工序和无水处理工序。湿态处理工序包括修边、整理、浸渍、去肉、去毛、软化、酸浸、鞣革、挤压、割裂、修整、复鞣、染色、乳液加油及平展。在某些此类工序中,生皮或表皮被置于适当条件下以进行后续加工工序,而其他此类工序使生皮或表皮的性能或外观发生较大变化。这种加工中各个工序与一个或多个该加工中的其他工序相互关联。
一般地,皮革是由首先被酸浸,然后被鞣制并中和的生皮制得。鞣制的原皮随后经挤压除去其中的剩余水分,以使该原皮在割裂和修整机械上进行适当处理,从而把该鞣制的原皮的厚度调整到符合最终用途的要求。
铬盐常常用来鞣制生皮,因为这样能制得稳定的生皮。然而当铬鞣皮革随后被割裂和修整时,产生了含有一些铬盐的残余废液。一些鞣革厂正设法在生皮进行铬鞣之前完成机械割裂和修整操作,以使残余废液一点也不含铬盐。可是这些鞣革厂在这方面遇到了难题,因为未经铬鞣的生皮的特点是具有粘性,从而使得生皮粘到用来割裂和修整的加工机械上。我们的发明使鞣革厂能在铬鞣之前进行割裂和修整时克服这种粘附问题。此外,即使在割裂和修整工序之前进行铬鞣这一工序,我们的发明也能改进割裂和修整工序。
我们发现,在预鞣和鞣制工序中使用某一选定的两亲性共聚物的分散体改善了挤压工序中地水分释放,还改善了皮革处理的割裂和修整工序中的厚度调整。上述两亲性共聚物由占主要量的至少一种疏水性单体和较少量的至少一种亲水性可共聚单体形成。
本发明的一种方法包括在预鞣和鞣制工序中除了使用其他预鞣和鞣制剂之外还使用某一选定的两亲性共聚物的分散体。该两亲性共聚物由占主要量的至少一种疏水性单体和较少量的至少一种亲水性可共聚单体形成。得到的鞣制皮革在挤压工序中的水分释放得到了改善,而且在皮革处理的割裂和修整工序中的厚度调整也得到了改善。
上述选定的两亲性共聚物必须含有至少一种疏水基因和至少一种亲水基因。该共聚物由大于10%(重量)至小于50%(重量)的至少一种亲水性单体和大于50%(重量)至小于90%(重量)的至少一种疏水性共聚单体形成。优选的是该共聚物由大于约15%(重量)至小于约45%(重量)的至少一种亲水性单体和大于约55%(重量)至小于约85%(重量)的至少一种疏水性共聚单体形成,而更优选的是该共聚物由大于约20%(重量)至小于约40%(重量)的至少一种亲水性单体和大于约60%(重量)至小于约80%(重量)的至少一种疏水性共聚单体形成。
用来制备两亲性共聚物的亲水性单体至少是选自于水溶性烯属不饱和的,优选单烯属不饱和的酸性或碱性单体或其混合物的一种单体。合适的亲水性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富马酸;马来酸;及此类酸的酐;酸取代的(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磷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酯磺基乙酯;酸取代的(甲基)丙烯酰胺,例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和碱性的取代(甲基)丙烯酸楷及(甲基)丙烯酰胺,例如,包括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的胺取代的甲基丙烯酸酯及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优选的用于制备两亲水性共聚物的水溶性亲水性单体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
对亲水性单体的种类和浓度的选择应能使两亲性共聚物很好地分散于连续相(如水)中,同时能以某一可操作或可剪切的粘度高聚合物固体量地制备两亲性共聚物,而不会对共聚物渗入皮革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用来制备两亲性共聚物的疏水性共聚单体至少是选自如下的一种单体:(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初级烯烃,和烷基羧酸乙烯酯,以及其混合物。合适的疏水性单体包括丙烯酸C4-C12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4-C12烷基酯;C4-C12的1-烯烃,和C4-C12烷基羧酸的乙烯酯。我们发现能给两亲性共聚物提供最好的性能特征的疏水性单体优选为(甲基)丙烯酸C4-C12烷基酯和其混合物,最优选丙烯酸2-乙基己酯。
在本文中所用的术语“(甲基)”与术语如丙烯酸酯或丙烯酰胺连用分别指丙烯酸酯或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酰胺。
较少量的其他可共聚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可以以等于或小于疏水性共聚单体总浓度的50%(重量)的浓度与某一占主要量(大于约50%(重量))的至少一种以上类型的疏水性共聚单体并用。这些额外的疏水性共聚单体可用作其他疏水性共聚单体的稀释剂,而不会对用两亲性共聚物处理所得到的水释放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此类有用的可共聚的疏水性稀释共聚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腈,n-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和烯烃。
两亲性共聚物可通过任何一种常规聚合技术使亲水性和疏水性单体聚合而制备。我们发现了一种进行这种聚合的优选方案,即使用一种水溶性自由基引发剂进行一般的乳液聚合,引发剂浓度为单体总重量的约0.1%(重量)至约3%(重量)。该聚合优选使用链转移剂(例如硫醇)来控制分子量,在约40℃至约100℃,优选约50℃-70℃的温度下进行。在本发明方法中有用的两亲性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低至约2500,高至约100000,优选低于约50000。该聚合可通过使所有单体一起聚合或通过逐步加入单体直至聚合基本完全而进行。残余的未反应单体可以通过在本领域熟知的技术补加引发剂而引入聚合物中。聚合所得的两亲性聚合物在非有机溶剂中的固体浓度低至约20%固体至高约60%固体。
本发明的处理工艺包括在预鞣或鞣制工序中用选定的两亲性共聚物分散体处理皮革。用来处理皮革的共聚物量占皮革(重量)的约0.09%固体(重量)至约20%固体(重量),优选约0.35%固体(重量)至约10%固体(重量),最优选约1%固体(重量)至约5%固体(重量)。我们通过比较在预鞣中使用和不使用选定的两亲性共聚物分散体后皮革的挤压,修整和割裂的相对难易来评价该两亲性共聚物的性能。
下列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其他应用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明了的。
实施例1:两亲性共聚物的制备
70%(重量)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30%(重量)甲基丙烯酸
聚合在一个1升的四颈圆底烧瓶中于氮气气氛下进行。该烧瓶在其中央颈上装有一个TeflonR浆式搅拌器,另外还装有一支温度计和一根回流冷凝管。将185g去离子水,4g十二烷基硫酸钠,1滴硫酸和0.3g 1%(重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加入烧瓶中。然后将混合物加热到60℃。单体(140g丙烯酸2-乙基已酯和60g甲基丙烯酸)和10g正十二硫醇链转移剂被95g去离子水和4g十二烷基硫酸钠乳化,然后连同引发剂-0.6g溶于22g水中的过硫酸铵和0.6g溶于22g水中的亚硫酸氢钠在3小时内同时加入反应烧瓶中,反应混合物温度维持在60℃。在加料结束后一次补加0.1g氧化还原自由基引发剂使任何剩余单体变成聚合物。然后冷却聚合物乳液,加入20.4g 13%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最终产品含37.8%固体(重量),pH值为5.5。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以聚丙烯酸共聚物为基准经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为8200,数均分子量为6600。
实施例2:皮革的制备
下列流程用来制备用于挤压,随后是修整和割裂的鞣制皮革。两块石灰割裂(lime split)的生牛皮用于实验:
在90华氏度下洗20分钟
加入:1%硫酸铵-操作 15分钟
加入:1%硫酸铵
0.06%脱灰碱液(Bate)
0.2%Triton N-101表面活性剂-操作45分钟
在90华氏度下洗15分钟
在65华氏度下洗15分钟
加入:6%氯化钠
1% Leukotan 1042丙烯酸系合成鞣剂-操作5分钟
加入:0.5%甲酸-操作15分钟
加入:0.6%硫酸-操作2小时-pH3.8
加入:0.2%硫酸-操作30分钟-pH3.5
加入:3.5%Chromesaver A-31 预鞣-操作2小时-pH3.2
加入:0.5%碳酸氢钠-操作15分钟
加入:0.5%碳酸氢钠-操作30分钟
往生皮1
加入:3%的70%(重量)丙烯酸2-乙基己酯/30%(重量)甲基丙烯酸(37.8%固体)的水分散体
-操作15分钟-pH4.2
往生皮2(对照-在本发明范围之外)
加入:3% Leukotan 1028丙烯酸系合成鞣剂-操作15分钟-pH5.68
将这些生皮平展过夜,然后挤压、修整。生皮1很好挤压和修整,可与标准的全铬鞣制的皮革相比。对比的生皮2不象生皮1那样好挤压和修整。一般来说,在最后步骤中未用本发明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处理的生皮的特点是不好挤压。因此,由于生皮呈粘性,它们不能修整和割裂到适于后续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