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纱线的配棉方法,装置与纱线.pdf

  • 上传人:sha****007
  • 文档编号:5349350
  • 上传时间:2019-01-07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1.24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48898.1

    申请日:

    2013.11.07

    公开号:

    CN103556313A

    公开日:

    2014.02.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D01G 23/00申请公布日:201402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G 23/00申请日:20131107|||公开

    IPC分类号:

    D01G23/00; D02G3/04

    主分类号:

    D01G23/00

    申请人:

    安徽南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达龙

    地址:

    234300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经济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纱线的配棉方法,装置与纱线,该纱线的配棉方法包括:根据第一预设质量标准,选取占总比例26.8%的第一类棉与占所述总比例73.2%的第二类棉参与配棉,其中,所述第一类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类棉的质量标准;根据第二预设质量标准,在所述第二类棉中,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实现优劣搭配,而且可以减小同一种棉质不同棉批所带来的质量的影响。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纱线的配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质量标准,选取占总比例26.8%的第一类棉与占所述总比例73.2%的第二类棉参与配棉,其中,所述第一类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类棉的质量标准;
    根据第二预设质量标准,在所述第二类棉中,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包括:
    在占所述总比例53.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中,选取三个棉批参与所述配棉,其中第一批次为占总比例4.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二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17.8%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三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4.5%的所述第二级别棉。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的配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棉为澳棉,所述第二类棉为新疆棉。

    4.  一种纱线的配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选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质量标准,选取占总比例26.8%的第一类棉与占所述总比例73.2%的第二类棉参与配棉,其中,所述第一类棉的质量标准高于所述第二类棉的质量标准;
    第二选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二预设质量标准,在所述第二类棉中,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选取模块包括:
    第三选取模块,用于在53.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中,选取三个棉批参与所述配棉,其中第一批次为占总比例4.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二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17.8%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三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4.5%的所述第二级别棉。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纱线的配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棉为澳棉,所述第二类棉为新疆棉。

    7.  一种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类棉占总比例26.8%,第二类棉占所述总比例73.2%,其中,所述第一类棉的质量标准高于所述第二类棉的质量标准;
    在所述第二类棉中,第一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20.1%,第二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53.1%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别棉包括:
    第一批次的所述第二级别棉占总比例4.1%,第二批次的所述第二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17.8%,第三批次的所述第二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4.5%。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棉为澳棉,所述第二类棉为新疆棉。

    说明书

    说明书纱线的配棉方法,装置与纱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纱线的配棉方法,装置与纱线。
    背景技术
    随着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纺织企业都在研究探索优化纺织的新方法。
    由于全球各地棉花品种杂乱,每种批量很小,棉花品质杂乱。都采用优质棉进行纺纱无疑是不现实的,因此各个企业都在寻求优劣搭配,凭经验进行混合。
    但是现有的搭配方案都停留在优质棉与劣质棉的搭配上。但是根据纺纱的情况看,即使是同一种棉,不同批次也会给纺出的纱线带来质量上的影响。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质量相同的棉花,因批次不同,纺出的纱线质量也不同的问题,而对于该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纱线的配棉方法,装置与纱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质量相同的棉花,因批次不同,纺出的纱线质量也不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纱线的配棉方法,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纱线的配棉方法包括:根据第一预设质量标准,选取占总比例26.8%的第一类棉与占所述总比例73.2%的第二类棉参与配棉,其中,所述第一类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类棉的质量标准;根据第二预设质量标准,在所述第二类棉中,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
    进一步地,所述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包括:在占所述总比例53.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中,选取三个棉批参与所述配棉,其中第一批次为占总比例4.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二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17.8%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三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4.5%的所述第二级别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棉为澳棉,所述第二类棉为新疆棉。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纱线的配棉装置,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纱线的配棉装置包括:第一选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质量标准,选取占总比例26.8%的第一类棉与占所述总比例73.2%的第二类棉参与配棉,其中,所述第一类棉的质量标准高于所述第二类棉的质量标准;第二选取模块,用于根据第二预设质量标准,在所述第二类棉中,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选取模块包括:第三选取模块,用于在53.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中,选取三个棉批参与所述配棉,其中第一批次为占总比例4.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二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17.8%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三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4.5%的所述第二级别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棉为澳棉,所述第二类棉为新疆棉。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纱线,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纱线包括:第一类棉占总比例26.8%,第二类棉占所述总比例73.2%,其中,所述第一类棉的质量标准高于所述第二类棉的质量标准;在所述第二类棉中,第一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20.1%,第二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53.1%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级别棉包括:第一批次的所述第二级别棉占总比例4.1%,第二批次的所述第二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17.8%,第三批次的所述第二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4.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棉为澳棉,所述第二类棉为新疆棉。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考虑到对纺纱棉花的优劣搭配,而且为了保证质量稳定,进行了棉批上的搭配,使得纺出的纱线质量稳定,满足继续加工的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纱线的配棉方法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纱线的配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纱线的配棉方法流程图。
    纱线的配棉方法包括:
    S101:根据第一预设质量标准,选取占总比例26.8%的第一类棉与占所述总比例73.2%的第二类棉参与配棉,其中,所述第一类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类棉的质量标准;
    S103:根据第二预设质量标准,在所述第二类棉中,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基于HVI快速检验仪检验的棉花质量,对原棉进行质量分类为第一类棉与第二类棉,根据HVI质量指标与纺纱性能之间的关系,选取占总比例26.8%的第一类棉与占所述总比例73.2%的第二类棉参与配棉。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说明这样配比的最优化,以澳棉为第一类棉为例,其含杂率为1.4%-1.5%之间,马克隆值为4.0-4.4之间,光电长度在28.5mm-31mm之间,细度在5911-6394m/g之间。而作为第二类棉的代表新疆棉的马克隆值在3.8-4.0之间,光电长度为稳定的37mm,细度为6000m/g以上,但1.6%-1.8%,根据对上述两种参数的分析,将上述两种原棉按占总比例26.8%的澳棉与占所述总比例73.2%的新疆棉经过梳棉,并条,普梳等工艺流程之后,得到的纱线满足单纱性能要求,其细密度为9.7tex,条干度为17.4,毛羽为3mm,细节为970。因此,通过上述数据可知,根据本发明的配比,通过在第一类棉中搭配73.2%的第二类棉参与配棉,可以达到单纱性能要求。
    在上述配比基础上,对第二类棉的棉批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同样以新疆棉为例,根据第二预设质量标准,在所述第二类棉中,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新疆棉的第一级别棉含杂率为1.6%,马克隆值为4.1,光电长度为37,细度为6008,而第二级别棉为含杂率1.8%,马克隆值为3.7,光电长度为37,细度为6285,在73.2%的第二类棉中,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参加配棉,根据纱线性能指标检测,符合单纱性能要求。
    优选地,所述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包括:在占所述总比例53.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中,选取三个棉批参与所述配棉,其中第一批次为占总比例4.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二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17.8%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三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4.5%的所述第二级别棉。
    上述技术方案为将占总比例最多的第二级别棉分成不同的棉批,分别参与配棉,避免因批次不同所带来的纱线质量浮动。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纱线的配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纱线的配棉装置包括:第一选取模块20,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质量标准,选取占总比例26.8%的第一类棉与占所述总比例73.2%的第二类棉参与配棉,其中,所述第一类棉的质量标准高于所述第二类棉的质量标准;第二选取模块22,用于根据第二预设质量标准,在所述第二类棉中,选取占所述总比例20.1%的第一级别棉与占所述总比例53.1%的第二级别棉,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选取模块22包括:第三选取模块(图中未示),用于在53.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中,选取三个棉批参与所述配棉,其中第一批次为占总比例4.1%的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二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17.8%所述第二级别棉,第三批次为占所述总比例4.5%的所述第二级别棉。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纱线,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纱线包括:第一类棉占总比例26.8%,第二类棉占所述总比例73.2%,其中,所述第一类棉的质量标准高于所述第二类棉的质量标准;在所述第二类棉中,第一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20.1%,第二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53.1%其中,所述第一级别棉的质量标准大于所述第二级别棉。
    优选地,所述第二级别棉包括:第一批次的所述第二级别棉占总比例4.1%,第二批次的所述第二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17.8%,第三批次的所述第二级别棉占所述总比例4.5%。
    优选地,所述第一类棉为澳棉,所述第二类棉为新疆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纱线 方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纱线的配棉方法,装置与纱线.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534935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